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音乐是灵魂
         歌剧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音乐。歌剧的音乐分为两大部分,即声乐(歌唱)和器乐 (乐队演奏的独立段落与歌唱的伴奏)。二者相辅相成,交相辉映。
        (一)声乐
        歌剧的声乐分为独唱、重唱和合唱。
       1. 独唱
       歌剧的“独白” “对白”是用不同类型、不同声部的独唱单独或组合表现的。
        (1)唱段的类别
        人们日常生活的语言可表达“意”和“情”。表“意”时,语速、音调平和,起 伏不大。表“情”时,语速、音调、节奏都有变化。歌剧的语言——唱段,也因此分
类:叙述性的、说白似的唱段称为宣叙调;抒情类的唱段称为咏叹调;介于两者之间, 或叙述与抒情的混合唱段称为咏叙调O
        宣叙调没有主题,结构格式随意,表现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旋律贴近语言自然声 调和节奏,抒情在抑扬顿挫基础上展开。咏叹调前的叙述和两段咏叹调的过渡常用宣 叙调。
        咏叹调的旋律优美动听,是剧中人物表达情感的最佳方式。注重声乐技巧的发挥, 将人物角色的喜怒哀乐彳顷诉、释放,因而咏叹调亦是歌唱艺术最具魅力的篇章。咏叹调 是歌剧中最具华彩的乐段,是歌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声部都有著名的咏叹调被人 们广为传唱,在各音乐会上歌唱家们也把这些咏叹调作为出彩的节目反复演唱。人们较 熟悉的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中的男高音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几乎成了电视歌 手大奖赛参赛男高音歌手的必唱曲目。咏叹调成了选拔歌剧演员的试金石,而这些演唱 也反过来促使这些唱段成为传唱不衰的著名咏叹调。
        咏叙调是动感、过渡的,它的作用与宣叙调基本一致。
        (2)演员声部的划分
        歌剧有其声部的划分,如同京剧的生、旦、丑、净。它的划分主要基于人的生理条 件不同而定。人声(说话、叫喊、唱歌)源于气流通过声带发生震动,由共鸣腔体 (胸腔、头腔、鼻腔)产生共鸣增强而得。声带的长短、宽窄、厚薄、闭合因人而异, 共鸣腔体差别更大,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音量、音域、音质及性能都有差异。根据这 些差异人声被分为不同的声部:男女高音、男女中音、男女低音。每一类又可细分为抒 情、戏剧两类,在女高音中还可加分花腔(女中音也有具花腔的特点的)。每个声部的 音域一般来说为两个八度左右。但是,人声如面千差万别,所以,对于声部的划分和界 定不是一个机械的概念,需要根据生理和心理等各个有关方面细心体察才能确定其个 性。总体上人声范围大体如下:
        小字一组c一小字二组b,有的可唱至小字三组c以上 小字组a一小字二组g,或a以上 小字组f一小字二组e,或f以上
        大字组C一小字一组a,有的可唱至小字二组c以上 大字组A一小字一组a,或a以上
        大字组F一小字一组f,或f以上
        各声部声音的一般特征及相关实例:
        花腔女高音:音色清脆,声音轻巧灵活而富有弹性,色彩丰富,性质与长笛相似, 适宜于表现轻快、活泼的感情和难度较高的快速音阶、顿音和装饰性华丽曲调。莫扎特 歌剧《魔笛》中的夜后所唱《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多尼釆蒂歌剧《拉美摩尔的 露琪亚》中的露琪亚《香烛已燃起》,意大利作曲家贝内狄克特的声乐变奏曲《威尼斯 狂欢节》都是由花腔女高音演唱的。
