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顺
唐山市陶瓷工业公司东昌瓷厂,是1956年1月东矿区陶瓷工 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后产生的。合营前为东昌、宏成、同兴、东兴、 同合、永德等6家陶瓷厂。1966年8月,经唐山市经济委员会批 准,启用新厂名为唐山市陶瓷工业公司第八瓷厂。
一、懈放前东矿区陶棗业的«E况
1920年,唐山"瑞”字号资本家夏平阳和当时的滦县议员张 九皋,刘兴让等人集资合股,在古冶建集成磁业公司。从唐山东, 西窑和邯郸、彭城等地请来制缸师傅,制造大缸、陶管、粗瓷黑釉 碗及其他小件陶瓷产品,产品主要销往东北、华北等地。以后由于 经营艰难,从中分化建立起东昌.宏成、聚成三家小厂。1940年 在古冶快道南筹建起的桐昌顺新记磁厂,也于1947年迫于经营不 善而歇业,从中又分化建立起同兴、东兴,桐昌顺振记三家小. r0到解放前夕,东矿区只剩东昌、东兴、宏成、桐昌4户开 业,职工也由以前的100余名缩减为89名①。
在旧社会,民族资本发展所承受的压力和负担,都转嫁给 生店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工人。当时瓷厂工入每天工作十几个 小时,而且生产条件恶劣。筛土、轮碾机粉碎,没有防尘设备, 成年累月作业于粉尘弥漫之中,肺部受到严重损伤。据后来检 査,有90%以上的工人患有矽肺。制缸坯房低矮潮湿,不通风, 不见阳光。机轮、注浆成坯和烧成工人,受地炕,窑炉烘烤,出 装窑时,瓷匣尚呈红色,窑内热气袭人,呼吸艰难,皮肉烫伤、 衣服着火,晕倒的事故经常发生。特别是下焰除灰,带火灰渣从 头顶上往下流,窑条折断,还会伤害性命。住厂工人干活,吃、 住都在一个工棚内,杂乱肮脏,简陋潮湿,气味难闻。工人们拼 命在窑上干活,而挣的钱尚不能养家糊口,不得不用工余时间租 种田地,打砰子,下小煤窑,做临时工糊口渡日。
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对私营陶瓷工业的利用和限制
解放初期,东矿区陶瓷行业处于崩溃的边缘。加之1949年秋 季水灾严重,农业欠收,使以农村为主要市场的粗瓷生产,更是 雪上加霜,难以维持。产品赔本出售,工人的工资不能按时支 付。工人要生产,要吃饭,资本家则闹关门'、解雇.歇业、减 产。当时解雇工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只有20名职工的同合瓷厂, 仅在1950年6月就解雇职工6人②。因此,恢复和发展生产,解 决人们的就业和生活问题,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党和政府通过 东矿区陶瓷工业工会做了大量工作。
1.调整劳资关系,国家贷款扶持,促进陶瓷工业生产恢 复,发展。
劳资双方通过协商,于1949年11月19日签定了陶瓷业劳资集 体合同。如东兴瓷厂履行劳动契约规定,资方保证原料足用,劳 方保证40天做成一个130柱时大缸窑,双方互相督促,生产状况 日益好转,并得到相当利润,劳资关系趋于缓和③。为更好地执 行合同,便于进行协商,陶瓷业于1950年7月15日成立了劳资协 商会议。根据"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原则,订立劳资协议 案,要求资方,
