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岳将军传略
牛国华
        孙岳,是一位具有进步思想的爱国将领。他曾受衔陆军上 将,历任国民政府委员、直隶督办兼省长、国民军副司令兼第三 军军长等职务。他一生走过复杂曲折的道路,早年加入同盟会, 积极参加反清、讨袁斗争,后一度投在曹寛麾下,参与军阀混 战。1924年10月,孙同冯玉祥、胡景翼合作发动“北京政变。囚 禁了贿选总统曹镉,以后,又在京、津、保一带与反动军阀进行 战斗°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合作者,支持工农群众反帝反買建 的斗争。孙岳是中国北方国民革命时期一位重要人物。
一、行侠好义
        孙岳,字禹行,光绪四年(1878年)出生于直隶高阳县西庄杜 一个农民家庭里。其父叫孙迈唐,极善经营,虽家境小康,但仍 勤俭躬耕,蓄意发家致富。孙岳少年时代倜傥不羁,村人戏称 “嘎小子”。一次本村屈家做会,请道巫念经求神,正当人家低头 默念经卷之时,孙岳蹑足而前,偷拿供品,更趁他人不虞之机猛 然掀翻供桌,高声吶喊:“老神来了! ”顿时道场哗然,秩序大乱。 他则潜身而逃,溜之大吉了。
        孙岳在少年时期,被他父亲送到外祖父家,拜托给当地有名 的教师常鹤苓先生进行启蒙教育。这位先生通晓儿童心理,对孙 岳因势利导,使其安心学业而有进取之心。在青年时代,孙岳认识了自己的家庭。原来孙家祖居高阳城内南街,孙岳系明末兵部 尚书孙承宗的九世孙。清军攻破高阳,孙承宗及其子孙妇孺四十 余口惨遭杀害。自此孙姓后人誓不与清为官。孙岳读书刻苦,才 华出众,受常先生的影响,他不顾家规族约,决定进取功名。光 緒二十八年(1902)孙去保定应考。
        此时朝廷昏庸,政治腐败,民怨沸腾,反清斗争风起云涌。 不少青年知识分子对清政府已丧失希望。应考期间,孙岳结识了 一位朋友,相交数日,感情日厚。一天,那人对他说:“我是满洲 人,参加革命不会有人信任我。你是抗清名将后裔,天生的革命 党,何苦也来凑热闹?〃这句话触动了孙岳,他越想越不是滋味。 榜发孙虽名列前茅,但他心中黯然,从此他把时间打发在茶楼酒 肆。有些好心的学友劝他不要荒废学业,他却回答:“我是大明宰 相孙承宗之后,祖上被清家所杀,仇深似海,哪有再应清家科举之 理!”以后他往来高阳、保定之间,饮酒寻欢,结纳至交。孙岳的 父亲一生勤俭治家,对孙岳所为极为不满,时常说他是个不成器 的败家子.
        孙岳青年时期血气方刚,好打抱不平。一次他在回家的路上 遇到一位行乞的老人,气度不凡,须发皓白,举止文雅,但却身 着破衣,形容凄惨。孙岳揣测必有缘故,便上前盘问,那位老人 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原来9他家住蠡县北部农村,家庭富有。只 因当地一个天主教徒企图吞并其家产,诬告他与义和团有来往, 致使全家逃散9有家难归。孙岳平时就对屈附洋人的奴才极其反 感,一听此冤诉,愈发义愤填膺。他回到家后,便派人到那里暗 中打探,得知那个天主教徒是个地痞无赖,常依仗当地教堂的势 力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无恶不作,当地无人敢惹。孙岳怒不可 遏,次日找把大刀,磨得雪亮,把那老人叫到跟前说、走,今晚 我要与你报仇雪恨! ”那位老人战战兢兢地说、你是个读书人,怎 能做这等事,若是闯出祸来,谁又担当得起呢?対孙岳顿时恼怒起 来,他把手里的钢刀晃了晃,愤愤不平地说你有仇不报,空披 一张人皮,活在世上尚有何用?!雑为其所逼,老人当了孙岳的向 导。夜里,来到那个天主教徒的住所,孙岳翻墙而过,不一会儿即 提着一个血淋淋的人头跳了出来,他问鄭杀得对不对?”老人吓得 浑身战栗,说不出话来。孙岳安慰他说,我孙岳自己做事自己 当,决不连累他人。”遂修书一封,详列死者罪状,并责官府纵奸 害良,警吿云:今后若是不改,定有此报。他将此头带到高阳, 挂在南城门上,又贴上了那封信。此事一时轰动高阳周围,官府大 为惊恐,而百姓都暗自拍手称快。在这件事发生后,孙岳无法存 身,便远离家乡,到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
二、投身革命
        孙岳出家为僧,本是为避风头的权宜之计。所以他在庙中不 拘庙规,不读经卷,反把《鲁智深醉打山门》的鼓词背得烂熟, 藉以发泄愤懑之情。光绪三十年(1904)适逢保定武备学堂招考 学员,孙岳身披袈裟,前往应试,因成绩优异被录取炮兵科。在 校期间,他结识了革命志士吴機、刘廷森、李廷玉等人,他们志同 道合,交往甚厚。1906年孙岳复进陆军行营军官学堂进修。当 时该学堂有排挤南方学生的现象,孙岳认为南北同辙,志同归 一,不但结识北方志士,更广泛接触南方同学,寻找知己。他对 朋友仗义疏财,关心,体贴同学苦衷,当有的同学精神苦闷时, 他就唱起“鲁智深醉打山门”的昆曲小段,为之排忧解虑。孙岳 谈吐得体,备受尊重。时间长了,许多人都愿意接近他。,为进一 步联络朋友,孙岳在自己的住处——保定火神庙街办起了 '茶话 所七秘密集会,当时何遂,刘汝贤、刘廷森等经常在这里同孙岳 交流思想,研究时局。
