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蠡地区的建党和农民运动
王志远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末期,中国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中国人民外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内受军阀、官僚、地主、豪绅的统 治。特别是蒋介石背叛革命以后,在国民党统治下的劳苦大众,更 軌 是受着苛捐杂税、高利贷和地租等多方面的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牛马不如的,生活。
         河北省膏野、蠡县的农民群众,和全国其他地区的农民一样, 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当时这一带的苛捐杂税名目繁多,每 年除了政府的田赋预征和各种附加捐外,还要给反动军队出车辆、 纳粮草、出兵、出伕,农民的负担非常沉重,再加上旱、涝、兵、 匪天灾人祸,就更使得许多农民破产,生活无着。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农民对压迫者剥削者恨之入骨, 渴望在共产党领导下早日翻身得解放。农民急切寻求革命道路,是 我们在农村建党的重要思想条件。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后,在南方各省和北方的一些大城市,国民党反动派实行了白色恐怖,但这种白色恐怖还没有波及到 博野、蠡县一带的农村。我党就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在博蠡地区进行了党的建设工作,开展了农民运动。
         在博野、蠡县一带建覚和领导农民斗争,我都亲自参加了,对 当时的J些工作和斗争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一)
         博蠡地区党的组织是从保定发展来的。在1921年,邓中夏同志 在河北省保定高等师范学校教书,那时他就在学校里传播马列主 义,撒下了革命种子。到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保定的建党工 作,就开始活跃起来了,在保定育德中学,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简称保定二师)、河北省立第二女壬师范学校,都建立了共产党的 支部。到1925年春,建立了保定市委。市委书记是史文彬同志,后 为张廷瑞同志,下半年为张福堂同志。为了进一步扩大我党的工作 范围,于1930年4月又由保定市委改为保属特委。
         1924年我在保定二师读书时,和刘宪曾同学同在这一年加入了 中国共产党。当时明确我们学生党员的任务,除了在学校进行建党 工作和开展学生运动外,还要利用假期回本县进行建党和开展农民 运动。
         1924年到1925年,我利用假期到博野的小庄头,发展王老墨 (病故)、宋鹤梅(1931年在北京牺牲)、王家楷(牺牲)、于化成 (牺牲)等同志入党,建立了博野县第一个共产党的支部,并组织了 农民协会。1926年王家楷同志在东墟村发展了刘树德、王珠(即王 光照,牺牲)、王鸿章(牺牲)等同志入党,在龙堂村发展了刘亚曾 等同志入党,也都建立了党的支部。
         1925年暑假,刘宪曾同志从保定二师毕业,到蠡县高小任教, 他就在这里进行了建党工作。到1925年下半年发展了张化鲁、宋卜 舟(后叛变)、李耀庭等人入党,建立了蠡县第一个党支部。在1925 年下半年和1926年,张化鲁、宋卜舟和李耀庭又分别在蔺岗、大庄 头、屯里等村发展了党员,并建立了党支部。
         这是博野、蠡县1927年以前建党的概括情况。
         1925年暑假后,我因领导保定二师的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 从此我就专职做党的工作了。1926年在保定市委任组织部长期间, 因被叛徒告密而被捕,1927年7月经亲友保释出狱后,中共河北 省委(当时称顺直省委)组织部派我到博野、蠡县一带,继续作发 展党的工作。
我接受了党给的任务,从天津(当时省委在天津)回到了家乡——博野县。首先巡视博野、蠡县原来的几个党支部和党员的思 想和工作情况°
我到这些支部后,支部的同志对我说,你坐狱时,支部工作照 常进行。”我听后很高兴。
         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要想开展革命工作,必须有个社会职业 做掩护。所以在1928年春,我托人介绍,便在博野解村高小当了教 员。利用上课的机会,给学生讲革命道理,用课余时间作农民的工 作,当时农民协会正在反对豪绅村长,晚上我和农会的同志们一起 研究办法。到了白天,农民就照我们研究好的办法从査帐入手,让 村长公布帐目清单,从而揭穿他的贪污行为。这次斗争得到了胜 利。^
在这次斗争中,发现了积极分子,经过一个时期的培养,先后 发展了几个党员,建立了支部。在这个时期,还经常利用星期天骑 自行车到博野、蠡县的各支部去巡视检査和督促工作。
         为了更好地开展党的工作,我们在博野城里设立了“民益书 局气 在蠡县设立了“蠡吾书局”和“文茂书局二 蠡吾书局经理杨登 岸是共产党员,文茂书局经理刘德汉是共产党员,博野民益书局经 理王有才是可靠的同情者,以后加入了共产党。开设书局的目的, 是为了以此为掩护,便于和同志们接头、联系。并曾利用蠡吾书局 作为和省委的秘密通讯处,利用博野的民益书局油印宣传品。这些 书局都起了不小的革命作用。
         当时,博野、蠡县养蜂、养兔成风。我们就在博野南白沙村设 立了养蜂场,在东墟设立了养兔场。此外,还在小庄头王家楷(中 医〉家开了一个药铺。办这些事,也是为了便于彼此联系、商议党 内事情。王家楷家的药铺是一个很重要的接头地点,我们的同志经 常以看病取药为名,到那里进行联系。不但博野附近各村的同志常 去,蠡县的同志和保定的同志们也常去,有时还在药铺吃饭,这个 地方对开展党的工作起的作用比较大。
(二)
         博野、蠡县的党员增加了,又建立了一些新的支部。1928年4. 月间,根据河北省委的指示,建立了博蠡临时县委,指定我为县委 书记,刘宪曾等同志为县委委员。由临时县委统一领导这两个县的 工作。在这年的5月,博野、蠡县的农民协会都分别成立了。县委 建立之后,领导的比较大的斗争就是1928年夏博野农民反抗"八厘 公债”的斗争。
         1928年,军阀混战,捐税繁重,又连年歉收。在这种情况下, 河北省政府下令,强迫博野农民购买六万一千元的“八厘公债”(年 息八厘)。这实际是对农民敲诈勒索,群众对此非常不满。
         根据这种情况,县委研究决定:由农民协会出面,爰动博野全 县农民开展反抗“八厘公债”的斗争。根据县委决定,党员以农协会 员身份分头到小庄头、东墟、龙堂、西墟、小店、张岳、南白沙、 小营、南杨村、沙窝、董家庄、解村、曹庄、吴王庄、北白沙、庄 头营等三、四十个村子去串连爰动农民协会会员参加斗争。
         6月的一天早晨,会员们从各村拿着写有“反抗八厘公债!州反 抗苛捐杂税! ”“打倒土豪劣绅!”的红绿纸小旗,喊着口号,分别到 博野县城的东门、西门和南门集合。十点多钟,大约有一千多人, 分三路到县高小开大会。
         当时公开岀面领导斗争的是县农民协会主任宋鹤梅同志,他在 会上首先作了简短有力的讲话。他说,“这几年来,苛捐杂貌不断, 地里收成又不好,咱们老百姓年年吃不饱、穿不暖,日子实在不好 过,政府不但不救济,反而让我们买六万一千元的'八厘公债这 不是故意与咱们为难吗!老乡们想想,咀们买得起吗? ”
         大家喊:“买不起!”
