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丰南的河北之最(第一)
河北省第一座公路铁桥—稻地铁桥
稻地大铁桥位于稻地镇 二村南口陡河之上,始建于清光 绪二十七年(1901),整个建筑呈赤红色,宏伟壮观。全长50.4米,宽5米。桥身为钢梁结构,上铺木板, 两旁有护桥铁 栏,桥中行车,两旁行人。为避免行车出辙,车道两旁有三寸高的折页铁板,犹如两条铁轨。桥墩用磨石对缝砌成,高约6 米。桥头有一-对大石狮子,雕刻细腻,气势昂然。桥翅板石上 有二龙戏珠、凤凰展翅等浮雕,栩栩如生。
稻地铁桥是由该镇杨庄子村王化奇和越支村冯美臣所建。王化奇由美国留学归国后任山海关桥梁厂厂长,他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反复考虑为家乡建桥的问题: 一是要省钱,因为当时政府无力投资,全凭集资;二是自己留点名,桥要建得有点气魄,有点与众不同。王化奇又到越支找到他的留美同学冯美臣商量,冯不但支持还主动承担了设计和监修大桥的任 务,稻地商会筹资五万元承担了建桥费用。
稻地铁桥于光绪二十七年春破土动工,经一年奋战,大桥落成投入使用。载重能力约相当现在15T标准。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该桥已不适应现代交通需求,因常有超重卡车行驶,已不堪重负,开始变形,于1974年改建成钢筋混凝土桥梁,1976年 “七.二八”大地震震坏,当年12月复修。
稻地铁桥虽然消失了,但它对沟通丰南南北的物资、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也促进了稻地镇的繁荣。
在公路修建铁桥,而且那么早,不但在河北省是绝无仅有的,就在全国也不多见,因此,稻地铁桥在河北省公路桥梁史上有着重要的一页,已写人了《河北省公路交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