        此时北方同盟会创始入陈幼云先生受孙中山先生的委托,带着建立北方同盟会,扩大反清力量的使命,从日本东京回国来到 保定。他首先注意到保定陆军学堂内的进步师生,以聘请体操教 员的名义,把孙岳等人请到育德中学进行革命联系。后来由陈幼 云先生主盟,张继,王法勤介绍'孙岳加入了同盟会,成为同盟 会河北支部的成员。他先后发展了刘仙洲、何遂等七十二人入 盟,共同进行爲驱除駄虏、恢篡中华魁的反清灭洋斗争。
孙岳毕业后,在长春北洋陆军第三镇先后担任九标三营管 带、中校参谋等职。在军中他注重联络下层军官,不断扩大同盟 会在军队中的影响,积极从事反清活动。1909年他赞助冯玉祥、 施从云等秘密组织反清团体"武学研究会'武昌起义爆发后,为 策应南方革命,孙岳与冯玉祥等人参与密谋滦州起义。但是由于 少校副官吴佩孚的告密,引起了曹彘对孙岳的警惕。一天曹锦把 孙岳叫到跟前问、禹行,你看大局如何广孙岳坦率地回答L我看 大江以南恐怕不保;由于孙岳在军中颇有影响,曹锦对他很不放 心,便在滦州起义前夕革除了孙岳的职务。1912年1月,王金 铭、施从云等人在滦州发动起义,由于孤掌难鸣,计划不周,在 天津附近遭到镇压而告失败。
        孙岳被革职后潜回保定,反清意志愈发坚决。当时有的朋友 劝他L听听风声再做打算:他却坚定地说L我是天生的革命党, 不反清做什么广当时南方革命轰轰烈烈,孙岳便毅然南下*投奔 革命党,对于孙岳的到来,孙中山,黄兴极为重视,亲笔签署,委 任他为苏、淞、宁、扬,镇五路军总司令,率军驻扎长江以北, 与清军作战。此间,他曾率部在徐州、宿迁等地重创辫子军张 勋。后来,军队改编时,孙岳被任命为陆军十九师中将师长。
        袁世凯窃据大总统后,为了維护其反动统治,把矛头直指革 命营垒,排挤打击革命党,孙岳成为被免职的第一位将军。孙岳 遂又投奔革命中心——南京,拟另谋立足之地。不料事与愿违, 此次进京,小岳险些丢掉性命。
        当时,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而孙中山等人仍对 他抱有希望,这不能不引起革命阵营内部的混乱。本来革命党内部 就良莠掺杂,思想各异,此时更是相互猜疑,缺乏统一领导和一 致的方向。孙岳的到来,引起一些不明情况人的怀疑,认为他是 袁世凯派来的奸细,对他十分不信任,更有甚者,是企图将他置 于死地。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几个蒙面大汉闯进他的住所,进 屋就是一阵乱枪,孙岳多年受武功训练,急而不乱,趁夜由窗户 翻上屋顶,侥幸得以逃脱。次日他找到黄兴质问:“我有何罪之 嫌,为何不明着处治,而出此暗杀手段?”黄兴只是一再解释是误 会。但孙岳自知南京不可久留,正值李烈钧在江西请他出任垦牧 督办,遂前往江西就职。经此变故,孙岳对资产阶级革命一度产 生怀疑,以为“世上无所谓真是非,没有谁能辨别真假”,思想上 比较消沉。
        1913年,革命党被迫“进行二次革命七李烈钧热诚向黄兴 举荐孙岳,孙岳被任命为讨袁侦路军总司令。反袁斗争失败后, 孙岳成了袁世凯通缉在案的要犯,不得已同李烈钧亡命日本。不 久孙密潜回家乡,又遭到当地袁氏爪牙的追捕,乃身着布衣,头 顶毡帽,只身逃往陕西华111脚下,开始了隐居生涯。
        当时迫于袁世凯的反动势力,革命党中有些人颓唐丧志,有 的投降变节,而孙岳在压力下反倒坚定了意志,誓不与敌同流合 污。在华山他积极联络关中志士,共谋大计,与续西峰、胡景翼、 杨虎城等秘密聚义,组织反袁团体“共学团”,为除军阀而组织革 命力量。他得到了好友何遂的帮助,何当时在同州陈树藩部教导 营任教官。孙初到华山,何即把自己的平日积蓄悉数交给孙岳, 并向关中志士介绍了孙岳的情况,为孙岳的活动提供了很大方 便。为了加强反袁力量,孙岳经常秘密去同州与朋友相聚。一次 孙岳与胡景翼、邓^宝珊等正在何遂家谈话,陈树藩意外地闯了 进来。陈曾是孙岳的同学,此时已投靠袁氏势力,孙岳为提防 陈的出卖,遂辞别了胡景翼、邓宝珊等人,离开了陕西。
四、镇抚大名
        袁世凯死后,他所豢养的北洋军阀在帝国主义分于的唆使 下,分化为直、奉、皖三大派系。他们各自扩张势力,相互倾 轧,争夺地盘,国家面临着战乱的危机.1917年,孙岳回到保定, 怀着“苟全性命于乱世,不书闻达于诸侯”的思輸,隽借W曹锦 的旧日关系,在曹部军官教导团任团长,随后,卷入军阀混战的 漩涡,先后参加了直皖战争和第一次直奉战争。1922年,他被任 命为十五混成旅旅长兼大名镇守使,移驻直隶大名府。
        大名地处冀南,与河南、山东交界,因军阀连年混战,民不 聊生,社会秩序十分混乱。当时这里有三多:即土匪多、毒品多、 自然灾害多。孙岳~到此地,便针对三害进行治理。首先平定匪 患。以刘桂堂为首的一伙土匪最为猖獗,,他们在大名、魏县一带到 处打家劫舍,拦路杀人,奸淫妇女斷图财害命,搅得百姓叫苦连 天,昼夜不宁。孙岳目睹百姓之惨状,深为所动,受良知所驱 使,迅速组织力量剿杀土匪。他把部队分别派驻土匪活动最为频 繁的县城,并在所辖的四十二县建立地方武爲 指定骑兵営售长 庞炳勋,负责剿匪。对捕获的罪大恶极的匪徒集中于大名纷批'镇 压,每批十几个,杀头示众,震慑了匪帮,从而稳定了社会秩 序。然后,孙岳又釆取强硬手段禁毒。.大名一带毒品泛濫吸毒 现象十分严重,人民身心健康受到产重摧残。孙屈脈人査封了大 烟馆,严厉惩办毒品贩子,对于贩卖’金丹”(海洛因)的贯犯, 重者杀头,轻者关入监狱,很快刹住了版毒、吸毒的歪风。