        抒情女高音:音色柔美、清丽,柔和圆润,以音质而不是音量取胜,适宜表现歌唱 性的曲调,抒发富于诗意的内在的感情。普契尼歌剧中的女主角咪咪、柳儿、曼侬都是 典型的抒情女高音。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怨》也是抒情女高音曲目。
        戏剧女高音:音色丰满明亮,声音浑厚,坚强有力,适宜表现强烈的、激动的、复 杂的情绪,富于戏剧性的激情和温柔深沉的感情。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的图兰朵 是典型的戏剧女高音。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阿依达》中阿依达演唱的《胜利 归来》是一首兼具戏剧和抒情性的女高音独唱曲。瓦格纳歌剧中的女主角大多是戏剧 女高音,他要求乐队庞大,女演员的声音需更具力度和穿透力。
        女中音:音色浑厚丰满,其色彩较戏剧性女高音稍暗,兼具戏剧女高音的深沉及抒 情女高音的歌唱性及灵活性,音区较低。其演唱和女高音类似,也有戏剧、抒情和兼具 华丽等不同特色。.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歌剧《卡门》中的女主角卡门为典型女中音。圣 桑的歌剧《桑松与达丽拉》中的女主角达丽拉是很具特色的女中音角色,其唱段绝美 动听,反映出女中音音色中温暖动人的特质。女中音还可以在歌剧中反串男性角色,例 如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的年轻的男仆凯鲁比诺这个角色,具有童稚和清新 的特色。
        女低音:女声中最低的声部,音色丰满坚实,声音较女中音更宽、更浑厚,适宜于 表现深沉、稳重的感情。类似低音弦乐大提琴或倍大提琴的音色。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 斯基的歌剧《奥涅金》中的《奥尔伽的叙咏调》就是由女低音演唱。勃拉姆斯著有著 名的《女低音狂想曲》。威尔第《假面舞会》中的乌尔里卡是地道的女低音。从女歌手 的生理条件来讲女低音声部特殊,较为稀有少见。
        抒情男高音:音色漂亮,声音优美柔和,气息流畅明朗而富于诗意,善于演唱歌唱 性的曲调。莫扎特《魔笛》中的王子塔米诺,《唐璜》中的奥塔维奥,韦伯《自由射 手》中的猎人马克斯,以及普契尼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的鲁道夫都属于这类角色。 歌剧《爱的甘醇》中的《偷洒一滴泪》,《艺术家的生涯》中《冰凉的小手》,《图兰 朵》中的《今夜无人入睡》是抒情男高音的典型唱段。
        戏剧男高音:音色坚实饱满,声音雄壮,强劲有力,富于英雄气概。善于表现强烈 的感情。威尔第歌剧《游吟诗人》中的曼利可和《奥赛罗》中的奥赛罗,普契尼歌剧 《西部女郎》中的约翰逊,柴可夫斯基歌剧《黑桃皇后》中的格尔曼,是典型的戏剧男 高音。
        男中音:音色浑厚丰满,较为厚重。若细分则有的偏高音,有的偏于抒情,或具戏 剧性。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和罗西尼《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的费加罗,比才 《卡门》中的斗牛士,都是典型的男中音。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颂》是 著名的男中音独唱曲。根据男中音的声音特点和剧情的需要,与剧中人物的声部可形成 对比。有些反派角色如威尔第歌剧《弄臣》中的黎哥莱托也是典型的男中音。
        男低音:声音低沉浑厚而不失流畅,具有浓厚的感染力和强烈的歌唱性,善于表现 庄严雄伟和苍劲沉着的感情。普契尼《艺术家的生涯》中的哲学家科林,威尔第《阿 依达》中的祭司拉姆菲斯和埃及国王都是典型的男低音。歌剧《白毛女》中的杨白劳 也是男低音。莫扎特歌剧《魔笛》中的太阳神是典型的男低音。
      2.  重唱与合唱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每个声部一人演唱)组合演唱的方式叫重唱。重唱根据 声部数量的不同有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甚至九重唱。根据组合声部的不同又可分
