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均
运东地区(即冀南运河以东地区)地处冀鲁边沿地区,即原 山东省行政区划的四、六两个专区的一部分县,包括高唐、夏 津、平原、禹城、恩县、武城、临清、邱县等,过去为适应形势的 爰展,我冀鲁两个省的省委曾数次变更对这一地区的领导关系。 大革命时期归山东省委领导。抗日战争开始归冀鲁豫党委领导。 待冀鲁豫地区划为冀南、鲁西、冀鲁豫三个地区后,又归鲁南领 导。1941年改归冀南区党委领导。建国前夕,恢复旧省制,才 把运河以东的县划给了山东,但临西县、邱县仍归河北。.
在革命战争年代,这个地区的革命斗争形势非常尖锐、复 杂。现仅就记忆所及作一简要的记述,以资参考。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一声炮响,抗日战争爆发。国民 党部队不战而逃,政府南迁,鲁西北处于无政府状态,社会混 乱,土匪四起,人民遭殃。
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我党力挽狂澜,发动群众建立武 装,开始创建抗日根据地。1937年冬季,高唐县金谷兰同志和 禹城县尉景平同志组织了冀鲁抗日游击第九大队,抗日活动遂在 鲁西北各县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不久,金谷兰同志被清平县金 贺庄的大土匪头子韩金卞所杀害,部队解散,人员分散到了各 县,抗日活动一时受挫。
1938年春,八路军东进先遣支队从河北南部东渡运河,进 驻鲁西北(开始住到当时恩县的旧城镇),支持了这个地区广大群 众的抗日活动,恢复和重建了党的组织,建立了抗日政府,组织 了群众抗日组织——战地动员委员会,抗日斗争又掀起高潮。
八路军东进先遣队进驻鲁西北,给广大群众和各阶层人士J 个很大震动,特别是地主封建武装、各县的保安团、'土围子,如 夏津县的张八、高唐县的李九.平原县的“胖娃娃”李俊兰、恩 县的孔三棍子了高粱茬”王化三等,他们出身于土匪、兵痞、流 氓、青红帮,都是地主上层的代理人,乘日宼进攻、国民党南 逃,社会混乱的机会,拉起一部分队伍,在当地称王称霸,名称 五花八门,司令多如牛毛,有的还自称是什么抗日义勇军、决死 队,实际上是破坏社会治安,危害人民利益的土匪。他们由于对 共产党八路军的抗日主张不了解,极为害怕我军的进驻,妄图统 一组织起来,抵制我军亦进。这一年的3月,以孔三棍子、“高粱 茬”为首的恩县保甲团,企图在旧城镇东边的马前坡村,纠集鲁 西北各县民团头子搞欷血结盟,共同对付八路军。这一情况被我 地下党得知,报告给东进支队孙继先支队长。为了打击他们的反 革命嚣张气焰,我军趁土II集合之前开进前坡村,埋伏在民房 中,严密封锁消息。待他们集合后,我军突然发起攻击,一夜之 间打垮了各路匪徒。
鲁西北特委把这次战斗的胜利消息和我党的抗日十大纲领的 宣传品,布置到各县的地方党组织,张贴到各村镇,从此鲁西北 地区社会渐趋稳定,群众振奋,激发了各阶层广大群众抗日救国 的积极性。
1938年5月,东进支队和特委从恩县旧城进军到夏津城内, 冀鲁豫党委派张承先同志为特委书记,尉景平同志为组织部长, 马成斋为宣传部长,特委机关驻到女子小学,还在文庙办起了军 政干部训练班,集训了各县的大批抗日青年学生,这些人毕业后 都分配到各县,成了建党、建政,建军的骨干力量*东进支队驻 在机器油坊,和鲁西、鲁北抗日部队接上关系,配会行动。但当我军主力向东挺进津浦铁路,路过平原五区柳庄时,平原地方保 家团“胖娃娃”李俊兰靠土围子阻挡我军前进。我军派代表和他 们交涉,讲明在此路过,不拿群众一草一木,不收他们一枪一 弹了胖娃娃”李俊兰却将我们的忍让当成软弱,气焰嚣张,蛮不 讲理,要我军留下买路钱.我军忍无可忍,决定消灭迖个地头 蛇,以利于争取其他民团与我们合作。我军随即在腰站街组织好 攻坚部队,从土围子的西门突破。除匪首李俊兰带三名护兵从东 门逃走外,三百余名团丁全部破俘。我军对这批俘虏进行教育后 宣布,愿当八路军者欢迎,愿回家者发路费欢送。当时有一百多人 参加了我军,回家的也都成了带腿的宣传品,从而进一步扩大了 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同时争取了周围保甲团对我党我军的靠近 与合作。禹城保安团程义运,在我军通过津浦铁路,路过他们地 区时,他不仅给我军送水送饭,还主动配合我军袭击了张庄火车 站的敌人,使我军顺利通过了津浦铁路,挺进到鲁北地区。