        孙岳在大名主持正义,深得民心。大名有个银行经遅叫吴纪 川,他上有靠山,下有势力,在名一带横行霸道,为所欲为, 他高利盘剥,坑害百姓,还玩弄女人,民愤极大.°孙岳进,驻大名 不久,便碰上吴奸污女学生的事件。这位女学生其时正在大名师 范读书,被吴纪川所看中,吴顿生歹意,以金钱诱之未能得逞, 于是将其强行奸污。孙岳一向嫉恶如仇,得知后立即将吴纪川收 监入狱。吴的上下左右关系都来帮忙,有的送礼,有的求情,均 被孙岳拒之门外。为恐节外生枝,孙岳提前处决了吴纪川,为当 地百姓除了一害。
        孙岳在驻大各期间,能够体恤百姓,从不摆官架子。凡是到 乡间农民中,他和他的随从都不带枪,不着军装,并常与农民聊 天谈笑。从中他得以了解大名的乡土人情,了解农民,的困苦生 活,体谅和同情他们的苦衷,并帮助他们兴修水利,改善生产条 件。
        大名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南部边界有卫河 流经,境内有漳河、马颊河贯穿,水源充足。但因没有水利设 施,十有九年遭受干旱的威胁,引漳、卫之水灌溉农田,是当地 农民历来的愿望。1923年,孙岳在大名成立水利会,任命参谋长 何遂为水利会会长,大名县县长丁春膏为副会长,欲在大名中部 开渠引水。他们聘请了两位工程师进行实地勘测,一位是通晓当 地地理的知名人士,、另一位是何遂的弟弟何岭。据测量结果,在 大名中部开渠,困难较大,遂决定从西区(今魏县西部)开挖南 北总干渠,而后以支渠顺地势向东延伸,并修建水闸以调节水 位。施工中何遂亲自督工,孙岳时常去工地视察。一年有余,总 干渠建成,共途经二十四个村庄,全长六十华里。还开挖支渠若 干,建起总闸、正闸、旁闸、节水闸四座。据当地的人们回忆 说:“在那时,这里就实现了自流灌溉,庄稼年年丰收,引水渠的 建成,解除了大名西区的干旱。孙岳、何遂、丁春膏等因此受到 百姓的拥戴,并为他们在大名城北立功德碑(毁于十年动乱)详 记之。当时还有人编了一首顺口溜广为流传,词曰、孙禹行、丁 春膏,两位好官都来了。不骑马,不坐轿,身穿布衣乡下跑,大事小事都知道。……”
        孙岳驻扎大名,队伍也得到了扩充。他初到大名时,虽然挂 着“十五混成旅”的牌子,实际兵力只有一团多,后来才逐渐扩 充了三营骑兵、三营步兵,部队增加到四千多人。当时军队“吃 空缺”非常流行,孙岳的部队则是超员很多。为加强训练,他在 大名城西开辟了百亩大的练兵场,修筑了阅兵台3为严格军纪, 在东关帝庙后添置房院,设置了军法处。孙岳此时的部队训练有 素,堪称精锐。
四、北京驱曹
        孙岳反清、讨袁的革命活动和爱国救民的进步思想,一 向为封建军阀所嫉恨,经常遭到压抑、打击和排挤。1920年, 孙岳兼任直隶义勇军司令,为打败皖军出了很大的力气,但 吴佩孚暗中作梗,获胜后仅委以“直鲁豫检阅使卫队旅”〈即十五 混成旅)旅长之职务。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孙岳出任西路军总司 令,吴佩孚令其只率三个旅的兵力,从高碑店沿京汉线向北挺 进,对付张作霖的三个师、两个步兵旅、两个骑兵旅。双方力量 悬殊,致使孙岳初战失利。然而吴佩孚不承认自己用兵失误,反 而迁怒于人,当着孙岳众多部下破口大骂。后因孙岳及其幕僚久 经沙场,韬略娴熟,改变策略,集中主要兵力攻打北京城,才使 直军在这次战役中取得关键性胜利。战后大小军官均有升任,连 溃败之将董政国也由旅长升任师长,惟对孙岳未予晋职。曹镉虽 然给他加了一个“大名镇守使”的行政官衔,而在军事上则抽走 了他的一个步兵团。吴佩孚进而又抵毁孙岳“没有能力。“白多 吃了几年饭七还散布流言蜚语,蛊惑军心,扬言“跟着他(指孙 岳),不会有什么出息孙岳受如此对待,自是难以心服,愤愤不 平之气郁积心头。
        1922年5月,直系军阀控制了北京政权,曹德野心膨胀,欲 当总统。为谋得总统地位拉选票,他贿买议员,并将其费用完全 摊派到各地。此时其胞弟曹锐把持着直隶大权,他为曹镉贿选积 极筹款,搜刮民脂民膏,他将一张大名&金丹。要犯名单交给孙 岳惩办,意在椎取钱财。孙岳无奈,让县长丁春膏将他们全都抓 了起来,这些人不惜出重金赎身,有的还破了产。就这样为曹德 贿选凑足了款项。
        曹馄、吴佩孚把持了北洋政府后,政局更加混乱,吴佩孚有 恃无恐,要以“武力统一中国气他北拒奉军,西掠四川,南攻广 东,并残酷镇压各地工农运动,搅得中国半壁河山不得安宁。孙 岳面对曹、吴的倒行逆施极为不满,斥之为"逞其武力,快己之 私,“以多数国民,殉一人之私欲二他为国家命运担忧,对自己 前途失望,仰天自问“动全国之兵,枯万民之骨,究之因何而 战?为谁而战?、思绪万端,无处排遣,独怆然而涕下。
