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尚劈竹惊董果
 
(关于董果神力的传说)
李平寰
        董果、字毅千,本县董各庄四村人。淸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1年)考中武进士,因为屡建战功,被提升为台湾总兵。当他带领着随从由福建渡海去台湾赴任时,走到半路,因天热口渴,到附进一寺院歇脚喝水。主持僧见董果器宇不凡,定是朝廷官员,所以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让进方丈以后,拿出水果点心殷勤款待,并让一小和尙劈竹烧茶。这个小和尙年纪不过十几岁,蹲在殿角明柱前茶炉边,拿起竹竿当柴烧,用手指捏劈,乒乓作响,竹竿应手而碎,轻松自如,毫无费力之相,就像北方人烧柴劈陈朽高粱秸那样容易。董果一见非常吃惊,心中暗想:这个小和尙小小年纪,手指就有这么大力气,他的臂力一定更会超人。于是,就想和这小和尙较量工番,试试他的功夫到底有多大。趁其不备之际,悄悄地来到小和尙的背后,弯腰将殿角一搂来租的明柱挟于肋下,暗暗用力提起一縫,将小和尙后衣襟压在了柱脚下。待水烧开之后,小和尙刚一起身,因后衣襟尙压在柱子底下,被拽倒在地下。老和尙见到后,猜测必是董果 为,于是合掌施礼,虔诚地问道:“施主,何必戏弄小徒?” 董果答道:“我本是一个武夫,渴求高师敎诲,方才我见小师付以指劈竹,应手而解,想必武功造谐很深想趁此机会与小师傅比比力量。”老和尙-听笑着说:“施主有所不知,我们这里盛产毛竹,当地人民世世代代以此为柴,人人都能捏劈竹竿,实在沒有什么武功可谈,将军您的神力无比,我们倒是大开了眼界,望将军体谅。”董果听罢解除怀疑,就又把明柱轻轻提起,拽出小和尙的衣襟。顷刻归座献茶。董果边饮茶边吿誡左右从人说:“用手指劈竹这样的功夫,就是因为长期坚持不懈的鍛炼,才能如此得心应手。我们虽是武人,远远不及这位师傅的功底。由这件事情可以悟 出练武成功的深刻道理。”实际上,也不是所有的南方人都能捏劈竹竿,小和尙手上确有眞功夫,因老和尙见董果力大无比,才故意这样掩饰过去。喝完茶后,董果等人谢过老僧师徒,登程赴任去了。后来,董果在台湾任总兵期间,经常以小和尙手指捏劈竹竽的故事敎育部下,训练士兵,在苦练武功的同时,还进-步熟悉台湾的地形,修复关隘,加强海防,时间不长,终于把台湾建成了祖国的海防长城。
        据说,他还曾经通过祥细勘察,亲自绘制过一幅台湾地形立体图。直到“文革”以前,还保存在其后人手中。二百余年的珍贵文物,竟毀于十年动乱,令人非常痛惜!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