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
草泊渔猎话春秋
李平寰
草泊渔猎话春秋
李平寰
丰南县南部滨海的大草泊是历史上形成的封闭型洼淀。北起西葛各庄乡的越支,东至西尖坨;南至老王庄、黑沿子乡;西至尖字沽乡和柳树?镇,东南至大佟庄乡和已划归唐海县(原柏各庄农場)的李八傲、孙、李家灶、占子井和老潮湾子一带。广袤二百余平方公里,解放初期最大面积會达四十余万亩,形如北尖南宽的一支大“寿桃”,海拔高程约一点五米左石。泊内沟、港密布,历年汛期依靠自然降雨和沙河、陡河洪水灌注,不但苇草和天然饲草繁茂,也是天然淡水鱼类和野生水禽繁衍柄息的良好場所,由于河水灌注挟带大量的尤机盐类和草泊富含大量的有机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的生长,因此,天然淡水鱼类环但生长发青较快,而且肉质肥美,历年通常于“头場水”(约在六 月底七月初)过后开始孵化。从“立秋”(八月 上旬)即可开始治渔。主要品种有:白条、山石脸和鲫、鲤、鲶、黑鱼以及河蟹等产冒依韧讯早晚而异,常年约产两千吨左有。在旧《丰润县志》_上从元代就有“紫蟹金鳞任意而得”的记载。所产鱼类多在本县和唐山市一带鲜销,当时特产-种“山石脸”鱼,体形细小,其品质可与海产的“面条鱼”比美,用淡盐水煮熟后,可以长期储存,名为“炸咸鱼棍儿”为夏李佐餐隹品,河蟹有离水后继续生活的习性。在五十年代初期,于胥各庄市場活蟹零售价每斤一角,运至津、京市場则获利数倍,其加工品的“醉蟹”远销杭州、宁波一带,历史上久享盛名。在六十年代初期,每年还可外销六十余吨。
然而草泊治鱼,各有权属疆界,解放前多为地主或某一姓氏宗族所共有。早年李八廒村“南霸天”李殿犯则“指手为边”霸占了东南片大面积泊場。在治渔季节除草泊所有者直接组织生产外,也实行对外“投标”承包,名为“典水租”,所得租金凡属某-宗族所共有者。均朵取“百子百份”法,按本族男性人数平均分配,这一陋习一直延续到解放后合作化运动而止。
丰南县草泊区在汛期治鱼,多用“闸箔”法。此法流传甚久,有一套适应水域环境的操作技巧。基本原理是,根据.“鱼抢上水”溯流而上的习性,按水域的坡降和水流方向,通过适当搭坝加快流速,使鱼上溯,解做“调流”。再用特制的苇箔闸成雁翅形“鱼阵”。在尽头交角处留一小口,再闸成桃形倒卷边的“鱼旋”,鱼类游进之后,除鲶鱼能够逃逸出旋以外,凡一切有鳞鱼均只知进而不知退。待相隔适当的时候,或“旋”丙积存鱼类密度加大,即用抄网(俗称“回子”)捞取,名为“出旋”。有经验闸箔者,会闸成不同规格形式的“鱼旋”,能使鱼类按品种分別进“旋”,唯有鲶鱼进旋,后必须封死旋口,防止逃逸,捕河蟹则在“旋”上安蠊以蒂苇编成具有格孔,能进不能出的“螃蟹楼子”。也可在附近设”搬网”搬取。在丰产年,河蟹往往在夜间爬列堤岸或道路上见食。提灯捕捉,往往俯拾皆是,顷刻盈器。
闸箔治渔有一层严密的组织,其首领名卟“找头”。负责技术指导和售貨,通常可得两个股份的收入,叫做“拿双份了”。闸箔者多化“低旋”附近高阜之处,搭盖临时性筒易房,斟傲“鱼铺”,所产鱼类均招来鱼贩当早出售,当日不能全部售出时,则用苇箔圈起来暂养,叫做“鱼囤子”。鱼铺卖色的传统习惯是“--口价“即买者不准还价,但在龟貨丰富的情况下,宋取“加称”的办法,使买者滿意而归。鱼贩在铺等候买鱼时,可以自带干粮,无代价的吃鱼铺所熬的鱼,但是吃鱼也有特定的规矩,即不论大小均须夹到自己碗里去吃,同时只准吃鱼,不准喝熬鱼湯的。原因是鱼铺熬鱼的调味料只有食盐,主要靠历次熬色所儲存的“老湯”调味,所熬的鱼既不打鳞,也不开腔,叫做“活出溜”,烹调技术虽然原始,但是由于都是活鱼,又有“老湯”,故其味鲜美较之名厨高手的烹调技术别有一番风味草泊闸箔治鱼在合作化以后,成为集体付业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一九五三年在汛期沥涝灾害中,西葛各庄乡草泊附近各村受灾最重,洼地农田颗粒不获。