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的石家庄大兴纺织厂
鲁绍猷遗作
一、大兴纺织厂沿革
        清末民初之际,我国纺织工业虽有少数工厂,但产品甚微,供 不应求。人民需要,端赖外货。欧战爆发后,国内纱布市场发生恐 慌情况。一般资本家,认为有利可图,既能供应社会需要,又能堵 塞金钱外溢,因而兴建纱厂,一时风起云涌。各地设厂,冀图发财 致富。斯时,有湖北武昌人徐荣廷者,具有独见,认为纱厂设立, 固须经营有方,机器精良,但原料来源充足,产品畅销无阻,尤为 主要因素。乃于民国10年(1921年)派张英甫(山东人)为经理, 徐松滋(湖北人)为襄理,亲到石门(石家庄),详为考査,以斯地 缩毂南北,衔接燕晋,既为棉煤出产之富域,更是妙布推销之场 所,诚属产销合作之唯一佳区。遂于是年在石家庄中心购地建厂。 阅八月,厂房建成,置纱机二万五千锭,并附设自备1500既发电 厂和修理厂。开工年余,张英甫因事辞职,由徐松滋继任经理,并 加派石风翔(湖北人,留学纺织者)为厂长,麼续经营,确有厚 利。又见于自织棉布,在市面上推销,更能适应社会需要,所获利 益定然大于土布,比单产棉纱尤为有利。于是于民国13年(1924 年)添设布厂,置布机三百台。民国15年(1926年)又添加布机一百 台。开工以来,因当地原料价廉,工资低微,产品成本较各地为 低。取得如此独有优异条件,故所产纱布之售价,即令跟随各地市 上价格,相应推销,而所获利益,仍属优厚。遂能扩大积累,增加设备。民国17年(1928年)增加妙机五千锭。民国20年(1931年) 又增加布机一百台。总之,“九一八”事变以前,此厂逐年获利,为 此厂之黄金时代。民国22年(1933年)徐荣廷以年高辞去总经理职 务,由四川苏汰余继任,力谋扩充,重事整顿。当时全国正注意开 发西北,而华北又在“塘沽协定”之后,形势恶化,环境日非。遂于 民国24年(1935年)设分厂于西安,命名为大华,徐图进展而求巩 固。此时抽调石风翔、徐治平赴西安主持,当由汪文竹以襄理名义 掌管全厂生产任务。民国25年(1936年)后,添置漂染厂,而冀完 成自纺自织自染的工厂。民国26年(1937年)苏汰余为激励与劝勉 全体职工,排除困难,全力经营,重整企业,曾制定大兴纺织染厂 厂训:
        “方今世界工商业不景气怒潮,弥漫全球,我们工业落后 的国家,所受影响当然更大。尤其本厂位居华北,敌人一年逼 近一年,环境一天恶劣一天。若不排除万难,寻觅一条生路, 前途危殆,不堪设想。本厂职工同人,皆属多年胞泽,休戚相 关,利害与共,厂的字运与同人的生活关联至切。际此紧要关’ 头,须大家具忠诚服务的决心,一扫因循敷衍的恶习,尤其对 于个人职务,及应尽责任,不能稍事诿寧。应守的纪律,不能 稍有逾越。各部门并密切联络,彼此互助。应如何搏节支销, 以减轻成本3应如何增进效率,以振起生产;应如何精益求 精,以改良出品3应如何避实就虚,以广开销场。务要上下团 结,悉心研究。竞竞业业,共谋生存。果能始终为一,不稍松 養懈,前途发达,当无限量。兹以至诚之意与诸君共勉,愿诸君 , 有以副之。”
        不久,“七,七”事变发生,华北沦陷,此厂完全被日寇独占经 营,复被日人将纱机捶毁一万锭,作为献铁之用。直至抗日胜利, 方收回经营,此时由祝士刚任经理,罗良白任副经理。到解放以 后,此厂仅存纱机二万锭,布机五百台,毯机八台。旋由鲁绍猷任 经理,直至1954年走上社会主义经营道路,改造为公私合营的企业。
二、大兴纺织厂的人事组织和经营情况
        (一) 大兴公司,在人事组织方面,除了约有四百人左右全体 股东组成的董事会外,其职员和工人组织如下:
职员中分为经营管理人员,工务管理人员.分庄人员,事务人 员四类,共计76人。
