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王立新是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人,可谓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这样就使得的他从小 就养成了忧国忧民的性格,并尝试着用文学来表达自己的情怀,憧憬着走入文学的殿堂。可 惜“文革"使得许多像王立新一样的“老三届"的学生的命运发生了变化。从学校回乡后,他 在1969年应征入伍,来到了大西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当战士,后转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任 政治部干事,一去就是漫长的十二年,他把自己的青春和理想交给祖国和人民所赋予的神圣 的使命,也尝试着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1979年,他在《解放军文艺》上发表了处女作《秋 雨》,以后便陆陆续续的时有作品发表。转业后,他本来可以有更好的工作,但依然放不下她 的文学梦,经过辗转周折,最后到了唐山市文联工作,后来成为了一名专职作家。他先后历 任《唐山文学》编辑、主编,唐山文联副主席,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中国报告文学 学会理事、河北省作家协会理事、文学创作一级。迄今已发表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等百 余(部)篇,其中短篇报告文学有《另一种美丽》《唐山一条街》《面对死神歌唱》《音乐家和他的 两个妻子》等多篇,中篇报告文学有《火箭碑》《昨夜省城有雷雨》《地震和人》《穿过蘑菇云腾 起的地带》《王国藩沉浮记》《毛泽东以后的岁月》《要塞上的海》《东方的诉讼》《北方大港之 梦》《走出老屋》《永不沉落的白帆》等多部,长篇报告文学《韩振国和他的乡亲们》《马胜利的 是是非非》《安徽大包干始末》《要吃米找万里》《中国往事》《曹妃甸》《首钢大搬迁》《唐山人在 汶川》等多部。作品曾荣获河北省第二、三、十一届文艺振兴奖,并多次荣获河北省精神文明 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河北作家协会优秀作品奖和大型文学期刊《昆仑》优秀作品奖。
王立新多年来一直锲而不舍、坚韧不拔地进行着报告文学的创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绩。他曾因《王国藩沉浮记》产生过轰动效应,成为当时热议的话题,也曾引起争议,也正是 这篇作品使他对把握重要或重大题材的创作有了尝试,写作有了突破。这篇作品可以成为 他创作的一个转折点。他喜欢写大题材,喜欢写具有史诗性和具有崇高美的作品。他的创 作往往是大题材,大框架,大气势,因而显得大气磅礴,沉实厚重。如他80年代中赴凤阳采 访,所写的《要吃米,找万里——安徽农村改革实录》,深刻地表现出了万里在安徽期间所进 行了农村改革,真实地再现了当年所出的“历史的艰难抉择一一1977至1980:万里支持包产 到户的决策内幕”和“人民的伟大创造一从山南到小岗:双包生产责任制的发祥地”,以及 “迅速推向全国一一从安徽到北京:不可遏止的趋势"等伟大的创举。进入新世纪以后,他写 了许多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的主旋律的作品,在创作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飞跃,达 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如他2006年接受了中国作协和河北省作协让他创作长篇报告文学《曹 妃甸》的任务后,他对曹妃甸开发建设的历史和现状作了广泛而深入地采访,占有了大量的 第一手资料,产生了深切的体验和强烈的感受。他呕心沥血、数易其稿,饱含深情地记录了 发生在家乡土地上的曹妃甸建设的进程,热情讴歌了建设者科学决策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生 动表现了“锲而不舍、艰苦奋斗”的“曹妃甸建设精神气这部作品可视为王立新的代表作和 创作上的一个新的里碑程。它为“大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共同建设和谐文化”作出了积极 的贡献。这不仅是一部充满时代精神和诗性的作品,也是一部充满历史容量和理性的作品, 能给人以多样的审美感受,因为从史学的角度解读,《曹妃甸》是在为一个发展中的区域留下 时代的见证,从孙中山的建造北方之不冻大港到现代化港口的建成整整一个世纪,记录这个 海中孤悬之岛的巨变的历史过程,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完成一个本该属于历史学者 或社会学者完成的工作。可见它是史学和文学的结合,哲学和美学熔铸。正如中国作协党 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张胜友所说:"王立新的《曹 妃甸》体现出关注现实、拥抱生活、反映时代的创作精神,也有较好的文学性。……《曹妃甸》 之所以表现出大气势、大气派,就是因为它拥抱了当下变革的生活,曹妃甸的建设和发展,就 是当下变革的社会的缩影。作品除了正面描写建设中的曹妃甸,同时还有一种历史的纵深 感。所以,它是立体的、厚重的。”