山西省闻讯,派遣一个慰问团,带来十万斤小米,到我县灾区慰问,当时由县委委员,政府建设科长李树发同志陪同前往,因见灾区群众衣着整齐,面无饥色,不能理解。经陪同逐戶访问,发现某老大妇二人过日子,竞然用吃剩下的小米饭喂鸡,感到十分诧异,询问结果,原来是老者时常贩卖小鱼,买回小米度门,而有余粮。由此引起慰问团参观治鱼的兴趣,当走到东尖坨村南角铺,但见旋内活鱼密集,唾手可得,盛产时。以“鱼囤子”里鱼滿为患,过称不及,以“担”计之,往来鱼贩推车担担络绎不绝,岸边叫卖食物者比比皆是,俨然一个小型农贸市場。对于灾区这种“靠水吃水,以角补农,生产自救,受灾而不见灾”的做法,使山西省慰问团深受启发,叹为观止。
由于草泊与陡河下游的“沽口”通连,泊内鱼类也大最进入河道,历史上尖字沽与柳树?两村交界之处,是“闸河箔”治鱼的良好場所。内于利害相争,解放前双方乡绅时常为此向官府告状。据态,当时出状中曾有“呈为横河排椿,逼水横流,二麦不得,民不聊生,仰祈鉴裁,以维民命”等语,严重地影响乡里之间的团结。解放后,在人民政府领导下,双方协商合作,从而消除了历史上形成的隔间。
闸箔治鱼根据水情,通常是“立秋”闸名,“白露” 割箔,期间约一个多月的时间。当水势回落,影响“调流”时,即基本结束。相继于秋末冬初季节改为“竭泽而流”。并于严冬不节打开冰块捞捕,叫做揭凌板找鱼”。来春解冻后天旱水浅,可以涉足于各残存水注处拾取待毙之鱼,叫做“拣干锅儿”。如此一直延续到汛期以前仍有渔获。加上陡河渔利常年有鲜鱼上市,丰南人惯以鱼任餐并以“润泽丰美”著称,与此项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有直接关系的。
丰南县草泊区的野生水禽狩猎,也有卜分悠久的历史。主要对象是野鸭和大雁。野鸭种类较多,计有,大红腿、灰鸭、罗门、大白脖、花鸭琵琶咀、钳子咀、水老鹄、球儿鸭和八橙子等数十种。大雁有沙白雁和沙拉瓜子两种。此外还有地鵏、天鹅、白鹭、青鹤(丹顶)鸳鸯等珍禽,共有二十余属种。利用候鸟定期群居迁徒的习性,通常于每年三月初“惊蛰”解冻后开始,到四月初“清明”后散群为止,约一个月的黄金季节,叶做“出水围”、“打夹凌鸭子”,群体狩猎工具是用“排枪”,即在小型木船上安装两支叫做“大台杆”的土枪,一支与水面平行;另一支略向上倾斜,约成四十度角。每个狩猎单位通常有“排”十儿块(支)。当时在张庄子、老王庄子、尖坨子、占子井和孙、李家灶一带共约有“排”百五十余块。 各狞猎单位也有一层严密的组织,首领也称做“找头”。狩猎前,先做极侦察、摸清鸭、雁群居栖息的场所,于夜间进行偷袭。事先于枪内装好火药和铁砂,“火门” 用瓦片盖好,以防潮湿。狩猎者身穿齐脖颈的牛皮防水软衩,头部用茅草伪装,每人用小磁罐藏好点燃的“火绳”,为防潮和防止漏光,也把罐口盖好,然后在“找头”的统一指挥下,排成半弧横形队,每人推--块排悄悄前进,不使野禽惊觉,当到达有效射程之后,方在统--号令下开枪。 以猎雁群为例, 通常一群大雁集中夜栖,均由丧偶的孤雁在四周担任警卫。狩猎者任接进有效射程以前,暂行隐敞,队员屏息待命,由“找头”悄悄取出所藏火绳。突然在空中路一晃动复行崴好,警卫雁发现光亮,当即“嘎咕”鸣叫,诸雁纷纷醒来,见无动静,复又安然人睡。少顷,再次用前法惊动警卫孤雁,当叫醒群雁之后,仍见并无动静,逐群起而啄报警之孤雁,如足者反复多次,孤雕因“谎报情况”而被啄,则虽见火光,也不再报警。于是暗示各排佾悄前进,达到有效射程时,“找头” 突然大喊--声“拉瓦”!