         “该买不该买呀? ”
         “不该买!”
         "不该买怎么亦呢? ”
         大家都举起拳头,扯起嗓门喊:。买不起就不买!”
         宋鹤梅接着斩钉截铁地说:“好,买不起就不买!咱们现在就到 县政府找县长去,说说咱侷的困难好不好? ”
         大家一致说:“好! ”
         这时,人们就在宋鹤梅的率领下,打着小旗,喊着口号,到县 。 政府去了。
         队伍到了县政府门前,当差的就出来问s “你们是干什么的? ” . 群众说:“我们为'八厘公债'来找县长,你赶快给我们传禀!”
         ° 过了一会,县长出来了,他问:“你们有什么事? ”
         有人说:"为'八厘公债'的事!”
         县长说:“这是上边取命令,非买不可! ”又说”谁是代表?出 来到'西华厅'(县政府的'会议室)去说说。”
         群众说/我们都是代表!我们是代表全县老百姓来的,有话就 在大堂上说吧!”
         有人说,这几年政府不断跟我们要捐税,庄稼连年歉收,老百 姓连饭都吃不上,帐还不起,哪有钱买公债!”
         又有人说:“老百姓生活这样困难,你们不设法救济,还硬要我 们买公债!政府说理不说理呀! ”
          接着,有一群人高喊:“买不起就不买,坐牢杀头也不买!” 县长说I “这个事我自己做不了主,往上请示请示再说吧。” 群众说:“不管你请示不请示,我们就是不买!坚决不买!” 这时,大家喊起了“坚决不买'八厘公债’!”“打倒贪官污吏!”等 口号。
县长一见群众这么大气,吓得面色如土,灰溜溜地走了。
         从此以后,县政府再没有敢要“八厘公债”,全县农民反抗。I厘 公债"的斗争胜利了。这是博野全县农民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开展的第 一次斗争。这次斗争的胜利,鼓舞了群众的斗志,提高了政治觉 悟,增强了胜利的信心,为以后进一步开展农民运动打下了基础。
         在这次反对"八厘公债”的斗争中,涌现出不少积极分子,表现 最积极,最勇敢、最坚决的是南白沙村的宋怀馨,运动过后,经过 进一步培养,就把他吸收入党了。他又在本村介绍了徐芸圃、张汉 杰、刘洛多等六位同志入党,并且建立了支部。这个支部至1930年, 党员发展到十三、四人,成为当时比较坚强有力的党支部.在领导 该村的反豪绅斗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之后,宋怀馨同志又介绍了 南杨村的张仓、张铎等同志入党,也建立了支部;在大营村介绍了 赵怀庆等同志入党,也建立了支部。在反抗“八厘公债”斗争胜利之 后,党的组织有了比较快的发展,覚员质量一般也是比较好的。
(三)
         1928年8月间,河北省委指示,把博蠡临时县委改为博蠡县 委,指定我为县委书记,刘宪曾,宋怀馨,王之、于澄波(1931年 在太原光荣牺牲)等同志为县委委员。团县委书记由于澄波兼任。 县委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继续发展党的组织,宣传组织群众,开展 农民运动,在斗争中壮大革命力量。
         1928年夏,博野县小庄头翟树琦(即翟子瑜,后因背叛革命被 处决)介绍了西章村边冠三(即边伯明)入党,秋天又介绍了博野 城内李武宣入党,之后,李武宣又发展了王鹿鸣,王小波等同志入 党,并建立了支部。1929年张岳村的于五增在董家庄发展了两个同 志入党,不久,也建立了支部。在蠡县,又先后建立了滑岗,仇村、 七器、万安、李家庄、辛兴、洪善堡、堡里、西百尺、宋家庄,邓 家庄、东车里营、荆邱、北辛庄、南辛庄等党支部。
         1928年夏,博野农民在党领导之下,取得反抗“八厘公债”的斗 争胜利后,我们党又领导着博野,蠡县的农民群众,开展了各种各 样的斗争。
反豪绅村长
         当时各村掌握村政权的一般都是豪绅地主,有的是他们直接出 面掌权,有的是他们的代理人出面。他们是农民的统治者,是农村 中的土皇帝。他们权势很大,可以随便给农民派粮派款,事先不说 明理由,'事后不公布帐目。每次派的款极不公平,富户拿的少,穷 户反而拿的多,穷人明知不合理,谁也不敢问。如果谁实在拿不起, 要求缓交或少交,村长就大发脾气,把脚一跺,大眼一瞪,说,你 好大胆!敢抗公不交?少交一个也不行!晚交一天也不行! ”穷苦 百姓在这种威逼之下,忍气吞声,东挪西借把款淒上,给地主豪绅 村长送去。
         1928年,博野县小庄头农民协会就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对地主 豪绅村长进行斗争的问题。在一次会上,村农民协会主任宋鹤梅(县 农协主任兼任)说* “村长随便派粮派款,极不公平,富家拿的少, 穷人拿的多,他成年不公布清单,这里面肯定有贪污,可是咱们还 不能问,这不是欺侮咱们穷人吗!过去咱们受尽了窝囊气,现在农 民协会成立了,咱们不该再受他们的气了! ”
         经过大家讨论,决定从査帐开始,揭开村长的问题。
         就在这一年的7月间,宋鹤梅带领着一百多名会员去査村长韩 老宣的帐。
         到了村长家里,宋鹤梅大声喊:,韩老宣!今天我们要查你的 帐,你要老老实实地说!”
