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最早的全国植棉模范——董连信
        董连信是王兰庄镇横沽二村农民,他是有名的劳动能手,且善于钻研,不因循守旧,勇于接受新鲜事物,经过多年探索,他积累了-套成功的植棉经验,为丰南的棉花稳产、高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丰南的棉花种植始于辽、金,盛于明清。原为当地小籽棉(俗称紫花棉)。产量极低,亩产25公斤左右。清末民初开始引人美棉(大籽棉)。王兰庄- -带为丰南的产棉区,从“中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直沿用传统的大垄稀植法,每亩2000棵左右。1952年,董连信种植“斯字4号”棉3亩,以“精细整地,-次全苗,小垄密植(亩苗4500- 4600株)增施粗肥,及时除草,科学整枝”的种植方法,创亩产籽棉320公斤的全唐山地区历史最高记录。1953年荣 获农业部嘉奖,农业部还授予他“全国植棉模范”称号。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