①积极准备原料与燃料.寻找并争取打开产品销路;②因目 前产品滞销、积压,工资不能按时支付,应斟酌实际情况,适当 照顾生活困难的工人,待营业好转时,仍照集体合同规定照常开 支,③为克服困难,减少开支,对非生产人员可酌情裁减.或让 其轮流住家,不付工资。劳方,①缸部老师傅的土钱不要,正夕卜 的班子钱不要,不挑饭食,不要會晃货,供做的全年贴位1套不 要3②管子部打108丈算100丈.③碗部做105算100j④职员自愿 减低薪金5 %至15%,⑤保证质量,减少损失等④。工入们还主 动提出增加产量,减低工资,轮流住家,留职停薪,以求降低成 本,维持生产。工会还组织工人开展了增产节约创模竞赛活动。 加之政府借款、贷款扶持,市供销总社帮助推销积压的产品,从 而稳定了陶瓷工业的生产秩序,陶瓷产品由赔钱或保本出售到能 获取很大利润。如粗瓷平三工碗由亏本45%到获利20%至30%, 缸由亏本15%到获利50%左右,产多少销多少,供不应求。据 统计,仅宏成、东昌两厂,1951年就获利31553万元,(旧币,下 同)。其中宏成瓷厂所获纯利比1950年多8631万元,还增加9名 工人。同合、永德等瓷厂也相继开业。
陶瓷产品的高利润,刺激起资本家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与此 同时,其唯利是图的本质也暴露了出来。为了更多地剥削工人的 剩余劳动,普遍加班加点,每日工时长达14至15小时,有的竟达 16至17小时,致使21%的工人闹病,严重危害了工人们的身心健 康。一部分资本家还逾越合法经营范围,采取行贿、偷税漏税、 盗窃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等手段,谋取非法 暴利⑤9
2 .制止“五毒力行为,开展《五反”运动,加强对私营企一 业的限制、监督。
针对资产阶级的“五毒”行为,按照区委部署,陶瓷业于 1952年1月中旬开展了 &五反”运动。分四个阶段进行一,二阶段是资方人员坦白交待,群众检举揭发和对重点户 检査阶段。据现存档案资料记载,当时全区各行业共17户完全违 法和严重违法户,其中陶瓷业就占两户(桐昌顺瓷厂和东兴瓷. 厂)。资本家施行&五毒”的手段各种各样&东兴瓷厂资本家在 1949年和1950年间,利用帐目混乱,卖货不走营业额,偷营业 税.扩大开支偷所得税,1951年则通过压缩期末存货及建窑建炕 使用大批材料未算固定资产,偷漏税收,并通过行贿干部,以买 次质砰子拉优质肝子的手段盗窃国家财产。桐昌願瓷厂资本家, 1949年至1950年期间,先后利用倒卖粮食偷行商税和营业额,并 提高价格卖砖16000块,土面8吨,盗窃国家资财72 8万元。两 厂资本家为了牟取非法贷款,以次货顶好货、偷漏运输费等, 先后向洼里车站、林西银行、河北省总社及蓟运河工程处等单位 的干部、工作人员行贿多次,款项达200万元,盗窃国家资财 1200余万元,偷税漏税10200余万元,偷工减料核款21余万元,五 毒款项共计12114余万元。宏成资本家在405根管子的交易中,就交 残货100根。运动开始时,东兴瓷厂经理王维舟,副经理王保贞, 企图隐瞒罪恶,欺骗政府,蒙混过关。后经检査帐目,在确凿的 证据面前才一一承认。桐昌顺,宏成两个瓷厂的资本家在运动中 百般抵赖,对职工的检举、揭发抗拒反攻,先后被法院逮捕,拘 押©。
在三,四阶段的。过关” “处理”工作中,本着“教育从 严,处理从宽”和“团结多数,打击少数〃的方针,针对他们的 罪行大小,态度好坏,给予区别对待。东昌瓷厂资方人员在运动 中态度较好,《五反”后积极经营生产,在核实工作中.由半守 法,半违法户改为守法户。这使资方人员很受教育,他们主动动员 股东增加投资4000余万元,解决了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大中瓷 厂、同合瓷厂的资方人员,过关后也都增加了投资,东昌、正 大、同兴等广经过银行贷款扶持,都初步订出了生产计划.