曹,吴所为,激起全国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1923年10月 8日,孙中山在元帅府召开会议决定:通电讨曹,并联合张作霖、 卢永祥采取一致行动。为加快倒直步伐,在直系内部联络革命力 量,孙中山一方面直接与冯玉祥通信,“争取早日有所行动七一方 面派周震鳞、李石曾等秘密联络北方将领。孙岳得到李石曾等人 的启发,又与冯玉祥取得了联系,决定待机倒直。
        孙岳与冯玉祥在滦州起义之前就相交甚厚,二人在政治上有 着共同的进步倾向,在直军中又有着同样受打击排挤的境遇,此 时均有倒直之心。1924年9月9日,他们在北京南苑昭忠祠就 推翻曹、吴之事举行了秘密会谈,后称为“草亭密议气当时他们在 为殉难官兵致祭之后,在草亭里相对而坐。冯玉祥说L目前闹成 这种局面,我想稍有热血良心的人没有不切齿痛恨的,我所辖的 队伍,虽名为一师三旅,实际上不到三万支枪。在这样的情况下 自然不能鲁莽从事疽接着又感慨激昂地说:“但我们必须努力,把 这批祸国殃民的混账东西一股脑儿推倒。不然的话,我们如何对 得起牺牲了的官兵,如何对得起创建民国的先烈!”孙岳听到冯玉 祥的决心,十分诚恳地说广你若是决定这样干,我必竭尽全力相 助。”他向冯玉祥推荐胡景翼、胡笠僧(胡景翼)也定然能和我们 合作。他们对曹、吴作法早已深恶痛绝,何况他们都是老革命 党,和你我又有如此交谊,合作是绝不成问题的,我可以负责接 洽建他们共同分析了形势,孙岳说她眼看直、奉就要开火,我们 有的是好机会。现在先布置一个头绪待机行事,必有把握。”当夜 他们又详商良久,密定了大体方案。
        “草亭密议”后,孙岳前往胡景翼处进行联络。胡的部队与 孙岳部队接壤,二入平时常往来相聚。胡景翼早年加入同盟会, 与孙中山先生有直接联系,辛亥革命时率部在陕西耀州起义,后 因迫于形势,按孙中山的指示接受直军改编。第一次直奉战争后 驻扎于彰德、顺德一带,吴佩孚拟调其率部攻打广东革命军,他 进退两难,迟迟按兵不动,引起吴佩孚的不满,在饷项问题上多 方刁难,使胡景翼的部队处境很为困难。此时他正与部下密谋举 事;孙岳前来与其密谈了在京与冯玉祥会谈经过,胡闻之大喜,即 派部下岳维峻去京见冯,表示绝对服从指挥。接着,孙岳又策反 了吴佩孚的副官王承斌。
        1924年9月15日,奉军张作霖兵分两路向朝阳,渝关(今 山海关)发动进攻L18日北京政府宣布对张作霖的讨伐令。当 日,吴佩孚以讨逆军总司令的名义召集高级将领下达作战命令。 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
        吴佩孚和往日一样骄横跋扈"•以为胜利在握,全然没有把奉 军放在眼里,作战计划漏洞百出。但是对于扼杀冯玉祥则进行了 精心设计。他任命冯玉祥为第三路军司令,率部进军赤峰,置于 奉军重兵之下。部队途经荒凉穷僻的热河山区,中间不设兵站, 意在使冯的部队即使不被打垮,也会饿垮j并暗派王承斌、胡景 翼等监视冯玉祥,如有异动,即就近解决。这迫使冯玉祥最后下 了推倒曹、吴的决心。
        吴佩孚作战动员会议之后,冯玉祥即向曹保建议“十三师开 赴前方,北京防务空虚,最好把孙禹行的十五混成旅调来拱卫首 都L曹镉的妻子孙菊仙乃是孙岳之妻崔雪琴的义姐,也是孙岳在 曹德那里的内线。冯玉祥提出如此建议,曹宏则完全认为是关心 首都,于是欣然应允,立即命令孙岳率部抵京,委以北京警备副 司令之职。如此,冯玉祥为折师回京做好了准备。
        10月间直军在直奉战场上屡遭重挫,10月7日被迫放弃九门 口,接着渝关告急。10月12日吴佩孚亲赴前线督战。10月18 日吴佩孚将驻于长辛店、丰台的嫡系部队悉数调往前方。冯玉祥 得知这些情况后,认定返师回京的条件已经成熟,遂于10月19 日通知孙岳秘密监视总统府的卫队和吴佩孚的留守部队,并做好 举事准备;通知胡景翼扼守通州,北拒吴佩孚的反扑;命令所部 李鸣钟急趋长辛店,切断京汉、京奉两路的联系1急令已到承德 的张之江、宋哲元部停止前进,限期回师3急令鹿钟麟率部日夜 兼程,快速返京。
        10月1日孙岳从大名率部来京就职,将司令部设在校尉营贤 良寺。为把握举事的主动权,他安排自己的得力副官门炳岳当了陆 防处处长,派出马步兵在各街来往巡查。10月22日夜间,孙岳照 旧派他的夫人崔雪琴去总统府同其义姐一起打牌,借机监视曹镉 等人的动向。十二时许,鹿钟麟的前锋到京,孙岳命令士兵大开 城门,欢迎进城,布置所有官兵都佩戴事先准备好的印有“不扰 民、真爱民,誓死救国”的臂章,与鹿钟麟的队伍合二为一。他 们占领车站,电报局、电话局等交通通讯机关,切断了北京与外 部的联系,用大车堵塞通衢要巷,以应付可能发生的战斗。第二 天晨六时许,鹿钟麟来司令部报告:各预定目标均已占领,只有 总统府卫队团尚未缴械,要孙岳设法处理。孙岳遂派部下顾海清 (曹银的亲属)去中南海延庆楼通知曹锭,告诉他外面发生的一 切,如果曹抵抗,将是死路一条。曹镉从梦中惊醒,欲要发怒, 顾海清又哭又闹,曹馄始觉大势已去,无奈只好下令卫队向孙岳 缴械。这样,不放一枪,不耗一弹,不惊鸡犬,一夜之间完成了“北京政变”。
        10月23日清晨,北京城与往常一样,商贩们的吆喝声沿街, 此起彼伏,车辆来来往往,商店相继开门营业。只有墙上贴的 《安民告示》和马路上佩戴白色臂章的士兵,表明政局已发生了巨 大的变化。当日,冯玉祥抵京,当即联名发表主和通电,下午迫 使软禁中的曹馄下令停战,.撤消讨逆军司令部,解除吴佩孚本兼 各职。