         负责查帐的同志拿过帐本一笔一笔地看了一会,问他:“富人一 亩拿多少?穷人一亩拿多少?为什么穷人比富人拿的多? ! ”
         他低着头,一句话也回答不出来。
         问了他几条,有的他答不上来,有的说得与事实不符Q大家都 说:“帐里有鬼! ”宋鹤梅说:告诉你,韩老宣!你如果不公布清 单,我们不但不交款,还要把你这个臭村长撤掉!"
         等了好几天,村长也没有公布清单,群众便没有交款。经过农 会讨论,就把豪绅地主村长韩老宣撤掉了,由农民协会中推选了两 个有能力有威信的会员当了正副村长。从此,村政权由农民协会掌 握起来了,这个村的反豪绅斗争取得了胜利!
         这次斗争胜利之后,过去不想加入农会的农民,也积极要求加 入农会,因而,农民协会的组织越来越壮大,威信越来越高。继小庄头 反豪绅村长斗争之后,东墟、南白沙、解村等村的农民协会也都在党 支部的领导下,与大豪绅村长进行了斗争,而且都相继取得了胜利。
铡 羊
         当时,博野、蠡县一带有些土豪富家养着许多羊,祸害农民的 庄稼。蠡县城北辛兴村有一个大土豪叫阎振江,他家养着三百多只 羊,在麦苗返青的时候,把这些羊赶到地里去吃农民的麦苗。
         1928年春,这村的农民协会成立以后,在一次会员大会上大家 议论:“阎振江的羊吃咱们的麦苗,他这样欺侮咱们不行呀!过去 咱们怕他,有话不敢说,现在有了农会,不能再受他的气了,咱们 得到县政府告他去!”
         经过推选,找出了二十几个能干的会员为骨干,率领三、四百 名会员,把阎振江家正在吃麦苗的三百多只羊,赶到蠡县县政府去 告状了。
         在县长审问时,阎振江坚决不承认他的羊吃麦苗,说是农民诬 告他。在县长面前当然土豪说话吃香,县长偏听偏信阎振江的话, 而农民则坚持所告属实,绝不让步。并说:“县长如果不相信,可 以用锄刀把羊側开看看,看看羊肚子里到底有什么东西!”在群众 的强烈要求下,县长不得已同意当场側了阎振江的二十多只羊,羊 肚子里都有麦苗。在事实面前,县长没有办法,也只好当场判决: “许可阎振江养羊,但不许出圈放羊”。从此,阎振江再也不敢让他 的羊去吃农民的麦苗了。
         农民反抗土豪阎振江的斗争得到了胜利,群众情绪非常高涨, 认识到反抗土豪非有农民协会不行。从此,农民协会的威信大大提 高,组织也更加巩固和壮大了,群众斗争的胜利信心更增强了。
砸盐店
         在旧社会,盐店是官办的,县盐店的经理都是全县最大的劣 绅,也是当地的实力派,骑在群众*上无恶不作。1928年,博野、 蠡县的盐店经理勾结县政府,任意提高盐价,卖盐时给小分量,本 来是十六两一斤,盐店每斤最多给十四两,并在盐里搀水、搀饭汤 或是搀土,激起了广大群众的愤怒。
         县委根据这种情况,专门召开了会议,讨论决定:由农民协会 出面发动农民砸盐店。
         会后,从各村农民协会中挑了二、三百个敢于斗争,年轻力壮 的会员,在蠡县城里的一个集上,他们到县盐店门口一站,喊道, “你们盐店经理呢?快出来!”
         站柜台的说:“出去干什么? ”
         “有事给他说,不出来不行! ”这时盐店门口的群众有的跺脚, 有的挽袖子。
         站柜台的看到群众这么气愤,就赶快把经理叫了出来。
         经理出来时躬着腰,嘴唇哆嗦着低声下气地问:“你们来这么 多人,有什么事? ”
         这时,群众中有人带头说:“你好好听着!我们是全县农民协 会的代表,我们问你,你卖盐为什么给小分量?你们为什么往盐里 搀水,搀饭汤,还挥土? 土能吃吗?说!”