经过4五反”运动,在资方人员中,开始形成守法光荣的新 风气,表示愿在工人阶级及国营经济领导下,发展正当营业,广 大工人在运动中得到了锻炼,在企业中的地位有了提高⑦。
3.建立推广经营管理七项制度,促进企业内部改革,使生产有了新的发展。
“五反”运动后,资本家失去非法利润,还要补退“五毒” 款额,加之物价下降,企业生产及管理方式落后,产品成本高、 质量低,造成产品滞销,陶瓷业陷入困境。各厂普遍拖欠银行贷 款和对外债务,拖欠工人工资三、四个月乃至半年。为了巩固 “五反”胜利成果,推动陶瓷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党和政府一方 面通过银行提供8亿多元贷款给以扶持,另一方面通过工会组 织,发动工人开展爱国增产节约竞赛运动,并加强企业的内部改 造。广大职工破除行业技术世代相传的保守落后思想,成立了技 木研究会,推广先进装、烧窑法,使破损率由以前的8 %降低到 0.54%。工人们还制造了单人管轮机及做弯头的模子,提高了工 作效率①。竞奏运动促进了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产品质量有了 提高,产值有所增加。1952年下半年增产节约94,234,421元,超额 完成计划的14.75%。1953年在产品质量继续提高的基础上,超额 生产了缸195柱,管子20窑,砖14700块•总计金额304,130,00.0 元⑨。并通过劳资协商会对一些有害职工身体健康、阻碍生产发展 的落后的生产方式进行了改革,采取了防尘措施,安装了通风设 备,改善了劳动环境,实行了 8小时工作制,规定了每两周休息 1天的大礼拜制.对职工的业余时间,也做了合理的安排。
竞赛中,广大职工在党的领导下,注意协调劳资关系,加强 了对企业生产的监督管理。东昌瓷厂职工与私方一起,协商制定 出经营管理7项制度。主要内容是,
(一) 围绕生产中心,每月5日、20日定期召开劳资协商会 议。
(二) 通过协商会议,对各项收支做出决议,形成财务纪律 及财务管理制度。
(三) 明确分工负责制,增强责任感,消除业务管理人员互 相推诿的不负责任现象"
(四) 由各车间技术较高的工人与资方共7人组成产品检査 组,负责对出、装窑前后成品、半成品的检查,执行"三不”、«五好〃制度。
(五) 加强物帐保管制度,规定专人负责,消除物帐不符, 工具乱抓现象。
(六) 由13名技术人员组成生产技术硏究会,集中对残、废 品进行分析,研究改进办法。
(七) 加强统计制度,均衡制定月,日生产指标和计划毎。
施行经营管理七项制度后,调动了全厂人员的积极性,减少 了浪费,促进了生产,限制了资本家的乱开支。到1953年底,东 昌瓷厂不但还清了当年春季拖欠的工人工资及银行贷款19000多 万元,而且还盈利1亿多元,成为全区的先进典型。
7项经营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施行,使工人群众对企业的监督 管理制度化,条理化,在生产管理实践中收效显著,很快在全行 业进行了推广,并经上级领导部门在省、市范围内进行了介绍推 广。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以后,耸对陶瓷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12月,全国掀起学习、宣传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 高潮。陶瓷业的广大职工和资方人员.结合执行第一个五年计 划,认真学习贯彻了党的总路线精神。加速了私营企业的改造步 伐。1953年到1954年,全区陶瓷业先后由国家实行订货,除残次 品自销外,产品全由市联社包销,使生产间接纳入了国家计划, 减少了盲目性,企业开始步入了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广大职工在 总路线精神鼓舞下,纷纷搞革新,提建议,开展劳动竞赛。通过 技术革新,解决了历史性的缸《劈底”破损问题。还普遍推广了 次煤代好煤烧窑法,节约煤1293吨,价值9300多万元。同时推广 了 “煤和煤泥烧窑法〃 “头轻稳固装窑法”等,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促进了生产的发展。1954年完成产值 5637628.000元,超过计划9.06%,上缴税比1953年增加3亿 元。产值,产量,质貴都大大超过了历史水平,为企业的进一 步改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⑪。与此同时,各厂还进行了反偷漏税 斗争和工资改革,由《分货制"改为、百分制”(以产品折价, 以分分成),改善了职工的福利待遇,增发了头、澡票等。结合 调整工商业,桐昌顺振记瓷厂与东兴瓷厂合并,名为东兴瓷厂。 正大瓷厂与同兴瓷厂合并,名为同兴瓷厂。唐家庄合顺商店也携 资到同兴瓷厂入股。