        “北京政变七使直军丧失了根基。消息传到山海关,吴佩孚 如坐针毡,慌忙把对奉作战事宜托付他人,自己率师返京企图挽 回危局。不料冯玉祥已在天津附近部署重兵,严阵以待。吴佩孚 途中受阻,溃不成军,只得收拾残兵败将登船入海,仓皇南逃。 留在山海关的直军孤立无援,军心涣散,在奉军重创之下遂土崩 瓦解。
        10月25日,冯玉祥在北京北苑主持召开军政会议。孙岳言 谈激烈,竭力主张迎请孙中山先生北上,主持大计。在组织过渡 性政府问题上,他坚持自己和部下均不参加内阁,以示举事为国 不图私利;同时积极推荐与孙中山有密切联系的国民党人李书 城.李烈钧、李石曾等出任国家重要职务。这次会议决定:迎请 孙中山先生北上主攻,段祺瑞主军;奉行为国为民的宗旨,把参 加京政变*的各部队改组为•中华民国国民军”。众推冯玉祥 为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胡景翼为副司令兼第二军军长,孙岳为 副司令兼第m军军长。三位军事领导人联名发出召集和平会议的 通电,.阐明了他们的主张广息内战,以安邦本' •开彻底革命之 新机,……完成历来改革未竟之业' “确立健全民治之基础力等, 同时,派人南下接请孙中山先生北上主政。
        “北京政变”推翻了贿选总统曹舞,瓦解了直系军阀的主力 部队,支援丁南方的革命斗争。它願应了全国民众反对军阀、反 对内战的一云要求,得到了进步势力的支持和拥护。各地知名人 士、群众团体纷纷发电声援,欲期望此举使混乱的中国政局有个 新的转机。11月1日,孙中山先生向冯、胡、孙等发表了感谢 电、义旗幸举,大憨肃清,诸兄功在国家,同深庆慰,建设之计, 急须决定。拟即日北上,与诸兄晤商了但是,冯玉祥、胡景翼、 孙岳坚持迎请孙中山主持大计的政治主张却遭到了段祺瑞、张作 霖等军阀的嫉恨,他们攻击冯玉祥是“逆贼气倡赤化分子,把孙 岳说成是《可怕的共产党。干方百计压制国民军。孙中山先生抵 京后,未及开展工作即染病而逝,冯、胡、孙等人企盼与孙中山 共商革命大计、开辟革命局面之举遂不得实现。
        孙中山去世后,中国政局更为不稳,国民党内部分裂,各系 军阀混战。在北方,段祺瑞采取欺骗手段重新登上政治舞台,出 任北京临时政府执政。他以张(作霖)制冯(玉祥),又以日(日 本帝国主义)制张,从而加深了奉军与国民军的矛盾。国民军虽 然驭赶了英帝国主义代理人曹彘、吴佩孚,却又迎来了投靠日本帝 国主义的军阀段祺瑞、张作霖,他们对国民军釆取了利用、排挤、 打击的办法,借残余直系军阀之手,欲削弱和消灭之。
五、戍军保定
        国民军成立后,孙岳奉命率国民军第三军进取保定,消灭曹、 吴的残余势力。当时盘踞在保定的十六混成旅旅长曹世杰是曹馄 的侄子,思想顽固,在”匕京政变”发生后,他首先将政变消息告知 吴佩孚。此时他拥兵五千,力量大于孙岳,企图以此固守保定。 孙岳兵力有三、四千人,尚且兵分两地,两个步兵团分驻大名和 邯郸。为此冯玉祥派孙岳的同乡佟麟阁率一个加强营前往协助。 佟麟阁此时年轻有为,办事干练,他们在徐水南部打垮了十六混 成旅的炮兵营,直趋保定。孙岳攻打保定得到不少同乡好友的支 援。何遂调来航空署的飞机为其助战,由李石曾,段宗林聘请法 国人驾驶,来往传递军事情报和战斗命令,调剂战地指挥人员, 李、段二人随机作翻译。孙岳在保定的亲密朋友也趁机活动,涣 散曹世杰部军心。曹世杰原是十五混成旅的一个团长,其部下多 与孙部有缘,因此战斗情绪十分低落。两支部队在保定城郊初 战,曹部即溃,除傅汝钧率部南逃之外,其余便纷纷缴械投降。孙 岳命门炳岳为十六混成旅旅长,收编了曹世杰的部队q而后大军 南下追击,与徐永昌在定县北合围傅汝钧。11月6日战事结束, 孙岳完全控制了保定及周围各县。
        孙岳进驻保定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释放关押在保定第 一监狱的陈历懋、吴春浮、何立泉、白月岳等参加"二七”大罢 工的工运干部。各地工会均为此致电、致函表示感谢。11月17 日铁路总工会驻津办事处致孙岳函中写道:
        "本日据敝会去岁二七之役被吴佩孚拘禁保定第一监狱 之工友陈历懋、吴春浮来津而-称,彼等被禁之十二人,优蒙 钧台概予释放,恢复自由云云。回思吴氏据权,擅做威福, 我工人被蹂瞒者久已沉冤莫白,幸蒙钧合明察有素,召旌至 保,即为昭雪,俾脱黑喑之苦,复登光明之域。恩深似海, 义重如山,威德所施,凡我同人,允谊铭感不忘云云■(载于 1924年11月18日《天津益世报》〉。
        孙岳此举,使京、津、保等地的工会得以恢复。他在保定还 同意共产党建立妇女联合会、农民协会、反帝大同盟等革命群众 组织。
        孙岳带兵军纪严明,军队进驻保定,他严禁官兵抢劫,保护 驻地居民财产。一次某部四连连长孙伯航看到营长石黎元所住的 民房中有几件称心的家具,便倚仗孙岳是其叔父,不听劝阻,强 行搬走。孙岳闻之,极为气愤,即下令就地正法,以正军纪。后 被其他军官掩护,孙伯航微服出走,方得逃生。.
