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歌剧的渊源及诞生
抒发感情、宣泄哀怨是人类特有的性格。从简单的表情、单一的语言,到复杂的文 字;从简短的哼唱,几个人的朗诵对白,到简单乐器的组合。人类不断探索着更充分地 表达内心情感的方法,进而不断沿革发展,逐渐产生诗歌、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音 乐、歌唱和戏剧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各自的历史源远流长,它们相互融合的 表演形式也有久远的历史。
公元前,古希腊人就用带歌唱的戏剧表演形式在祭酒神仪式上献艺;西方宗教活动 中带歌唱的戏剧表演也有近千年的历史;在意大利,诗朗诵配歌、多重唱牧歌、戏剧幕 间音乐表演都有数百年的历史;中国的戏曲有近千年的历史,戏曲雏形的各类艺术表演 形式历史就更悠久了。当人们发现单一的形式或简单的组合不足以充分表达内心情感的 时候,一种新的表达方式的诞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文艺复兴孕育歌剧雏形:中世纪的欧洲,教会势力占主导地位,古希腊和古罗马的 文化长期受到压抑。人们生活在“宗教神圣不可侵犯” “宗教高于一切”的阴影下,虽 然当时弥撒曲、经文歌已趋完善,但是自由地追求美和快乐表达感情近乎奢望,长期的 压抑使人们渴求新的生活。14世纪到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觉 醒,人们开始注重表达内心情感,各种类型的文化形式在民众中萌发流行,人们用音乐
whu auxM j>aovu OAX1
再现自然,用歌唱抒发情感。世俗音乐与表演的结合形成了百姓喜爱的牧歌和田园剧, 可以说这就是早期歌剧的萌芽。它的流行悄然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思想和对文化艺术 形式的追求。
16世纪末,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批醉心于文艺复兴和崇尚古希腊、古罗马文学艺 术的专家学者,在研究发掘和重创古希腊悲剧诗歌的古老方法上,加入新创意,他们将 诗歌、音乐和戏剧结合起来,尝试创作了一些生动的音乐戏剧艺术小品,并在一些场合 进行演出,孕育了近代歌剧的雏形。
歌剧史上最早的歌剧:西方音乐史上公认的最早歌剧是《尤丽狄西》,奥塔维奥・ 里努契尼撰写剧本,作曲家佩里和卡契尼分别作曲,并同于1600年出版(均有原版流 传)。先后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首演,佩里作曲的版本虽晚于卡契尼出版,但1600年在意 大利佛罗伦萨首演以庆祝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和马丽娅•德•梅迪奇的婚礼,反响热烈, 且早于卡契尼版首演,被人们认定为歌剧的诞生。在此之前,佩里作曲的歌剧《达芙 尼》因没有完整的乐谱流传未得此殊荣。
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早期的歌剧,它还处在一种叙述性的将故事情节简单地串联在 一起,缺乏戏剧表现的激情和内在张力的状态中。音乐(乐器单一,数量很少)处于 简单的伴奏地位,完全不同于往后歌剧发展成为歌声与音乐处于同等重要和相互辉映地 步的状态。恰在此时,意大利克雷莫纳城的蒙特威尔第,似天才出世,他在多年从事教 堂音乐的经验和创作复调式的“牧歌”(一种预示了新音乐风格的诞生,体现了田园诗 意和世俗音乐精神的曲调)的基础上,将早期的歌剧从剧情到音乐全面地加以完善, 对歌剧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歌剧史上第一部杰作:1607年蒙特威尔第完成了歌剧《奥菲欧》,成为歌剧史上第 一部杰作。它和佩里作曲的歌剧《尤丽狄西》取材于同一个故事,脚本由诗人斯特里 乔创作。他将故事扩充为五幕,融16世纪以来音乐表现手法的精华和他本人创作经验 于一身。这部歌剧运用了独唱、重唱和舞蹈场面,并且使管弦乐对应人声、刻画感情、 烘托剧情。特别是作曲家在音乐中注入了个人生活中亡妻的巨大哀恸以及汲取悲痛中尽 情讴歌的无比动力,充分体现出他创作歌剧的深邃灵魂所在。这部歌剧音乐流畅,旋律 精美,情调高雅,伴奏丰富,感人肺腑,被后世称为歌剧史上第一部杰作。蒙特威尔第 成为后世歌剧创作采用“音乐和戏剧结合”的原则的开创者。从这部歌剧诞生到2007 年,已经整整走过400个年头。
