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不灭的烈火
扑不灭的烈火
——忆一九四六年冬我县军民反扫荡
集体回忆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以后,蒋介石装出和平的姿态,表示愿意和中国共产党谈判。八月二十日,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共代表团自延安飞抵重庆与蔣介石谈判。可是,蒋介石为了达到在谈判桌上逼迫共产党交出政权和军队的目地,在谈判期间,采取了边打边谈的反革命两手。一九四六年六月,蔣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授意下,终于撕毁了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破坏了“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他们调兵遣将,向解放区大举进犯,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革命内战。
      同年冬天,蔣匪帮为了争夺冀东这块战略要地,把机械化装备的九十二军二十一、五十六两个师和九十四军的一个师共四万多人,由大量地方反动武装配合,用“拉网”形式,突然向北宁线路南发起大规模的扫蕩。一时间,把整个路南变成血肉横飞,浓烟的人间地獄。
      这时,一些逃亡地主趁势纠集在一起,成立了反动地主武装——还乡团。他们打前阵,杀气騰騰,进行反攻倒算。很短的时间内,就在宣庄、董各庄、西河、戟门、老王庄、稻地、宋家营、小集、大新庄、大佟庄、枣园、爽坨、李八廒、安各庄、錢营、塔坨、洒金坨、王盼庄、魏庄子、王兰庄、田庄等三十六个村鎭安上据点。
      在这种恶劣的环境里,我路南解放区的党组织和民主政权遭到严重的破坏。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大批共产党员、县区干部和一些群众被敌人抓捕或杀害。当然,也有少数人经不住考验,妥协了……革命斗争一度进入低潮。但是,革命烈火是扑不灭的,革命人民是吓不倒的!我县军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我县西南部有方园十几里的草泊,里面长滿了密密匝匝的芦苇,高高的苇子沒了人头,很适合隐蔽正是这一望无际的草泊,保存了革命的火种。它象历史的见证人,记载了我们英雄的战士和不屈的人民是怎样流血、战斗;它目睹了气焰囂张的敌人是怎样失败、灭……
      由于形势所迫,我县政府也不得不从滩沟一带转移了。县委书记赵光、县长王鹏程当即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由县长王鹏程率县政府机关百余人隐蔽到草泊深处,保存革命力量,等候时机反扫荡。县支队由队长宋子元、政委赵光(县委书记兼)、副政委洪武带领,在草泊边沿地区与敌人周旋、战斗。
      于是,县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百余人,在县长王鹏程的带领下,由四区区干部赵维本带路,冒着凛冽的寒风,开进了茫茫草泊,艰难地向深处跋涉。苇杆在寒风中瑟瑟抖动着,脚下大大小小的水洼都结了冰,被人蹚出来的一米多宽的羊肠小道上,铺着一层杂乱的苇草,坎坷不平,十分难走,可同志们只能沿着这条小路行进。
      当我们来到“葫芦头”泊铺的时候,每个人的腿脚都象灌了铅,再也走不动了。于是,县政府机关人员就暂时在这里歇脚。为了解决一百多人的吃饭问题,县长王䴘程带领大家将芒乡留在泊铺里的玉米棒子,用“绞棍”捣碎;熬成稀粥。
      可是,这只够百余人吃几顿。饥餓、塞冷仍在威胁着每个战士。王鹏程县长感到了事态的严重,他找到几名干部,经过认具研究,最后决定向造甲坨一带转移。……
      艰难的行军又开始了。
      到了造甲坨,环境并沒有好转。这里除了几间泊铺外,其余就是一片荒凉的苇地。派出找粮的几名同志出去一整天,还不见回来。王䴘程同志愁眉紧锁,走出泊铺,找到管理员毕新民同志说:
      “老毕,你看怎么办呢?”
      毕新民说:“我对越支一带的地形很熟,我出去找找看!”
      王鹏程县长深情地点了点头。
      毕新民说着,一扭身儿,消失在浓重的夜色里……
      天一放亮儿,毕新民同志风风火火地回来了他肩上还打着两袋白面。同志们高兴极了,这下总算能解燃眉之急了。
      县长王鹏程又把保护县政府机关的武装小队(警卫班)三十余人叫到一起,研究如何度过难关战士们七嘴八舌地发表意见。王县长听着,不住地点头。最后决定,派四区区干部赵维本同志带领警卫班战士,走出草泊找粮。
      屋漏偏造连阴雨。就在这天夜里,北风夹杂着大大小小的雪片儿,铺天盖地地压下来,天气骤然变冷。睡在泊铺里的同志还可以,睡在窝铺外的同志们,尽管有一些苇草挡寒,可还是冻得不行,我们睡在雪堆里,身上的体溫把冰凌子和积雪暖化了,身底下湿淋淋的。有的身上、脸上都浮肿了,有的腰酸腿痛,有的手脚都冻成了冰砣子,一捂,指甲都掉下来。可是,我们沒有一个人叫苦。我们的胸腔里是火热的,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坚持,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求胜利,必须坚持斗争!