        保定战后,孙岳听说军校老师段祺瑞要出山主军,便派何遂 进京报告战况,顺便探听一下消息。段见到何遂十分热情,拿出 十万元银票,说是送给孙、何等人“随便花用的,何遂回到保定 将此款交给孙岳,悉数用于部队开销。孙岳仗义疏财,深得军心 民心。他曾用多年积蓄在故乡高阳县的西庄修建了 所•小学,一 所女校,支持开办新式教育。逢年过节他还要接济生活困难的朋 友、乡亲。每次回家都是在高阳县城下车下马,步行三、四里进 村,路遇村民,不论其穷富,均论辈以呼之,并冋长问短,深受 当地村民们称赞。因此有不少青年徒步保定,慕名投军。为纪念 孙岳在保定的所为,保定工商绅士撰文登报恭颂其德(见附件 二),并集资在保定西郊建立了 “孙公祠气孙岳来保定前,在北京曾査获了直系军阀的兵站,得到大批 军械、被服、粮食汽油等物资,在保定又收缴了吴佩孚的军械 库,获得大批新式枪支.弹药。这些有利条件,使得他能够扩充 部队,由一个混成旅发展到两个师,共五个旅,实力甚为雄厚。 段祺瑞上台后,又允其扩编为四师三旅,孙岳任军长兼第一师师 长,其余三师师长分别为叶荃、杨虎城、何遂。国民第三军可谓 声威赫赫。
        不久,冯玉祥率第一军由北京向热河、察哈尔一带发展,胡 景翼在漳河以南抵御着吴佩孚组织的反扑,占领了河南大部地 区。孙岳的第三军在保定,大名经过一段休整之后,由何遂为前 敌总指挥,南下援助胡景翼。一路势如破竹,长驭直入,相继占 领安阳,开封。吴佩孚自天津绕道洛阳,对国民军组织的几次反 扑都遭失败。至此,国民军二、三军的防区连成一片,控制了河 北:河南的大部分地区。接着,孙、胡合兵击溃了死跟吴佩孚的 最大土匪势力憨玉琨,攻取了洛阳,吴佩孚逃往汉口。在国民二 军的配合下,孙岳率第三军乘胜进军陕西,进驻西安,.势力直抵 陕甘边境。国民军控制了黄河流域及以北的大部地区,与奉军形 成了驻地相接、势均力敌的军事对峙局面。
        国民军在北方的军事胜利,给全国的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革- 命斗争带来极为有利的条件,也给全国统一带来希望,活跃在 南方的革命势力也曾对国民军寄托很大希望。但是,国民军由于 种种主客观原因,一直没有明确的方向,在关键时刻动摇不定, 内部又有诸多矛盾.没能推动形势向有利于革命方向转化。不 久,国民军本身也被段祺瑞所把持的北洋政府所取消。
六、还军河北
        "北京政变”后,国民军的将领们努力实行“拯国救民”的 诺言,他们对外接近帮助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苏联,反抗侵略中 国的帝国主义3对内接近革命的广东政府与国民党左派领袖,支 持工农运动,反对卖国的直奉军阀。在国民军控制的地方,革命 出现了新的转机,孙岳、胡景翼在保定、济南等地相继释放在押 的“二七”罢工的工人领袖,使工会组织得以恢复并发展5順应; 革命形势的需要,以李大钊、李石曾为首的国民党政治委员会蛔 北京,共产党的蛆纹一北方区执行委员会也在北京宣告成立3 北方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从城市到乡村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这使 帝国主义分子大为恼火,他们便唆使其走狗把矛决转向-了国民 军。冯玉祥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为保持国民军防区的完整,,微風 让孙岳驻军直隶。但张作霖怀有吞并华北之心,段祺瑞对孙岳的. 激进思想亦有反感3尽管冯玉祥、胡景翼鹿钟麟等多力顒获 孙岳的地位问题仍然不能解决。最后,段祺瑞把直隶督办一职给 了奉系李景林,孙岳被迫移军河南,从而割裂了国民军一军同 二、三军的防区。
        当时孙岳的参谋长何遂等人分析:河北是"四战之地七西有 阎锡山伺机出山.北有张作霖欲图称霸、南有吴佩孚窥视京畿, 企图反扑,孙岳的部队若能长期存在并疫展,必须远离河北,另 据陕甘,远图新疆,向西北发展。孙岳对此主张十分赞赏,遂向 西北进军。在西安,国民二军李云龙部独占了省城附近十几县的 全部收入,孙岳不愿和李云龙发生冲突,他身为"陕西督办”而 坐困西安,因而更坚定了进军甘肃的决心。当时甘肃土匪猖獗, 当地一些知名人士素闻第三军声誉,听说此讯,便为之筹措了大 批粮饷、冬衣,准备欢迎孙岳入甘,并派人来西安迎接。但 是,友军冯玉祥在占有热河、察哈尔的同时亦在筹谋西入陕甘, 自然对孙岳的西进计划表示反在北京与孙岳有密切关系的李 石曾等人,害怕孙岳西进会失去“靠山七因此也极力劝阻。当孙 岳将起兵西进时,冯玉祥急急派来亲信婉言劝阻,请其班师河 北$李石曾也放风说广孙二哥不要故乡了,并多方动员其亲属哀 告回师。就这样,孙岳西进未成。
