4 印花税
    
        印花税于民国初年在北平(今北京)试 办,后逐步推广到全国。
        民国三年(19 14年),北洋军阀政府 颁布《印花税条例》,规定印花税以行为凭证 为课征对象,按件贴印花。行为凭证主要有下列2 6种:
        (1 )发货票;(2 )寿存货物、文契之 凭据;(3 )租赁各种物件之凭证;(4 )抵 ,押货物字样;(5 )承租地宙字样;(6 )当 票;(7)延聘或雇佣人员契约;(8 )铺户 所出各种货物凭证;(9)预定买卖货物之单 据,(1 0 )租赁土地房屋字据;(1 1 )各 种包单;(12)银钱收据,红飞收条;' (13)支取银钱货物凭据;(14)各种贸 易用之帐簿(本);(15)提货单;(16) 保险单;(1 7 )各种保单;(1 8 )存物凭 .单;(1 9 )公司股票;(20)借物字据;(2 1 )汇票;(2 2 )期票;(23)遗产 及析产字据;(24)存款凭单;(25)各 种承揽字样;(26)铺户或公司合资营业之 合同。
        粘贴印花税率标准为:
        (1 )上列1—一7项价值10元以上者 贴印花一分;(2 ) 8一一15项价值10元以上 者贴印花2分;(3 ) 1——2 6项,凡 100——500元者贴印花4分;500元——1,000 元者贴印花0.1元;1,000—一5,000元者贴印
花0.2元;5,000元——10,000元者贴印花0.5 元;10,000元 50,000元者贴印花1元;50,000元以上者贴印花1.5元,至此不再加贴。
        印花税为定额税票,票额有元、0.02 元、0.1元、0.5元、1元五种,民国二十五年 ( 1 9 3 6年)新增。・2元一种,共六种。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冀东防共 自治政府颁布《印花税条例》,规定:凡在本 区辖境内行使之各种凭证,均应遵章完纳印花 税。
        印花税票分下列五种:
        1分(赭色) 2分(绿色)
        1角(黄色) 5角‘(红色)
        1元(蓝色)
        各种凭证及应贴印花税票的数量规定如 下:
        
一,发貨票 凡各业商店售卖貨物,成交后随貨开 具载列品名、数量或价目之单据皆贴之。
二、银錢貨物收据 凡收到银錢貨物后所立之单据皆贴 之,但金融业存款收据除外。
三、帐单 凡开列应作帳目交经硕客凭以作款之 单据皆贴之
        以上三种,每件之货价或金额满3元以上 者贴印花1分,满1 0元以上者贴印花2分, 满百元以上者贴印花3分。
一、支取貨物之单据折 凡记名或不3己名凭以支取貨 物之单据,薄折皆贴之。
二、予定买卖貨物之单 据合同。 凡预定买卖貨物载有品名或 银数之单据合同皆贴之。
        以上两种单据,每件之货价或金额满3元 者贴花2分,簿折每件每年贴印花2角,合同 每件贴印花2角。
        民国二十八年(1 9 3 9年),翼东防共 自治政府各县共征印花税伪币270,360元。
        民国三十二年(1 9 4 3年)四月,国民政 府颁布《修正印花税法》,将应贴印花税的凭 证分为4类共78种,除从事商业活动的经济 凭证和银钱收据外,其他各项事业的书据、证 书也无不征纳。如中等以上学校的修业证,书、 转学证书、毕业证书,以及文化娱乐的戏票 等,都须贴印花。其征收之广泛,苛扰之严 、重,真是史无前例。此项规定丰润县从日寇投 降后开始施行,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