一、懈放前东矿区陶棗业的«E况
1920年,唐山"瑞”字号资本家夏平阳和当时的滦县议员张 九皋,刘兴让等人集资合股,在古冶建集成磁业公司。从唐山东, 西窑和邯郸、彭城等地请来制缸师傅,制造大缸、陶管、粗瓷黑釉 碗及其他小件陶瓷产品,产品主要销往东北、华北等地。以后由于 经营艰难,从中分化建立起东昌.宏成、聚成三家小厂。1940年 在古冶快道南筹建起的桐昌顺新记磁厂,也于1947年迫于经营不 善而歇业,从中又分化建立起同兴、东兴,桐昌顺振记三家小. r0到解放前夕,东矿区只剩东昌、东兴、宏成、桐昌4户开 业,职工也由以前的100余名缩减为89名①。
在旧社会,民族资本发展所承受的压力和负担,都转嫁给 生店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工人。当时瓷厂工入每天工作十几个 小时,而且生产条件恶劣。筛土、轮碾机粉碎,没有防尘设备, 成年累月作业于粉尘弥漫之中,肺部受到严重损伤。据后来检 査,有90%以上的工人患有矽肺。制缸坯房低矮潮湿,不通风, 不见阳光。机轮、注浆成坯和烧成工人,受地炕,窑炉烘烤,出 装窑时,瓷匣尚呈红色,窑内热气袭人,呼吸艰难,皮肉烫伤、 衣服着火,晕倒的事故经常发生。特别是下焰除灰,带火灰渣从 头顶上往下流,窑条折断,还会伤害性命。住厂工人干活,吃、 住都在一个工棚内,杂乱肮脏,简陋潮湿,气味难闻。工人们拼 命在窑上干活,而挣的钱尚不能养家糊口,不得不用工余时间租 种田地,打砰子,下小煤窑,做临时工糊口渡日。
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对私营陶瓷工业的利用和限制
解放初期,东矿区陶瓷行业处于崩溃的边缘。加之1949年秋 季水灾严重,农业欠收,使以农村为主要市场的粗瓷生产,更是 雪上加霜,难以维持。产品赔本出售,工人的工资不能按时支 付。工人要生产,要吃饭,资本家则闹关门'、解雇.歇业、减 产。当时解雇工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只有20名职工的同合瓷厂, 仅在1950年6月就解雇职工6人②。因此,恢复和发展生产,解 决人们的就业和生活问题,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党和政府通过 东矿区陶瓷工业工会做了大量工作。
1.调整劳资关系,国家贷款扶持,促进陶瓷工业生产恢 复,发展。
劳资双方通过协商,于1949年11月19日签定了陶瓷业劳资集 体合同。如东兴瓷厂履行劳动契约规定,资方保证原料足用,劳 方保证40天做成一个130柱时大缸窑,双方互相督促,生产状况 日益好转,并得到相当利润,劳资关系趋于缓和③。为更好地执 行合同,便于进行协商,陶瓷业于1950年7月15日成立了劳资协 商会议。根据"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原则,订立劳资协议 案,要求资方,
①积极准备原料与燃料.寻找并争取打开产品销路;②因目 前产品滞销、积压,工资不能按时支付,应斟酌实际情况,适当 照顾生活困难的工人,待营业好转时,仍照集体合同规定照常开 支,③为克服困难,减少开支,对非生产人员可酌情裁减.或让 其轮流住家,不付工资。劳方,①缸部老师傅的土钱不要,正夕卜 的班子钱不要,不挑饭食,不要會晃货,供做的全年贴位1套不 要3②管子部打108丈算100丈.③碗部做105算100j④职员自愿 减低薪金5 %至15%,⑤保证质量,减少损失等④。工入们还主 动提出增加产量,减低工资,轮流住家,留职停薪,以求降低成 本,维持生产。工会还组织工人开展了增产节约创模竞赛活动。 加之政府借款、贷款扶持,市供销总社帮助推销积压的产品,从 而稳定了陶瓷工业的生产秩序,陶瓷产品由赔钱或保本出售到能 获取很大利润。如粗瓷平三工碗由亏本45%到获利20%至30%, 缸由亏本15%到获利50%左右,产多少销多少,供不应求。据 统计,仅宏成、东昌两厂,1951年就获利31553万元,(旧币,下 同)。其中宏成瓷厂所获纯利比1950年多8631万元,还增加9名 工人。同合、永德等瓷厂也相继开业。
陶瓷产品的高利润,刺激起资本家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与此 同时,其唯利是图的本质也暴露了出来。为了更多地剥削工人的 剩余劳动,普遍加班加点,每日工时长达14至15小时,有的竟达 16至17小时,致使21%的工人闹病,严重危害了工人们的身心健 康。一部分资本家还逾越合法经营范围,采取行贿、偷税漏税、 盗窃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等手段,谋取非法 暴利⑤9