歌剧《奥菲欧》取材于西方家喻户晓的古希腊神话故事,传说歌手奥菲欧为了使 妻子复活,来到冥府寻找妻子,下决心带她回到人间。他用歌声感动了冥河渡手、冥皇 后、冥王,但是,他最后违背了在回到人间之前不可以看一眼妻子的誓约,而使自己的 努力化为泡影。显示了人类情感的脆弱和作曲家内心对亡妻痛悼之情。大家熟悉的声乐 专业学生的教学曲目《世上没有尤丽狄西我怎能活》,是德国作曲家格鲁克创作的歌剧 《奥菲欧与尤丽狄西》选曲,也是取材于这个故事。
(一)歌剧的发展及沿革
从佛罗伦萨开始,歌剧在意大利迅速发展,逐渐成熟起来。罗马、威尼斯、那不勒 斯等地建立了许多剧院,上演作曲家们创作的大量歌剧作品,歌剧大师、作曲家斯卡拉 蒂一人就写了 115部歌剧。威尼斯建立了第一家歌剧院,当时人口不过10来万,30年 间建立的歌剧院就有11个*上演的歌剧多达400多部,使它成为当时意大利的歌剧中 心。
处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歌剧,得益于意大利文化在欧洲的支配地位,纵横驰骋 迅速传到欧洲各国,促使各国歌剧发展起来。法、英、德、奥等国的作曲家相继创作了 具有本国特色的歌剧,大致有:法国抒情歌剧以吕利和拉莫的作品为代表;英国民谣歌 剧以佩普什的《乞丐歌剧》为代表;德国歌唱剧等。并逐步发展形成了歌剧的几种主 要类型:
正歌剧:意大利歌剧经过作曲家勤奋耕耘,在约一百年中渐渐发展定型为正歌剧。 它属于严肃歌剧,题材庄严,咏叹调精致,舞台剧本用意大利语,通常分为三幕或四幕 数场,代表人物为亨德尔。
亨德尔是属于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岀生于德国,但他的创作成就是旅居英国从事 的意大利歌剧的创作,一生创作的歌剧有50多部。作品取材大多为英雄故事,音乐结 构很简单'剧情由宣叙调串联或加入乐队合奏来体现,咏叹调则表现人物的情感。体现 出自信、宏伟、辉煌、明快以及社会的朝气和探索精神。从后世来评价,他的作品缺乏 戏剧性,这和他所处时代不无关系。但是,咏叹调却不乏优秀作品流传,从严谨的曲 式、行腔的韵味、独到的情感、旋律的内涵等方面都显示出一种超越常人的气质。例如 作于1737年的《塞尔斯》中的一首“绿树成荫”至今仍为教学和演唱的精品,足见亨 德尔在所处声音炫技时代超凡脱俗的大师风范。
喜歌剧:意大利正歌剧因题材内容严肃,而往往在幕间加插滑稽、活泼的助兴表 演。这些幕间剧情节轻松、幽默,很受欢迎,逐渐分离于正歌剧-发展为意大利的喜歌 剧,也称为谐歌剧。代表作是裴戈莱西的《女佣作夫人》。喜歌剧多采用大段宣叙调, 有的不用伴奏,曲式较自由,节奏随语言韵律而动,还有些似绕口令的快速念白,非常 生动有趣。近代人熟知的罗西尼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直至当今仍是经常上演的 剧目,其中的唱段非常精彩,再现当时的喜歌剧风貌。
喜歌剧逐渐风靡欧洲,在法国甚至产生了 “喜歌剧之争”的两派辩论。一派崇尚 富丽堂皇,大型华丽,支持正歌剧;一派支持喜歌剧。不断的争论推动了法国喜歌剧和 法国大歌剧的发展。
早期的法国喜歌剧由流行曲调配滑稽歌词的“相声剧”发展形成,当时只有巴黎 歌剧院有权上演正歌剧,别的剧团只能演出相声剧,受喜歌剧影响,这些剧团在对白中 加入咏叹调,用浪漫曲、分节歌、舞蹈歌曲表现世态风俗题材,构成喜歌剧的形式。而 后,19世纪任何包含对白的法国歌剧统称喜歌剧*法国喜歌剧虽意源为喜剧性,却也 有表现伤感或悲剧性内容的,最著名的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歌剧《卡门》,剧中的唱段和 舞蹈皆佳,却是以悲剧结局的。
大歌剧:大歌剧不同于音乐贯穿始终的正歌剧和有说白的喜歌剧,它剧情复杂,场 面宏大,阵容豪华。19世纪始于法国,风行于世。后来也指大歌剧院中美妙绝伦的演 出。创作大歌剧的著名作曲家有:意大利的罗西尼、多尼釆蒂、贝利尼,德国的梅耶贝 尔,法国的奥柏、阿莱维、柏辽兹等。意大利的威尔第创作的歌剧也属于大歌剧之类,极受欢迎。
