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最古老的村庄——宋家营
        早在新石器时期,丰南境内的沙陡河流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开疆拓土,繁衍生息,但最早的村庄在哪里,已无从可考。有文字、文物可考的最早的村庄是宋家营。据明朝 隆庆四年( 1570)《丰润县志》记载:“北魏孝昌二年, 魏以 国用耗竭,租调不足,乃因丰润近海,可煮为盐,遂置盐监司”。说明早在1500年以前,在丰南沿海已开始煮盐,那时宋 家营建的“望海寺”,也说明宋家营在沿海。登上望海寺就可以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从宋家营现存的两株银杏树也证明宋家营早在北魏时就有人类居住。据专家测定,这两株银杏树已 有1500年以上的树龄。
        从有文字记载的史料看,至晚唐朝初年就有了宋家营: 一是据宋家营的望海寺的碑文记载:该寺于唐贞观二年尉迟恭 监造。二是从清光绪《丰润县志》记载:“宋家营北街有银杏树二株,高九丈,笼荫十亩,不知植于何代。”三是宋家营的敖里井也是千年以上的古井,清光绪《丰润县志》载:敖里 井,在宋家营街中西北隅,水甘美不竭,莫计年代。相传唐太 宗征东军马驱驰,重赖此井。
        据当地传说,唐太宗东征时曾在宋家营驻扎,并在小集南面的一个沙坨上锻造铠甲和兵器,造好后送到宋家营。因此,小集那个沙坨起名为“造甲坨”,因唐兵在宋家营有兵营,又是储存铠甲的兵营,所以立庄时就起名“送甲营”。以后到明朝燕王朱棣因“靖难”战争( 俗称燕王扫北),这里的居民大部死伤,从明永乐年间开始从山东、山西、江浙一带移民,到“送甲营”的移民因姓宋的较多,就改称了宋家营。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