队员迟速既除掉火门上的瓦片并取出火绳,诸雁闻声惊醒,当惊魂未定,方欲起飞时,随着第二声“搁火”的号令,队员齐用火绳先点燃平行的火枪,再点燃斜向的火枪,轰轰两声巨响,诸雁绝大部份中砂死心,最多时一次可猎捕-大马车。只有担任警卫的孤雁首先闻声起翅高飞,少数侥中术中枪者,则成了新的孤雁。于是绕空数匝,悲鸣而去,另觅别群。至了中伤而断足折翅者,多由符猎人员及时赶,用小木棍击毙。对于四散逃脱者,则准许尾随“看热闹”的人追捕归已,行动快的人往往也能捕获数小,叫做“旺小潮儿”。但是在“南霸天”李殿祀的势力范围内狩猎,不但“见十抽- .” 从狩猎者手中白要十分之一的猎物,而上对受伤逃逸者全由他手下的长工捕捉,不准外人追捕。
丰南县草泊区的野禽滩猎,在解放后一直延续到六十年代。当时每只大雁售价一元五角。野鸭品种个体大小不一,则按折算成标准“头”计价。个体大的如“大红腿”每只算一头,依次按每二至八只折算为一头,如“球儿鸭”每六只算一头,最小的如“八橙子”每八只折算一头,当时每头售价五角,每人通常每季可猎捕大雁一千余只。野鸭三万头左右。过去当地群众不知野鸭毛绒的经济价值,仅在胸前采下几把鸭绒,基本上带毛出售,而所采的鸭绒多由小贩用火柴換购,可谓“一本万利”。六十年代经老铺工委书记李树发问是发起成立“羽绒公司”组织群众集体外销,比售给小贩狄益数倍。
但是丰南县草泊区的渔猎资源自六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却使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原因是自从陡河上游修建陡河水库以来,不但平时河水流量大减,而且失去了讯期灌注草泊的机会。加之唐山市区工业废水注人,河水污染,严重的影晌鱼类的生存。相继防止海水倒灌,于入海口修建了防潮闸,固然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是却阻碍了河蟹回游于咸淡水交界繁殖后代的通道,致使此项资源濒临绝灭的境地。沙河平时层本无水,汛期河水基涨,原水于东尖坨村南漫散流入草泊水库。出于上游河道弯曲且堤埝多沙,讯期较易发生决口,为保正汛期安全行洪,于七四年兴办了沙河大海道工程,通过草泊水库使汛期海水直接入海。由于在出库口没有修建节制阀,不能调蓄库区水位,不但引起韦草退化减产,也影响了大然淡水鱼类和野生水禽的繁衍和栖息,经过总结经验数训,从八一年开始,经地方财政投资,由水利部门主持,在库区内着手兴建小型拦蓄工程。库内外有草泊的多村也当成-项开发性生产,相继采取修筑围埝保蓄自然降雨的办法,着手恢复此项资源,均已初见成效。不但苇草产量倍增,而且结合人工养殖和加强白然保护,淡水鱼类产尾也在逐年增长。为试验恢复河蟹资源,县水产部门于八一年从外地购运--部蟹苗投放陡河下游和草泊水库,次年即捕获成蟹三千余斤。随着华北油田在黑沿子村北打出的一口水温达九十五度的热水井,已经给通过人工孵化蟹苗恢复河贺资际创益了良好条外。由于围埝蓄水而积的扩大,野生水禽开始“回归故里”。八三年在老王庄一带曾发现一对青鹤,乡民互相告眨?辖?髁裕?员;ふ淝莺脱佳阕试矗?倨淅┐蠓毙隆5?圆皇庇腥擞枚径?圆兑把迹?杂诩铀僮试吹幕指词?植焕?�
丰南县的大草泊由于解放后不断调整行政区划及垦荒,政区草泊面积较解放初期已大为减少。目前草泊水库区内倘有苇四六万余由,库南各乡还有苇田、草荒七万余面。为切实抓好此项开发性生产,县领导决定在“七五”计划期间完成掌泊水库口的护堤和建设节制闸工程,库外各乡也继继加强拦蓄工程的建设,相信有计划的调蓄水源,辅之以加强自然保护与搞好人工养殖,再建草泊水城生态平衡,重新恢复渔猎资源,必将是指日可期。
(本文蒙李树发同志多次提供口逃资料,特致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