        1. 经营管理人耳,总公司设董事长一人,总经理一人,总公 司会计三人和文牍一厂经理一人,厂副经理一人。厂设营业、 会计、出纳科长各一人,采办员二人,售货员三人,交际主任一 人,文牍一人,办事员三人,共计21人。
        2. 工务管理人员:厂长一人,工程师一人,保全技师、漂染 技师各一人,粗纱、细纱、布厂主任各二人,漂染、清花主任各一 人,併条管人员二人,摇纱管理员、成色管理员各一人,准备、机 织、整理管理员各二人,实验室、皮辗房管理员各一人,毯厂管理 员一人,纱厂、布厂、保全员各一人,统计员一人,电机办事员一 人,共计34人。
        3. 分庄人员:上海庄四人,天津庄一人.郑州庄四人,西安 庄一人,榆次庄一人,共计11人。
        4. 事务人员:仓库主任一人,仓库办事员三人,物料栈二 人,工帐房三人,庶务一人。共计10人。
        5. 工人分布于各厂车间,总共有男女工人2334人。①纱厂约 有1500人。②布厂约有800余人:③毯厂约有60余人3④染厂约有 20余人。女工约占55%;男工占45%。
        (二) 在生产经营方面:产品为棉纱、棉布,棉毯三种。1.棉 纱方面:产品有16支荻鹿棉纱,16支太极棉纱,10支双福棉妙,20 支双福棉纱。棉纱每天大约生产70件,每月(28天下同)为1980 件,每年为23740件,每件重量为400磅。2.棉布方面:产品为12 磅获鹿细布,14磅太极细布,12磅三鹿细布,14磅双福细布,16磅 三鹿粗布。棉布大约每天生产861匹,每月24122匹,每年为289465 匹,每匹重15磅,长为40码。3.棉毯方面,产品为五星牌5磅棉 毯。棉毯每天大约生产676条,每月为18920条,每年227024条。
        (三)在产品销售方面:主要销售地区是,山西、河北、河南 各县乡村。达到就地采购原料,就地销售产品,基本上做到产销合。例如:原棉来源在河北方面,包括正定、南苑、石家庄、容 城、邯郸;河南方面,包括灵宝、彰德、新乡、洛阳3山西方面包 括汾阳、曲沃.榆次3陕西方面,包括渭南、咸阳、朝邑、泾阳等 地区。
        〈四)经营方面主要负责人员,经理徐松滋,他有一套资本主 义经营的办法,他为了获得平稳可靠的利润,在外资充斥的年代, 一向主持营业以实买实销为原则。决不搞买空卖空,决不谋求暴 利,总是稳扎稳打,立于不败之地。虽经过许多风波以及日货倾 销,仍未触伤大兴原气。大兴从开办以来,到“七、七”事变,可以 说年年均获较优厚的利润。在工务方面,他非常重视技术人员的意见 和工人改进操作方法。故开工以来,所生产的双福棉纱和双鹿布, 在华北一带为畅销的名牌产品,虽是外货源源而来,充斥市场,而 大兴名牌产品的销售,所受影响不大。
三、董事会经营人员勾心斗角的活动内幕
        大兴公司的人事组织,具体表现了资本主义企业用少数管理人 员压迫剥削多数工人的特点。这个工厂在组织系统上,职工界线, 分得极为严格。厂方规定:在获有盈余时,每到年终,职员可以分 红。而工人只能领发一个年终双资。因而职员大都站在资方,协助 资方压迫工人。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生产,以少数人压制多数人,剥 削工人的劳动,榨取优厚的利润。但是,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由于 各自的利害关系,自然不是完全一致的。人事上的互相倾轧,组织 上的黑暗腐败,当然大兴不能例外。兹简述其梗概大兴董事会,形式上是由全体股东(约四百人左右),经过股东 大会选举产生,但实际上为巨额股权,或代表较多股权的派系所把 持。大兴公司最初的董事长是徐荣廷,徐因年老辞职后,接任的是 苏汰余。苏死后继任的是黄师让。此三人均系最早的湖北纱布局即 楚兴公司集团的。楚兴公司瓦解后,以徐荣廷为首和苏,黄两人集 资募股创办大兴公司。他们三人不仅是大兴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最 高主持人,而且把持了董事会借以达到肥己的目的。从下面所采取 的一些主要手段,即可看出:
