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工作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是周恩来总理生前指导的,交给 人民政协的一项主要任务。丰南政协本着用历史教育后代,从而培 养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激发人 们的爱国热情,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本着“广征博采,重 点抢救,积极整理,适时出版”文史资料工作思路,从工作伊始,历 届主席、副主席把盛世修志,泰年纂史为己任,为人民群众提供优 秀的精神食粮为夭职,以编纂县志为突破口,大力开展文史资料的 征集、编辑出版工作。县志的编纂工作,是81年由县政协启动的。 由李平寰副主席和李继隆科长主抓这项工作。历经7个寒署,虽然 三次调整编辑人员,更替队伍,但政协在编纂工作自始至终担当主 角,担起了重任。志稿8次改篇目,7次增删有关内容,五易其稿, 曹枫衣委员年越古稀,也积极参与、忘我的谋划和撰写。于,1990年 编辑出版了丰南县历史上第一部县志,被省、市地方志办公室及国 家级史志研究专家、学者,称之豈?成功的一部县志。被丰南人誉为 "百科全书"。
随着县直各单位及乡镇分志撰写工作的深入,于1987年7月1 日,县政协召开了有解放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老军人、老工 人及文史工作者、文艺创作人员120人参加的文史资料工作会议。这 次会议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政协和省政协文史工作会议精神,解决 文史资料工作方向的问题。会上下发了征集提纲,提出了全面征集 史料的意见。当年,就征得史稿40件,较有价值的12件,推荐到 上级政协10件,当时省、,市政协的领导曾亲自到丰南核稿、采用。
1991年,县政协增设了文史委员会,对文史工作的蓬勃开展,开 创新局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涌现出了一批热心文史资料工作的领 导及文史工作者。有热心支持文史工作的政协主席赵忠、王佐华、阎 印奎、刘树新,副主席李云汉、李平寰、万韬、王绍宗、王正宇等 政协领导干部,王士义、付爱文、董建东、髙雪扬等县党政领导。发 展了一批象李继龙、马嘶、朱继经、佟凤瑞、王俊忠、李俊胜、高 昌顺、刘长太、董瑞新、耿少军、赵德玉、邢玉洲、曾庆金、孙志 宏、李友生、李枝增、孙玉春等新老文史工作骨干。撰写出了一批 象《胥各庄镇发展史》、《煤河的兴衰》、《丰南猪鬃业的发展史》、 《胭脂稻兴衰经过》、《莲花落早期班社之一赵家班》、《唐剧起源》、 《评剧创始人一孙氏三枝凤》等反映丰南特点的有价值的史料。
丰南政协充实扩大文史队伍,积极宣传发动文史工作者,开展 史料征集工作,截止到92年底,征集了约百万字的文史素材,经过 核实整理,撰写出50余篇有较高价值史料,推样给省政协、唐山市 政协35篇,被釆用28篇,《唐山劳动日报》刊载3篇。同时,协同 县广播电视局开辟了电视专栏——《丰南史话》,定期不定期组织政 协委员及文史工作者播放本县史实,向社会进行近代史和现代史的 普及教育,扩大了政协文史工作的影响。在史料广泛征集整理的基 础上,县政协与县志办合作,于1984年编辑出版了《丰南史志选 编》第一辑,64篇稿件、20余万字。1986年出版《选编》第二辑, 39篇、16万字,1988年出版《选编》第三辑,35篇、18万字。挖 掘整理出了象《裴文中传略》、《猪鬃创始人——赵新》、《河头义和 馆经营小史》、《丰南猪鬃加工业发展简史》、《猪鬃工人斗争史话》、 《悲惨的劳工生活》等一批重要史料,并被省、唐山市政协文史刊物 选载达20余件。三辑《选编》曾选送到全国政协参加了全国政协系 统文史资料刊物展览。
现值得一提的是,政协委员、市志办主任李继隆同志不仅致力 于县志及文史资料的编纂撰写工作,利用业余时间,还撰写出了乡 土教材——《可爱的丰南》一书,全面介绍了丰南政治、经济、文 化、科技的发展史、革命斗争史,以及近代、现代涌现出来的可歌
可泣的英雄人物、模范事迹。由天津人民岀版社出版4万册。这本 书成为了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同时,他还深入到一中、二中、实小 及大中专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的安置工作会议上,讲述丰南的革 命史、发展史,对人们理想、前途、人生、世界观、价值观教育起 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推动了读史、用史活动的开展。并通过文史 资料工作,起到了 “以文会友,以史联谊”以及“文史搭台、经济 唱戏"的作用。丰南政协的文史书刊发行成绩突岀'连续多年被省 政协评为文史书刊发行一等奖。政协常委、组织宣教科副科长杨立 雪,政协常委、组织宣教科副科长郑健民同志被省政协多次评为文 史工作先进工作者,政协常委、办公室副主任刘宝池< 郑健民等同 志被省政协吸收为文史研究会会员。
从1993年到1997年,丰南市政协文史工作,早合唐山市政协 《唐山大地震百人亲历记》、《唐山名萃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撰写 大地震史料12篇,《名萃》史料22篇,这些史稿,除地震史料刊登 一篇外,其余全部釆用c并为编辑出版《丰南名萃》打下了基础。同 时,为省政协编辑岀版的《河北名人传略丛书》,整理撰写出《裴文 中传略》、《党的好干部李润五》、《猪鬃加工业创始人——赵新》、 《猪鬃加工工具创始人——“钊子李"》等史料。为贯彻落实全国政 协主席李瑞环同志在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闭幕会上关于要总结政 协工作、积累经验、丰富精神财富、改进工作、指导实践的指示精 神,经主席会议研究决定,97年编辑出版《委员风采》一书。此书 的岀版,不仅是对丰南政协成立17年来客观历史的总结和评价',给 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今后指导政协工作有着一定的现实意 义和历史意义,也是向人民政协成立50年华诞献上的一份厚礼。
1997年4月,丰南市政协为落实全国政协、省、唐山市政协文 史工作会议关于全面征集建国后文史资料的安排部署,召开了有离 退休老干部、新老文史工作者及爱好者、文史通讯员百人参加的文 史工作会议。市政协.主席刘树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逊,市委 常委、市政府副市长郑印生,市政协副主席王绍宗,秘书长杨振春 及机关科室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刘树新主席作了重要讲话,对我 市政协文史工作,特别是建国后文史资料征集工作明确了指导思想、 工作思路、方法、步骤和措施,向与会人员提出了希望和要求。王 绍宗副主席向文史通讯员宣布了工作计划,布置了具体撰写任务。市 政协科教文卫史副主任李继隆及组织宣教科副科长郑健民向会议作 了关于文史资料征集撰写的原则等业务知识方.面的辅导。这次会议, 全面部署了建国后文史资料征集工作,扩展了文史通讯员队伍,使 政协文史工作在丰南的文化建设史上又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丰南政 协文史这个园地,在各级党政领导及政协领导及政协组织的浇灌下, 经过广大文史工作者的辛勤笔耕,写出了新的篇章,开出了绚丽的 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