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瞬间,叫震撼;有一种瞬间,叫改变。
唐山与汶川都经历了那一瞬间的震撼,所以就一定会有飞跃式的改变。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灵魂,唐山的抗震精神铸就了新唐山的崛起之魂。32年来,新唐山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步伐走过来的。英雄的唐山人民,正是在“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激励下,以满腔热血浇铸新唐山的文明之魂,成为现代化新唐山能够迅速崛起的一种精神力量!以抗震精神浇铸唐山的城市之魂,打造唐山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因为有了灵魂,所以城市是活的。活得滋润,活得现代,活得开放,活得多彩多姿。
美国朗艾道,法国达能,日本松下、丰田、NGD纷纷来唐落户……其奥秘何在?“是唐山文明、诚信和安定的环境吸引了我们。”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小林诚先生一语中的。10年前,松下公司准备来中国大陆投资时,为选择一个好的合作伙伴颇费了一番功夫。当他们最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唐山时,一下子就被唐山为外商服务的热诚和求实的态度打动了。当年,日本松下公司就向唐山投资了8亿日元。接着,日本松下带动十多家日资企业落户唐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
“一个企业没有过硬的品牌,就无法在激烈的商战中取胜;一个城市没有自己的品牌,就不可能营造出发展的优势。”时任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的张和告诉我们:“大力弘扬和发展抗震精神,以抗震精神浇铸唐山的城市之魂,打造唐山走向世界的通行证,是30年来唐山人的不懈追求。”
打造城市之魂,市委、市政府既是组织者,又是实施者。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赵勇说:“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以民为本的理念,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更要处处体现民本意识。”基于这种认识,老百姓幸福不幸福,满意不满意,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也是唐山市委、市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唐山市城建、公交、园林、卫生等38个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部门就自上而下地推行了社会服务承诺制,并建立健全了一套高效完备的服务机制。如今,遍及各个社区的完善的服务设施,为老百姓搭起了一座座排忧解难的“金桥”……
党政机关是窗口行业的“窗口”,为从根本上改变一些单位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多年来,他们在全市普遍推行了党政机关干部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大力简化办事程序,清理各种与市场经济不适应的政策法规,聘请了上千名社会监督员,有效地促进了机关工作作风的转变。为了提高干部职工素质,唐山市每年选派几百名在职干部、职工去新加坡培训学习……
唐山以抗震精神创造了历史,今天还是以抗震精神开发了古老的海岛—曹妃甸。古老的渤海湾用它那博大的胸怀孕育了曹妃甸。世界也正睁大眼睛,注视着这片生机无限的热土。
这片神奇的土地注定会创造奇迹。
2006年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细心的记者们注意到,提请会议审议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竟有三处涉及曹妃甸:“结合首钢等城市钢铁企业搬迁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设曹妃甸等钢铁基地。”“建设大连、唐山、天津……沿海港口的煤炭、进口油气、进口铁矿石中转运输系统和集装箱运输系统。”“建设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及园区集中供热和废物处理中心,建设曹妃甸等若干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
曹妃甸的重要性可见一班。曹妃甸建设者们不辱使命,克服重重困难,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交上了一份又一份满意的答卷。
2007年5月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宣布,在渤海湾滩海地区发现储量规模达10亿吨的大油田——冀东南堡油田。
冀东南堡油田在哪里?位置就在唐山曹妃甸港区!这片神奇的土地蕴藏着怎样丰富的能量啊!它蕴涵着怎样的中国力量啊!新发现的10亿吨储量的南堡大油田,为曹妃甸新区插上了又一个翅膀。
