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明人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是我们祖先留传下来的一 份宝贵文化遗产。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强筋健骨,防身自 卫和祛病延年的实际作用,历来深受人民的喜爱。沧州的武术活 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多少年来,这里拳房遍 地,名师辈出,被人们誉为武术之乡。
武健泱泱 源远流长
沧州,在京津之南,地滨渤海,历史上曾是发配犯人的地方, 又称“远恶军州”。沧州古城,位于今沧州市东南四十华里的沧县旧 址,也就是《水浒》中提到的林冲发配的地方。如今,古城已荡为平 川,瓮城尚依稀可辨。武林中讲的沧州,实际上是泛指沧州市、沧 县.南皮、盐山、青县、孟村一带。过去,这里洪荒遍野,蝗蜻屡 发,汛冲河决,十岁九涝。反动官府盘剥百姓,地主豪绅欺压人 民,逼得人们不得不练武自卫。沧州古为燕齐之地,据有关史料记 载,远在春秋战国时代,这里就“武健泱泱乎有表海雄风”,燕赵多 慷慨悲歌之士,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沧州旧有“小梁山”之称,曾使 历代封建统治者大伤脑筋。《沧县志》中记载,“沧州古郡,虽明干 吏,一经任事,如入五里雾/由此可见当时的反动政府对沧州是何 等的恐惧了。就是外地豪门富户的镖车、镖船路过沧州,也得拔下 镖旗,不敢显武逞威。&镖不喊沧临”便是当时镖客们恪守的信条。 另据《汉书•龚遂传》记载,东汉龚遂任渤海郡(即沧州前身)太守
时,曾张示布吿,要老百姓'卖刀买犊,卖剑买牛”,弃武从农。从 这里也可以看到,早在先秦两汉时代,沧州一带就习武成风了。沧 州,地滨渤海,中贯运河,为水陆要冲,又是京津门户,为近古 辽、金、宋时代的兵家必争之地。战乱兵燹,对人民既是荼毒,也 是锻炼。多少年来,这里武术场社遍及城乡,而尊师重义,崇侠尚 武之风,又为武林拳师们所交口称道。因此,一些失意的拳师和被 官府辑捕的侠客,也多来沧州隐身。如“闯王刀。又称“五十三刀二 就是明末李自成的部将隐居沧州时留传下来的。加之官府又时常往 这里刺配军犯,也给沧州人民留下了一些武艺。各地拳师,又常来 沧州拜师访友,从而使这里成了武术拳师的肩摩会萃之地°解放前 出版的《武术汇宗》一书,在介绍我国武术渊源流派时,特别提到, “实则沧州一带,高人尽多也。”
拳械会萃 门派众多
沧州武术,门派众多,内容十分丰富。但基本上可分少林、武 当两大派系。它以少林长拳著称,同时武当拳也很流行。少林拳中 有六合、燕韦、通臂、太祖、劈挂、八极、华拳,査拳、功力以及 明堂、弥宗、沙脚、戳脚、地趟、洪拳、翻子,E簞腿、猴拳、螳螂 拳、醉拳等。武当中有太极、八卦、形意等。器械有刀、枪、剑、 戟、鞭、铜、斧、剪、棒、钩、僚、镰、锁、镖、拐子、流星以及 象鼻刀、苗刀、虎头双钩等。它既有独具本地风格特点的拳械套路, 也吸收了全国不少地方的武术精华3既有単练、对练,尤擅技击散 打。在诸多拳种中,这里还有我国南方的一些拳种,如虎头拳,鹤 拳等。
沧州武术,既有大开大合,勇猛无伦的长势,又有推拨擒拿, 小巧灵活的招数。或刚健雄浑,或阴柔轻灵,都具有速度快、力度 大,勇猛机敏和善于攻守的鲜明实战特点。它的训练方法,多以技 击散打为主要手段。拳师们在传授技艺时,认真拆解每一招式的攻守含义,并注意胆量、毅力和基本功的训练。
沧州武术,既有大开大合,勇猛无伦的长势,又有推拨擒拿, 小巧灵活的招数。或刚健雄浑,或阴柔轻灵,都具有速度快、力度 大,勇猛机敏和善于攻守的鲜明实战特点。它的训练方法,多以技 击散打为主要手段。拳师们在传授技艺时,认真拆解每一招式的攻守含义,并注意胆量、毅力和基本功的训练。
