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陡河南流去……
        他从这里起步,聆听着河水流淌的瞩托,足迹便印下这里 的风景、风物和风情。最后将它们收拢起来,就成了这个集子。 这是于东兴同志对生活观察的另一种境界,对生活体味的又一 种心情。
        翻开扉页,浓烈的书卷之气扑面而来,令你陶醉在清丽、 淡雅、深沉、亲切的乡情之中。这大概就是本书留给我们的感动 吧!它的魅力在于娓娓而谈,挥之不去。如果不是从自身经历所 见、所闻、所感、所思中有如此独特的新发现,就不会让人有这 种感动。
        世界是有它的共性和普遍性的。但具体到一人一事一时一 地,又是独特的。缤纷的世界,千差万别,人心不同,各如其 面。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一个人不可能两次涉足 于同一水流。但对生活中的独特发现,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我们 形容生活的气象万千有个词语叫“日新月异”,但每天发生的事 情真正属于新东西的非常少,大多数是重复。很多人看不到这 种“重复”,往往把旧皮翻新拿出来让人接受。而我们往往看不 透!
        对生活的独特发现,须要有穿透平常事物的目光,而独特 目光在于作者的思想、品格、感情独有的深度。仔细想想,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曾生活在陡河流域,为什么就没能使你 激动,使你微笑,使你忧伤,使你沉醉?为什么陡河上早晨的阳光不使你振奋?两岸田野里匆忙劳作的人群不曾使你惶惑?河 上的暴风骤雨不使你战栗?从这里受到哺育又走出去的老朋友 的问候,不曾使你感到温暖?而于东兴同志感到了,发现了,记 下来了,又赋予了它新的灵魂!这才是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 但又有所补充,有所想象,有所创新,而且没有现实流行的装腔 作势、东施效颦之嫌,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从生活里发现文学,又从文学里认识生活。于东兴同志正 是这么做的。当你读了这本书的时候,你不觉得他的平淡无奇 的生活得到了某种色彩、某种启迪、某种验证、或者新的某种解 释吗?陡河边上的事情,没有使你想起生活中某个风景、某个 场面、以至某段对话?没有使你想起你曾看到过或者听到过的 某种风景、某种场面和某段生活对话吗?如果发现了,感到了, 创作了,这就叫做从文学中发现生活,认识生活。
        我和于东兴同志是文友,又一同在地方志部门工作,他宽 厚的为人、锦心绣口的谈吐,常使我感到自己的浅薄,他嘱我作 序,对一个在文学上有所成就的他,我还能再说些什么呢?只 能就事论事、老调重弹地写了这些话。
乙酉(2005)年仲夏朱继经记于丰南县志办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