8月8日,曹妃甸5万吨~10万吨级通用散杂货码头正式对外通航。该码头位于曹妃甸一号港池内侧,由曹妃甸实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3.2亿元。同日,德龙海洋工程基地的开工仪式和8个项目的签约仪式在曹妃甸举行,合计总投资达380亿元。
11月24日,曹妃甸工业区与山东久泰能源集团签署协议,总投资500亿元,在曹妃甸建设年产1000万吨甲醇、300万吨二甲醚和100万吨烯烃的大型煤化工项目。
12月31日,曹妃甸25万吨级矿石码头2007年接卸量突破2000万吨大关,达到2008万吨。
2008年6月10日,总投资预算达40多亿元,占地约2500亩的中材集团曹妃甸产业基地项目在唐山签约。
每一个日子都金子般闪光,令人怦然心动。
温馨的阳光洒满曹妃甸25万吨级矿石码头,一艘来自澳大利亚的巨轮正在紧张卸载铁矿石。不远处的工地上,重型卡车来往穿梭,高高的塔吊轻舒长臂,数万名建设者正在料峭海风中座战……….曹妃甸像一个彩色的魔方,现代工业的气象全在她的波光情影里表演。
曹妃甸是国家“十一五”投资最大的项目集群,被列为国家第一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以2007年首钢京唐钢铁厂正式开工为标志,曹妃甸进入了大规模产业聚集阶段。截至目前,曹妃甸已累计完成投资400多亿元。到“十一五”末,在曹妃甸的投资将达到2000亿元。
曹妃甸这个“巨人”的崛起,不仅直接关系唐山、河北的改革发展大局,而且对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生产力布局调整和经济发展都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和深远影响。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唐山时指出,要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把曹妃甸工业区规划好、建设好、使用好,使之成为科学发展示范区。这为曹妃甸的开发建设指明了方向。
陈国鹰市长说,唐山因煤而建,因钢而兴,这些年经济高速发展,也带来资源消耗很快、能耗居高不下等问题。通过曹妃甸科学示范区的摸索实践,将解决困扰唐山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也将给国内重化工业发展带来启示。
唐山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曹妃甸的立区之本,着力打造钢铁、化工、装备制造三大循环产业链。力争在每个产业链上形成企业间原料、中间产品及废弃物的互供互用,实现上下游企业间“无缝链接”和清洁生产,在每个产业之间也形成循环链接。
赵勇书记为把唐山打造成科学发展示范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调研。为落实总书记的指示,他要以曹妃甸为龙头把唐山打造成科学发展示范区,按照他的总体思路,唐山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的一间办公室里的人们讨论得热火朝天,每个人仿佛都按捺不住初恋般的心跳,每张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
几天后,这里诞生了《唐山南部沿海地区“四点一带”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纲要》。这个纲要令无数唐山人振奋不已。沿海“四点一带”中的“四点”是指曹妃甸新区、乐亭新区、丰南沿海工业区和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带”则指贯通“四点”形成的沿海交通、经济走廊,产业规划面积将超过2000平方公里。“四点一带”地区涉及唐山南部沿海现有的9个行政区域,总面积达5592平方公里,其经济总量约占全市的27%。按照规划纲要目标,力争经过5至10年的努力,把这一区域建设成为科学发展先进区、先进产业聚集区、双向开放承载区、体制创新引领区、生态文明样板区、跨越发展支撑区。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发展战略,2008年,“四点一带”地区规划启动实施,完成投入655亿元,统筹推进,重点夯实区域发展基础。
在沿海“四点一带”的产业空间布局上,曹妃甸新区将努力建成环渤海地区的国际性能源和原材料集疏主枢纽港、中国北方地区重化工业燕地、因家商业性能源储备和调配中心、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中国北方商务体闲之都、生态宜居的滨海新城。唐山市希望,用5至10年的时间,力争使“四点一带”创造的生产总值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一半,再造一个新唐山,使这一区域成为引领河北发展的强大引擎、京津冀都市圈的战略支点、环渤海地区快速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在市委八届四次全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勇在阐述加快推进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重大举措时指出,要以曹妃甸新区为重点,深入推进沿海“四点一带”大规模开发建设。这是事关唐山未来发展最为重大的战略布局,也是新唐山为中国30年改革开放这一伟大事业作出的又一次很好的诠释。