一些传统拳种,在沧州有自己的解释。如六合拳,比较流行的 是内三合、外三合之说。即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为外三 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为内三合。沧州李志云拳师 讲,六合拳是沙、刘、罗、赵,杨、孙六家拳种的结合。眼与心 合、胆与力合、气与血合为内三合3东、西、南、北、天、地为外 三合。它有三路、两式、四面攻、壁紧封,三十六式,一式三遭、 共化一百零八手。在沧州的六合拳中,还有别具一格、风格独特的 六家式拳。它是六家拳师从大洪拳、小洪拳、太祖、关西、躍腿、 六合各提出几手精华而组成的。又如沧州的燕青拳,分为大小燕 青、五趟拳五趟棍。抢,靠、粘、卷、填、踢、胯、掉,变化快, 腿法多,结构紧凑,脚手交替出现,步型准,两人对面,脚可打 脸。六合枪也别具特点,如,高的搦、低的扎、中平枪是疙瘩,你 枪扎,我枪压,你枪不发我枪不压……
在沧州的武术活动中,一些拳师很注意博取众家之长,丰富发 展自己。如劈挂拳的特点是肩背松顺,放长击远3八极拳的特点是 崩撼突击,以短打横。一些拳师各取其长,进行攻守练习,从而提 高了技击水平。人们说,八极加劈挂,鬼神都害怕。据史料记载, 沧州技击之风,宿著于大河之北和白山黑水之间。许多拳师,用技 击在擂台上为沧州赢得了“武术之乡”的称号。
在沧州的武术活动中,一些拳师很注意博取众家之长,丰富发 展自己。如劈挂拳的特点是肩背松顺,放长击远3八极拳的特点是 崩撼突击,以短打横。一些拳师各取其长,进行攻守练习,从而提 高了技击水平。人们说,八极加劈挂,鬼神都害怕。据史料记载, 沧州技击之风,宿著于大河之北和白山黑水之间。许多拳师,用技 击在擂台上为沧州赢得了“武术之乡”的称号。
名家辈出誉满中外
沧州武林,名师辈出,仅清朝以来,就有拳师李冠铭,双刀李 风岗,大刀王五,神枪李树文、吴钟,神弹子李五,决枪刘德宽, 大刀李存义,铁臂周长春,铁人王兰甫、冠常元,“神力千斤王”王 子平,以及韩慕侠、佟钟义、马凤图、马英图.郭大兴、陈玉山, 李文彪、丁发祥、霍殿阁、马乡、肖和成、魏义武,张占奎,姜容 樵、李雨三、李志元、陈风岐等武林佼佼者。他们的名闻轶事,多年来为人们广为称颂。
据《沧县志》记载,大六合门拳师李冠铭,有奇力,性负气,尝 有镖客喊镖过其门,铭愠曰:例镖客过一地,必先以刺通其地技击 者,然后喊镖,不然则为大不敬。因骑马追之,超其前,有石坊, 冠铭手攀坊梁,以股夹马起,马跳嘶不能少动。镖客大骇,逊谢哀 之。嗣后,凡镖客过沧境,相戒不喊镖。
相传神枪李树文,大枪一抖,能点落玻璃上的苍蝇,而玻璃无 损。八极拳师霍殿阁,曾任宣统皇帝的武术教官。《清烈传》上的神 弹子李五(又名李昆),那更是别有风趣。李祖籍东北,慕名求师来 沧州。不是“镖不喊沧临”吗?李五到沧州偏要喊镖。結果在运河老 桥南面的河弯处被一个小姑娘截住了。小姑娘说,李五,你休要自 恃武艺高强,我让你三弹弓子,你如打中我,我拜你为师,如打不 中,休要在此逞强。李五无意伤她,便照小姑娘帽子上的头花打了 三弹弓子。只见小姑娘的头连动都没动,只是把腰间煞的长条丝带 连着抖了三下,然后一伸手,把三个弹子从条巾下端的布袋里取了 出来。李五见小姑娘身边站着一位鹤发童颜的长者,便过来磕头认 师,留在沧州学艺练武,成了乾隆年间名副其实的“神弹子”。后来 还和那小姑娘结了婚,落户白家口村。