接着,他又在此基础上,创作了《曹妃甸》的姊妹篇《首钢大搬迁》,这是被人称为是一部 “具体而又生动地反映首钢人一诺千金精神的沉实和厚重的作品,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现代工 业史诗"⑵。它写出了首钢为了祖国的首都北京环境的发展,而放弃现代化的环境到曹妃甸 的搬迁历程。他在《曹妃甸》的后记中这样写道:“在曹妃甸所上演的改革开放的壮举,也许 会使这部作品成为另外作品的前奏。这是因为当我写完最后一行文字时,顿然发觉它不应 当成为终极作品,而应该从更深更广的角度继续书写新的篇章。”⑶他在写《曹妃甸》的时候, 对首钢的搬迁已经作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并在作品中用了一定的篇幅作了介绍。但他认为那 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再一次进入首钢,进行深入和广泛的釆访,为首钢史无前例的搬迁撰 写一部新的作品。进入首钢以后,他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为首钢人的牺牲和奉献精神, 为首钢人的气魄和胆识!首钢为了首都北京,这个“具有八十多年历史的首钢涉钢系统,即 将在石景山永远消失,十万首钢人背井离乡,陆续到长城脚下和渤海岸边一片又一片荒凉的 处女地上,从零开始创新创优创业,辉煌而又悲壮”⑶。可见,首钢的搬迁不仅是时空上的转 换、地域上的转换,更是一个心灵上的转换。他亲身感受到了首钢沸腾的生活,从首钢大院 到遥远的矿山,从老厂到新厂,结识了许许多多可亲可敬的首钢人,写出了首钢搬迁的过程, 写出了首钢人搬迁的心路历程,因此得到首钢人的认同和赞许,被首钢总公司授予“首钢荣 誉职工”称号,这是首钢历史上第一次授予这样的称号。
王立新的作品不仅有强烈的时代精神,也有丰富的人文精神,这突出地表现在他的长篇 报告文学《唐山人在汶川》上。作为一个经历过唐山大地震劫难的人,在抗震救灾中唐山人 民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相互救援、相互扶持、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真挚情感和美好人性。这 种在特殊境遇所展现出来的伟大的人文精神一直在感染着他,鼓舞着他,令他挥之不去,铭 刻在心。所以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与汶川人民感同身受,息息相关,为此他揪心不已,夜 不能寐,产生了要立刻去汶川的强烈愿望。与此同时,他接到了赵勇书记在灾区给他打来的 电话:“老王,灾区感人的故事太多了,处处催人泪下,请你尽快来。”肩负重任的王立新在6 月4日飞赴灾区,采写唐山人赴汶川抗震救灾的报告文学。四川也是王立新的第二故乡,他 曾经作为一名军人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作了十多年。在参加此次采访活动的作家中,他 的感受无疑是最为特殊的,因为他不是以采访者而是以经历过大地震亲历者的身份来写汶 川大地震的,这是一种独特的视角和独特的情感。在灾区的采访中,他不辞劳苦,辗转奔波, 从成都新都区一绵阳市一绵竹市一聚源镇一安县一晓坝镇一青川县等地,行程超过1000公 里,足迹遍布整个灾区,采访了唐山农民志愿者、抢险队、医疗队等,听到了无数感人肺腑的 故事。他的心灵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触动,一向豪爽、开朗、豁达的他忍不住数次落泪。6月 20日,王立新返回唐山,他一面继续追踪提前返回的志愿者队伍,一面投入了紧张地写作。 年近六旬的他,身体并不好,但他忘记了这一切。他的电脑旁堆放着半米高的采访素材资 料,患有关节炎的他不敢开空调,额头布满了汗珠,背心都湿透了。唐山志愿者的奉献和牺 牲精神深深地感动着他。他每天3点多就起来写作,中午吃点饭休息一会儿,就一直写到晚 上六七点钟,全然忘记了劳累。他废寝忘食,蟬精竭虑,每天写一万多字。仅用了一个多月 的时间就写成了 35万字的《唐山人在汶川》的长篇报告文学。在写作中,他多少次泪水模糊 了视线,他只好到卫生间用毛巾擦一把脸,镇定一下情绪再继续写。如此动情,这是他“从事 文学创作以来流泪最多的作品。这泪水,不仅仅是悲伤,而是感动,面对感动的感动这是 因为“见到如此多是志愿者忘我地奋战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都会留下激情的泪水”⑷。他 终于完成了《唐山人在汶川》这部长篇报告文学的写作,为的是“让全国人民知道”,让“我们 后代铭记”唐山人在汶川的生死救援和患难与共的人文精神。