         盐店经理无言答对,一句话也说不上来,只是在群众面前低着 头哆哆隙嗦地站着。当时,有个年轻的会员,一脚把这个经理踢倒 接着大家撅了他的秤,把锅碗打碎了,把盐店砸了。农民群众 向政府起诉吿盐店,县政府不得已罚了盐店的款把罚的钱分给了各村的农民协会。
         蠡县城里砸盐店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接着蠡县的小陈,博野 的东墟(这两个镇子都是区公所所在地),以及其他有盐店的地方, 也不断发生农民砸盐店的斗争。此后,各个盐店卖盐再也不敢给小 分量和随意提价了,也不敢在盐里搀水,搀饭汤、搀土了。,
扫盐斗争
         博野、蠡县的农民,在1928年、1929年,因为年景不好,生活 非常困难,买不起大盐,很多农民就刮盐土淋小盐。除自家吃外, 还可卖些小盐,维持生活。这样,官办盐店的生意就受到了影响, 县政麻说淋小盐非法,就派盐巡抓刮盐土的穷人,而刮盐土的穷人 被生活所迫就非刮不可,矛盾就尖锐起来了。
         蠡县大庄头村党支部把本村刮盐土的穷人召集在一起开了个 会,研究了对付盐巡的办法:把刮盐土的穷人组织起来。全村的淋 盐户,成群结队地去刮盐土,如果盐巡抓人,就用扁担揍他。如果 因打了盐巡去住班房,就让老婆孩子一起去'向县政府要饭吃。这 个办法还真灵。一天上午,有十五、六个穷人,挑着担子一起去刮 盐土了。大约刮到十一点的时候.有七、八个盐巡骑着马带着枪来 To这时,一个刮盐土的人一吹哨,大家喊:“兄弟们,下手打呀!” 有的盐巡被打下了马,有的丢了枪,有的调转马头往回跑。
         象这样打盐巡的斗争,先后出现了几次,以后,县政府再也不 敢派盐巡到各村抓刮盐土的穷人了。这种斗争的规模虽然不大,参 加的人数虽然不太多,但这是极其尖锐的斗争,农民的这种革命行 动,对当时的统治阶级是一种有力的打击。
砸国民党县党部
         1928年秋,博野县的国民党成立了县党部。党部的负责人有赵麟祥,孟光九、李景贤、张化鹏。
         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致使国共分裂。根据中共河北省委的指 示,博野县过去跨党的共产党员(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我们党中 央规定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这称为"跨党”)都很快 退出了国民党,所以当时的国民党部里剩下的人都是打着革命旗 号,净干坏事的国民党员了。
         这个县国民党党部建立之后,对过去的和新发展的国民覚员一 律进行了登记。通过这个办法,整顿和扩大了它的组织。县党部的 几个家伙以为大权在握,就神气起来了,他们穿着大褂,戴着礼帽, 大摇大摆,洋洋得意地往县政府里跑,为被农民控告的土豪劣绅说 话。当时的县长和国民党县党部穿的是一条裤子,他们勾结在一起 干坏事,坑害穷人。龙堂村农会主任刘老宗,就是被他们陷害的。
         刘老宗为人耿直,坚持正义,办事热心,在群众中有威信。他 曾代表全村群众,査了劣绅村长刘鹤亭的帐。但因刘鹤亭早有准备, 也善于弄虚作假,所以一时没有査出问题来。这时刘鹤亭就依仗着 国民党部的势力,倒打一耙,并托县党部找县长为他说话。结果, 县政府说刘老宗捣蛋,罚了他一百多元,害得刘老宗万般无奈,只 得拖着一家老小躲到别的村去住。刘老宗一家的遭遇,就是当时国 民党部欺压老百姓的铁证,群众对国民党部的罪行,看在眼里,恨 在心上,背后都骂他们是“刮民党部”。
         针对这种情况,博野县农民就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反对 国民党部的斗争。1929年农历正月间,在全县建立最早、斗争打先 锋的小庄头党支部,在杨老志家开了支部大会。参加会的有宋鹤梅、 王老墨、王志恒、于化成、王家楷、冯崇德、韩玉琢等十几位覚员。 会议由支部书记宋鹤梅主持,县委让我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围绕着如何对付国民党县党部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讨论的结果是组织群众去砸国民党县党部。会后又作了保卫、宣传、 组织等一系列的细致准备工作,就开始行动了。
         在5月20日庙会这天,大约十一点钟,组织来的各村群众都集中到国民党县党部门前。这时由宋鹤梅、刘亚曾、王鸿章三同志带 领,闯进了党部的书记长室,当时只有赵麟祥一人在屋里。
         赵麟祥看到这种情景,对宋鹤梅他们说* '你们要干什么? ”
         宋鹤梅他们把赵麟祥的袄领子狠狠地一揪,说:“到外边再说 吧! ”就把赵麟祥带到戏楼上去了。
         在戏楼上,刘亚曾、王鸿章各站在一边,宋鹤梅站在中间, 他对群众说,“会员们!乡亲们!我们今天开个大会! ”他指着赵麟 祥说,'他们县党部做了很多环事! ”接着宣布了国民党部走动衙门、 挑词架讼、勾结豪绅、压迫穷人、贪污受贿、挥霍浪费、搞不正当 男女关系等罪状。宋鹤梅问群众:“国民党部该砸不该砸? ”
         台下群众高呼:“打倒赵麟祥!”“砸烂国民党部!"打倒土豪劣 绅! ”“打倒贪官污吏! *反对苛捐杂税!”
这时有人喊:“咱们砸他们的狗窝去! ”群众马上涌向国民党 部,砸了他们的锅碗,踹了他们的风箱。在忙乱中,赵麟祥逃跑 了。孟光九、张化鹏等始终没有找到,也不知藏到哪里去了。此后, 国民党部很长时间没人管。
         经过这场斗争,群众觉悟提高了。有些不敢出头的人也说、现 在看,把堂堂的国民党部砸了也没有事,可见非联合起来不行,联 合起来,万众一心,斗争就能胜利!”