这无疑是一个有胸怀、够气魄的大手笔。
对于唐山乃至河北来说,实施“四点一带”战略的意义非凡。它有利于放大唐山乃至河北在环渤海区域发展中的竞争优势,为加速生产要素向唐山聚集提供一个更大的平台;它可以有效整合唐山沿海的各类资源,形成区域发展合力,同时又可与秦皇岛、沧州一起构筑和放大参与环渤海区域发展竞争的整体综合优势,更好地发挥河北在环渤海区域发展中的战略支撑作用;它有利于促进港口、港区、港城的协调联动,形成沿海地区大开发、大开放的发展格局;它可以打破南部沿海9个行政单位的界限,促进区域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此外,它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唐山生产力布局向沿海转移,实现新区和老区的互动发展,推进资源型城市的整体转型,为推动唐山跨越式发展预留更大的空间,更好地为建设沿海经济发展强省发挥支撑作用。

唐山与汶川都经历了那一瞬间的震撼,所以就一定会有飞跃式的改变。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灵魂,唐山的抗震精神铸就了新唐山的崛起之魂。32年来,新唐山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步伐走过来的。英雄的唐山人民,正是在“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激励下,以满腔热血浇铸新唐山的文明之魂,成为现代化新唐山能够迅速崛起的一种精神力量!以抗震精神浇铸唐山的城市之魂,打造唐山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因为有了灵魂,所以城市是活的。活得滋润,活得现代,活得开放,活得多彩多姿。
美国朗艾道,法国达能,日本松下、丰田、NGD纷纷来唐落户……其奥秘何在?“是唐山文明、诚信和安定的环境吸引了我们。”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小林诚先生一语中的。10年前,松下公司准备来中国大陆投资时,为选择一个好的合作伙伴颇费了一番功夫。当他们最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唐山时,一下子就被唐山为外商服务的热诚和求实的态度打动了。当年,日本松下公司就向唐山投资了8亿日元。接着,日本松下带动十多家日资企业落户唐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
“一个企业没有过硬的品牌,就无法在激烈的商战中取胜;一个城市没有自己的品牌,就不可能营造出发展的优势。”时任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的张和告诉我们:“大力弘扬和发展抗震精神,以抗震精神浇铸唐山的城市之魂,打造唐山走向世界的通行证,是30年来唐山人的不懈追求。”
打造城市之魂,市委、市政府既是组织者,又是实施者。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赵勇说:“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以民为本的理念,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更要处处体现民本意识。”基于这种认识,老百姓幸福不幸福,满意不满意,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也是唐山市委、市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唐山市城建、公交、园林、卫生等38个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部门就自上而下地推行了社会服务承诺制,并建立健全了一套高效完备的服务机制。如今,遍及各个社区的完善的服务设施,为老百姓搭起了一座座排忧解难的“金桥”……
党政机关是窗口行业的“窗口”,为从根本上改变一些单位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多年来,他们在全市普遍推行了党政机关干部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大力简化办事程序,清理各种与市场经济不适应的政策法规,聘请了上千名社会监督员,有效地促进了机关工作作风的转变。为了提高干部职工素质,唐山市每年选派几百名在职干部、职工去新加坡培训学习……
唐山以抗震精神创造了历史,今天还是以抗震精神开发了古老的海岛—曹妃甸。古老的渤海湾用它那博大的胸怀孕育了曹妃甸。世界也正睁大眼睛,注视着这片生机无限的热土。
这片神奇的土地注定会创造奇迹。