正是这样的时代精神和人文精神才使得王立新的报告文学攀援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达 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
王立新的报告文学有着厚重的历史感,达到了历史容量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它以 深厚的历史容量、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浓烈的人文精神呈示了审美新质。如《曹妃甸》这部长 篇报告文学从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角度解读了曹妃甸的经济地位和战略意义,表现了曹 妃甸开发建设的伟大历程。在作品中,全景式地展现了革命先驱、仁人志士、国家各级领导 人为建造北方大港所做出的远大规划和科学决策,真实地再现了曹妃甸的建设者们锲而不 舍、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英雄壮举,生动地表现了在曹妃甸的建设中所凝聚和形成的曹妃 甸精神,忠实记录了曹妃甸工业区由发现、论证、比选、立项到开工建设十多年来所经历的艰 难历程,以浓重的笔墨描写了决策者、开拓者和创业者的精神境界,彰显了曹妃甸所焕发出 来的现代工业迅猛发展的勃勃生机,昭示着新时代赋予曹妃甸精神的崭新意义。
建造北方大港曾是孙中山先生的宏愿,他在《建国方略》中亲手构制了兴筑北方大港的 蓝图,并想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其发展到当时纽约港的规模,但由于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使这一 设想只能成为一纸空文。国民党政府也曾成立“北方大港筹备处”,但当时国力的贫穷和日 本侵略者的入侵,建造北方大港的所有计划也都沉没在渤海湾的泥沙之下。只有在21世纪 初的今天,建造北方大港的蓝图才能变成现实,曹妃甸也成为经济发展的龙头和现代化建设 的示范,并正在逐渐变为经济高速增长、社会高度和谐、环境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美丽的海上 城市。这样,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上有了这样一个程序:二十年前看广东(深圳),十年前看 浦东,今天看冀东(曹妃甸)。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曹妃甸建设时高屋建轴地指出,一定要按 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地把曹妃甸工业区规划好、建设好、使用好,使 之成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这就雄辩地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改革开放的今 天,才能把梦想变成现实。这种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衔接,理想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使我们强 烈地感受到历史前进的艰难步履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深刻地理解了只有社会主义才 能够救中国和发展中国的伟大真理,使我们充满了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投身于这场 伟大建设的无穷力量。
在《首钢大搬迁》中揭示了首钢大搬迁的过程,讴歌了首钢人的牺牲和奉献精神。首钢 是中国钢铁战线的一面旗帜,是中国钢铁企业的一个缩影。作品回顾了首钢的成长史,搬迁 史以及首钢人的情感变化和心路历程。这个具有九十年历史的全国知名的超大企业,为了 首都的生态环境,也为了自身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困境中艰难转型,寻求突破,进行蜕变, 它把搬迁调整的过程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探索、自主创新、激情创业的过程,为建 成国际一流企业集团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样就使得首钢在实施搬迁调整中开辟了新的发展 空间,展现岀了新的活力与前景,这不仅是首钢人新的创业精神,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经典实 践。