在沧州,练就硬气功的高手也不乏其人,据《沧县志》记载:”许 村郭大兴,纵游南北,传弟子极多。白兔村弟子杨某,有剧部,其 剧装为运河西某村扣留,大兴率数人往夺之,村人出斗者颇众,大 兴奋臂击之,皆披靡。一人潜持刀匿门侧,猛斫大兴头,巾幢瓜分, 上腾数尺,而首微见白痕。大兴徐曰,尔辈闻郭大兴来,胡不早砺 尔刃耶?”卒夺剧装归。村有牛忽奔走触人,无敢摟者,大兴过其前, 牛直撞之,大兴徐握其角,牛应手而仆沧州的武术活动,还有着光荣的反帝传统。解放前,一些资本 主义国家的“大力士”、“摔跤家”,借表演之名来我国招摇撞骗,侮 辱我中华民族为“东亚病夫”,沧州武术界的老前辈,常常挺身而出, 打败他们。据史料记载,孟村丁发祥,在清康熙十五年(1676)北游 燕京时,适有俄罗斯的两个大力士以拳扑索敌,京都的技击家屡为 所败。丁发祥出与之较,连挫敌手,一时名闻宫禁。皇帝亲自召见 嘉奖,王公大臣们也多以诗歌匾额相赠。又如河间张占奎,于清末 时曾击败一个胸挂六国金牌来华比武的德国大力士,张占奎因此获 得六国金牌,一时名震京津。
至于近代以“神力千斤王”著称的全能武术家王子平,那更是名 震遐迩,誉满中外。王子平,回民,沧州市义和街人。1920年,有个 叫康斯顿的外国人在上海摆擂台。王应上海武术界的邀请去打擂。 他到上海后,有人见他个头不大,貌不惊人,耽心他打不贏,便叫 他先露一手。于是,他便在孟渊旅馆高楼栏杆上先拿了一个顶倒 立,随后倒翻下来。之后,又随手把一个测验手拉力的拉力器拉坏 To于是威震上海。那个显赫一时的康斯顿吓得没见面便溜走了。 1921年,他又打败了自称“万国竟武场〃擂台的美国沙利文,英国乔 治(体重295磅)和法国彼得(体重305磅),大灭了这批国际流氓的嚣 张气焰,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威风。1923年,齐白石老人亲笔书赠[南山 搏猛虎,深潭驱长蛟”的对联,称赞他那纯熟的技艺和深厚的武功。
在抗战时期,沧州的一些武术拳师,积极为民族解放事业贡献 力量。盐山七十三岁的劈挂拳师左清甲,1937年从事我党地下工作, 1945年正月26日被日寇抓住戴上了手铐,左清甲趁鬼子不备,双手挪 断手铐,从三楼跳下逃走,鬼子称他为“飞贼左清甲”。沧州市燕青 门拳师李雨三,名贯京、冀、晋、川一带,1934年,爱国将领张学 良曾慕名专程请李雨三教习武艺。在解放前南京国术馆里的教官 中,沧州的拳师就有三十多名。如今,在北京、天津、上海、广西, 山西,四川,甘肃、辽宁等许多地方,都有沧州的武术拳师。
在旧社会,一些武术拳师的见义勇为,往往招致反动官府的缉 捕和迫害。一些地主豪绅和反动军阀,也收养了一批拳师为他们保 镖护院,利用武术来镇压人民。有些门派相互牴犒,有些武术,也 蒙罩和掺杂了一些迷信色彩。劳动人民的武术活动,是在压迫和斗 争中发展的。
据《沧县志》记载,大六合门拳师李冠铭,有奇力,性负气,尝 有镖客喊镖过其门,铭愠曰:例镖客过一地,必先以刺通其地技击 者,然后喊镖,不然则为大不敬。因骑马追之,超其前,有石坊, 冠铭手攀坊梁,以股夹马起,马跳嘶不能少动。镖客大骇,逊谢哀 之。嗣后,凡镖客过沧境,相戒不喊镖。
相传神枪李树文,大枪一抖,能点落玻璃上的苍蝇,而玻璃无 损。八极拳师霍殿阁,曾任宣统皇帝的武术教官。《清烈传》上的神 弹子李五(又名李昆),那更是别有风趣。李祖籍东北,慕名求师来 沧州。不是“镖不喊沧临”吗?李五到沧州偏要喊镖。結果在运河老 桥南面的河弯处被一个小姑娘截住了。小姑娘说,李五,你休要自 恃武艺高强,我让你三弹弓子,你如打中我,我拜你为师,如打不 中,休要在此逞强。李五无意伤她,便照小姑娘帽子上的头花打了 三弹弓子。只见小姑娘的头连动都没动,只是把腰间煞的长条丝带 连着抖了三下,然后一伸手,把三个弹子从条巾下端的布袋里取了 出来。李五见小姑娘身边站着一位鹤发童颜的长者,便过来磕头认 师,留在沧州学艺练武,成了乾隆年间名副其实的“神弹子”。后来 还和那小姑娘结了婚,落户白家口村。
