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诞生和发展的 唐山市建新机器厂
李顺利
          唐山市建新机器厂(现为唐山轻工业机械厂)是由24家私 营小企业逐步发展起来的机械工业企业。解放前,这些私营企业 大都处于勉强维持的境地。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利 用、限制、改造的方针政策指引下,经过私私联营,部分公私合 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由分散到集中,由私营经济逐步改造成了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现巳发展成为全国规 模最大,产量最高、品种最全的陶瓷机械制造厂。
  建新机器厂前身的24家私营企业,除15家解放前,即巳存在 外.其余9家系解放后相继开工开业的。这些私营企业分别属于 机铸铁业、铁器制造业、洋铁锡焊业、货栈业、机制粉业、纱布 业和金属器皿业等7个行业。其中,独资企业7个,合资企业17 个。规模最大的全顺号铁工厂劳资双方共有29人,规模最小的双兴 炉、协同纱布庄等劳资双方仅有3入。解放初期,这些私营企业 主要经营铁器铸造、锻造、机器修理和为大厂加工修配零件,产量 随市场需求自行调节。其中德丰、同兴、义顺兴等铁工厂巳能够 制造简单的陶瓷机械和油棉加工机械。由于各企业规模小,工 种、设备不配套,相互之间依赖性较强,协作关系比较紧密。这 些私营企业大都按季节调整工时,工人工作时间长,收入仅能维 持个人温饱,而且随时都可能被解雇,生活没有保障①O
          建新机器厂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两个阶段.从1948年12月12日唐山解放,到1955年9月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 逋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通过调整改善劳资关系,通过加工定货 和《五反〃运动,利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 面,限制它不利的一面,打击它的违法行为,帮助它先实现私私 联营,为公私合营创造条件。
          从1955年9月1日私营建新机器厂实现公私合营到1959年底 为第二阶段,即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的生 产关系得到改变,资方入员在接受思想改          造的同时向自食其力的 劳动者转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向专业化的 陶瓷机械制造企业过渡。
          一、改造的第一阶段一晩扶持利用,又限制、斗争
          唐山解放以后的经济恢复时期,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行“扶持、保护”的政策,向他们发放贷款,釆取加工订货、统 购包销等措施,保护他们的合法经营.限制和打击他们的非法经 营,教育他们遵章守法,执行“劳资两利力的政策。是时,机铸 铁业的几家私营工厂根据自己的生产经营所需,均以企业财产抵 押的方式,或多或少地申请政府的贷款支持,克服了困难.发展 了生产,恢复了生机。同时,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扶持、 保护的政策也消除了一些资方人员的疑虑,增强了他们的投资信 心。1950年前后,出现了工商业竞相发展的&黄金时期〉②。 运光铁工厂,中和铁工厂,东兴面粉厂等9家私营企业,即是 1949年至1952年间相继开工开业的。
          唐山解放后,各私营企业陆续建立了工会组织,代表工人的 利益,要求资本家改善不合理的待遇,要求增加工资。由于人民 政府对私营企业职工的工资尚无统一的规定,加之劳资双方对 “劳资两利”方针的理解有片面性,因此,出现了盲目增加工资 的现象。工人认为“生产品能卖出.工人增加几斗米,厂子也赔 不了钱” o资方虽然怕企业承受不了,但由于思想上有顾虑,也 不敢反对.抱着资金周转不动时靠政府贷款的态度③。这种倾 向,影响了资方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加深了劳资矛盾力。