2006年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细心的记者们注意到,提请会议审议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竟有三处涉及曹妃甸:“结合首钢等城市钢铁企业搬迁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设曹妃甸等钢铁基地。”“建设大连、唐山、天津……沿海港口的煤炭、进口油气、进口铁矿石中转运输系统和集装箱运输系统。”“建设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及园区集中供热和废物处理中心,建设曹妃甸等若干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
曹妃甸的重要性可见一班。曹妃甸建设者们不辱使命,克服重重困难,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交上了一份又一份满意的答卷。
2007年5月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宣布,在渤海湾滩海地区发现储量规模达10亿吨的大油田——冀东南堡油田。
冀东南堡油田在哪里?位置就在唐山曹妃甸港区!这片神奇的土地蕴藏着怎样丰富的能量啊!它蕴涵着怎样的中国力量啊!新发现的10亿吨储量的南堡大油田,为曹妃甸新区插上了又一个翅膀。
8月8日,曹妃甸5万吨~10万吨级通用散杂货码头正式对外通航。该码头位于曹妃甸一号港池内侧,由曹妃甸实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3.2亿元。同日,德龙海洋工程基地的开工仪式和8个项目的签约仪式在曹妃甸举行,合计总投资达380亿元。
11月24日,曹妃甸工业区与山东久泰能源集团签署协议,总投资500亿元,在曹妃甸建设年产1000万吨甲醇、300万吨二甲醚和100万吨烯烃的大型煤化工项目。
12月31日,曹妃甸25万吨级矿石码头2007年接卸量突破2000万吨大关,达到2008万吨。
2008年6月10日,总投资预算达40多亿元,占地约2500亩的中材集团曹妃甸产业基地项目在唐山签约。
每一个日子都金子般闪光,令人怦然心动。
温馨的阳光洒满曹妃甸25万吨级矿石码头,一艘来自澳大利亚的巨轮正在紧张卸载铁矿石。不远处的工地上,重型卡车来往穿梭,高高的塔吊轻舒长臂,数万名建设者正在料峭海风中座战……….曹妃甸像一个彩色的魔方,现代工业的气象全在她的波光情影里表演。
曹妃甸是国家“十一五”投资最大的项目集群,被列为国家第一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以2007年首钢京唐钢铁厂正式开工为标志,曹妃甸进入了大规模产业聚集阶段。截至目前,曹妃甸已累计完成投资400多亿元。到“十一五”末,在曹妃甸的投资将达到2000亿元。
曹妃甸这个“巨人”的崛起,不仅直接关系唐山、河北的改革发展大局,而且对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生产力布局调整和经济发展都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和深远影响。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唐山时指出,要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把曹妃甸工业区规划好、建设好、使用好,使之成为科学发展示范区。这为曹妃甸的开发建设指明了方向。
陈国鹰市长说,唐山因煤而建,因钢而兴,这些年经济高速发展,也带来资源消耗很快、能耗居高不下等问题。通过曹妃甸科学示范区的摸索实践,将解决困扰唐山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也将给国内重化工业发展带来启示。
唐山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曹妃甸的立区之本,着力打造钢铁、化工、装备制造三大循环产业链。力争在每个产业链上形成企业间原料、中间产品及废弃物的互供互用,实现上下游企业间“无缝链接”和清洁生产,在每个产业之间也形成循环链接。
赵勇书记为把唐山打造成科学发展示范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调研。为落实总书记的指示,他要以曹妃甸为龙头把唐山打造成科学发展示范区,按照他的总体思路,唐山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的一间办公室里的人们讨论得热火朝天,每个人仿佛都按捺不住初恋般的心跳,每张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
几天后,这里诞生了《唐山南部沿海地区“四点一带”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纲要》。这个纲要令无数唐山人振奋不已。沿海“四点一带”中的“四点”是指曹妃甸新区、乐亭新区、丰南沿海工业区和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带”则指贯通“四点”形成的沿海交通、经济走廊,产业规划面积将超过2000平方公里。“四点一带”地区涉及唐山南部沿海现有的9个行政区域,总面积达5592平方公里,其经济总量约占全市的27%。按照规划纲要目标,力争经过5至10年的努力,把这一区域建设成为科学发展先进区、先进产业聚集区、双向开放承载区、体制创新引领区、生态文明样板区、跨越发展支撑区。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发展战略,2008年,“四点一带”地区规划启动实施,完成投入655亿元,统筹推进,重点夯实区域发展基础。