增资斗争
         当时在博野、蠡县一带,每到夏收的时候,想做短工的穷人就 带着镰刀到市上去出卖劳动力,地主富农为了适时收麦也到市上去 雇短工,经双方商定一日的工资后,穷人就給地主富农去干活,这 叫“上市”。
         1929年,县委布置各支部的党员以群众身份联合贫雇农向地富 要求提高工资,如果不给提高,穷人就都不“上市气麦子熟了,必 须赶快割,多数地主富农怕拖延割麦时间,只好向短工让步,按短工的要求提高了工资。
(四)
         1930年5月初,保属特委决定,成立博蠡中心县委,指定我为 中心县委书记。委员有蠡县的刘宪曾、于澄波、王之、郑靠山,博 野县的宋怀馨、刘亚曾,安平县的李鸿根(安平县委书记),饶阳 县的韩振海(饶阳县委书记)等同志。共青团的中心县委书记由于 澄波兼任。中心县委的任务,除了领导博野,蠡县两县之外,还领 导着安平、饶阳、深泽、肃宁、高阳、安国等县。保属特委书记郝 清玉同志说:'这个中心县委所管的范围不小,实际等于一个小特 委,必须努力工作,加强领导。”所以,在特委做出这个决定之后, 我和于澄波同志就完全脱离了社会职业,专门做党的工作了。这样 做,不仅是工作上的迫切需要,而且当时的环境也是许可的。
         中心县委成立后,首先加强了宣传工作。各村支部的党员经常 在晚上去贴标语、散传単。蠡县乡村师范和高小的覚团员带动一些 进步的师生,也去写标语、散传单。这种宣传力量很大,使得“打倒 刮民党”、'反对杀民主义气“反对苛捐杂税气“反对豪绅地主”、 “穷人们联合起来”,“分粮吃大户气“拥护共产党”等革命口号到处 流传。群众对共产党如何好,国民党如何坏,拥护谁,反对谁,心 里清楚了。
         其次是积极组织群众。1930年暑假前,在蠡县乡村师范,号召 学生参加“争取自由大同盟”(后改为“反帝大同盟”)。同时号召他 们到乡下去(各回自己村)组织农民协会中的贫苦会员成立《穷人 会。不少过去没有建立“穷人会”的村庄都建立了“穷人会,在青年 当中,积极发展共青团员。乡村师范许多学生都加入了共青团或共 产党,高小的学生也有一些人入了团。我们还在县政府各机关发展 我们的力量Q例如'蠡县县政府财务局局长曹承宗、教育局督学刘通庸、公安局督练李宪周都是共产党员,加之曹承宗同志对县政府 各机关作了不少统战工作(当时虽没有这个提法实际作的是这个工 作),对团结革命朋友起了很大作用。此外,各区的代表大部分是 我们的人,这些代表可以联系各区的广大群众9在县里可以参加县 政会议,他们的作用也是不小的。总之,蠡县的各村、各区以至县 里都有我们的力量。从敌我力量对比看,我们占了优势。所以,当 时人们说I “蠡县是红色县城。”
         从博野情况看,博野城内各机关虽没有我们的力量,但城内同 仁高小、博野高小和师范都发展了我们的党团组织。1925年我和张 凤同志在同仁高小介绍陆治国,刘奎有、郭维垣等同志加入共产党, 建立了党支部。1930年下半年,李武宣,赵典谟同志介绍了刘秋和、 吕慎言、贾玉屏等同志加入共青团,建立了团支部。1930年以后李 武宣同志等又在乡村师范介绍郑雨三、郭维藩、段锡林等同志加入 了共产党,建立了党的支部。这些党团支部,还先后开展了反对国民 党县党部负责人张化鹏、教育局长李湘衡、高小校长杨国秀的斗争, 并取得了胜利。
这时候,博蠡各村的反豪绅村长的斗争与淋盐户的扫盐斗争以 及其他各种斗争,仍在不断地爆发着。其他各县如饶阳、安平、深 泽的各种斗争,也在不断地开展着。
         当时博蠡中心县委除领导着博野、蠡县,安平、深泽、肃宁、 高阳、饶阳、安国八个县之外,还负责领导泊镇第九师范的建党工 作。1930年暑假后,蠡县乡村师范学生共产党员吴建华同志考入了 泊镇第九师范,他便根据博蠡中心县委交给的任务,进行建党工 作。1931年暑假后又派路一同志考入了泊镇师范,和吴建华等同志 共同进行建党工作。他们发展了党员并建立了党支部。吴建华,路 一同志和泊镇第九师范学校的其他党员同志在泊镇所作的大量工 作,为1932年建立泊镇市委、1935年建立津南特委打下了基础。
总之,博蠡的斗争形势是很好的。从中心县委建立后,发动的 主要斗争有以下几个。
         博蠡暴动
         1930年5月初,我和于,澄波到保属特委汇报了博蠡地区的形势 和工作情况。当时听汇报的是特委书记郝清玉和特委军委书记张兆 丰同志。汇报后,郝清玉同志说:“你们那里形势很好,你们回去研 究一下,'是不是可以搞武装暴动啊?也和南方一样,推翻旧政权, 建立我们自己的苏维埃政权,组织红军,这样好不好?” .