      这天傍晚,赵维本带领警卫班的二十名战士,踩着两尺厚的积雪,艰难地走出草泊,来到向庄子找粮。
      尙庄子距敌人据点很近,是顽军、“伙会”经常出沒的地方。村子里空蕩蕩的,家家戶戶房门紧闭。赵维本带领战士好不容易敲开一家老乡的门。老乡的脸上那疑虑的色还沒有消失,突然,从庄东头响起一阵急促、杂乱的脚步声。他们估计“伙会”围庄来了。为了找到粮食,他们忍气撤出了庄子。然后,又沿着弯曲不平的夜路,绕到了新河头村。
      一进村儿,赵维本就命令几个战士在村子四周和沙河沿儿上搜索一下。并派几个战士在村口警戒。他带领两名战士,躡手躡脚地摸进村里。来到了一个开小铺的蔣大爷家里。
      蒋大爷挺热情,过去就给区政府干过许多工作。他把家里仅剩的三袋面送给了赵维本两袋。在他们临走的时候,蔣大爷又把两个酒嘟嚕子、几块猪肉和两包点心塞给了赵维本,热情地说:
      “唉,把这些带给同志们,算是我的一点心意吧……”
      赵维木忙把东西递给两名战上,从兜里摸出一张白纸,走到柜台前,用笔草草地写了几个字。然后,“嗤”地一撕两半,一装进兜里,一半递给蔣大爷说:“给您条子,过后政府不会忘记你们的!”
      “不必了!不必了!”蒋大爷连连摆手。
      好说歹说,蔣大爷才留下了条子。他打发家里人,把两袋面,送到村口,交给警卫班的同志们。
      当夜,赵维本辞谢了蔣大爷,带领警卫班的战士,胜利返回造甲坨。……
      ……几袋白面又很快吃光了。同志们已经三天沒有吃东西了。怎么办呢:县长王鹏程记得县財政科向草泊转移的时候,用马车拉着一部分大米。为了解决县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吃饭问题,打算派人去取。可是,財政科现在转移到什么地方,谁也不清楚。于是,他就派秘书室的高成和佟昌顺两位同志去寻找財政科。
      这天下午,高成和小佟向草泊深处的老鸹庙方向出发了……
      他们踩着厚厚的积雪,急促地走着。虽然是十多腊月的天气,但他们却是滿头大汗。漸漸地,天就黑下来。一阵朔风卷着雪片呼啸着向他们身上扑来,冻得他们浑身打起了寒颤。当他们穿过一片茂密的芦苇丛的时候,突然发现四周跳动着许多光点儿,亮晶晶、红火火。哦,那是一堆堆的篝火。这是什么人点的火呢?
      高成急忙拉住小佟的手说:“你看,是不是敌人把草泊围上了,放的火?”
      小看了一会儿,说:
      “嗯,不能走了,我们道路又不熟,要是冒冒失失地瞎闯,走到敌人的怀里,任务可咋完成?”
      “那,我们呆在哪儿?”
      “你看那儿!”小佟指了指不远处的草垛说,“我们先休息一夜,明早儿上再走!”说话间,他们走向草垛。
      这时,他们已经疲惫不堪,浑身就象散了架。高成脫了鞋袜,胡乱地拨拉一下草垛,就一头扎在里头,“呼呼”地睡着了。小佟只脱掉了一只脚上的鞋袜,就钻进草垛里睡着了。
      这一夜,天气异常寒冷。
      天刚蒙蒙亮,高成一骨碌爬起来捅醒小佟。
      小佟使劲挪动一下身子,发现一只脚上,袜子、鞋和脚已经冻在一起,硬梆梆的。当高成把他扶起来的时候,小已经迈不动步子了,这只脚麻木得好象不是他的。高成迈步的时候,也是踉踉跄跄,险些摔倒。
      忽然,高成惊喜地一声:
      “噯,你看那不是老鸹庙么?”
      果然,在一里地外的地方,看见几间泊铺。小佟刚欲挪腿,却“扑”的一下,摔在冰凉的雪地上。
高成急了:“我们可咋办哩?”
      小沉思了一会儿,说:
      “这不是久留之地,再说,我们还有任务在身,就是爬也要爬到老鸹庙!”