2 .制止“五毒力行为,开展《五反”运动,加强对私营企一 业的限制、监督。
针对资产阶级的“五毒”行为,按照区委部署,陶瓷业于 1952年1月中旬开展了 &五反”运动。分四个阶段进行一,二阶段是资方人员坦白交待,群众检举揭发和对重点户 检査阶段。据现存档案资料记载,当时全区各行业共17户完全违 法和严重违法户,其中陶瓷业就占两户(桐昌顺瓷厂和东兴瓷. 厂)。资本家施行&五毒”的手段各种各样&东兴瓷厂资本家在 1949年和1950年间,利用帐目混乱,卖货不走营业额,偷营业 税.扩大开支偷所得税,1951年则通过压缩期末存货及建窑建炕 使用大批材料未算固定资产,偷漏税收,并通过行贿干部,以买 次质砰子拉优质肝子的手段盗窃国家财产。桐昌願瓷厂资本家, 1949年至1950年期间,先后利用倒卖粮食偷行商税和营业额,并 提高价格卖砖16000块,土面8吨,盗窃国家资财72 8万元。两 厂资本家为了牟取非法贷款,以次货顶好货、偷漏运输费等, 先后向洼里车站、林西银行、河北省总社及蓟运河工程处等单位 的干部、工作人员行贿多次,款项达200万元,盗窃国家资财 1200余万元,偷税漏税10200余万元,偷工减料核款21余万元,五 毒款项共计12114余万元。宏成资本家在405根管子的交易中,就交 残货100根。运动开始时,东兴瓷厂经理王维舟,副经理王保贞, 企图隐瞒罪恶,欺骗政府,蒙混过关。后经检査帐目,在确凿的 证据面前才一一承认。桐昌顺,宏成两个瓷厂的资本家在运动中 百般抵赖,对职工的检举、揭发抗拒反攻,先后被法院逮捕,拘 押©。
在三,四阶段的。过关” “处理”工作中,本着“教育从 严,处理从宽”和“团结多数,打击少数〃的方针,针对他们的 罪行大小,态度好坏,给予区别对待。东昌瓷厂资方人员在运动 中态度较好,《五反”后积极经营生产,在核实工作中.由半守 法,半违法户改为守法户。这使资方人员很受教育,他们主动动员 股东增加投资4000余万元,解决了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大中瓷 厂、同合瓷厂的资方人员,过关后也都增加了投资,东昌、正 大、同兴等广经过银行贷款扶持,都初步订出了生产计划.
经过4五反”运动,在资方人员中,开始形成守法光荣的新 风气,表示愿在工人阶级及国营经济领导下,发展正当营业,广 大工人在运动中得到了锻炼,在企业中的地位有了提高⑦。
3.建立推广经营管理七项制度,促进企业内部改革,使生产有了新的发展。
“五反”运动后,资本家失去非法利润,还要补退“五毒” 款额,加之物价下降,企业生产及管理方式落后,产品成本高、 质量低,造成产品滞销,陶瓷业陷入困境。各厂普遍拖欠银行贷 款和对外债务,拖欠工人工资三、四个月乃至半年。为了巩固 “五反”胜利成果,推动陶瓷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党和政府一方 面通过银行提供8亿多元贷款给以扶持,另一方面通过工会组 织,发动工人开展爱国增产节约竞赛运动,并加强企业的内部改 造。广大职工破除行业技术世代相传的保守落后思想,成立了技 木研究会,推广先进装、烧窑法,使破损率由以前的8 %降低到 0.54%。工人们还制造了单人管轮机及做弯头的模子,提高了工 作效率①。竞奏运动促进了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产品质量有了 提高,产值有所增加。1952年下半年增产节约94,234,421元,超额 完成计划的14.75%。1953年在产品质量继续提高的基础上,超额 生产了缸195柱,管子20窑,砖14700块•总计金额304,130,00.0 元⑨。并通过劳资协商会对一些有害职工身体健康、阻碍生产发展 的落后的生产方式进行了改革,采取了防尘措施,安装了通风设 备,改善了劳动环境,实行了 8小时工作制,规定了每两周休息 1天的大礼拜制.对职工的业余时间,也做了合理的安排。
竞赛中,广大职工在党的领导下,注意协调劳资关系,加强 了对企业生产的监督管理。东昌瓷厂职工与私方一起,协商制定 出经营管理7项制度。主要内容是,
(一) 围绕生产中心,每月5日、20日定期召开劳资协商会 议。
(二) 通过协商会议,对各项收支做出决议,形成财务纪律 及财务管理制度。
(三) 明确分工负责制,增强责任感,消除业务管理人员互 相推诿的不负责任现象"
(四) 由各车间技术较高的工人与资方共7人组成产品检査 组,负责对出、装窑前后成品、半成品的检查,执行"三不”、«五好〃制度。
(五) 加强物帐保管制度,规定专人负责,消除物帐不符, 工具乱抓现象。
(六) 由13名技术人员组成生产技术硏究会,集中对残、废 品进行分析,研究改进办法。
