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启明星还在天边疲倦地眨着眼睛,大地尚被浓重的雾霭笼 罩之时, 就有鸡鸣从夜的尽头传来。那“喔喔”的叫声在空中回荡, 有如神话中的天鸡,从高山之巅一鸣便响彻千山万壑,刹那间整 个大地都从沉睡中醒来, 在侧耳倾听。蓦地, 第二声、第三声…… 悠长的鸣叫远近呼应, 很快就此起彼伏, 连绵一片, 渐渐归于沉寂。 稍顷,鸡鸣又起,比前番更加热烈,这时,天还黑古隆咚。听到 鸣叫, 男人停止了打鼾, 翻了个身说道:“鸡叫两遍了, 天快亮了。” 女人望了望窗纸, 说: “该做饭了。”于是窸窸嗦嗦地穿衣下地, 来到外屋,点亮油灯,拢火烧水,为早起上学的学生或起早下地 的男人准备早饭。这时,就听到街上有咚咚的脚步声,那是人们 到村头的“洋井”去担水,间或有几声吆喝和犬吠,那是孩子们 在彼此打招呼上学或卖菜的结伴外出。鸡叫三遍时,已经天光大 亮了。
雄鸡高叫,嘹亮如歌,就这样叫醒了乡间一个个早晨,构成 了农村美妙的晨曲。这乐章来自家家户户,来自村村落落,给农 家带来的生气是别的动物无可比拟的。每天清晨撒开鸡窝,鸡们 一个个冲出来,呼搧着翅膀,连跑带颠,在院子里撒欢。随后, 母鸡就低头觅食,一群毛绒绒的小鸡则稚气地叫着,一步不离地 紧跟其后。大公鸡则在一边高视阔步,披一身甲胄,俨然雄纠纠 的武士。时而, 母鸡被它们追逐着, 嘎嘎乱叫, 搧着翅膀飞上窜下, 短暂的躁动之后旋即恢复了平静。母鸡依然带着小鸡悠闲地啄食, 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偶尔天上有老鹰盘旋, 母鸡就张开羽翼, 焦急地“咯咯”呼叫,小鸡听到这叫声,一齐飞跑而来,藏到母鸡张开的翅膀下, 一动不动。这时, 母鸡睁大眼睛, 伸出尖利的嘴, 准备和从天而降的鹰拼死一搏。
和人一样, 鸡也有难熬的日子。阴天下雨时, 老母鸡蹲在墙角、 柴屋, “喔——喔”地低声叫着, 似有无限的哀愁, “风雨如晦, 鸡鸣不已”。寒冬腊月滴水成冰,鸡们一脚着地,将头缩进胸前 羽毛中,望着冻得硬梆梆的鸡食无容置喙。
农家可以无牛无马, 但不可无鸡。在困难年月, 养几只母鸡, 用鸡蛋换几个零用钱,是许多人家居家过日子的指望。母鸡生蛋 那“咯咯”的叫声,是老奶奶最爱听的音乐,能吃上一个鸡蛋, 则是孩子们最大的奢望。而我直到十六岁那年,才有了一次吃鸡 蛋的清晰却苦涩的记忆。那是初中的一个暑假, 我到生产队上班, 被队长分配去挖渠抬筐。一百多斤的大筐一抬就是一整天 , 直压 得肩头一道道血印,一天下来就累倒了。母亲好不容易从不养公 鸡的人家找来七枚鸡蛋,又找来七根葱须,一并放入清水煮熟, 让我蹲在里屋的门槛上一气吃掉。母亲说,这是偏方,治伤力。 一次能吃上七个鸡蛋,我高兴得不得了,但没盐拉水的,吃到第 四五个时,感到难以下咽,再吃就觉得满嘴鸡屎味了。母亲也蹲 在一旁看着我鸡蛋就葱须子,一个个地吃完才直起身来说: “不 打紧,吃了这鸡蛋过几天就好了。”不知是偏方的效力还是根本 就不是伤力,总之,十几天后,我就觉得没事了,就又到生产队 上班了。
打那以后,我对家里养的几只鸡就格外地呵护了,为它们逮 蛐蛐蚂蚱, 拣菜叶子, 后来还从粮站买过土粮食。鸡也是有灵性的, 记得有一回, 家里两只生蛋的母鸡跑到地里吃了拌了农药的麦种, 大概知道大难在即,艰难地往家跑,刚跑进院子就倒下了。母亲 用刀切开鸡的嗉子, 把那些麦粒抠出来, 又用线缝上, 抹上红药水, 但两只鸡还是没有活过来。我望着两只至死也要跑回家的鸡,心 里不胜伤感。那是两只芦花鸡,打那以后,好像就再未见过那么 漂亮的鸡了。后来,每到乡下,见到街上、院子里一群群、一只 只正在觅食或飞跑的鸡,就常想起那两只美丽的芦花鸡,甚至每 当想起“鸡棲于埘, 日之夕矣”, “鸡鸣桑树巅”, “鸡声茅店月”这些诗句的时候,那古老的画面也和那两只芦花鸡迭印在一起, 以致渐渐模糊不清了。
鸡的命运终于一落千丈了。如今,在农村几乎看不到公鸡悠 闲地踱步、母鸡领着小鸡觅食的情景了。它们已不能在田野,在 院子里自由地刨土、追逐、打架了。连“土里刨食”这个专属于 鸡的词,也在几年前送给“小富即安”的人了。
鸡们都到哪里去了呢?
它们一群一群地被囚于养鸡场狭窄的鸡舍里,其狭窄简直令 人难以想像。鸡在里边仅可以站卧,几乎不能活动,鸡舍的这种 构造相当于专门惩罚特殊犯人的牢房。据说, 这样可以节省饲料, 减少“无谓”的消耗——现代社会将所有被圈养的动物都置于成 本利润的精明而残忍的谋算中了。
于是, 鸡蛋可以批量产出, 成鸡可以转眼催肥, 遍及城乡市场, 但鸡们却从一家一户中渐渐消失了,即使在旷远的乡村,也很少 能听到鸡鸣了,只有在电视、电影中方可寻到曾振奋千军万马的 雄浑激越的奏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