      就这样,高成和小佟趴在冰凉的雪地上,艰难地向老鸹庙方向爬去……
      太阳快一竿子高的时候,他们终于爬到了老鸹庙。……后来,是县长派人把他们背回了造甲坨。
      大雪过后,由于长时间的饥寒交迫和敌人的围困,环境愈加恶化了。但同志们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着。特别是县政府收发员张永新和文书文刚两位女同志,在因病而身体弱的情况下,仍然咬牙坚持,而且还帮助后勤人员做活计。还有的同志在饥餓难挨的情况下,用冰凌子充饥,把剩余的一点浪食让给其他同志。在这里,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敌人见捞不到我县政府的影子,更加气急败坏。于是,就派部分骑兵向草泊里搜,但还是一无所获。敌人怕在草泊里中了我们的埋伏,不敢再贸然行动。于是就放火烧着了草泊,敌人从草泊北边点火,大火借助了西北风,熊熊火苗儿,一窜一窜地向草泊深处蔓延
      县政府机关人员又面临一場严峻的考验。就在这内外交困的时候,县委书记赵光派出的警卫班战士孙连丰同志,经过了一天一夜的艰苦践涉,终于找到了县政府,带来了赵光书记的亲笔信。
      信中说,錢营、李毫子庄一带敌人不多,只一面受敌,要县政府机关赶紧向那边转移。
      县长王鹏程赶紧召集各科室的干部,进行了部署。决定留下四区区干部赵维本,监视敌情。其它人分两路,分别从小集、大新庄一带穿过唐柏公路,直奔錢营地区。
      夜,黑漆漆的。县政府机关人员在警卫班战士的掩护下,告别了隐蔽几天的草泊,急行军来到了錢营、李毫子庄一带。除了一部分转移到路北外,其它同志准备在这里继续坚持斗争。
      县政府机关撤出草泊不久,大火就呼啸着、跳跃着向造甲坨一带凶猛地扑来。同志们會经隐蔽过的泊铺顿时变成了火海。……可是,敌人火烧草泊,企图将县政府工作人员一网打尽的阴谋失败了。
      一九四六年底到一九四七年初,是环境最为残酷的阶段。可是,我县军民不但沒有屈服,反而愈加坚强了。他们遵照中共中央“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和“迎接中国革命新高潮”的指示,不断向敌人展开主动进攻。
      这一时期,我军主力部队十一旅,开进路南,在我县支队和区小队的配合下,用三个团的兵力,一举攻克小集据点,处决了作恶多端的敌自卫队队长王子林人民群众拍手称快!随后,我军又一连攻克大新庄、枣园等敌人重要据点,打得敌人狼狈不堪,丧魂落魄。……
      与此同时,我县支队在黄米廒村拉开了战幕……
      这一天,县支队一连驻守在占子井,二连驻守在李八廒村。正巧,这天得到消息,大新庄、會家湾据点的“伙会”和顽军要到滩沟一带抢粮抓丁。县支队队长宋子元和副政委洪武研究了这一情况,决定在去往滩沟的路上伏击敌人。
      东方一泛白,战士们就跑步进入了阵地。严冬的早晨,寒气袭人。蹲在沙丘后面雪地上的战士们,一点也不觉冷,他们心里都揣着一团誓死聚歼讨伐之敌的怒火个个都屏息静气,严阵以待。
      一直等到八点多钟,七、八百名敌人却从李八廒村头出米,向黄来激方向蠕动了。
      这时,支队长宋子元找到副政委洪武,核计了一阵,认为敌我之间众寡悬殊,全歼敌人是有困难的,只能抓住战机,挫一下敌人的锐气,打乱敌人行动计划,而后,迅速向草泊转移。为此,他们速迅做出决定:一连奔黄米廒村南的大庙,二连埋伏在水西村,待一连给敌人以有力杀伤后,迅速撤离战場。
      一连连长李百顺和导员张永合率领一连全体战士直奔黄米廒大庙。将近十点钟,一连做好了战斗准备,一排埋伏在大庙上面;二排埋伏在庙底下;三排在庙北侧警戒,打拨之敌。
      工夫不大,果然有三十几名“伙会”和顽军扛着三挺机枪大摇大摆地擦庙而过。不一会,敌人的大队人马,排成一字长蛇阵跟了上来。
      敌人越来越近了。一排长蒋东昌一看敌人太多了,打迟了恐怕不好撤,就大吼一声:“打!”庙上面的一排战士猛地向敌人开火。接着,庙下二排战兵相继开火:左侧的三排也把一排排手榴弹投向敌群。顿时,密集的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敌人嗷嗷地嚎叫声,交织在一起。大庙四周浓烟滾滾,乱哄哄一团。
      起初,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弄乱了。当即,死伤一片,其中顽军的一名营长,被手榴弹炸死。敌人仗着人多,拉开散兵状,开始了反击。
      同时,北面又响起了密集的枪声。敌人的三十多个尖兵听到枪声,忙调回头,向大庙方向射击。
      连长李百顺立刻下达了命令:
      “蒋排长,你马上率两个班战士增按庙北的二排,坚决阻击敌人!”