(七) 加强统计制度,均衡制定月,日生产指标和计划毎。
施行经营管理七项制度后,调动了全厂人员的积极性,减少 了浪费,促进了生产,限制了资本家的乱开支。到1953年底,东 昌瓷厂不但还清了当年春季拖欠的工人工资及银行贷款19000多 万元,而且还盈利1亿多元,成为全区的先进典型。
7项经营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施行,使工人群众对企业的监督 管理制度化,条理化,在生产管理实践中收效显著,很快在全行 业进行了推广,并经上级领导部门在省、市范围内进行了介绍推 广。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以后,耸对陶瓷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12月,全国掀起学习、宣传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 高潮。陶瓷业的广大职工和资方人员.结合执行第一个五年计 划,认真学习贯彻了党的总路线精神。加速了私营企业的改造步 伐。1953年到1954年,全区陶瓷业先后由国家实行订货,除残次 品自销外,产品全由市联社包销,使生产间接纳入了国家计划, 减少了盲目性,企业开始步入了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广大职工在 总路线精神鼓舞下,纷纷搞革新,提建议,开展劳动竞赛。通过 技术革新,解决了历史性的缸《劈底”破损问题。还普遍推广了 次煤代好煤烧窑法,节约煤1293吨,价值9300多万元。同时推广 了 “煤和煤泥烧窑法〃 “头轻稳固装窑法”等,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促进了生产的发展。1954年完成产值 5637628.000元,超过计划9.06%,上缴税比1953年增加3亿 元。产值,产量,质貴都大大超过了历史水平,为企业的进一 步改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⑪。与此同时,各厂还进行了反偷漏税 斗争和工资改革,由《分货制"改为、百分制”(以产品折价, 以分分成),改善了职工的福利待遇,增发了头、澡票等。结合 调整工商业,桐昌顺振记瓷厂与东兴瓷厂合并,名为东兴瓷厂。 正大瓷厂与同兴瓷厂合并,名为同兴瓷厂。唐家庄合顺商店也携 资到同兴瓷厂入股。
通过学习贯彻总路线精神和几年来企业经营改造的实践,东 昌瓷厂的广大职工和资方入员,认识到国家计划经济的优越性。 因此,该厂资方代理人王子振,1954年底即迫切申请公私合营。 1955年3月杜庆元携资入股到东昌瓷厂后.又联名申请公私合 营,王在开业务会时对职工讲,“我们要好好工作,整顿组织机 构,健全各种制度,争取公私合营"。东矿区委经过对企业各种 情况的充分调査,摸底、分析,于7月28日正式批准该厂公私合 营,并派岀合营工作组进厂。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签定协议书,协商建立合营筹备委员会。由市工业局与 资本家进行充分协商,就合营方法、投资数额,合营范围、清产 估价方法、债权债务处理、合营委员会的组成等问题,多次交换 意见。经过反复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签定了公私合营协议 书。根据协商精神,首先建立了合营筹备委员会,由7人组成, 其中公方2人,资方2人,劳方以下设清估,秘书、生产, 宣传4个小组,由劳资双方具体分工,以保证合营、生产两不 误。举行签字仪式时,邀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行业 及较大私营工厂的资本家参加,从而教育和影响了其它资本家。 宏成瓷厂经理张德山说〔“赶快申请,批下来与东昌一起亦手 续”。会后.宏成、同兴两厂即提出公私合营申请。
1. 签定协议书,协商建立合营筹备委员会。由市工业局与 资本家进行充分协商,就合营方法、投资数额,合营范围、清产 估价方法、债权债务处理、合营委员会的组成等问题,多次交换 意见。经过反复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签定了公私合营协议 书。根据协商精神,首先建立了合营筹备委员会,由7人组成, 其中公方2人,资方2人,劳方以下设清估,秘书、生产, 宣传4个小组,由劳资双方具体分工,以保证合营、生产两不 误。举行签字仪式时,邀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行业 及较大私营工厂的资本家参加,从而教育和影响了其它资本家。 宏成瓷厂经理张德山说〔“赶快申请,批下来与东昌一起亦手 续”。会后.宏成、同兴两厂即提出公私合营申请。