        ① 操纵股权,鱼肉小股东,把持董事会地位。大兴的股东主要 分布在湖北,四川,广东、湖南等省大城市,大部分系各地工商业 资本家,一部分是地主豪绅。虽说是本着赚钱发财的目的认股投 资,但多数系通过发起人和投资人直接间接的沾亲带故的关系而 来。凭借这些关系,徐、苏、黄在企业中独掌经营管理大权,每年 盈利的分配,除公开的向股东大会及董事会公布的营业情况损益决 算外,企业的真实财产状况及利润和增值,则另藏在少数人袍袖之 中。这些股东每年红利视决算的利润多少,按董事会决定方案分 配,其比率约占股金额的0.5%—10%( 一分利左右)。但董事会中主持 人,利用企业作背景,占用企业的经营资金,又从事商业、炼矿、 进出口贸易和金融业的经营,他们直接间接投资经营的工商业及银 行约有十余处,其中主要的为利华煤矿公司、华年进出口公司、永 利商业银行等。董事会的巨头们,利用商业上进行投机倒把,利用 进出口贸易攫取外汇,向国外订购新机器,利用银行吸收社会游 资,这就更形成了垄断市场独占资本的巨头。握有小额股票的股 东,分得的只是工厂每年决算利润中的小额股息,如与巨头们所得 的利润比较起来,真是微乎其微。其结果小股东的股票大多数被收 买,巨头们的股权日益肥壮。
        董事会每届三年改选一次,连选得连任。董事会的巨头,为了 取得多数股票的席位,一方面伺机收购小股东的股票3 —方面用自 己的亲戚或亲信记名填发股据。自己的亲戚或亲信在股票中占居席位愈多,选举时得到的支持就愈大,他们也就愈能把持这个企业, 立于不败之地。董事会实际成了几位巨头的御用工具,鲜明地表现 出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下,大鱼吃小鱼的事实。
        ② 派系之间互相磨擦。徐、苏、张、黄,把持了大兴的经营管 理权,但股东中资本和股权较大的还有代表武汉市工业界的几位巨 头,如周星堂、姚玉堂等,在董事会中也占据董事席位。大兴公司 和工厂的主要人事组织,大部分来自徐、苏、张、黄的亲信,而且 居于较高的职位。如大兴第一任经理徐松滋系徐荣廷的侄子,后来 的副经理罗良白系徐荣廷的女婿。大兴会计科长是黄师让的女婿。 在次要或低一级的职员中,也有高级职位的,则系来自其他股东的 亲信或由他们推荐。由于来路不同,工作上也各为其主,作威作 福,这样就形成了人事上的派系磨擦。
        资本家口头上炫耀“用人唯才”,但是又用“内举不避亲”这句话 来自相矛盾。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让他们姑爷、老表、子侄等在公司 里和厂里充斥起来。结果从大派系之内,又分化成靠山大小,关系 亲疏,每个不同背景的人员,在名利地位和争权夺利上进行着尖锐 的较量和斗争,竞至资本家最宠信的亲戚做了错事,也不算错误。 资本家爪牙混子形成管理上的无政府状态。厂长石风翔的侄子石斌 翥,(外号人称为石架子),在车间掌管生产工作,除石风翔本人外, 可以不听任何管理约束,为所欲为。营业部的主任温宣德,仗着经 理徐松滋的宠爱,可以独断专行,造成温派体系,在经营交易上一 手遮天,毫无顾忌,人皆呼之为“估不透”。
        ③ 工务人员与经营管理人员的矛盾。从表面上看来,工务人员 有技术与学系派别,歧视不懂技术的业务人员,彼此之间有磨擦。究 其实,则系他们在不同的弄钱门路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引起的矛 盾。业务人员在原料采购,成品销售、资金运用上囤积居奇等方 面,营私舞弊,大发横财。工务人员则从机、物、料供应和修制等 方面勾结私商找油水,在生产上混水摸鱼。两者之间,比较起来, 后者不及前者“外快”多。因为利益所在,互相倾轧,经常引起人事上的磨擦。另一方面,在人事组织上,同学关系也同亲戚关系一 样。如董事长黄师让对于他在复旦大学的同学程行渐就另眼相待, 程行渐不过是一个电机工程技术人员,但他仗恃是黄的同学,敢于 在厂中作威作福,为所欲为。
