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最早在唐山地区制造柴油机的人——于广志
        1947年以前,唐山市和丰南已开始使用柴油机做动力机械,但都是从外国进口的,还没有哪一个厂家能生产柴油机。1947年,工人于广志造出了唐山地区第一台柴油机。
        于广志是稻地镇于庄人,生于1920年。 1942年他在唐山义顺兴铁工厂学钳工和组装柴油机(机件都是进口的)。1945年在河头永合油厂开柴油机,那时的柴油机是从日本进口的,发动前先把一-个铁球烧红,然后夹到机器上,借铁球的热量机器才发动起来。1946年, 于广志与父亲- -起在铁南开办了广合隆铁工厂。1947年,于广志凭他多年的经验和熟练的技术,仿照日本立式烧球柴油机,成功地制造出了一台12马力的烧球柴油机。他的广合隆铁工厂成了唐山地区第一个能 自己制造柴油机的铁工厂。由于厂子小、资金不足,没能批量生产。1956年上半年对他那个厂子实行了公私合营,更名为胥各庄铁工厂,机电厂,以后又改名为丰南农机厂、丰南机械厂。公私合营后,给于广志的柴油机研制工作带来了契机,既解决了资金又解决了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从1956年下半年, 开始了批量生产,销售到了全省各地。1958年在全县举办的技术革命比武大会上,于广志获技术比武第一名 。
        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部派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工程师和一班技术人员,河北省也派了一名三级教授来丰南(当时称丰润)帮助搞柴油机技术改革。改革12马力立式烧球柴油机为LE150型10马力柴油机。为搞好设计方案,于广志和上级派来的科技人员共同到天津大学研究方案,天津大学-讲师负责机座、机体设计,于广志和上海科技人员搞燃油供给系统和曲柄连杆的零部件设计,省里来的教授搞传动部位设计。总体方案设计完成后,因当时农机厂生产设备条件不足,不能生产,于广志又根据本厂条件,对总体方案进行修改,终于制成了新式的柴油机,当年投入了生产,这不仅在唐山地区是唯一能生产柴油机的县级农机厂,在全省也是首创。
        1959年初, 于广志还组织工人研制生产离心泵、罗茨式鼓风机、70型550脱粒机,均获成功。随后又搞了轴流泵、弹花机、压花机、七寸步犁。1959年9月, 于广志作为特约代表参加了全国公社工业展览会,展出了他主持搞的12马力柴油机和零部件。广志为丰南工业生产和农业机械研制推广“作出了贡献。1960年9月的《人民日报》以《胥各庄机电厂技术革新走在前列》报道了农机厂和于广志的事迹。
        然而,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就因为他和父亲开过小铁工厂,被打成了“资本家”,蒙受无白之冤遭返回乡。1975年落实政策时,重回农机厂,因身心受到很大摧残,已不能从事农机研制,只好病退。1984年病逝, 年仅64岁。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