2. 宣传发动职工,训练积极分子。工作组进厂后,即利用 有线广播、大字报、黑板报,幻灯,献礼台等广泛进行宣传,把 对资本主义企业改造的重大意义和合营的优越性、有关原则和政 策等,交给职工群众。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从49名职工中,挑 选出26名表现积极的进行训练,以发挥他们在合营中的骨干作 用O
3. 摸清财产底数,公平合理地清产估价。在进行这项工作 时,先以党团员为骨干,召开老工人,技术工人座谈会,对房屋. 窑炉,机器及主要财产进行充分研究讨论,制定内部方案,报区委 审查批准后作为估价依据。正式清估时,由资方造出企业的全部 资产清册,提出财产价格及其依据。在公方掌握主持下,职工与资 本家心平气和地认真协商,反复讨论,做到了财产不重复、不遗 漏,估价公平合理,实事求是,以理服人,使资方非常满意。
合营工作组和合营筹备委员会在广大职工的积极协助下,经 过近两个月艰苦细致的努力,胜利地完成了东昌瓷厂的公私合营 工作。合营后,市工业局拿出1万元(新币,下同)作为公股投 资。从此,东昌瓷厂实现了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⑫。
1956年1月,在全市社会主义改造高潮的推动下,东矿区陶 瓷业也加快了改造的步伐。1月中旬,区委组成了工业合营工作 组,具体抓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 作,
1 .摸清底数,做出规划,成立合营筹备小组。东矿区委工 业部1月5日印发了《关于私营工业全行业改造工作规划意见的 报告》,提岀,宏成,东兴、同兴3户,因都是生产紅和缸管 瓷厂.厂址又较集中,应全部合并于巳经公私合营的东昌瓷厂。 永德瓷厂因中天化学厂需要该厂址,所以只将其从业人员和资金 并入东昌瓷厂。手工业性质的同合瓷厂,生产设备不足,租用的 厂址和窑炉又在东昌一个院里,也和其它4户一起井入东昌瓷 厂,走国家资本主义道路。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由区委统—领 导,组建进厂工作组,并吸收资方和职工代表,成立了陶瓷业合 营筹备小组。
2. 进行财产清估工作。各厂清估小组(劳资双方和一些比 较懂行的职工)在参观学习原公私合营东昌瓷厂的房屋、窑炉和 机器设备及其估价经验的基础上,都在考虑制定本厂的清估计划 和方案。首先由资方拿出自估方案,职工代表进行审査,而后以 公方为领导(工会主席掌握会场),吸收资方及职工代表参加, 进行认真地协商、讨论,然后通过。如东兴瓷厂,资方自估3号 窑为2484元,经过充分讨论,如实降估为1982.5元.宏成瓷厂的 4间砖石到顶,松木標子房,资方自估600元,经详细论证,如实 估为848元。由于事先掌握了底数,职工代表的思想行动一致,发 言态度和蕩,以理服人,对于资方不同意见,认真考虑,随时协 商解决。由于始终贯彻了公平合理,实事求是的原则,使这一工 作得以顺利完成。对清估中的债权、债务,本着&从宽了结”的 精神,也进行了妥善处理⑬。
3. 贯彻生产合营两不误的方针,积极搞好生产。合营的高 潮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各厂破除了保守思想,推广先 进经验.开展了多种形式竞赛革新活动。通过竞赛革新,改进了 圆托垫脚装窑法,产品甲级率由77%提高到87%。同兴瓷厂改进 了装窑法,提高生产效率10%。烧窑法也有改进,烧成时间由85 小时缩短为40.5小时,煤耗由8.5吨降低到4.9吨,合格率达到 97.58%。合营后的东昌瓷厂,向区委递交了决心书,保证全面 推广连嘴打管法,推行定额、定时,定工制度,提高产量20%。 全面推广代眼托墩装窑法,保证合格率达到98%。实行推广这些 方法后.第二窑合格率达到100%,向区委献了喜报⑭。
4 .妥善安排私方人员。全行业合营后,本着”包下来”, "量才使用.适当照顾”的原则,对20名在职资方人员作了妥善 安排。其中安排正、副厂长各[名,正、副股长5人,一般管理 人员8人,生产人员3人,住厂董事2人。从而调动了资方人员 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5.进行并厂和企业改组a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根据发 展生产的需要,有准备地进行了并厂工作。在对全体取工和私方人 员进行恩想教育的基础上,实行六厂合并,更名为唐山市陶瓷工 业公司公私合营东昌陶瓷厂。资金总额113329元。从业人员共计 253人,其中职工230人,原私方人员20人'政府派进3人。厂内建党 支部,由史建新任党支部书记。行政设厂长一名,由私方人员王 子振担任。设副厂长4名,分别由1名私方入员、2名公方人员 和1名工人中提拔的入员担任。下设财务、供销、生产、人秘4 个股。生产上设置了原料、成型和烧成3个车间⑮。