         我们听后,非常高兴,很快回到蠡县,中心县委开了会,传达 了特委指示精神,委员们听了也非常高兴。通过讨论,对暴动的时 间、地点和人员的组织工作作了初步安排。为了使暴动进行得顺 利,决定暴动时间在有青纱帐的农历八月份。暴动地点分别在蠡县城 内、城西大庄头村和城北万安村三处同时发动,并根据暴动地点把 暴动队伍分成三个大队。我和于澄波同志又去保属特委汇报了暴动 的安排意见。特委听了汇报,明确指出:这次暴动的目的,是以武 装暴动推翻蠡县国民党反动统治,成立工农红军第十九路军和苏维 埃政府。如果当时不能站住,就把队伍带到京汉铁路以西的完、唐 两县的山区去打游击。
         为了加强对暴动的领导,特委决定,暴动由特委直接领导,在 暴动一个月以前,就派保属特委军委书记张兆丰同志去帮助作暴动 前的准备工作,负责组织队伍、训练队伍和准备武器。在暴动前几 天,特委书记郝清玉、组织部长徐云步和特委军委干事卢子江,以 及特委秘书崔寿山等都去参加领导,同时派完县县委书记韩永禄也 前去支援。
         在农历7月初,张兆丰由保定到了博野县南白沙村张汉杰的家 里,并在那里召开了筹备博蠡暴动的中心县委会议。参加这次会议 的除了博蠡两县的中心县委委员外,还有安平县委书记李鸿振、饶 阳县委书记韩振海(都是中心县委委员),深泽县委宣传部长张平之 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明确了在暴动之前要作的三项工作:
         首先,各县县委分头到各支部去传达特委指示精神。特别强调 要动员全体党员、团员都要积极参加这次暴动,弄且指出,在这次 暴动中,每个党、团员表现如何,是对他们的一次考验。
         第二;积极准备武器。党员把同族的枪支能动员的尽量动员出 来。蠡县张化鲁同志对这项工作作得特别好,当时他正在保定育德 中学当训育员,接到让他回县参加暴动的通知后,立即回来除把自 己的手枪献出来之外,还把他同族的五、六枝大枪、盒子枪都动员 出来了。县政府财务局局长曹承宗(共产党员)拿出一批公款派人 去保定买了十二枝盒子枪(后来为此事曹承宗同志曾被国民党省政 府通缉)。有些支部的党员也凑钱买了一些武器。当时安平县有些小 炉匠会造“独一撅”。那里有两个党员是炉匠,他们不但自己做“独 一撅”,还联合其他小炉匠一起做。县委派刘亚曾、刘树德二同志去 安平找弓仲涛同志,通过他的关系找人帮助给做这种武器,终于搞 到了好几枝,独一撅”。由于想了各种办法,很快就弄到盒子、大枪、 手提式、“独一撅”等四十余枝。此外,还造了不少土手榴弹。
         第三,训练使用武器。许多党员都是庄稼人,只会拿锄杆,不 会使枪杆,于是,对这些同志进行了训练。博野,是在南白沙蜂场 训练的;小庄头,是在于化成同志的南院子里训练的3蠡县,是在 蔺岗村张化鲁家训练的;万安,是在吴蕴辉家训练的。在训练时, 张兆丰同志不但教同志们使用武器,还教拆卸和保管武器。
         除了上述三项工作外,还对暴动的所需物品作了准备。县委派 杨登岸到保定去买了夜光手表、指南针、手电筒、纱布和药品。还 准备了党旗、苏维埃政府布告、告农民书等。记得告农民书中最后 一句是"请看今日之中国,竟是谁家之天下!”这句话,表现了同志 们的革命豪情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8月初,郝清玉,徐云步和崔寿山同志,还有完县县委书记韩 永禄同志都到了蠡县,并在蠡县乡村师范召开了中心县委会议。会 上,郝清玉同志讲了话,大意是说:目前,全国形势很好,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博蠡要搞武装暴动,推翻旧政府,建立苏维埃政府, 组织红军,创建革命根据地。博蠡一带的工作,开展得很活跃,所 以大家要下决心,一定争取暴动成功。现在既然准备工作作得差不 多了,我们就很快行动吧!为了适应暴动的需要,把县委改为 “行动委员会”来领导暴动。同时经特委研究、省委批准:在暴动成 功之后,成立苏维埃政府,由郝清玉任主席,成立红军第十九路 • 军,张兆丰任军长,我任政委。
         在农历8月初九前后,又专门为暴动的具体时间召开了一次紧 ° 急会议,会议决定在8月12日中午12点开始暴动。8月12日一大早,参加大庄头暴动的一个大队,在大队长卢子江和副'大队长宋鹤 梅的带领下,早已拿着武器到了集合地点,着急地等待着暴动时刻 的到来。大约在8、9点钟,宋鹤梅、宋怀馨由于心里着急,就带 着一部分人冲到地主宋小辫的家里,让他交枪献粮。但顽固的宋小 辫早就藏起来了,他的大儿子、二儿子也都藏起来了,只剩下小儿 子宋国昌在家。因为他上过中学,能说会道,宋小辫就有计划地让 他来应付我们。宋怀馨就把宋国昌揪到了大门口,当时来了很多群 众围着看。
         宋国昌问:“你们要干什么?”
         宋怀馨理直气壮地说”我们是红色队伍,要打倒土豪劣绅,打 。 倒贪官污吏,分地主的粮食,没收地主的枪支,快把你们的枪交出来!”
         宋国昌说”你知道我家有枪吗?”
          宋怀馨说:“你家有枪,谁不知道!”
         宋国昌说/有也不交给你们这些土匪! ”
         这时暴动的群众气愤极了,宋鹤梅说/你不交就打死你!给你 个'现儿'的(就是马上打死的意思)!”
