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最早的皇帝行宫——长春宫
         丰南区大齐各庄乡大小长春村一带( 1948年前为滦县所 属),据传曾是辽、金两代皇帝行宫,称“长春宫”。历代《滦州志》均以名胜古迹加以记述,民国25年的《滦县志》还把“长春古淀”作为县内十二景之一。这说明“长春宫”确实存在,但究竟建于何时,历来说法不一。
         据清光绪三年(1877)《永平府志》记载:“长春宫在滦州西南百二十里。长春淀,本名石城行宫,金大定二十年更名长春宫。滦志以为辽萧太后所建,非也。辽之长春宫在长春州,不在此”。从这段文字的方位、距离看,长春宫正好在 大长春一带。对长春宫不是辽萧太后所建已予肯定,且指明“长春宫”原名为“石城行宫”。石城县在开平,唐武则天万 岁通天二年改临榆县为石城县。今丰南稻地、钱营均属古石 城县。据《金史》卷六《世宗本纪》记载:金世宗大定十八年(1178)至二十八年(1188),曾十次幸长春宫,说明长春宫 在金代所处的位置非常重要。金朝皇帝不仅在此游猎、避暑, 还经常在此研究朝政大事。曾在此接见过玉田、石城两县令, 指责其“年老苟禄”。
         长春宫是建在长春淀上的水上行宫,在大夫坨以南,大 长春以西直到刘唐保、稻地一带。为了使长春淀水源充沛, 开了一条渠叫“官渠”,引唐溪之水。“唐溪” 就是陡河, 古名封大水,因这条河曾出过蛟龙,后唐将军姜兴本斩了蛟知识窗
         龙,所以才叫“唐溪”。官渠就在安各庄村西,1980年以前还有很多水,滋生着不少野生鱼虾,每年秋后淘干,产鱼虾万余斤。
         长春宫毁于元末明初的兵火。虽然长春宫不存在了,但留下了咏长春宫的诗词歌赋不下30余首,现摘录两首如下:
咏长春宫
吴士鸿
山海西来第-一州,
嵯峨行殿几经秋。
锦衣花帽天魔舞,
细犬苍鹰猎骑游。
元代楚材堪人相,
汉家曲逆枉封侯。
独怜遗址长春社,
极目苍茫淀水流。
——作者系清滦州知州
 
长春宫怀古
张凤翔
辽金旷代已千秋,
衰草荒烟共一丘。
无复盛宴开诈马,
那堪往事问闲鸥。
翠华曾下云中阙,
金粉难寻水上楼。
一样前朝飞放泊,
空余碧浪逐东流。
——作者系清末举人,滦南县人民,国《滦县志》主编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