为了妥善处理劳资矛盾,教育劳资双方正确理解“劳资两 利”的方针,调动双方的积极性,根据1949年10月唐山市各界人 民代表会议关于以行业、厂矿为单位,签订劳资双方集体合同 的决议,于1949年11月29日,机铁业与陶瓷业,浴池业率先签订 了劳资集体合同。集体合同,以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劳资两利 为原则。规定,'资方或其代理人,在工作时间或业务范围内, 有指挥权及决定权,职工应服从其指挥,但资方应尊重本厂工会 合理之建议” j "职工有参加工会和一切政治活动的自由与权 利,资方不得有干涉或限制的行为” o合同还对资方雇用与解雇 '工人的权限、职工工资及劳保福利、奖惩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⑤0 这就有了劳资双方互相遵循和解决矛盾的依据。劳资集体合同签 订以后,资方消除了顾虑,经营积极性得到提高。工人做工的权 利有了保障,生产效率普遍提高,劳资关系得到了改善。
          随着生产的发展,私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违法行为逐渐增 多。义顺兴铁工厂在与唐山钢厂的业务往来中,通过贿赂有关人 员搞违法活动,在从钢厂拉出的铁刨花中掺入好铁,向钢厂送废 铁过磅时多报磅,成为“盗铁集团”的主要成员。其他私营企业 也不同程度地有偷工减料、偷税漏税等行为。在1952年"反行 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资材,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 济情报勲(以下简称“五反”)运动中,工人们在工会领导下, 积极揭发资方的《五毒"行为。义顺兴铁工厂被定为严重违法 户,其他企业因违法行为较轻,大都被定为基本守法户。通过 “五反”运动,资方的违法行为受到打击,,生产经营的劲头一度 消沉,“资方都没心干了,有的想干脆关了厂子⑥而工人却获 得了          《第二次解放,,在企业中的地位得到承认.敢于理直气壮地维护国家和自己的利益了⑦。
          “五反"运动后,违法经营很难得逞,原有私营企业由于规模 小,资金少,技术设备简陋,生存和发展都有困难。因此,从 1952年下半年起,一些企业的资方,开始酝酿并厂经营。这些人 并厂的动机大体有三,第一大部分资本家怕再来"五反”运动, 并厂以后可以&省心省力"、摘去资本家帽子,又可以脱去《虱 子袄”(债务关系),第二有些资方认为,4并厂以后,人多势 众",能够承揽大型产品和大批的加工订货任务,而且遇到困难 容易得到政府的扶持3第三《五反”以后,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 工商业在利用的同时加强了限制,改造,各私营企业的工会组织 加强了对资方的监督,使他们认识到再象过去那样干不行了,只 有联合起来才可能有发展⑧O不管资方要求并广经营的动机如 何,在当时毕竟是件好事。《便于发展与改造生产,便于政府的. 管理,工人的监督〉o因此,本着&生产的依存关系,资本家的 自愿,并防止乘机抽逃资金、解雇工人”的精神,给予支持和指 导②。经政府批准,组织有职工参加的私私并厂筹备委员会 (资方任主任,劳方任副主任),负责合同和并厂计划的起草制 定、帐目整理、清产核资.人事调配等工作。并通过各厂党、 团、工会组织发动职工进行监督勘,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筹备,各私营企业在《自愿互利,发 展生产,改善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下”,⑪申请私私联营。经唐 由市人民政府批准,1952年7月20日,中孚.同兴、德丰、民 生、义成等5家铁工厂及鸿记五金行合,并成立建新机器厂,厂址设 在复兴路90号。1953年1月,  5月和1954年12月又陆续并入同合 铸铁厂、双兴炉,义盛兴白铁铺等3家小企业。是时,该厂共有职 工135人,资金总额97270元⑫。经理王续斋,副经理郑子皋、魏 宝汇,王怀义,厂长周仙庆⑬。1952年9月1日,新明、义顺 兴、义合顺、全顺号、同兴厚、大兴等6家铁工厂提出合并建立 新中机器厂的申请。10月L5日,唐山市工商局准予新中机器厂筹 备建厂,厂址在复兴路89号。同年12月25日,工商局批准东升货 栈及宝顺炉并入筹建中的新中机器厂。是时,该厂共有职工151 A,资金总额108250元,厂长王树华⑭。1953年5月1日,东兴 面粉厂、协同纱布庄、双兴栈、鼎昌隆面粉厂等4家私营企业合并 成立北大铁工厂,厂址在复兴路88号.资金总额21100元,厂长张 连恒⑮。至此,三家私私联营的企业与未参加私私并厂的中和铁 工厂(厂址在复兴路111号.厂长张境环〉、运光铁工厂(厂址在 小山东街21号,厂长王运光)在地理位置上和经营方向上,为以、 后的公私合营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为了在并厂时多投入,资方普遍对机器设备进行增值,将原企 业积累的公积金作为资本投入新厂.中孚铁工厂甚至将呆帐损失 1000多元作为资本投入新厂。同兴铁工厂、民生铁工厂的资方将 属于原企业的部分房产抽出,作为私产租给新厂。他们的这些行 径,引起了其他中小股东的不满,成为以后资方之间矛盾的口 实⑯。