歌唱剧:受意大利歌剧影响,早期的德国歌剧虽用德语演唱,但却是意大利风格 的。他们把歌剧中的宣叙调换作念白,称为“歌唱剧”。德国歌唱剧是一种用念白代宣 叙的德国式喜歌剧形式,多以民间生活为题材。剧中交替出现歌曲、舞曲和念白。莫扎 特的《后宫的诱逃》和《魔笛》即继承了这种传统。韦伯的《自由射手》摆脱意大利 歌剧的影响,成为第一部民族歌剧。贝多芬的《费德里奥》也带有歌唱剧的成分。《费 德里奥》是贝多芬一生中创作的唯一歌剧,乐队部分过于交响化,声乐部分器乐化, 气势非凡,是19世纪初德国歌剧的最高成就。对古典和浪漫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乐剧:在歌剧历史上瓦格纳是个重要人物,他不仅创作音乐,还自撰剧本、亲任导 演。他立意创造一种新型的歌剧作品,其中各种因素(音乐、戏剧、壮观的场面)结 合成完整的统一体,称作“乐剧”。他强调管弦乐队的作用,大量短小简洁的主题片断 前后呼应,变化不已,交织成一个一气呵成的交响乐织体。他写了几部重要的理论著 作,并创作了大型乐剧作品《尼伯龙根的指环》以实现他的理想。《唐豪瑟》《漂泊的 荷兰人》以及后期的《纽伦堡的名歌手》都在不同层面实践了他的理论,对歌剧的发 展意义深远。
轻歌剧:轻歌剧原指小歌剧,于19世纪中叶,随大工业生产的发展,适应产业大 军的审美情趣应运而生,最早出现于英国。题材通俗,短小精悍,旋律动听。随后,这 种轻松活泼的轻歌剧相继在欧洲传播开来,维也纳代表人物苏佩,创作《轻骑兵》等 轻歌剧作品30部。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的代表作《霍夫曼的故事》饶有兴味。匈牙利 作曲家雷哈尔的代表作《风流寡妇》影响非常广泛。以维也纳小约翰•施特劳斯的 《蝙蝠》为代表的多部轻歌剧的诞生,迎来了轻歌剧最繁荣的时代。轻歌剧传到美国后 又演变为很受欢迎的美国轻歌剧。
音乐剧:音乐剧可称作歌剧的新品种,20世纪发展迅速,它作为一种大众文化, 日益为人们所熟悉、接受。由雨果同名小说《悲惨世界》改编的音乐剧(勋伯格作曲) 在中国的成功演岀,使中国观众对歌剧有了新的认识。早期的音乐剧产生于19世纪末 的英国,它吸取了民谣歌剧、喜歌剧的成分,融入古典舞、民间舞、话剧表演,成为独 具风采的艺术形式。美国纽约百老汇剧院自20世纪20年代掀起音乐剧热,上演了大量 的音乐剧优秀剧目,延续至今。1927年科恩作曲的《演艺船》让人耳目一新,它的剧 情、文学、歌词、音乐、舞蹈、表演、布景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建立起音乐剧的基本 观念。人们称科恩是百老汇音乐剧之父。1935年作曲家格什温的《波基与贝丝》首演, 这部带爵士风格的音乐剧被视为划时代的美国式歌剧。1957年作曲家伯恩斯坦的《西 城故事》首演,1961年该剧拍成电影,获十项奥斯卡奖。20世纪60年代,伦敦西区的 音乐剧创作表演取得长足进步,其代表人物是作曲家劳埃德•韦伯,他的《猫》《歌剧 院的幽灵》等作品享誉世界。另一代表人物就是前述创作《悲惨世界》的法国作曲家 勋伯格,他的《西贡小姐》以大投入、大制作闻名于世。这些受人欢迎的作品使音乐 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锐意改革的人们已不满足于在剧院里舞台上的大制作,他们 借助于高科技、大手笔走出了剧院。先是拍摄一些实景歌剧电影,牛刀小试。接下来,古老的埃及故事、歌剧《阿依达》回到了它的发生地。在神圣庄严的金字塔下,让观 众面对真牛、真马、真景,仿佛身临其境。借用高科技让舞台更加神秘莫测,那些伟大 的建筑使歌剧跨越了时空,仿佛回到了那个让人追忆的久远的年代,寓意悠远。歌剧 《图兰朵》也同样直接搬回故事的发生地,在北京紫禁城太庙前搭建舞台,实景演出。 歌剧将舞台艺术与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完成了它的现代演绎。这就是时下所 说的“景观歌剧”。
歌剧艺术经历了四百年历史冲刷,不断发展变革。同其他许多艺术形式一样,歌剧 也有着自己的生命轨迹,遵循着特定的必然规律。面对社会文明、科技发生天翻地覆的 今天,乃至明天更加巨大的变革的时候,歌剧的光辉或许会黯淡,但它总会遵循自身轨 道,朝着特定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