作品写出首钢人搬迁的独特心境,从拆迁自己亲手建造的工厂设备到曹妃甸建设新厂, 从物质条件优越的北京搬到荒凉边远的海岛,这是得需要多么大的牺牲精神啊!在《泪洒厂 东门》和《永别了,功勋高炉》真实地再现了首钢人与首钢诀别的情景,写的荡气回肠,感人肺 腑,既让我们体验到了首钢人的离别情绪和与首钢的深长情谊,也看到了首钢人的巨大的牺 牲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曹妃甸》和《首钢大搬迁》都有着强烈的美学色彩,实现了诗性和理性的完美契合。它 虽是纪实文学,但在纪实中却流溢出强烈的诗性和激情。这一方面来自建设者在现代化港 口建设中和首钢大搬迁中所表现出来的火热激情和崇高力量,另一方面来自作者对建设者 深切的感佩和由衷的赞美。他诗化了这激情燃烧的岁月,美化了曹妃甸人改造自然、首钢人 建造新厂的历史,弘扬了在曹妃甸和首钢建设工程开发建设中所凝铸的时代精神。在《曹妃 甸》中那用“蓝色”思路改写煤都历史的伟大设想,那“把大陆与海岛连起来”,天堑变通途的 跨海工程,那吹沙造地的当代“精卫填海”式的伟大壮举,那战胜风暴潮、解救民工充满人文 精神的感人故事,那各级领导者为建设曹妃甸所投注的巨大心力,那引动首钢等重大企业来 这里落户投资的重大举措,那无私奉献、勇于开拓的建设者的创业精神,在《首钢大搬迁》中 首钢人的庄严神圣的承诺,胸怀大志、奋斗不息的创业精神和奉献意识,在渤海深处建设中 国一流、世界一流的精品钢铁基地,那吸引世界、吸纳百川建造美丽滨海之城的美好远景都 在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感动着我们。如今的曹妃甸因为有了首钢这样的超大型企业,已不仅 是一个工业区,而是一个时代的精神,一个时期的楷模,一种理想的实现;它也不仅是一个举 世瞩目的建设之岛,而是一个英雄之岛,一个神奇之岛;它不仅是河北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而 且是全国的科学发展示范区,是经济高速增长、社会高度和谐、环境最适于人居的美丽的海 滨之城;它不仅是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区,而且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伟大展示,一种理想的具体 实现。可以说,《曹妃甸》和《首钢大搬迁》这两部报告文学是曹妃甸精神的英雄赞歌,是曹妃 甸建设者的奋斗史诗,更是一部充满现实主义精神的壮丽华章。
三
在王立新的报告文学中,注重从历史的高度和历史的真实性上来解读所表现的题材, “从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勇〕评价所要写的对象,因此他的报告文学就有了较深刻的思 想内涵和较强的艺术独创性。如在《要吃米,找万里——安徽农村改革实录》中,作者站在历 史的高度观照和回视那段在改革开放之初,万里在安徽勇于进取、大胆改革,率先进行农村 改革,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也为在全国进行改革提供了范本。但作者在写作中并不拘泥于 历史材料、具体事件、人物行为的组合排列、铺张陈述,而是把历史与现今紧密联系,找出历 史与时代的紧密联系,把历史与现今互相融通。如在《曹妃甸》中,作品把曹妃甸建设发展的 历史厚重和建设者们的典型表现密切联系,并把其置放在国家民族利益和推动历史发展的 大格局中去分析和审视;对在曹妃甸建设中纷纭复杂的矛盾现象和社会问题不作简单的褒 抑,而是纳入哲学的高度去思索和衡量。如对在曹妃甸建设历史上所出现的各种不同见解 和不同举措,他都进行了历史的、辩证地分析;凡是为曹妃甸建设做过贡献的人(包括各级领 导和普通百姓),他都真实、公正地予以叙写,而不是因人而异、因时而说。这样,这部作品就 具有了历史的真实和科学的含量,而不会时过境迁,成为过眼云烟。在《首钢大搬迁》中,作 品写出了首钢的历史和首钢面临的困境,写出了首钢的创业精神和搬迁精神。首钢是一个 具有光荣传统而又不断开拓进取的企业,经过几代首钢人的拼搏奋斗,首钢为国家做出了骄 人的成绩,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如今首钢为了使北京成为文明宜居 的国际化大都市首钢改善环境而必须要搬出北京,别无选择。但在时间并不是刻不容缓的, 但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他们决心牺牲自己的眼前利益而立即搬迁曹妃甸,这个重要的选 择,对国家、对北京、对企业的未来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就是首钢精神!这就是首 钢的奉献和牺牲精神!它把首钢的发展历程与搬迁历程放在一起对照审视,用首钢建设的 辉煌历史衬托首钢人的在大搬迁中所表现出来的奉献和牺牲精神的崇高和伟大;用首钢人 的创新精神和进取意识表现对首钢光辉历史的发展和弘扬。因此首钢搬迁成为了全世界企 业搬迁的范例,一个不在首都的新首钢即将像朝阳一样在渤海湾中部冉冉升起。