        张作霖入关后,政局更加混乱。他重蹈吴佩孚的旧辙,对内 镇压民众,对外屈膝卖国,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为适应民众 的需要,1925年秋,孙岳毅然挥师北上,还军河北,准备与张作 霖作战。11月8日反奉战争爆发,国民军分别在鲁西和京汉线的 大名、保定一带发动进攻。11月15日张作霖被迫签定“和平条 约°八条,保定和平解决。11月18 日,孙岳率部进驻保定,大 名等地。反奉战争的爆发,促使奉系内部分化,张作霖手下的主 要将领郭松龄,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于11月23日在滦州举旗 倒戈,投靠国民军。12月23日,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出兵干涉, 郭松龄败亡。冯玉祥欲取天津,率国民军一,二军与李景林血战天津,李景林败逃山东。孙岳任直隶督办兼省长,进驻天津。
        孙岳执政时反对专权,尊重民众意愿,坚持'身为直(隶) 人,不愧对直(隶)人。尽量给民众以自由。在兵戈四起的时 期,他对百姓所遭受的痛苦深为不安,锐意严明军纪(见附件 三),得到人民的信赖。
        就在反奉战争顺利进行的时候,国民党右派却给国民军扣上 “赤化”的帽子,大造舆论,企图孤立国民军。冯玉祥在各方压 力之下,思想动摇,于1926年初通电下野,孙岳接任对奉作战 前敌总指挥。
        直奉军阀的失败,动摇了日英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他们亲自 出马援助在华的代理人。日本帝国主义与英帝国主义面洽,撮合 了张作霖与吴佩孚的关系,双方表示“谅解。共同进攻国民军. 张作霖等还默许英帝国主义出兵在天津登陆,“与冯玉祥早日决 战V《向导》146期)。为达消灭国民军之目的,日本帝国主义一面 出兵助张,一面容许李景林在天津租界内设立特务机关,助其刺 探国民军的情报,破坏天津社会治安,并在齐燮元的队伍中派了 军事顾问,指导进攻国民军。英帝国主义为援助吴佩孚北攻国民 军,为其赶运一万五千支枪到汉口,并封锁广东海关,为吴佩孚 解除后顾之忧。英日帝国主义还利用他们控制的开滦煤矿、京奉 铁路,煽动工人停工停产,断绝京、津供给.企图在国民军后方 制造混乱。
        1926年3月,吴佩孚、齐燮元.张宗昌、李景林等联名通 电气寸贼七沿京汉、津浦两条铁路干线向国民军发动进攻,张作 霖的奉军亦宣布对囱民军作战。国民军腹背受敌。
        此时八国民军完全和民众站在了一起,休戚与共。战争性质 已不单纯是反直反奉,而是中国人民大众反抗帝国主义及其支持 的封建军阙的战争。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主义靑年团连续发表 《告国民众书》,指出:国民军是当前中国民众争取自由的主要军 事力貴,它与中国民众有着•生则共存,亡则共亡力的关系/国 民军此时正在直接抵御着吴、张反动联合的进攻,民众要肃清反 动势力,必须援助这一支军队。号召中国民众集中力量“打倒吴 佩孚、援助国民军七在中共的号召之下,各地工会组织行动起 来,揭穿帝国主义的阴谋,动员工人加紧生产,支援京津,使帝 ,国主又煽动的停工停产股潮破产。直鲁农民亦奋起相助,出半出 人帮助运送弹药,物资和伤兵。
        民众的支持,使孙岳深受鼓舞,他亲自到静海、大沽等地督 军,指挥国民军与敌入作战,消灭了进攻沧州、杜林等地的直鲁 联军队伍,又击溃了欲图登陆塘沽、偷袭国民军后路的敌军。 192.6年3月10日,日本帝国主义为突破国民军的后路,用日本 、兵舰护送奉军在大沽口登陆,遭到国民军的有力抵抗。日兵舰悍 然开炮,炸死炸伤国民军十九名士兵。孙岳为捍卫主权,即下令 还击,驱逐了日兵舰,随后同副总指挥鹿钟麟等抵大沽督师。为 强守备,孙命令国民军第三军第二混成旅开往塘沽,并在大沽 海港布设水・雷,’陆地挖掘散兵壕,还增设了二十门大炮。
        然而这有力的防守遭到了段祺瑞执政府的破坏。3月16日, 日,英、、美等八个帝国主义国家联合向北京政府发出最后通牒, 提出停止大沽、天津间的海道战争;拆除水雷及其他所有工事,恢 复航海标记;不准扰乱外国船只;不准有检查外国船舰之举等五条 无理要求。3月17日,各帝国主义国家的二十多艘军舰集聚在 大'沽口,’以武力进行威胁。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引起了全国各阶 层妇h的极大义愤q 3月18日,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联络北 京总工会和各校学生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 “反对八国 最后通牒大会”,抗议帝国主义的侵略及无理要求。会后赴执政府 谴愿“雖然遭到段祺瑞政府开枪镇压,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三•一 :擀案。段祺瑞不仅全部答应了帝国主义的无理要求,而且为 了M主子,还要调査天沽口事件“真相査办。筆事”官兵。 孙岳用讯后,即通电全国,决定 鶴解直隶督军本兼各职匕以禾. 与段祺瑞决裂。
        段祺瑞的卖国投降和帝国主义的阴谋干涉,迫使国民军放弃 了有利防守,敞开了奉军入津的大门。3月20日,孙岳发表撒 军通电,国民军由京汉、津浦、京奉三条战线收缩到京畿附近。 孙岳心情郁闷,悲愤已极,遂染病在身,• 3月23日由天津撤至 北京,即住进了医院。4月中旬,隨军退至包头,9月抱病参加 “五原誓师。欲图加入北伐行列,继续与军阀作战,但病情加 重,不得不去上海就医。1928年5月27日病故,终年五十一 岁。