        ④ 施行小惠麻醉职工。资方表面上强调财政公开。一方面,用 “利害与共”、“休戚相关' “工厂的生存和同仁生活关系至切”等花 言巧语,麻醉广大职工3另一方面,又施行小惠,分化职工的团 结,模糊工人的阶级意识。利用双工资、暗中津贴等手段,巧妙地 掩盖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并造成分化职工团结。大兴每年发双工 资,不论职员和工人都有一份。当时按平均工资约30元的标准合 算,2400余人年终增发工资约七万余元。每年全部利润按二百余万 元计算,约占利润额的2.5%。这个数字按当时的币值和资本家全部 资金的运用来看,为数极小。若与资本家在商业上投机倒把经营的 交易额相比,更是微不足道。再加上通货膨胀等,双薪发到职工手 里时,已经贬值不少。至于红酬(年终酬劳)、暗中津贴,只是职 员和一部分资本家认为得力的管理人员才能有份。大部分是采取不 公开的、暗中塞钱和私人馈赠等手法。用人唯亲,亲疏也有差别, 因此,“红酬”的多少,悬殊也很大,科长级职员多的三千至五千, 少的一千至八百不等。工程技术人员受到青眼相待的,往往也能得 到较多的酬劳。总之,这种暗中塞钱、私相馈送,目的是豢养这些 人,腐蚀这些人为资本家们做帮凶,起到了模糊职工的阶级意识和 分化职工团结的作用。
四、工会组织和罢工斗争
        (一)工会的沿革。解放前,大兴工会区别为“外工会力和“里工 会,进步工人加入“外工会”。这些人立场坚定,觉悟较高。“里工 会”是受反动政府在所谓合法化的名义下允许组织起来的。这些人 容易受资本家拉拢。有些人摇摆不定,成为资本家拢络对象。1924 年发生第一次罢工之后,反动派疯狂镇压革命势力,外工会转入秘 密活动。1932年发生第二次大罢工时,资本家鉴于革命风暴高涨, 加紧收买“里工会”人员。同时多方设法解除外工会的组织,他们依 靠政府,明目张胆地清除所谓反对资本家的分子,阻止外工会的发 展。一方面把亲近里工会的人员,介绍给反动政府,送到南京受 训。如杨清濯等数人,回厂以后充任工会委员,利用意志不坚定的 分子,常在外工会和里工会相互活动,麻痹工人斗志。这时外工会 组织,形式上虽不存在,但先进工人仍然倾向于外工会。外工会蕴 藏着很大的革命力量。如李玉文等就是当时外工会的优秀领导人。 这时资本家反对成立外工会,而极力主张通过反动政府,用他同意 的人来组织里工会。每月发薪30元(白洋)作为里工会的办公费, 并暗中送给工会负责人津贴。在工会酝酿成立过程中,资本家采用 的手段,是听任河北省工矿管理处的官僚在厂里活动,倚仗反动政 府,派军队到厂里压制工人。表面上说,合理的仲裁劳资纠纷,实 际上是出面为资本家说话。尽管这样,大多数工人仍然团结在外工 会无形的组织之下,发挥了他们监督里工会不敢过分的越出范围, 促使里工会向资本家争得工人福利的一些作用。
        (二)两次罢工经过情况。中国产业工人,受到苏联伟大十月 革命胜利的启发,受到了先进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工人队伍 中已出现了先进分子。当时在厂里的党小组还是极秘密的。付孟功 同志就是党的地下工作者。1924年,他为了争取改善工人待遇,废 除压迫工人的制度,直接领导了第一次罢工斗争。当时罢工的怒潮 汹涌澎湃,声势浩大,资本家过去勾结地方势力,骑在工人头上, 把工人不当人看待,经过这次斗争,很快得到扭转,并狠狠打击了 封建把头,争得了改善待遇,取缔了压迫工人的不合理制度。