私私并厂以后,各厂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各厂 的党、团.工会组织得到壮大,积极指导私营企业开展爱国增产 运动,促使工人努力生产,加强监督.促使资方努力经营,改善 管理。第二,各厂机器设备基本配套,工种齐全,技术力景雄 厚,生产能力大大加强6第三,通过1952年8月调整工资,实行 八级工资制.激发了工人生产和学习技术的积极性,生产有了发 展,企业收入有所增加。但是,由于小型私营经济固有的局限 性,大多数资方人员习惯于传统的 J揽子"经营方式,“不懂 按计划管理统一指挥生产和调配人力力,加之在井厂过程中资方 之间产生的种种矛盾,、一些资方人员对生产经营不关心.遇事互: 相推诿,至使各厂在一段时期内管理混乱的现象很突出,经常岀 现误期、返工、停工待料等现象⑰。面对这神情况,建新机器厂工 会在党支部的领导下.通过召开劳资协商会议,协助资方改善经 营管理,为其他中小私营企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经验。
          首先,该厂工会发动职工摆问题,提建议,明确了加强生产计 划性建立责任制是克服经营管理混乱现象的关键。接着,在劳资 协商会议上,工人代表对资方又团结又斗争,指出,利用抬高成本 而谋取更多的利润是资方不积极改善经营管理的主要原因。经过 劳资双方协商,通过了三项决议3工厂承揽的每批业务,资方对 所需人工、材料事先做好计划,同时要加强生产统计和车间生产 记录;根据不同工种和技术条件,调整劳动组合3针对资方人员 多,遇事互相推诿不负责任的情况,明确业务范围,建立责任制 度。同时,建议资方建立了成品检验制度、统计记录制度等。劳 资协商会议以后,工会发动职工督促、协助资方实现双方所达成 的协议,并组织学习外厂的管理经验。各生产小组修订了小组公 约,建立了小组生产会议制度。为按时完成国家的加工订货任 务,工人们开展了找窍门、挖潜力,提合理化建议活动,使消耗 下降,资金周转加快,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⑱。建新机器厂还成 立了合理化建议委员会,向资方提出4依靠职工吸收合理化建 议”的要求,组织职工开展了以技术革新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 赛,帮助资方不断改进和完善各种制度,克服“生产靠工会,经 营靠政府”的思想,使资方生产经营的主动性得到提高。
          1952年以后,建新,新中等厂的生产主要是以销定产,加工 订货,为东北、华北、西南和华中等省区的国营陶瓷厂生产陶瓷 机械,同时为本市华新纺织广、启新水泥厂、钢厂,市政建设工 程队等单位修配机器零件。在加工订货过程中,因为产品品种不 国定,各厂技术设备等条件不一样,有关部门尚不能对其实际成本 进行科学核算,故资方乘机采取模糊成本的手段非法牟利。在估工 估料、费用开支等方面,釆取以宁多勿少”的办法,"虽然有的户 制订了计划成本,但也抱着.敷衍的态度进行编造”。⑲1954年下 半年,唐山市总工会私营企业工作委员会对私营机铸铁业在加工 订货中虚报成本的问题进行检査,发现建新、新中等厂都严重存 在着对外多估工,对内少估工以窃取额外利润,和自恃技术能 力强而有意多估价的现象。在检査中,对资方损害国家利益和工 人利益的行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同时,鉴于成本核算中客 观存在的混乱现象和各厂经营上所面临的困难,对大多数私营企 业虚报成本的行为未做经济处罚。对以后加工订货中的成本核算 问题,.要求吸收工会主席和技术工人参加,加强监督。同时,把 合理估工与开展竞赛结合起来,不断改善管理,降低消耗,"使 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人监督和国营经济的领导互相结合.以利于 国家对资本主义企业利用、限制、改造政策的实现力矶随着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利用.限制、改造工作的加强,大 多数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得到改善,生产发展速度加快。到1955 年,建新机器厂巳"能生产整套机器”,试制成功了双缸隔膜泥 浆泵、大型沥泥机、自动轧砖机。新中机器厂能生产3-30吨大 碾,搅泥机、缸轮机等陶瓷机械⑰。这些企业的发展,不仅对陶 瓷和耐火材料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为这些私. 营企业走上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道路创造了条件。
          二、改 18的第二阶段——实现公私含詈