1938年冬,特委书记张承先同志带领特委机关全体人员, 从夏津城西北大张庄一带转移到临清县二区朱庄、范滩一带,帮 助了临,馆、邱县边区工作的开展。为了使抗日工作公开化,搞 好上层统战,便于对工作的领导,特委机关又转移到临清市内, 一个机关两个牌子,对内是鲁西北特委会,张承先同志任书记, 组织部长尉景平,宣传部长马成斋,民运部长刘子蔚,还有特委委 员韩宁夫、李春兰、陈万金、张英、赵茹勤和我都是干事0这个机 关公开则是八路军一二九师联络处,黑白理同志为联络处主任。
我军主力在恩县前坡.平原县柳庄打了两个大胜仗,有力地 促进了鲁西北各县建党、建军、建立游击队的工作。到1938年 底,各县都有了游击队或武装工作团。在临、馆边区活动的有 -二九师武装工作团,郭少英同志任团长,我任副团长。特委并 以禹城工作团为主建立了翼鲁边支队,孙超同志为支队长,彭天 琦同志为政委,王克宼同志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韩哲一同志柱参谋长。支队开进临清市,驻在车园街进行整军。特委也在 临清市办起了特委党校,轮训各县县委的同志和党员积极分 子。
1938年底,特委跟随东进支队冀鲁边支队东进到禹城县八 区和在平县以北地区活动,计划向鲁西区党委靠近。到1939年 旧历正月十五,当住到在平县城北陈武营时,被济南、高唐、长清 的两千多日伪军包围。特委机关也在禹城八区小部庄被敌人包围 了一天。两处的战斗都打得很激烈,敌人攻不进,我们也冲不 出,在反复的拉锯战中,夏津工作团一排长张汉义同志牺牲了。 黄昏,东进支队从东南方向的长清县潘店突围东渡黄河,进入大 峰山西,靠近鲁西区党委机关。第二天,特委在于科村又坚持了 一天也东渡黄河,找到了区党委机关。
陈武营战斗以后,东进支队冀鲁边支队和特委会都东渡黄河 到鲁西区党委汇报工作。区党委决定东进支队和冀鲁边支队都留 到泰肥山区。武装工作团改成区党委的警卫队,由汪守忠同志当队 长,调我回特委工作。鲁西北特委改为鲁西三地委,仍回鲁西北 坚持地下工作,采取以社会职业为掩护,进行隐蔽的对敌斗争, 大力开展农村各方面的统一战线工作,争取各阶层群众共同抗 日。利用一切机会和条件开展对敌伪组织的打入工作,派党团员 积极分子打入敌伪组织内部,掌握要害部门和武装力量,以待时 机。特委机关以开小铺为社会掩护,通过地方党韩宁夫同志在 其姑母家的夏津城东房庄开了一个三义成小杂货铺。我和张承先 同志都改名姓赵,加上赵毅同志三人以堂兄弟相称,为名义上的 财东,小铺主要经营煤油、火柴、香烟、茶叶之类的日用生活 品Q由我和赵毅同志及赵毅同志的父亲友仰大伯经常在小铺支撑 门面。承先、宁夫、中一他们在周围各村党员家隐蔽活动,%三天 到小铺开一次碰头会。其余时间他们到各县视察,协助工作。当 时还在沙庄设有地委党校,经常轮训党员干部。负责人是特委代表兼高,禹、平中心县委书记高俊嶽。油印组也设在沙庄,由张 英同志负责。我是组织干事,负责领导周围农村支部工作,重点 是高唐、夏津两县。这样工作起来,大家都感到具体、实际,功 效很大。 ’,
为了适应新的对敌斗争形势的需要,团结各方面的力量,利 用一切关系,把党团力量埋伏在各个角落,养精蓄锐,以待时 机,地委决定在鲁西北成立一个灰色的群众组织——抗日同盟 会,会长由鲁西北上层封建势力、青红帮头子于子云(号称于八 爷)担任,地委副书记彭天琦同志当副会长。对于子云的统战工 作是地下党夏津张仁甫同志做成的,于和我们一直团结到抗战胜 利。于子云在鲁西北各县影响很大,社会各阶层中,回汉两教、 僧门两道、三教九流,都有他的徒子徒孙。如有任务,他一声令 下都能唯命是从。当时我们组织的鲁西大队,队长马神,副队长 张春岭都是他的门徒,后来都入了党。吸收抗日同盟会员不需要 履行什么手续,只要同情抗日,拥护共产党、八路军,积极参加 战地动员,有两个以上的盟员介绍即可。