在沧州,练就硬气功的高手也不乏其人,据《沧县志》记载:”许 村郭大兴,纵游南北,传弟子极多。白兔村弟子杨某,有剧部,其 剧装为运河西某村扣留,大兴率数人往夺之,村人出斗者颇众,大 兴奋臂击之,皆披靡。一人潜持刀匿门侧,猛斫大兴头,巾幢瓜分, 上腾数尺,而首微见白痕。大兴徐曰,尔辈闻郭大兴来,胡不早砺 尔刃耶?”卒夺剧装归。村有牛忽奔走触人,无敢摟者,大兴过其前, 牛直撞之,大兴徐握其角,牛应手而仆沧州的武术活动,还有着光荣的反帝传统。解放前,一些资本 主义国家的“大力士”、“摔跤家”,借表演之名来我国招摇撞骗,侮 辱我中华民族为“东亚病夫”,沧州武术界的老前辈,常常挺身而出, 打败他们。据史料记载,孟村丁发祥,在清康熙十五年(1676)北游 燕京时,适有俄罗斯的两个大力士以拳扑索敌,京都的技击家屡为 所败。丁发祥出与之较,连挫敌手,一时名闻宫禁。皇帝亲自召见 嘉奖,王公大臣们也多以诗歌匾额相赠。又如河间张占奎,于清末 时曾击败一个胸挂六国金牌来华比武的德国大力士,张占奎因此获 得六国金牌,一时名震京津。
至于近代以“神力千斤王”著称的全能武术家王子平,那更是名 震遐迩,誉满中外。王子平,回民,沧州市义和街人。1920年,有个 叫康斯顿的外国人在上海摆擂台。王应上海武术界的邀请去打擂。 他到上海后,有人见他个头不大,貌不惊人,耽心他打不贏,便叫 他先露一手。于是,他便在孟渊旅馆高楼栏杆上先拿了一个顶倒 立,随后倒翻下来。之后,又随手把一个测验手拉力的拉力器拉坏 To于是威震上海。那个显赫一时的康斯顿吓得没见面便溜走了。 1921年,他又打败了自称“万国竟武场〃擂台的美国沙利文,英国乔 治(体重295磅)和法国彼得(体重305磅),大灭了这批国际流氓的嚣 张气焰,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威风。1923年,齐白石老人亲笔书赠[南山 搏猛虎,深潭驱长蛟”的对联,称赞他那纯熟的技艺和深厚的武功。
在抗战时期,沧州的一些武术拳师,积极为民族解放事业贡献 力量。盐山七十三岁的劈挂拳师左清甲,1937年从事我党地下工作, 1945年正月26日被日寇抓住戴上了手铐,左清甲趁鬼子不备,双手挪 断手铐,从三楼跳下逃走,鬼子称他为“飞贼左清甲”。沧州市燕青 门拳师李雨三,名贯京、冀、晋、川一带,1934年,爱国将领张学 良曾慕名专程请李雨三教习武艺。在解放前南京国术馆里的教官 中,沧州的拳师就有三十多名。如今,在北京、天津、上海、广西, 山西,四川,甘肃、辽宁等许多地方,都有沧州的武术拳师。
在旧社会,一些武术拳师的见义勇为,往往招致反动官府的缉 捕和迫害。一些地主豪绅和反动军阀,也收养了一批拳师为他们保 镖护院,利用武术来镇压人民。有些门派相互牴犒,有些武术,也 蒙罩和掺杂了一些迷信色彩。劳动人民的武术活动,是在压迫和斗 争中发展的。
发掘继承为国争光
解放后,沧州的一些武术拳师,认真进行传统武术的研究整理 工作。著名武术家王子平,编写出版了《拳术二十法》等著作。1958 年9月,全国武术协会成立,王子平当选为协会副主席。1959年第 。 一届全运会,他担任武术竞赛委员会主任,并参加了建国十周年庆 典。1961年初,他作为中国武术代表队的领队,随同周总理率领的 ; 中国政府代表团到缅甸访问,以传统的沧州武术,为增进中缅人民的友谊作出了贡献。近年来,王子平的女儿王菊荣,又多次应邀去 日本等国进行武术交流和传授技艺。
今天,沧州全区十七个县、市、农场,都有武术活动点,其中 沧州市、沧县、盐山、孟村、青县、河间、肃宁最为广泛。在沧州 市市区,有一百多个武术活动点。参加武术活动的,有汉族,也有 回族、蒙族和满族。据盐山县1975年统计,全县28万人口中,参加 卢术活动的就有四万两千多人。在沧州,有不少武术世家,沧州市 插臂拳师韩俊元,有九个儿子,人人谙习武术,三子韩志德在去年 南宁和今年太原举行的全国传统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都拿得了金 牌。孟村李燕俠,去年和他父亲李良臣、大爷李占臣一同参加了 1980年全国传统武术观摩交流大会,李良臣、李占臣荣获金牌,李 燕侠获银牌。1980年在南宁举行的全国传统武术观摩交流大会,河 北八名运动员,就有五名来自沧州,全队荣获的四枚金牌,有三枚是沧州获得的。