同时,作者还善于将这种历史真实、哲学思索融入生动的描述和透辟的议论之中,因而 使得这部作品文采焕然、警策动人。如在《曹妃甸》中,作品对曹妃甸的重要作用这样定位: 如在《面对辽阔的渤海湾》中在写了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曹妃甸之后做出重要的战略指导方针 后,满怀激情地写道:“曹妃甸的意义,不仅仅是一般港口经济和腹地效应,也不单纯是产业 重组和循环经济,而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种定位,展现出中国 战略的世界性前瞻眼光。''作品中那充满个性化和人性化的人物,那鲜为人知的历史史料和 激动人心的现实场景,那宏大史诗般的篇章构制,那质朴刚健、雄浑开阔的语言风格都为作 品增添了许多魅力。尤其是作品中的矛盾冲突使得作品不断充满高潮,如《首钢大搬迁》在 “痛别首钢的日子”,把搬迁集体的矛盾心情和内在冲突揭示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看到首钢人 对首钢的深厚情感和巨大的牺牲。《曹妃甸》中所描述的曹妃甸曲折复杂的建设过程也同样 充满矛盾,让我们看到了曹妃甸建设艰难。作品中充满诗性的描写,也给作品增添许多色 彩。如《曹妃甸》对曹妃甸春天来临的描写:“曹妃甸海岸已经消融的湿地上,憋了一年的芦 苇、蒲草、野裨、狼尾巴草、蔓子草、白茅草、草苜蓿的种子便开始膨胀萌生。尽管也会从北边 吹来西伯利亚的冷风,甚至飘起一场晚来的雪,但寒冷毕竟转瞬即逝。接着就是解冻,地上 潮湿一片,有的地方还淌出了喧嚣的小溪,岸边不经意间便长出茸茸的绿意,期盼已久的春 天就这样在泥泞中来到了”。不仅如此,作者还饱含激情地对曹妃甸未来发展进行了宏观的 瞻望,在“一幅正在描绘的美丽图画"、“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等章节中对曹妃甸的历史意义、 伟大前程进行了形象的描绘和科学定位:“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上,上世纪70年代的广东 深圳是经济特区,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浦东是开发区,今天的曹妃甸是科学发展示范区”。 “曹妃甸,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它不仅是河北未来的一张蔚蓝色的名片,也将成为 当代中国献给世界的一张蔚蓝色的名片。"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壮举,伟大的壮举需要伟大的诗章。曹妃甸的建设、首钢大搬迁 汶川大救灾等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壮举,王立新写出了这些感天动地的壮举,写得气势恢 弘,激荡着爱国主义的热忱;写得雄浑博大,充溢着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这些作品它给我 们以精神的振奋和心灵的净化,给我们以前进的力量和美丽的畅想,鼓舞我们为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和谐文化而努力奋斗。
迄今王立新已出版中长篇报告文学20余部,短篇报告文学近百篇,写出了 400余万字 的作品并多次获奖。他却没有丝毫的成就感和快乐感,这正如他自己所说:“满足不是我的 性格。”写出一部又一部具有历史容量和现时精神具有史诗般的力作,是王立新永远的追求, 也是他的历史使命。
注释:
[1]武翩翩:《长篇报告文学《曹妃甸》作品研讨会发言摘登》,中国作家网2007年3月 29日。
[2]何启治:《波澜壮阔的现代工业史诗》,《首钢大搬迁•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版,第3页。
[3] 王立新:《曹妃甸•后记》,河北教育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63页。
[4] 王立新:《首钢大搬迁•后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42-443页。
[5] 王立新:《唐山人在汶川•后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50页。
[6] 恩格斯:《致斐迪南•拉萨尔》,《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 34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