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前,丰南人民同全国人民一样,饱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压迫。因丰南地处沿海,又是京津的门户,是帝国主义觊觎之地。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据清朝档案道光朝卷53《筹办夷务始末》记载:1840年8月20日至24日,英国战舰在涧河、黑沿子海面游弋。英军乘连日大雨,地面漫水深一、二尺之机,两次驾驶舢板,持枪上岸,到黑沿子村骚扰,其村民有畏怯躲避者,该夷即将其牲畜自行攫取,并在村民中散发英国照会。
光绪十七年出版的《丰润县志》也有英军人侵黑沿子的记载。“道光庚子,有夷船三次泊于海中,近黑沿子地。是时,岸上兵满,昼夜严防,恐其乘隙而登岸也。乃于八月某日某夜半,海水大明,照彻数百里,其光如火闪烁,恍同白昼。官军惊起,以为夷船进逼,急侦之,乃夷船亦惧而远遁矣。意者海神怒其不靖而为此以助。”这段文字记载也说明了鸦片战争期间,英国战船确实入侵过黑沿子。文中写的“海水大明,照彻数百里”,是指的英国战舰上的探照灯,英舰撤退认为是海神相助。时隔60年以后的1900年闰8月,八国联军从大清河口(在乐亭)登陆,为镇压义和团入侵冀东,首先到了稻地。那时,稻地正修建稻地大桥。侵略兵百余人,由陡河南岸渡到北岸,把修桥者误认为是拆桥,殴打工人数名,经施工工程师冯美臣(美国留学,通英语)上前解释,侵略者悻悻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