      蒋排长答应一声,把庙前的剩余战士交给了班长翟少增,抱起一挺机枪,率领战士们冲向庙北头。
      敌人把火力集中到庙北,妄想从庙北侧打开突破口,火力愈来愈猛。“轰隆”一声,大庙的一角被炸塌了,接着北侧的机枪哑了。
      翟少增立刻带领几名战士,绕到北面,去找蔣班长。当他们来到庙北的时候。不禁吃了一惊,只见蒋班长和几名战士已经躺在血泊里。翟少增忙跑到蔣排长跟前,喊到:“排长!排长!”
      蔣排长慢慢睜开眼睛,断断续续地说:
      “别管我,快打敌人,别让他们跑过去!”
      翟少增的眼都红了,他放下蔣排长,指挥几名战士爬上庙台,向敌群一阵猛打。很快,敌人的火力被压下去了。
      我军兵力虽弱,但因占据有力地势,一连打退敌人的三次冲锋,使敌人造成很大伤亡。约摸到了下午四点钟,我军的子弹基本上打光了。可是,敌人援兵和后面的部队开始围过来。这时,连长李百顺得知二连已经转移了,便速率领战士们撤出了阵地,转移到草泊……
      这次战斗,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囂张气焰,使我军民士气大振,为后来的反扫蕩奠定了基础。紧接着,我县人民的大规模反扫蕩的序幕拉开了!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县八个区的区小队重新组织起来。他们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配合大部队作战。一些县区干部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做组织宣传发动工作,把转移到外边的共产党员和村干部组织起来。很快,在一些村子里首先恢复了党组织,他们组织民兵拿起武器战斗。同时,对敌人进行分化、瓦解……在短时间内,打开了局面。如二区区委书记李旭光率领区小队和区干部,在敌人大兵压境之际,始终坚持在敌后,与顽军、“伙会”迂回作战。他们會在稻地据点八里外的敌占区胡庄,伏击讨伐抢粮之敌,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并当即在胡庄召开群众大会,对地富及“伙会”家属进行感化、教育工作,瓦解了敌人,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志。
      初春的一天,我县四区区小队和民兵五十余人,在鲁庄休整。当天晚上,侦察员报告说,稻地、王盼庄几个据点的“伙会”和顽军要到鲁庄一带讨伐抢粮。区长张阁具和区委书记王一民研究了这一情况,决定与二区区小队联合打伏击。于是,张区长马上派人与二区联系。
      第二天,太阳快一竿子高的时候,四区区小队五十多人和二区区小队三十多人,在四区区长张阁的指挥下,理伏在鲁庄西北的一块大沙坨子上。这块沙,又高又大,上面长滿了密密赢麻的灌木从,是一个隐蔽伏击的有利地形。
      工夫不大,敌人的大队人马踢踢踏踏地奔鲁庄方向而来。敌人近了,二百米、一百米……张区长一看时机已到,便把大手一挥,喊道:
      “打!”
      二区民兵李继会同志忙用一根麻杆儿,点燃自制的小土炮的导火索。“轰”的一声,一束手榴弹喷出炮口,在敌群中爆炸。这响声就象那山炮发出来的。接着,战士和民兵一齐向敌人开火。因为敌人沒有准备,顿时死伤一片。霎时,沙坨上空浓烟滾,沙土飞扬。
      正当敌人在慌乱中组织反攻的时候,张区长给两个区小队下达了命合:“冲锋!”