          1953年,党中央公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提出,要对 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此,、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 由着重利用限制而进入着重改造的新阶段。总路线的宣传贯彻, 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作了比较充分的舆论和思、 想准备。
          1954年1月,中共中央批准公布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 经济委员会《关于有步骤地将有十个工人以上的资本主义工业基 本改造为公私合营》的意见。1955年.唐山市人民政府在一些札 营企业巳经取得公私合营试点经验的情况下,决定有计划地批准 条件比较成熟的私营企业公私合营。据唐山市工业局1955年3月 对建新机器厂的情况分析,认为该厂'有技术基础,能生产聲套 机器万,劳资关系基本正常。资方认为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 人心所向",/职工群众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有了正确的认识〃,职工中有比较成熟的干部培养对象。党团 组织健全,'政治力量分布比较适当”,“在保证生产和发动竞 赛和监督资本家(方面)都起到一定的作用",巳经具备了公私 合营的条件。于是于同年4月,政府派工作组进驻建新机器厂筹 备公私合营㉒。9月1日,市工业局批准建新机器厂公私合营。 该厂成为唐山市私营机械行业第一批实现公私合营的企业㉓。公 私合营时,企业全部资本61770元,政府投资20000元。公方代表 张恩儒任厂长,资方人员王续斋,王怀义、周仙庆任副厂长.同 年10月,政府又派入干部2名,分别任党支部书记和秘书,并派 驻特派员2名,负责合营期间的保卫工作㉔。
          1955年12月,党内外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资本主义工商 业改造问题的决议(草案)》,12月5日,中共唐山市委扩大会 议决定,到1956年,争取把全市私营工商业基本上按行业实现公 私合营,12月28H,私营机铸铁业的全体资方联名向政府申请公 私合营㉕。1956年1月140,受北京市私营企业全部实现公私合 营的影响,唐山市所有资本主义工商业都申请公私合营。*1月17 日市政府召开了批准与庆祝资本主义工商业全部实行公私合营的 两个大会“㉖。在这次高潮中,公私合营建新机器厂与新中、北大、 中和、运光等4个私营铁工厂实现了公私合营,厂名仍为公私合 营建新机器厂。同年5月原私营天生烧厚厂的部分人员和设备并 入建新机器厂㉗。
建新机器厂在全行业公私合营过程中,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 工作.
          第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教育资方认清公私合营的历史必 然性
          建新机器厂的资方人员对公私合营各自抱有不同的态度I以 周仙庆为代表的一部份人,由于对党的和平改造政策比较理解, 积极倡导公私合营,并在资方人员中做了大量的说服解释工作, 一些有技术能力的资方人员抱着合营与否无所谓的态度,那些没 有技术,管理能力较差的资方人员则不愿意公私合营,认为"不 合营时可以以资本家的名义对付一下,工资不少得。合营以后, 能力不大,恐伯吃不开了” 3有的资方人员是被形势所迫,认为 接受改造就象剃头一样,如果不老老实实,'自己受疼,最后还 得被消灭”㉘。为了消除他们的顾虑,建新机器厂公私合营筹备 委员会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公方代表、政府派入 的工作组成员深入资方和工人中间调査摸底,了解和分析各类人 员的思想反映。资方人员中的一些积极分子也主动做其他资方人 员的思想工作。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使资方人员认识到公私合营 才是自己的真正出路。
          第二,清产核资
          清产核资是资方顾虑的实质问题之一,估高了怕政府不信 任,估低了怕自私吃亏。在这项工作中,公方代表组织清产核资 小组成员认真学耳了李维汉关于公私合营条例的说明、以及河;|匕 省公私合营清估办法草案,首先对企业的财产和负债情况进行摸 底,召开职工大会贯彻清产核资的注意事项,并邀请职工代表参 加清产核资工作。此项工作分为清点、试估、正式估价三个步骤。 .注意以理服人,样板引路,坚持原则与机动灵活相结合.严格划 分生产资料与资方的生活资料,适当照顾有困难的资方人员的生 活。由于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比较充分,认真贯彻执行了党的政策. 公私双方不断交换意见,清产核资结果"接近公平合理七1。3名 股东资金总额174906.40元,并据此按年息5厘领取定息皴.