东矿区的陶瓷工业,经过7年的利用、限制、改造工作,终 于使分散的、落后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企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 路。在改造企业过程中,党对资方人员实行了团结、教育、改造 的方针,加强对资方人员的改造。厂党支部根据以企业为改造基 地的要求,结合资方的实际,对他们进行了耐心的思想教育工 作,教育他们认清国家的前途和自身的命运,多做一些有益于社 会发展的事情,使自己逐步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公私合 营后,资本家虽然还按规定领取定息,但他们巳失去了或生产资 料、人事调动、利润分配的权利,只能作为企业职工的一员,从 事生产活动,这为把他们改造成为劳动者创造了条件。原私方人 员张瑾,担任了粉碎车间组长,与工人共同研充创造了大碾代斗 的先进工具,在全市进行了推广,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在社会主 义劳动竞赛中,原私方人员不论是安排的企业厂长,还是职员. 工人,都积极投身于生产高潮,并同全厂工入一样放弃春节休 假,为生产做岀了贡献。原私方人员、车间记录员杨国宝,供销 股保管员张天中等,工作积极,先后被评为先进生产者。
四. 陶瓷工业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发展
公私合营后,东矿区的陶瓷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企业所有制形式的改造,解放了生产力•陶瓷工业生产 出现了新局面。广大职工消除了雇佣思想,真正以主人翁的态度 积极响应市、区委“提前一年完成五年计划”的号召,掀起了一 个破除右倾保守思想,推广先进经验,学先进,争先进的社会主 义劳动竞赛高潮。当年,职工放弃了春节休假,积极地投入生产 竞赛。据统计,一季度(包括东昌瓷厂在内的4个公私合营厂) 就提出合理化建议105件,涌现岀130名先进生产者,8个先进生 产小组。
2 .促进了企业生产发展,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 私合营以后,人员、资金、设备诸方面都给企业增加了经济实力, 因此促进了生产的连年高速发展。据统计,1956年(包括东昌 在内的3个广)产值比1955年提高了21.3%,东昌瓷厂完成产值 63万元,利润9.6万元。到1959年时,产值完成123万元,较195& 年翻了一番,乎均年递增25%)利润完成35.8万元,较1956年 翻了近两番,年均递增率超过50%;增加税金6.8万元。在产值明 显提高的同时,还坚持了质量的高标准。几年来除碗的合格率在 96%以上外,釘及缸管的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为满足社 会的需要,在产品产量结构上进行了调整,除增加了一些耐火砖 外,大幅度提高了碗的产量,由1957年27000件到1959年产330-5 万件,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④。
注释.
① 东矿区委统幽部《关于陶浇业调查情况的报告》《十人以 上私人企业情况的调査报告《第八瓷厂厂志》第一章。
② 唐山市总工会永久7号卷34页及唐山市第七区委短期3号
卷2页。
③ 1950年8月20日、1950年3月13日《唐山劳动日报
④ 唐山市第七区工会办事处7月份工作总结汇报。
⑤ 市总工会永久7号卷34-4Q页唐山市第七区委永久11号卷 48页,75页。
⑥ 唐山市第七区委长期9号卷68页,永久卷12号90页。
⑦ 唐山市第七区委永久卷12号26页。
⑧ 唐山市第七区委长期卷56号。
⑨ 唐山市第七区委短期卷19号,22号卷42页.
⑩ 市总工会永久卷35号11—14页。
⑪唐山市第七区委永久卷20号3页、10页、13页。
⑫唐山市第七区委短期卷45号11至30页及86至100页 ⑬陶瓷工业筹备小组关于估价工作简报.
⑭唐山市第七区委长期56号卷《东矿区工业简报》。
⑮陶瓷公司长期卷35号《东昌瓷厂公私合营工作总结,。
⑯八瓷厂"历年主要产品、产量,产值、利税表”及■历年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