在沿海“四点一带”的产业空间布局上,曹妃甸新区将努力建成环渤海地区的国际性能源和原材料集疏主枢纽港、中国北方地区重化工业燕地、因家商业性能源储备和调配中心、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中国北方商务体闲之都、生态宜居的滨海新城。唐山市希望,用5至10年的时间,力争使“四点一带”创造的生产总值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一半,再造一个新唐山,使这一区域成为引领河北发展的强大引擎、京津冀都市圈的战略支点、环渤海地区快速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在市委八届四次全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勇在阐述加快推进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重大举措时指出,要以曹妃甸新区为重点,深入推进沿海“四点一带”大规模开发建设。这是事关唐山未来发展最为重大的战略布局,也是新唐山为中国30年改革开放这一伟大事业作出的又一次很好的诠释。
这无疑是一个有胸怀、够气魄的大手笔。
对于唐山乃至河北来说,实施“四点一带”战略的意义非凡。它有利于放大唐山乃至河北在环渤海区域发展中的竞争优势,为加速生产要素向唐山聚集提供一个更大的平台;它可以有效整合唐山沿海的各类资源,形成区域发展合力,同时又可与秦皇岛、沧州一起构筑和放大参与环渤海区域发展竞争的整体综合优势,更好地发挥河北在环渤海区域发展中的战略支撑作用;它有利于促进港口、港区、港城的协调联动,形成沿海地区大开发、大开放的发展格局;它可以打破南部沿海9个行政单位的界限,促进区域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此外,它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唐山生产力布局向沿海转移,实现新区和老区的互动发展,推进资源型城市的整体转型,为推动唐山跨越式发展预留更大的空间,更好地为建设沿海经济发展强省发挥支撑作用。

曹妃甸工业区
5月22日,赵勇书记应邀在浙江大学作了一场精彩的演讲。他说:‘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30年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演绎了‘中国神话’。在世界经济史上,连续两位数的高增长,持续了15年的是日本,再后来是中国,我们持续了30年,解决了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我们对人类作出了贡献。今天回过头来看,我们在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资源问题、能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我们资源的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石油进口依存度近50%。我们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只有6%左右,但是我们消耗了世界三分之一的煤炭、五分之一的水泥。这种高能耗、高污染的路子走不下去了。我们自觉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搞示范区标志着我们要在为人类承担责任上动真格的,要真干起来。而且,我们还要依托示范区,搞一个常设的科学发展论坛。2008年10月份将举办首届论坛,李光耀先生担任总顾问。我们通过这个论坛要给世界一个信号: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是负责任的。提出这样的战略构想,还标志着在环渤海地区的发展要创造一种新的体制和机制的新模式。中国经济发展有三个大的板块,即‘珠三角’、‘长三角’,现在‘渤三角’正在加速崛起。那么‘渤三角’的发展,京津塘是核心地区。这个地区的发展,不仅有一个增长极的极化效应,而且有生产要素的聚集,恐怕还要释放出一种新的体制、新的制度的能量。”
这是历史的选择,这是今日的凤凰涅槃 。所以,唐山人必须在“科学发展”征途上杀出一条血路来。海洋是正待开发的蓝色国土,就唐山而言最具发展潜力。围绕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这个主题,唐山人民在科学发展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使唐山各项规划更科学,产业布局更超前,人居环境更优美,经济生活更繁荣。以抗震精神为原动力,凭借全市720万人民的合力和智慧,共同打造唐山人民的幸福之都,让唐山在古老的冀东大地更加熠熠闪光。
唐山的今天和未来,必将给汶川人民以信心和鼓舞!
我们看到,汶川大地震同时形成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汶川精神。这种精神是汶川人民的精神财富,是新汶川崛起和不断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勤劳勇敢的汶川人民一定会建成美好的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