孙岳将军一生清廉,去世后案属无力营葬,其至交好友李烈 钧,张继、邓宝珊、杨虎城、徐永昌等为之募捐购地八十亩,12 月25日安葬于北京温泉山下。
附件一:
孙中山响应国民军之感电
        冯焕章、王孝伯,胡笠僧、孙禺行诸先生鉴:
        义旗幸举,矢慈肃清。诸兄功在国家,同深庆慰。建设之 计,急须决定,拟即北上与诸兄晤商。先此电达,诸唯鉴及。 孙文感 " '
(载于民国十三年十一月一日《順天时报》)
附件二 :
恭颂民军第三军军长孙公德政
        窃自政变以来,孙公禹行军长于率师靖难之余,为息土保民 之计,养精蓄锐,驻节保阳(定*当其始空,维持桑梓之邦,约 束鹳鹅之队,秋亳无犯,匕曾不惊。扶危济困,除莠安良6体恤 商觐,感通民隐。嗟我保定既经水旱之灾,复受刀兵之警。'幸赖 孙公以名世希才,布匡时纬,略统三军,而肃穆有儒将之风。 俾四野而腾欢,悉遂云霓之望。倘非军令严明,德威素著.昌区 斗大一城,何堪设想?即今数百里口碑载道亿万家心版齐铭, 是真一路福星,万民生佛也。谨登报端,以扬德政。
保定绅、商、学各界全体恭颂、
(載于民国十四年元月十「日《天津益世报》)
附件三:
孙岳严整军纪之布告
        督办公署昨出布告云”为布告事,照得直隶地方,连年水旱 为灾,疮痍满目。此次军兴,我国民二,三军伐罪吊民,无时不 以抚安为念。出兵布防,力戒骚扰。给养运输,确定范围。孰意 竟有不肖官兵,借端苛索,土匪溃卒,借公招摇。黠者冒滥为 好,强者贪残无忌。分配不公,监守自使。用余堆积,变价分 肥。甚至勾结地痛,语搜枪而吓诈钱财厂鱼肉乡民,指逃兵而株 连富户3金丹.鸦片,公然自支应之科八任辇车牛,所至辄诛求 以尽。民命几何,能堪荼毒,酿此现相,深用痛心!本督办生长 田间,疾苦素所深悉,方拟军事略定,尽除苛政。不料宿愿未 偿,乃反先有扰民、贼民之事,使本督办目睹。其中固有权力所 不及、或时事所不能之各种原因,为乡人所深谅。然身为直人, 竟任直事如此败坏,父老纵不余责,自问亦殊无以自容。现在各 处兵站,逐渐计划,设置各部,天额已卽妥速规定,具报备 査。以凭汇饬兵站总监部,筹备给累,按时接济。本督办已与诸 将校约,此后务各激发天良,整躬率己,严饬所部,恪守纪律, 不得再作扰民之举。倘或不知俊改,仍有前项事情发现,定即以 土匪论,依照军法及惩治盗匪法从严惩办。深望我诸父老兄弟, 劳怨毋辞,共事纠察。~有闻见,即行告诉地方官,或迳达本督 办,勿稍徇隐。査实之后,立即依法办理,决不宽贷,以振军规 而苏民困。除通令各部队从严査禁外,合亟布告军民人等,一体 知悉,切切此布!
(载于民国十五年三月七日《天津益世报》)
附件四:
陆军上将国民政府委员
孙君禹行公葬鑫志(张继撰文)
        帝运至有清而穷,我先总理孙公倡大义于天下,四方豪俊, 闻风并起。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侧睨虏廷,人切同仇之 说。于是,受命盟会,赞襄挞伐,得文武同志数十辈,文而益 愤。遂以历从覆清室、,克袁氏暨一切攘除盗窃诸役,其中文武兼 资、勋劳卓著则莫不推禹行孙君。君于辛亥革命率师次江北,为 前驱,甲子褫曹氏于故都,纠反正之众建国民军3乙丑返军于今 '河北省,驱寇牧民,用恭事员公决制,开新省府,三举而明三 义,海内顷动。今岁国民政府统一,君先卒沪上。河北肃清,君 不及见。政府方欲倚君总北方事,君不及为。此吾党内外所为同 声悼叹者也!君讳岳,明故督师高阳文正公九世孙。文正击胡殉 国,忠烈贯乎后裔,待时复仇,其世志也。少而伤世愤时,倜傥 不羁。及袁世凯设校散军校于保定,君以为及时,奋身投籍。学 成登进,阴事结纳。辛亥之役,君从戍吉林,未及有为,为敌觉 斥去,脱身而南旋。以改革中国非从北方入手不可,乃辗转依曹 氏,养晦十年始得凭籍。方其与敌狎处,日蹈危疑,君夷然不以 为意。敌亦重君廉正,未卒虞君,大勇无畏,惟君有之。君之 长省府统饥军十万,终不违道取财。财至,先以饷友军,终不私 所用属吏皆朴直勤恳之士,能信于民。虽为期三月,価飴备 尝,其治绩前未有也。国民军之绷于南口,君遂舍兵。忧患流 离,旧疾日笃。党议轸君劳苦以枢密处。君终焉尽瘁。病革之 际,萧容对客,阳阳如平生。君既不事家人生产,身后荡然。同 志等乃迎君柩北平,公葬君于温泉山下。请诸省政府为辟墓园, 得地八十余亩。余时以政治分会事滞留北平得会葬君,墓石文佥 以命余。余与君同籍而又同志,表陇题阡,责又奚辞。爰诧文 字,毕君大事。所幸碧霄黄壤寿不朽之国士,尤赖青琨白磁留无 尽之功名。君生于光绪四年,其卒以中华民国十七年五月二十七 日,其葬以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君之祖旦良才,妣林氏。父 曰迈唐,妣田氏。兄一人,弟二人。妻梁氏;无所出。继妻张 氏,生子曰白琦,生女曰白琨。又继妻崔氏,亦无所出。
        序君事状列得备书。
中华民国十七年十二月一日立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