为女声重唱、男声重唱或男女声混合重唱。
        两个声部在和声基础上的声部组合,叫二重唱。如果以一个旋律声部为主,另外的 声部作伴衬则叫主调组合;两个以上的旋律性声部按对位法则组合且关系平等叫复调组 合。由于歌剧中两个人物的组合场景非常多,作曲家在歌剧中多用二重唱,几乎每部歌 剧都有主调二重唱或复调二重唱的曲目。其中以男女主角的混声二重唱最常见,这种以 爱情为基调的二重唱是作曲家刻意展示的重要段落,通过音色的对比,用动听的旋律抒 发各自感情,发展剧情,最易打动人。例如威尔第歌剧《茶花女》和普契尼歌剧《蝴 蝶夫人》中著名的爱情二重唱,实在是扣人心弦、感人至深。歌剧中三重唱已不很多, 五重唱以上的一般是几组重唱的复式组合,已较少见了。其中以威尔第歌剧《弄臣》 中的四重唱、多尼釆蒂歌剧《拉美摩尔的露其亚》中的六重唱最为著名。
        每个声部由多人组成的几重唱称为合唱,合唱也分男声合唱、女声合唱、小合唱、 大合唱,作曲家往往根据剧情的需要来安排合唱的规模。经常用来表现群体形象,起陪 衬、烘托作用,一般不参与主角的矛盾冲突。例如歌剧《弄臣》中“悄悄地,悄悄 地”,《卡门》中“艺术家的生涯之舞”等。凡需要豪华壮丽、气势恢宏的宏大场面, 表现慷慨激昂的情感场景,合唱效果最佳。例如歌剧《自由射手》中“猎人合唱”, 《纳布柯》中“希伯来奴隶合唱”,《丑角》中“铁钻合唱”,《乡村骑士》中“村民合 唱”等。
        (二)器乐
        管弦乐队在歌剧中的作用是逐步提升的。乐队的规模从最早的10来人、几种乐器, 发展到乐器配置齐全、乐手几十人甚至近百人的中大型管弦乐队。它在歌剧中的作用也 从简单的伴奏发展到直接诠释作品主题的地位百
       1. 歌剧中的器乐曲
        乐队在演出时,不仅为歌唱家伴奏,还演奏独立乐曲:序曲、前奏曲、幕间曲等。 这些乐曲可单独作为音乐会的演出曲目。
        序曲是正式演出前的一首乐曲。它将全剧或悲或喜的基调予以点示,先现作品主 题,提示情节轮廓和人物特征,铺垫剧情,还可烘托歌剧气氛,增加歌剧的气势。我们 可从著名的《卡门》《茶花女》的序曲中领略奥妙。序曲是作曲家表现器乐创作技巧的 手段之一,作曲家常把歌剧中最精华的段落提炼出来,使它成为整部歌剧的浓缩,以超 强的概括性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就把全剧的基调和内容表现出来。
        前奏曲是各幕之前的一段乐曲,较序曲短小,对下一幕内容作梗概表达。
        在幕与幕、场与场之间有一些转换、延伸情绪,填补换景时差的乐曲,这些乐曲称 作幕间曲或间奏曲。歌剧《卡门》有一首著名的间奏曲,旋律异常优美,也表现了主 人公的内心。歌剧《乡村骑士》也有著名的幕间曲,旋律宽广,体现了美丽而庄严的 田园风格。
        2.器乐在歌剧中的作用
        从贝多芬的交响乐作品中,我们可以抽象地领悟出作曲家表达的各种丰富的情感。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刻画人物特性就鲜明多了,这是因为我们了解《梁祝》的故事 和背景。歌剧中,有歌词的演唱易于理解,器乐则长期处于从属的地位。其实,它能够用音乐的语言给剧中的角色注入活力,获得生命。如果仔细听歌剧唱段,你会发现器乐 协奏同样精彩,没有它们的烘托,便难以产生激动人心的效果。
        看过电影《地道战》的观众对那段加弱音器小号的音乐恐怕难以忘怀:鬼子来了! 歌剧中这种形象联觉的音乐遍地都是。类似《梁祝》对人物的心理刻画,在歌剧里也 随处可见。至于对动作、舞蹈的陪衬,对背景环境、自然景观的描述更不在话下。另 外,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内涵,如果不对作品甚至剧本原作进行研究便较难领悟。接下 来将在歌剧的具体篇章中对器乐曲作进一步介绍。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