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树德

丰南成区
 

城区一角
 

明珠花园


阳光家园
 
德馨花园
 

时代公园
 

新青里住宅小区
 

城区夜景
 

丰南城区煤河带状公园·滨河大街

新农村建设 成绩斐然

农民新居
 

黄各庄·惠达公园

第二编 革命英烈忠魂篇

毛树德
(1910-1944)
            字兴人,化名杨醒人,钱营镇北新庄村人。自幼随伯 父生活。1923年在佃家大寨读初小,后改入滦县初、高 级小学。伯父靠帮人写呈状维持生活,认为是高人一等 的职业,故阻止毛树德升学深造,令他学习写呈状吃笔 墨饭。此时毛树德已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读过一些 进步书刊,敬仰爱国志士,求学欲望很高。因此伯侄关系 逐渐疏远,树德无奈,只得回到北新庄父母身边。1927 年8月,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滦县中学。受北伐战争鼓舞, 他更加向往革命。他聪颖好学,勇于实践,正课之余,不 仅阅读国民党查禁的进步书刊,还积极参加中共在学生 中组织的许多秘密活动。他的表现引起滦县地下党的重 视,经培养考察,于1929年吸收为中共党员,同时安排他深入滦县小学进行活动。是年秋,滦中的学生在党的 领导下进行了反封建教育、反限制学习自由的斗争,举 行罢课示威,要求撤换校长石景恭。毛树德是这次学潮 的宣传发动组织者之一。斗争坚持数日,因石与当地驻 军勾结,以一营武装进驻学校,当局进行镇压,毛树德及 赵玉欧、王志成等18人被开除学籍。1930年秋,毛树德 去稻地南关小学任教,继续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吸收赵 玉清、张和(张致祥)等进步教师加入党组织,又与京东 特委接上关系。1932年6月,中共河北省委指示宋维新 来稻地组织丰乐滦昌中心县委,毛树德任组委,并根据 斗争需要,在稻地南关小学组建了稻地支部,又名唐南 支部,由赵玉清任书记,毛树德任组委。该支部贴标语、 撒传单、出墙报,大力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使京 东名镇稻地成为路南革命的策源地。是年秋,毛树德和 赵玉清发动领导了沿海渔民反缉私斗争与滦县七、八、 九区的小学教师增薪运动,触动了当地反动势力和土豪 劣绅的利益,毛树德被学校当局免职。时隔不久,党派他 到滦县城西土山村小学,仍以教书为掩护继续开展党的 工作,后又转移到佃家大寨小学校o是年冬,特委派郭涤 生来滦县,将毛树德、赵玉清、秦霁晴召集到毛家山小学 校开会,组成中共滦县临时工作委员会,赵玉清任主任 (书记),毛树德、秦霁晴为委员。1934年2月,特委派李 运昌来滦县,将中共滦县临时工委改组成为中共滦县县 委,毛树德任县委委员o随后,县委派毛树德、王荫森、丁 振军等人打入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保安第三总队总队 长刘佐周办的“高、中速成训练班”(实际是刘为培植亲 信办的初级军校),拟在此联合一批学生发展一些党员, 待训练结束发枪后将联络的学生拉出来进山打游击。到 训练班后,毛树德首先召集王荫森、谭庆云两名党员组 成临时党支部,然后分头联络。毛树德知识渊博,平易近 人,很快有部分学员向他靠拢,但因不慎泄密,毛树德、 王荫森、丁振军等被军校开除,毛树德只得又回佃家大 寨小学教书。为继续开展革命活动,他以有限的经济接 济穷苦学生,宣传党的宗旨,并先后发展冯向龙、冯荣 廷、李运峰等人加入党组织。1938年前后,由于冀东党 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全部投入抗0大暴动的秘密筹备工 作,毛树德和上级党组织暂时失掉了联系。暴动过后革 命处于低潮,他只好在家乡隐蔽活动。1944年,冀东地 区经过几年斗争,日军“五次强化治安”时被分割蚕食 的地区,已全部恢复,并开辟发展了新的地区,冀东抗日 根据地得到巩固,解放区军民准备迎接对日军的全面反 攻,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此时,毛树德更加迫切希 望奔赴抗战的最前线。几经周折,终于和十三地委书记 兼政治委员丁振军见了面。丁振军考虑到毛树德文化素 质较高,将他安排到专署干训班任秘书。1944年10月 初,冀热边特委行署在丰润县北部皈依寨村召开减租减 息会议,毛树德随地委书记丁振军前往开会。16日晚, 会议即将结束时,因敌情紧张,会址迁到杨家铺。毛树德 与丁振军及一区队四连战士住在距杨家铺五六里的夏 庄子村。次日拂晓,日军3000余人包围了杨家铺一带。 突围中,毛树德不幸小腹中弹,血流如注,被通讯员刘浦 背着突围出来。到榛子镇陈官营后,由于失血过多,壮烈 殉国,时年35岁。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