          第三、机构设置与人事安排
          建新机器厂公私合营以后进行了机构改组。全厂设有生产技 术股、人事秘书股、财务股、供销股、劳动工资股、计划统计 股、技木检査股和翻砂车间,金工车间、钳工车间,锻工车间。 各车间设工段长,车间下设生产小组。对资方人员,按照“量材 使用,适当照顾”的原则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在厂资方人员46人, 除原建新机器厂王续斋调上级机关以外,王怀义,周仙庆、邸凤 鸣3人任副厂长,另有14人任正副股长或车间正副主任。对其他 资方人员也分别安排了适当的工作。工人、职员中间有U人分别 担任了副厂长、正副股长或车间正副主任㉚。这样安排资方人员 普遍满意,原新中机器厂王树华说:《我真没想到政府对我这样 安排。过去我老反对参加社会活动,现在想起来真惭魄。”
          第四、调整和改善公私共事关系,加强对私方的教育和改造 公私合营以后,企业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私方人员开始 向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转变。他们中间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同政 府派入的公方代表共同负有管理企业的责任。但是,公私合营初 期,公私双方缺乏共事经验,共事制度又不健全,公私共事关系 一度不够正常。主要表现在对重大问题缺乏协商,公方厂长决定 了的事情私方副厂长不愿意接受,在执行中抵触情绪较大,公方 不敢放手让私方去处理问题,私方有职无权;公方对私方批评指 责多,耐心帮助教育少等等。加之有的职工对公私合营以后安排 私方较高的职务不理解,对他们的领导不服气,顶撞之事时有发 生。因此,造成私方人员情绪低落,工作不主动,公方忙得团团 转,私方落得自在轻闲,公私双方互存戒心。
          随着对党的政策的不断学习,特别是学习了党的■八大"文 件和市委的有关指示以后,建新机器厂公方人员逐渐克服了“左” 比右强的思想,注意尊重私方的职权,不断调整和改善公私共事 关系。党支部在工作中着重抓住两点*第一、把公私共事关系列入 议事日程3第二、加强党组织与私方人员的联系,注意听取他值T 的意见。公方代表主动接近私方人员,和他们交朋友,遇事多和 他们商量。分工由私方负责的事,公方领导放手让他们去做。私 方人员感到自己受到信任,工作中能主动负责,公方领导也脱出 了事务圈子。对私方人员的工作,公方领导坚持多表扬,少批评 的原则,减少了改造阻力。公方领导还主动帮助私方解决工作中 的困难。一次,工业局召开生产汇报会,私方副厂长周仙庆很发 愁,不知道怎样总结。公方厂长就和他一起分析研究,总结工作 体会,汇报后受到表扬。周仙庆高兴地说S "过去我干完就忘 了,哪有这些体会?这回可提高了一步刀。私方副厂长邸凤鸣由 于文化低看不懂文件,公方领导就让秘书向他解释文件的主要精 神,然后提出建议请他考虑。这样做邸凤鸣很满意。党和工会组 织还向职工反复宣传党的政策,解释尊重私方职权树立良好共事 关系的重要性,教育职工服从私方领导,遇事主动向分管的私方 人员请示汇报,同时,引导私方向职工学习,遇事多和职工商 量,密切同工入的关系③。
          三、公私合営以后工厂的发展变化
          1956年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工厂有了很大的发展。原 私营新中机器厂,北大铁工厂、中和铁工厂、运光铁工厂虽然合入 建新机器厂,但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分头生产,独立核算。同年下半 年,唐山市机铸铁业针对各厂厂址分散、场地狭窄,劳动组合不合 理、制度不统一等不适应生产发展的情况,将原大和、建新两厂的 拔丝、制钉、轧锹等部分合并另单独建厂,确定建新机器厂以制造 陶瓷机械为主要任务@ o此后,建新机器厂将各车间合并统一, 适当调整厂址,基本上实现了各生产工序的衔接,产品逐渐定 型。1958年10月以后,建新机器厂划归唐山市机械工业局领导, 在原来4个分厂的基础上.又在胜利路爱国里建立新厂,厂名更 改为陶瓷建筑机械厂。1959年,职工发展到822名。工厂的生产随 着产品的定型由以销定产、加工订货发展为以完成国家指令性计 划为主。