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义(1912-1945)
又名王甲一、王振声,化名实践、贾宜、项 新,小集镇小集村人。1938年开滦五矿大罢工 时为赵各庄矿组织领导者之一。历任遵化县办 事处工委书记、丰玉宁联合县县委书记和唐滦 特区工委书记。
幼时家贫,父亲王佩洲体弱多病,母亲为 人佣工以针鴛补助家用。12岁丧父,不久,祖母 也相继去世。经两次操办丧事,负债累累。靠典 当祖遗两间草房还债寄居外祖母家。13岁去稻 地皮匠铺学徒,因不堪凌辱虐待,15岁下关东 投奔表兄谋生,以当铁路工糊口。警长见他手 脚勤快,又写一手好字,即命改作听差。某夜值 勤时,抱枪在门洞入睡,突然闯进数人,将他捆 绑缴枪,并将警长家财物抢劫一空。警长疑他 勾引土匪充当内应,告官。家义在法庭据理力 争,因查无实据获释,从此失业。
1935年在赵各庄三道巷干杂工,包工大柜 徐凤奎用尽各种手段苛扣工人,激起工人反 抗,掀起取消包工制的斗争。在地下党的领导 下,于旧历七月间举行罢工,王家义是罢工的 组织者之一。
1936年在赵各庄矿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12月,开滦地下党员周文彬来赵各庄 矿与他联系,并和胡志发等人以电料行为掩护 开展活动。1938年3月12日赵各庄矿爆发了 反对“井下记工制”事件。趁此机会在周文彬 领导下开始罢工,王家义等7人被选为工人代 表与资方谈判,提出取消井下记工制,允许工 人打连班提高福利待遇等要求,被矿长陈甲三 拒绝,并以武力逼迫工人复工。3月22日,全矿 总罢工,公推王家义、节振国、节廷秀为代表, 与资方展开斗争,坚持了 50天,资方被迫答应 了工人提出的条件,并签订了协议书。
罢工胜利后,赵各庄矿英、日帝国主义互 相勾结,对罢工领袖进行报复,先逮捕并暗杀 了蒋振元、节廷秀,又逮捕了王家义等11名罢 工积极分子。于1938年6月押解到唐山日本 宪兵队,经数次酷刑折磨,王家义虽体弱不堪, 但终不变节。敌人从其口中一无所获,只好允 准保外就医,王家义乘机脱离虎口,于1939年 底到唐山矿当了井下工人,更名王振声。
1940年丰玉遵联合县委书记伍仁(王维 昕)通知他到丰玉遵游击区工作,此时,王家义 已在付家屯安家,有妻儿老小赘身,当得到消 息后,毅然离家,告别妻子说:“不要为我担心, 要照顾好母亲和孩子。如果我牺牲了会有更多 的人照顾你们。”
时值日军的四次强化治安,党的组织大多 遭到破坏,群众处于白色恐怖之中,环境十分 残酷。王家义与余尚三、赵光、鲁夫、刘佐彬、武 民等人巧妙地与敌周旋,在敌清乡扫荡最残酷 的时刻仍坚持斗争。
1944年王家义任丰玉宁联合县委书记, 1945年调任唐滦特区工委书记,此地环境恶 劣,虽距家颇近,但常过家门而不入。此时日军 不断增兵扫荡,伺机一举消灭抗日政权。3月8 日,王家义和县长张柯带工委办事处人员到大 北柳河隐蔽,敌竟跟踪而至,包围该村。王家义 见情况危急,带领30人占领一所大院,命令把 守墙头阻击敌人冲锋,待援突围,作好与大院 共存亡的准备。后因无援,敌众我寡,决定以少 数人佯冲敌机枪口,待敌尚未醒悟,他率众闯 出大院。当接近檀庄的时候,误入檀庄敌人包 围圈,王家义冲锋在前中弹牺牲,年仅3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