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文中
第七编 科技教育人物耕耘篇
裴文中(1904-1982)
                  字明华,小集镇西纪各庄人。因首次发现 “中国猿人”头盖骨而蜚声中外,是中国旧石 器考古学、第四纪哺乳动物学的奠基者、古人 类学的主要创始人。
                  裴文中出身于清寒的教师家庭,父亲裴廷 楹既是一个教育家又是一个革命者。15岁就读 于滦州师范,1919年,在“五•四”运动的影响 下,曾积极参与组织该校的罢课斗争,险被校 方开除。1921年暑假,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 学地质系。该校民主与科学的思潮,激励他刻 苦攻读。因家贫,常靠典卖衣物行李解决食宿 学费。把《论语》中的“君子坦荡荡”风趣地改 为“君子常当当”自嘲。1924年在《晨报》发表 小说《戎马声中》,赢得鲁迅赞扬,编入《中国 文学大系•小说二集》。
                  1927年大学毕业后裴文中陷入失业困境。 “毛遂自荐”,写信求助于地质部门,竟然得到 了地质调查所长翁文濒的复信,派他去调查所 研究山东三叶虫,后改调周口店做挖掘工作负 责人杨钟键的助手。1929年,恰逢周口店挖掘 权威步林博士(瑞典)辞职,裴文中担起了周 口店挖掘工作的重任。12月2日下午4时左 右,当他和工人们在12米深的洞穴里,秉烛紧 张作业之际,突被岩石中一奇特化石所吸引, 经片刻仔细观察推敲后,不禁脱口喊出:“猿 人! ”龙骨山猿人头盖骨的发现,揭开了人类学 研究史的重要一页,把人类历史推前了四、五 十万年。此后裴文中经过潜心研究,发表了有 关中国古人类方面的学术报告和论文,举世瞩 目。1935年他应著名考古学家步日耶邀请赴法 留学深造,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 
                  1937年11月,裴文中回到祖国南京。他为 保护已被停工的周口店挖掘成果,忍辱负重, 在月薪仅值40斤玉米粉的生活条件下,置威 胁、恐吓、监视于不顾,与日本侵略者企图掠夺 “北京猿人”化石标本的阴谋进行抗争。1944 年5月,日本宪兵队以“私通八路反日”为名 将他逮捕。追问他“北京猿人”下落以及和八 路军的联系时,均遭裴文中的痛斥和拒绝。日 本侵略者恼羞成怒,决定判他15年徒刑,日本 人忍怒佯笑,说:“你把日本人看错了。现在我 们就放你回去,你还抗日不抗日? ”,裴文中坚 定地表示:“要我不抗日,只有一个条件,就是 日本人退出中国去。只要日本人占领中国的领 土、杀中国人,是中国人就要抗日!”
                  1947年5月,以邸国珍为首的地主武装还 乡团,在纪各庄以南的小集镇设置据点,残酷 地搜捕杀害当地干部和群众。裴文中重返故乡 目睹此情此景,怒不可遏,回北平后奋笔疾书 《今日之乡村》一稿,冒险发表于1947年5月 23日的《大公报》,用“究竟谁是匪”的确凿事 实,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扶植的地主武装“伙 会”的罪恶,此文因触及国民党反动当局痛处, 曾密谋对裴文中施加迫害,于是他不得不远走 西北考古避祸。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随着新 中国的建立,他满怀“熬尽黑夜喜黎明”的欢 欣投入新生活。历任全国二、三、四、五届政协 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化部社会事业 管理局博物馆处处长;中国科                  学院古脊椎动物 与古人类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 究所学术委员;北京自然博物馆长等职。国外 授予的职衔有: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名誉会员 ( 1957年);国际史前学与原始学协会名誉常 务理事( 1979年);国际第四纪联合会会员 ( 1982年)。裴文中向来以务实为本,不尚空 谈,积极组织科研队伍,大力培养人才,以我国 史前学、第四纪哺乳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研 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贡献自己的全部 精力和智慧。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裴文中被诬 蔑为“反动学术权威”遭到迫害,剥夺了科研 权利,身心倍受摧残。粉粹“四人帮”以后,他 以“老骥伏栃,志在千里”的精神,忘我工作。 1979年,为实现他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所发的 “要把75岁当成57岁过”的誓言,与青年科 研工作者一起赴山西雁北、东北等地考查、挖 掘。后又东渡日本讲学,以精辟的见解,旁征博 
弓I,提出“日本旧石器的文化渊源在中国”的 理论,震动了世界学术讲坛,为促进中日友谊 做出了贡献。
                  1982年9月18日裴文中因病逝世于北 京,终年79岁,这位孜孜不倦的老科学家胸怀 赤情,为祖国和人民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 生。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