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也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步健全、完 善。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得到提高,努力工作的自觉性很强。随着 工厂规模的扩大和国民经济建设对陶瓷机械需求的增加,工厂的 生产得到飞速发展。1956年,全厂产品9个品种135台件,产量 224.7吨,总产值167.2万元,利润10.6万元。到1959年,产品发 展到29个品种624台件,全年产量2716.1吨,总产值和实现利润 分别增至1183.5万元和161.5万元翎O1966年9月起,工厂又一次 改变生产关系,被收归为国营企业,定名为国营唐山轻工业机械 厂。自此以后20余年,该厂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陶瓷机械专业制 造厂,产品远销29个省、市、自治区(台湾省除外),并出口 15 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苗。
          建新机器厂的社会主义改造,所不足的是,当时由于“左” 的思想影响,把19名劳动者错划为剥削者,扩大了改造面,直至 1980年才得以改正。
建新机器厂公私合营的后生产情况统计表
年度 产量
(吨)
总产值 《不变价) (万元) 卖现利润
(万兀)
产晶品种及 产 > (种/台〉 度均数 年以 本平职
1952 37.8 45   6/23  
1953 52.5 69.3   8/35  
1954 66 88.6   4/24  
1955 102 74.2   7/43  
1956 224.7 167.2 10.6 9/135 446
1957 742.9 224 39.1 19/154 496
1058 1974.1 1050.3 121.9 26/927 672
1959 2716.1 1183.5 161.5 29/624 822
 
注释:
① 唐山轻机厂“对资改造”座谈会记录。
② 原建新机器厂周仙庆的回忆材料。
③ 市委办公室长期13号卷《解放后唐山中小企业及商业的劳 资关系》。
④ 同注释③
⑤ 市委长期31号卷《关于订立集体合同的过程和经验》。
⑥ 原建新机器厂王庆昭、周仙庆的回忆材料。
⑦ 同注释①
⑧ 市委统战部永久13号卷《关于机铸铁业私私井厂情况的报 告》。
⑨ 市委统战部永久13号卷《关于机铸铁业私私并厂情况的报 告》,市工业局永久27号卷《建新机器厂关于私私合营前后的情 况》O
⑩ 同注释⑨
⑪市工商联144-10-93号卷《唐山市新中机器厂合同章程 草案》。
⑫、市工业局永久27号卷《建新机器厂关于私私合菅前后的 节况》°
⑬市工业局永久27号卷《建新机器厂基本情况》o
⑭市工商联144—10—93号卷。
⑮唐山轻机厂党委131号卷14—18页。
⑯同注释Q
⑰市委统战部永久13号卷《关于机铸铁业私私并厂情况报 苫》,市总工会永久34号卷《唐山市私管机铸铁业调整工资总 垛》。
⑱市总工会永久64号卷《私企工作》简报第11号。

⑲市总工会永久64号卷《关于检查私营机铸铁业加工订货虚 报成本的综合报告》。
⑳同注释⑲
㉑市委统战部永久13号卷《关于机铸铁业私私并厂情况报 告》、市工业局永久27号卷《建新机器厂基本情况》。
㉒同注释⑬
㉓唐山轻机厂刘英奎、王庆昭的回忆材料。
㉔市委永久110卷《唐山市委关于我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全部 实行公私合营的情况简报》。
㉕市工业局永久61号卷《唐山市机铸铁业20户全体资方申请 全业公私合营的申请书》。
㉖同注释㉔
㉗原天生烧焊厂孙润春的回忆材料。
③同注释⑫
㉙唐山轻机厂党委永久131号卷《资方名单及资金、股金、股 息统计表》O
㉚市工业局永久83号卷《建新机器厂厂长、股长名单》.
㉛市工业局长期94号卷第95—98页。
篋市委统战部永久19号卷《中共唐山市委统曲部关于公私合 营建新机器厂公私共事关系的调查报告》。
囲市工业局永久99号卷《河北省工业厅关于唐山市机铸铁业 工业改组规划的批复》。
①唐山经机厂计划科《统计资料》。
③《唐山轻机厂厂志》136、140, 577—578页。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