为了发掘整理传统武术,1979年4月份,地区体委在全区武术 拳师中,进行了献技、献艺、献资料的活动。现在,应河北省武术 协会之约,沧州市武术协会副主席李书亭撰写的《青萍剑》第一趟已 基本完成。《青萍剑》撰写完后,还计划撰写《太师鞭》。此外,沧州 市李志云拳师的《六合拳》、沧县郭瑞祥的《苗刀》也都在积极撰写之 中。
但是,十年动乱,使沧州武术也蒙受了一场浩劫。随着岁月流 逝,一些老拳师相继去世,有些传统的拳械套路已经失传,有些亟 待整理抢救,发掘整理的任务十分艰巨。如原有的十二趟华拳,七 趟已失传。明堂拳中的精华太乙十三腿,有八趟已经失传。劈挂中 的白猿三出洞,也濒于失传。在器械中,闯王五十三刀、窦尔墩的 虎头双钩以及阴手枪、象鼻刀,也濒于失传,亟待抢救整理。据河 北省武术协会调査组1980年7月份的调查,沧州传统的拳械套路, 已有近三分之一失传。有些拳师、尚有保守思想,说:我的东西是 拿金子、银子换来的,你们想用唾沫粘去不行了现在沧州地区体委 和地区武术协会正在制定措施,决心认真抓好传统武术的发掘整理 工作。在沧州各级武术协会和广大拳师的努力下,使传统的沧州直 术将再彪武林,为繁荣祖国的武术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今天,沧州全区十七个县、市、农场,都有武术活动点,其中 沧州市、沧县、盐山、孟村、青县、河间、肃宁最为广泛。在沧州 市市区,有一百多个武术活动点。参加武术活动的,有汉族,也有 回族、蒙族和满族。据盐山县1975年统计,全县28万人口中,参加 卢术活动的就有四万两千多人。在沧州,有不少武术世家,沧州市 插臂拳师韩俊元,有九个儿子,人人谙习武术,三子韩志德在去年 南宁和今年太原举行的全国传统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都拿得了金 牌。孟村李燕俠,去年和他父亲李良臣、大爷李占臣一同参加了 1980年全国传统武术观摩交流大会,李良臣、李占臣荣获金牌,李 燕侠获银牌。1980年在南宁举行的全国传统武术观摩交流大会,河 北八名运动员,就有五名来自沧州,全队荣获的四枚金牌,有三枚是沧州获得的。
为了发掘整理传统武术,1979年4月份,地区体委在全区武术 拳师中,进行了献技、献艺、献资料的活动。现在,应河北省武术 协会之约,沧州市武术协会副主席李书亭撰写的《青萍剑》第一趟已 基本完成。《青萍剑》撰写完后,还计划撰写《太师鞭》。此外,沧州 市李志云拳师的《六合拳》、沧县郭瑞祥的《苗刀》也都在积极撰写之 中。
但是,十年动乱,使沧州武术也蒙受了一场浩劫。随着岁月流 逝,一些老拳师相继去世,有些传统的拳械套路已经失传,有些亟 待整理抢救,发掘整理的任务十分艰巨。如原有的十二趟华拳,七 趟已失传。明堂拳中的精华太乙十三腿,有八趟已经失传。劈挂中 的白猿三出洞,也濒于失传。在器械中,闯王五十三刀、窦尔墩的 虎头双钩以及阴手枪、象鼻刀,也濒于失传,亟待抢救整理。据河 北省武术协会调査组1980年7月份的调查,沧州传统的拳械套路, 已有近三分之一失传。有些拳师、尚有保守思想,说:我的东西是 拿金子、银子换来的,你们想用唾沫粘去不行了现在沧州地区体委 和地区武术协会正在制定措施,决心认真抓好传统武术的发掘整理 工作。在沧州各级武术协会和广大拳师的努力下,使传统的沧州直 术将再彪武林,为繁荣祖国的武术事业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