         宋国昌拍着自己的胸脯说/你来,照这打,打死也不变广宋鹤梅一枪就把他打死了。宋小辫听说把他儿子打死了,就派 他的狗腿子到城里给县政府送信。这个狗腿子骑车送信的时候,被 群众从车子上打了下来。接着•,群众在他家东找西找,也没有找到 枪。于是,就把他家的插瓶、镜子都砸烂了。之后,这支暴动队伍 就向蠡县城里进发了。
         8月12日正是蠡县集市,这一天早饭后,参加蠡县城里暴动的 群众都背着“钱衩儿。里面装着武器,装做赶集的样子,三三两两 都到了各个饭馆。他们不吃饭,光是喝茶、抽烟、闲聊,等待预定 的暴动时间。
         正在郝清玉、张兆丰和我以及其他负责同志在乡村师范开会研 究如何指挥暴动时,县警察局督练李宪文(我们的同志)突然从外 边跑进来,对我说/现在大庄头那一路已经暴动起来了,地主宋小 辫派人给县里送了信,县长已下令让警察局吹号集合,派马队到大 庄头剿暴动的同志,同时还要关上城门搜査城里的共产党。”听到这 个消息后,我和郝清玉、张兆丰等同志马上进行了研究,认为,暴 动的时间还没有到,城里这一路和万安一路没有行动,而由于大庄 头那一路提前动手,敌人已想法对付我们了,我们由主动变成了被 动,如果我们继续暴动肯定会受到很大损失。因此,我们就当机立 断,决定改变原计划,停止暴动。这样做,可以保存革命力量,使 我们不受损失。
         这样决定之后,马上派人通知大庄头一路和万安一路停止暴 动。城里我们也作了相应的安排,让准备参加暴动的同志很快出 城。这时郝清玉、张兆丰等同志出了北门,回保定去了,我和于澄 波同志带着乡村师范和高小的学生拿着一部分宣传品出了南城门, 到大宋村的南台尼姑庙去了。
         正在向城里进发的大庄头那路参加暴动的群众,接到停止暴动 的通知后,马上进行了转移。正转移时碰上了警察局派去的马队。 这个马队是李宪文同志带领去的,他看到这种情形,怕打伤了暴动 群众,就机警地大声喊道:“弟兄们,不要冲人打枪,要捉活的!”于是 马队光向空中放枪,暴动群众都钻到青纱帐中去了,没有一个人受 伤。
         这次暴动就这样流产了。
         第二天,我和于澄波去保定参加保属特委会议。在这次会议 上,特委书记郝清玉总结了博蠡“八•一二”暴动的经验教训。同时, 在会上公布了特委的决定:派张兆丰到滦县国民党部队中去作哗变 工作(不久被捕牺牲),派韩永禄去深县工作(不久被捕牺牲),派宋 鹤梅去饶阳工作(后被捕牺牲),让我和于澄波仍坚持博蠡的工作。 我和于澄波从保定回来,在于澄波家召开了中心县委会议,传达了 保属特委会议精神,告诉大家不要因暴动流产而灰心,也不要认为 暴动流产博蠡工作就不好作了。防止右倾思想发生,以后还要继续 搞抗捐,抗税、抗租、抗债等斗争。.
         在这次暴动中打死了一个地主的儿子,还打伤了一分地主的狗 腿子。尽管只是一个村的暴动,也犹如晴天一声霹雳,给了敌人一 个打击。在暴动中我们的队伍没受损失,全体党、团员经受了一次 考验和锻炼。但是,这次暴动在一些具体工作的安排和处理上也有 计划不周的地方。
         大约在1930年9月底,县委考虑到我和于澄波参加领导了博蠡 暴动,会引起敌人的注视,因此决定我们两人调开原来职务,准备 到其他地区工作(未走之前,还作领导工作)。这时中心县委书记改 为刘宪曾同志,同时决定王乾元(即王夫)同志任县委秘书。暴动 流产后,沉静了不到一个月,我们的工作又活跃起来了,继续发展 党团员和发动游行示威等各种形式的群众斗争。
庙会游行
         1930年农历10月;到北沙口庙会游行示威,参加者党团员百余 人,还有若干群众。10月,到小陈镇庙会游行示威,参加者党团员 和群众二百人左右。农历年,到古灵山庙会游行示威,参加者二百 余人。还在蠡县庙会上、万安集上、刘家坦集上都搞过游行示威。 几次示威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这种形式,进行反对“刮民党”,反对 土豪劣绅,反对苛捐杂税等宣传。从当时群众的反映来看,每次示 威都收到了一定效果。警察看到了游行队伍也不敢干涉,甚至有时 有意回避,参加示威的党团员和群众越锻炼胆子越大了。
反杀猪税
         河北农村过春节,群众都有杀猪的习惯。1930年农历年底,河 北省政府下令向各县农民要杀猪税。强迫要杀猪的农民,把猪赶到 包税劣绅设的“杀猪锅”去杀,每杀一头猪,交五角的杀猪税,还要 把猪秦、猪毛、猪尾巴、大肠头都交给“杀猪锅”上的人们。农民对 这种做法非常不满,议论纷纷。
         为了亙动群众反对国民党的苛捐杂税,中心县委在蠡县乡村师 范开了县委会议。除了博野、蠡县的县委委员外,还有安平、饶 阳、深泽等县的县委同志也都参加了这次会议。当时安国,高阳、 肃宁三县只有少数党支部,还未成立县委,没有人来参加。因为省 政府向各县都要了杀猪税,所以到会的同志们都汇报了本县群众对 杀猪税不满的情况。会议经过讨论,决定:在农历年底,老百姓杀 猪以前,把博野、蠡县、安平、饶阳、深泽五个县的农民发动起 来,开展反抗杀猪税的斗争。腊月12日,先在蠡县搞反抗杀猪税的 试点。为了把试点的工作搞好,派乡村师范学校和高小的全体党团 员分头到一些村庄,配合党支部和农民协会,向群众宣传反抗杀猪 税的道理,还给群众散发了传单。经过充分宣传动员,群众发动起 来了。
         到了腊月12日那一天,全县各村来反抗杀猪税的农民,打着小 旗一队一队地往城里走,奔向预定的地点一蠡县南城门内广场。 在十点多的时候,广场的群众已聚集了很多。这时,张金锡(乡师 学生,共产党员,县委决定由他出面领导运动)站在广场的一个碌 礴上讲了反抗杀猪税的道理。会后,大家就打着小旗,排着队,喊 着口号,直奔县政府而去。不少赶集的老乡,也就跟着队伍一起去 To就这样,滚雪球似的,人越来越多,声势越来越大,真是人山 人海!到了县政府,大院容不下,有的上了墙头,有的站在房上, 门外还站了好多人。衙门里当差的见来了这么多人,就问,你们来 干什么?”
         群众说:来找县长!”好长时间县长也没敢出来,后来派承审出 来了。群众质问承审,小猪是我们买的,大猪是我们喂的,过年杀 猪自己吃肉,县政府为什么跟我们要杀猪税?县政府说不说理?”