      刹那间,嘹亮的军号声吹响了。这号声可不一般,原来,这是前来探家的我部队号手,也参加了战斗紧接着李继会的小炮又是“轰”的一响。战士们高喊着,潮水般地跃出沙坨,冲向敌人。
      这下子,可把敌人吓坏了。他们以为是中了我军大部队的埋伏,顿时乱了阵脚。有的举手投降,有的抱着脑袋向回逃窜。
      区小队战士们象猛虎一样追击敌人,但追了一阵,张区长很快下达向回撤的命合。
      敌人逃远了。区小队的战们纷纷退回来,打扫战場这場战斗,仅用了半个多小时,就打死打伤敌人九十余人,缴获一挺机枪,五箱子弹。区小队战士们携带胜利品,喜气洋洋地回到鲁庄。
      乡亲们得知自己队伍打了胜仗,高兴得奔走相告,热情地招待了战士们。并杀了一头肥猪,慰劳勇敢作战的战士们。
敌人逃回之后,便知是上了区小队的当。中午时分,三百多“伙会”和顽军气势汹汹地向鲁庄一带包抄过来,企图一举围歼区小队。午饭后,区小队得到侦察员的情报,也估计敌人不会善罢甘休,便安顿好群众。随后,二区区小队在前,四区区小队在后,相继撤离了鲁……
      敌人扑了个空!
      鲁庄伏击战后,四区区小队势气愈加高涨,他们神出鬼沒,到处打击敌人。除恶霸、掏奸细、破交通、割断敌人的通讯联络等。
      一天夜里,四区区小队和民兵三十多人,又破坏了敌人的电话线。从草泊火堆里钻出来的赵维本同志,也参加了这次活动。
      这条电话线直通唐山市蒋匪九十二军指挥部,并连接宣庄、稻地、宋家营和小集等重要据点。他们之间一方吃紧,可以互相求援。这对我们攻打敌人据点是一个威胁。……
      战士们来到宋家营庄头一里多远的马路旁,趁着漆黑的夜色,迅速地用锯子伐电线杆。每放倒一棵,民兵们就一涌而上,割断电话线,然后,一圈一圈地把电线卷起来。卷一捆儿,割下来,装上马车。马路上偶尔驶来一辆辆大卡车。战士们就急忙猫下腰,隐蔽在灌木丛中,等汽车过后,他们又生龙活虎地干了起来。钢锯在敌人的电线杆上来回抽动着,“咔喳、咔喳”的声晋响个不停。眼看着,一根接着一根地倒下来……
      不到半夜工夫,从宋家营至宣庄以东的韩庄子敌人的电线杆,全部被锯倒,电线已装了滿滿的两大车。区小队的战士和民兵们,把电线运回区里,胜利地完成了任务。有力地配合了全县的反扫蕩斗争。
 
      经过半年多时间艰苦卓绝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敌人,解放了我县的大部分敌占区。到一九四七年下半,敌人只龟缩在稻地、小集、宋家营、宣庄、王兰庄、唐坊、王盼庄、魏庄子、田庄等几个主要集鎭和沿北宁路的据点里。不敢轻举妄动了。
      这时,胜利的喜讯象雪片一样飘向我县。麦收前,我县支队在区小队和民兵的配合下,先后在赵各庄、鲁庄、王家楼等村,伏击敌人,打死打伤敌人一百八十余人,缴获机枪四挺、步枪百余支。这一系列的战斗狠狠地打击了敌人,保卫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財产的安全。
      ……随后,县战勤指挥部主任候殿顺、动员科长李林山、战勤股长赵云川和爆炸组长保国,在我县小集一带理设硫酸雷,炸死了小集、大新庄一带“伙会”头子李霖雨等人,震懾了敌人,有力地保卫了麦收……
      这时,我十五军分区五十九团在团长扬思路,参谋长曹诚的带领下,从路北冒雨突击到我县西南部,将西河、柳树敌人两大据点包围,经七个小时的激烈战斗,将两个据点摧毁,解放了我县西南部地区。
      六月初,我县各区遵照上级指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复查运动,翻了身的农民,纷纷起来,斗地主,查田地。为了巩固民主政权,为了保卫人民群众的胜利果实,在全国战場,人民解放军已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时期,即七月初)我县的“翻身保田营”正式成立原一区区委书记张安民任营长,二区区委书记本旭光任教导员。仅仅一个月的时间,翻身农民纷纷踊跃报名参军,发展队伍四百余人。
      “翻身营”一面练兵,一面抓住时机打击敌人,勇敢地战斗在我县东南部的广大地区。九月八日,他们在我县八带进行军事整训,与十三军分区警备团(四十八团)二营合编为警备团二营。从此,力量更加壮大了。他们机智、灵活地打击了敌人。通过震动冀东平原的滩沟歼灭战;围点打援,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柳河之战和其它一些战斗,彻底扭转了局势,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企图用“拉网”扫蕩,消灭我解放区军民阴谋的彻底破产!
      是的,革命的烈火是扑不灭的!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魏国、佟昌顺、赵维本、孙连丰、张永新、翟少增、李保本、李继宗等同志回忆)                                            
(关仁山   整理)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