1927 年后,革命转入低潮,反动统治者对革命的工人阶级采取残酷的高 压手段,资本家对工人的压迫和剥削又一度紧张起来。资本主义的 腐朽性愈加暴露,工人觉悟也日益提高。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 1932年又爆发二次大罢工。这一次罢工系第一次大罢工的继续,引起罢工的原因,表面上是工人反对资本家无理停发年终双工资,而 其深远意义则是公开地向资本家分庭抗礼,为争取长远的和现实的 权利,向资本家作斗争的开始。资本家停发年终双工资借口是日货 倾销,厂方赔钱,其实,日人所倾销之纱布,大都为中上细薄之产 品,价格虽较低廉,但是北方天气寒冷,群众所需要的纱布均以粗 厚为主,因此,日货并不切合群众需要,而大兴生产的纱布均属中 粗产品,既能御寒,又耐穿用,很受北方人民欢迎。当大量日货倾 销时,大兴纱布仅受其压价的影响,利润上有些减少,并未亏本。 另外,大批资金用在西安筹建新厂和资本家挪用款项暗搞其他内幕 活动上,当然他们搞的这些把戏已不能再使工人受骗。因此,掀起 了规模浩大的大罢工,这次罢工延续了一个多星期。虽然工人被开 除了一百多人,但组织起来的外工会,拒绝了里工会怯弱屈服的建 议,坚持了斗争到底的原则,终于使资本家接受了条件,满足了工 人年终发双资的要求。这次罢工狠狠地打击了资本家的气焰,揭穿 了他们编造的赔钱谎言和一切麻醉工人欺骗工人的把戏,使资本家 受到极大威胁,并打击了黄色工会(即里工会),使资本家的爪牙 受到极大惩罚。一个工人把头外号王胖子(即王筱山),这次罢工 斗争中被吓死,工人争得了这次罢工斗争的胜利。
        (三)资本家被迫举办了一些福利设施。里工会成立之后,在 外工会不断斗争的压力下,不得不为工人作些好事,以取信于工人。 因此,资本家为拉拢里工会,就不得不在他允许的范围内办些福利 设施,改善一些待遇。因此资本家被迫允许吃饭时可以停车,允许 女工喂奶时间不扣工资,同时还举办了下列福利:
        1. 成立职工消费合作社:由工人出钱认股,按股款多少享受 合作应有的权利。这时由于物价不断高涨,开办不久,很多消费品 都不能满足职工要求,货卖出就买不进来,股金日益贬值,加上经 手人在管理上的舞弊,工人得益实少。
        2. 举办工读字校:名义上是让工人受业余教育,提高文化技 术知识,实际上由于生产工作时间很长,加上工人家庭生计所累, 入学率很低,工人中文盲很多,真正上过学能跟上班的没有几个, 所以,所谓工读书校徒有形式而已。
        3. 举办职工子弟学校:宙于在旧社会工人政治地位较低,子 女上学也极不普遍,加之学校表面上不收学费,但入学后仍然费用 很多。衣着褴褛的子女,往往受到歧视。因此,入学的也不太多, 教员也只是一,二名,学生中占比重大的是职员的子弟,而工人的 子弟则为数甚少。
五、两次燧遭摧残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华北沦陷后,资方逃到重庆,大兴纱厂 被日寇侵占,强管经营,所有原料成品,均被日人没收,尤其是将 纱机槌毁一万锭,作为献铁之用,遭受损失实为严重。而1947年石 家庄为人民解放军解放时,又曾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的飞机连续轰 炸,纱布厂车间西部和成品仓库、办公大楼均被轰炸起火,燃烧七 昼夜,所受损失和破坏,更属严重。
        解放后的大兴妙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重新整顿,增设纱 锭,增加资金,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大兴也正在不断发展。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