         有的群众怒气冲冲地说广我们就是不拿!”
         承审见群众的气儿很大,嘴唇哆哆嗦嗦地说/这事我们不能做 主,得请示上边群众说;你请示不请示我们不管,我们就是不拿!”
         有的群众挥起拳头提高了嗓门说:“谁要敢下去要杀猪税,我们 就揍死他!”
         承审看群众这么多,又这么大气,只好勉强说:“先不拿吧。”
         这时,我和于澄波同志站在群众之中,暗中告诉张金锡斗争可 以胜利结束。于是,张金锡大声向着广大群众说「老乡们[听清了没 有?杀猪税不拿了!”这时大家都非常高兴,一面往回走一面说:“这 个事办得真好哇!”从此以后,蠡县县政府再没有敢向农民要杀猪税 To
继蠡县反抗杀猪税斗争胜利之后,中心县委又讨论发动博野县 农民反抗杀猪税的斗争,决定在腊月17日博野城里集上进行游行 示威,开反抗杀猪税大会。
         从腊月13,14日开始,各党支部根据中心县委的指示,分头派宣 传员到各村去找党员、农民协会进行宣传组织工作。当宣传员一提反 抗杀猪税的事,群众就高兴地说,蠡县能办的事,咱们也能办到! 联合起来就有力量,大家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嘛!”由于吸收了蠡县 反抗杀猪税斗争的经验,这次宣传组织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
         到了腊月17日那一天,吃过早饭后,人们就打着红绿纸小旗, 喊着口号出发了。小旗上写着丁反抗杀猪税!”誓死不拿杀猪税!” 
         “打倒包税劣绅!"打倒贪官污吏! ”队伍一边走还一边散发着反抗杀 猪税的小传单。在游行队伍中,有的还拿着粉笔,一路上不断写标 语。
         经过村庄的时候,有的老乡正抱着孩子,有的背着粪筐去拾 粪,他们看到这么多人,浩浩荡荡地到城里去反抗杀猪税,就放下 小孩、扔下粪筐走到队伍中来了。队伍走到城里一面喊口号,一面 散传单,惊动了整个博野集,不少赶集的人也一群一群参加到队伍 里去。这支队伍到博野城里东街戏楼时,已经集合了一、二千人 To这时,由公开出面领导这场斗争的宋怀馨同志宣布开会。
         我以群众身份登上戏楼向群众说,现在出了一个不说理的事, 就是政府要跟我们老百姓要杀猪税!省政府给县政府下了命令,县 政府把这事交给了包税的劣绅,包税的在各村设立杀猪锅,谁要杀 猪必须上他们设的杀猪锅上去杀。杀一头猪要拿五角钱的杀猪税, 还有猪鬃、猪毛、猪尾巴,大肠头都得给他们。老乡们!你们想 想,小猪是咱们买的,大猪是咱们喂的,现在过年杀猪自己吃,他 们为什么跟我们要杀猪税?!这么不合理的事,我们不应该反抗吗?” 群众高喊广应该!我们坚决不拿杀猪税!”我接着说他们设杀猪 锅,我们不到他那里去杀!我们各村自己设杀猪锅,杀猪白尽义 务,什么都不要,好不好哇?”群众说好! ”
         接着,于澄波同志也到戏楼上讲话,他说“我告诉你们一个好 消息,蠡县的杀猪税不要了,都免了,就因为有上万人到蠡县城里 游行示威,开大会,喊口号,’到县政府去说理。去说理时,县长不 敢见,承审见了。承审一看这么多人跟他讲理。他也不敢再说要杀 猪税了。这个事我很清楚,因为我是蠡县的老百姓。我们蠡县能办 的事,你们博野不能办到吗?〃群众齐声说/能办到!”
         宋怀馨同志末后说/咱们也去找县长说理去! ”接着群众喊着口 号,涌向县政府去了。
         到了县政府,群众马上就叫当差的传禀”说全县农民有急事要 我县长。”当差的一看突然来了这么多人,心里有些惊慌,急忙跑到 县长跟前报告了外边的事情,县长一听外边有好多入,不敢出来和 群众见面,也不敢让承审与群众见面,都藏了起来。群众等了半 天,县长、承审、当差的还是不敢露面,都看出来了,现在不是群 众怕县长、而是县长怕群众。有人说「找不到县长,就去找包税的劣 绅张老珍(张是军阀张荫梧的叔叔,全县最大的劣绅,每任县长到 任都要先拜访他)去吧。”群众去找张老珍,也没有找到。但从此县 政府再也不敢要杀猪税了。博野农民反抗杀猪税的斗争也取得了胜 利。
         在博蠡中心县委的领导下,安平、饶阳、深泽几个县,都开展 了反抗杀猪税的斗争,同样都取得了胜利。广大群众不但得到了经 济上的好处,也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因此,无不为之欢欣 鼓舞。
         博蠡地区的党在河北省委,保定市委、保属特委的领导下,由 1927年至1931年春,大体经过了准备、开辟和发展三个时期。最重 要的成果,就是使被压迫被剥削的农民从长期睡梦中觉醒过来,在 县委领导下,反抗了当时豪绅地主贪官污吏等的压迫和剥削,揭露 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扩大了我党的政治影响,并从斗争中发展 了党的组织,壮大了革命的力量,为以后冀中抗战、建党打下了基 础。
         博蠡县委建立以来,河北省委、保定市委与保属特委一直就很 重视、很关怀。博蠡县委也经常向上级党委请示和汇报。省委、市 委和特委的负责同志曾多次亲自来博蠡县委指导工作,这对博蠡县 工作的开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在写这篇回忆录的过程中,我征求了不少当时在博蠡工作过的 同志的意见,这些同志对我写这篇回忆录给了很大帮助和支持,但 是由于回忆的是几十年以前的事情,所以可能有些地方欠妥善,希 望了解情况的同志们批评指正。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