抗日同盟会在县.区,村设有分会和支会,各级党组织对战 委会和抗盟会统一领导,协助各级抗日政府做好战地动员工作。 到1940年5月,全区抗盟会员发展到八千九百多人,大部分县设 有分会,在一部分区、村设有支会(主要在城镇交通要道上),特别 在伪军、伪组织中,结合我军对各伪据点登记黑红点,开展“身 在曹营心在汉甥的政治攻势,促进了对敌伪军争取工作的开展。 如有一次,冀鲁边支队的侦察班长朱海同志从夏津出发到恩县侦 察敌情,回来走到恩县南门,被伪警察识破,在朱的后边跟踪, 中午,朱海同志扭头进了抗盟总会长于子云的家,这个伪警察也 跟了进来。按他们的帮规,只要进了自家门就是自家人,不许询 问姓名和住处,于是两个便在一张饭桌上喝酒吃饭,大哥,、二哥 地谈了起来,两个人饭后把嘴一抹,说声&老大哥再见”就骑上车 芋各奔西东,朱海同志完成侦察任务胜利而归。当时类似这种事 情很多。1940年春,地委派政治交通员高没手同志(是残废,-没 左手)去禹城八区给王克宼同志送信,走到高唐八区武官屯被伪 区团部查住,伪团长盘问时,高说,家中母亲有病,表兄郭宗辉 给介绍了一位大夫,他前去请大夫,并说表兄在四区'团部当中队 长(是打入伪组织的地方党员)。八区伪团长就通知四成郭宗辉,说 他有一表弟被查住了,清派入来领。宗辉同志立即通知打入五区伪 团部的王光照,两人一起到吴官屯八区伪团部,把高领了回来。还 有一次,地委交通员孙国臣同志从平原五区到恩县三区送宫英豪 同志,走到恩县六区尤王庄据点,被尤克功部査住加以扣留。我 们马上告诉抗盟总会于亍云,他当天下午就派人领回了这两个同 志。这年5月,夏津四区一带的一部分土匪砸抢了我们的掩护机 关三义成杂货铺,并把我当成了韩宁夫同志绑架了去,后来也是 经过于子云的关系给放了回来・
1939年8月11日上午,于子云报告说恩昙的員军十余人由 一个伪军中队百余人护送去高唐换防,我们在中途布置好了埋 伏,当敌人行至腰站南街,被我埋伏在青纱帐中的平原五区游击 队所伏击,打死打伤日军五人,缴获步枪十余支,子弹一部。这 次战斗,振奋了敌后群众的情绪,人们兴高采烈纷纷传说,老八 路还在腰站附近哩。
为了更有力地打击敌人,腰街战斗以后,地委决定以禹城于 蔓菁、马布克同志领导的武装工作团为主,从各县游击队中抽调 一部分人补充进去,组成一支五百余人的基干武装,名为鲁西三 大队,归三地委领导。王克寇同志任队长兼政委,马布克为副队 长,于蔓瞽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有了基干武装经常到各县游 击活动,就促进了各县区武装的发展和建立。到1939年冬天,各 县的地方武装有平原互区马立朝、张廷合领导的平原游击队百余 人,高唐六区、七区朱九武、杜金刚领导的游击队六十余人,恩 县五区以黄沙会为主,由尹文昌同志领导的游击队三百余人;恩 县六区宋延普的游击队三十余人;夏津刘杰和陈建同志领导的夏 西游击队一百余人.另外,.在夏津五区还有地方党杨真同志所掌 握的物英蓝部队一百余人.以上这些游击队队长都兼任当地区长。
建立抗日根据地第1步要有武装,第二步要有抗日民主政 权。这时武装斗争已经初具规模,为了建立公开的、巩固的鲁西 北抗日根据地,1939年底,地委决定在各县和一部分区进行民 主选举,建立抗日民主政府。经地委提名,报鲁西区党委同意, 并事前在党内、战地动员委员会内、抗盟会内反复宣传酝酿,然 后选举,先后建立了专员公署,由韩哲一同志任专员,选出了县 长、区长,张仁甫任夏津县长、王金才任平原五区区长,张春岭任 高唐六区区长,宋普任恩县六区区长。至此,公开的鲁西北抗 日根据地就正式形成。
1940年初,张承先同志调区党委,由马成斋任地委书记、彭 天琦任副书记。但是由于地委主要领导同志错误地估计了形势, 在反磨擦中违犯统战政策和斗争策略,激起鲁西北顽军反共行 动。这年5月5日,顽军集中优势兵力将我三大队包围在高唐八 区张官屯,我军战斗失利,部队和地委机关转移到齐禹和四地委根 据地。从此,鲁西北根据地又变成敌伪军和顽杂军双重控制的地 区。我党团员遭到杀害,人民重新隐于水深火热之中。高唐六区 孙梅举同志、七区朱廷栋、焦书臣鬲志、平原李德明同志都是在 这个时期烈牺牲的,革命家属残遭迫害的更多。
为了便于这个地区工作的恢复,1941年春把这个地区划归 其南区党委领导,.改为六地委分地委,后又改为冀南七地委。经 过两次武装斗争/到1944年又重新恢复了抗日根据地的新局 面,建立了由刘子蔚同志任主任的冀南六专署运东办事处,恢复 建立了各县的县、区政权,直到1949年,才重新把原属山东的部 分县,划给了山东省委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