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新老寺庙的更替与并存
第十章 新老寺庙的更替与并存
 
            历经四百多年的风雨,药王庙的香火尚未散尽。
           众所周知,佛教的根在印度。在佛教诞生之前,婆罗门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从公元三世纪下半叶开始,佛教不断向境外传播,且先后经历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四个阶段。正是印度佛教的密教化,使它失去了自身的特色;脱离大众,丢掉了传教的基础;对戒律的松弛,又令其脱离了佛陀的教法。自公元九世纪开始,印度就不断受到伊斯兰教的入侵。公元1203年,位于恒河右岸的超岩寺被伊斯兰教徒烧毁,标志着印度佛教的消亡,直到19世纪后才稍有复兴。
           在如此严酷的背景之下,中国佛教却仍然得以生存,历经两千多年长盛不衰,主要原因是它既保持了佛教的基本精神,又能适应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不断进行自我改铸和调整。
           从付庄子药王庙到津唐运河边的药王寺,是一种接续,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发展。
           丰南过去的寺庙很多,比较著名的有小集的望海寺、钱营的华马寺和胥各庄的洪阳寺等,但药王寺是唯一获批复建的寺庙。2013年,区政府在王打刁村南划拨宗教用地,当年奠基开工。之所以支持异地修建,且规模档次都不可同日而语,应是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一是付庄子药王庙的威望和地位,无可比拟;二是当地群众复建药王庙的吁请甚高,顺乎民意;三是由僧团入驻主持修建,合法合规。机缘巧合的是,新建药王寺地址恰好位于惠丰湖至此25公里长津唐运河景区的第三景区,交通便利,风景怡人。
           目前,药王寺有僧人20余人,常住居士50余人。在果证法师的带领下,健全组织架构,规范管理体系,并建立和完善了僧团管理制度、常住居士规章制度和寺院义工管理规范,合理安排修持,坚持早晚功课,经教学习,参禅念佛,过堂用斋,严守戒规,整肃僧仪。各项佛事活动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新建的药王寺以佛教为主,供奉的多是佛教塑像,财神殿等本土神像都是偏居一隅。就连药王殿里,供奉的也不再是药王孙思邈,而是药王药上菩萨和十二药叉大将。现在很多信众到药王寺敬香礼佛,祈求平安;但也有一些人依旧找到付庄子,即使前些年破败不堪,仍去对着老槐树求签许愿,甚至千方百计带些树枝或香灰回去,煮水服用,以求消灾祛病。
           每年的农历四月廿八,是药王菩萨圣诞。药王菩萨即是《法华经》中燃烧自身以供养诸佛的大菩萨,为阿弥陀佛二十五菩萨之一,是施与良药,救治众生身、心两种病苦之菩萨。因此,根据传统习俗,周边群众依然将这一天定为庙会。庙会当天,寺内香烟缭绕,香客云集,诵经拜忏,昼夜不息;寺外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摊贩罗列,热闹非凡。时有大德高僧前来传法,海涛法师、济群法师都曾来过,寺院内外人山人海,趋之若鹜,影响深远。
           2021年12月3日至4日,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高宗教界自我管理水平,提高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努力开创宗教工作新局面,更好组织和引导信教群众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
           佛教中国化,不仅要与中国语言文字相对接,也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更要与中国社会相适应,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万法归一,法缘如一。近年来,统战部门在党委的领导下,不断开展爱国爱教、“双创四进”等系列活动,双创,即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先进宗教团体;四进,即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宗教活动场所。从2018年起,药王寺按《国旗法》规范组织升旗活动,深入开展宪法进寺院等活动,引导广大僧众遵纪守法,潜心修行,团结信众,凝聚人心,为佛教增添了新的活力。特别是近两年来,药王寺已经成为全省全市的样板和典范。
           药王寺内花团锦簇,绿树成荫。大雄宝殿前的两棵古银杏树是2015年天津的一对夫妇所捐,来自山东郯城县,带有当地林业部门的统一编码。老话说:人挪活,树挪死。可八年过去了,古树愈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它们和付庄子药王庙的古槐一样,都是跨时代的见证者,佛缘深厚,际遇难求。
           时代总是在进步,但人的信仰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亡。实践证明,道家也好,佛家也罢,这些根植于人们灵魂里的东西,早已融入了老百姓的血液。他们总是宁愿相信有另一个世界,努力地心怀悲悯,与人为善,并期待来生下世无争无斗,无病无灾,花开彼岸,安乐祥和。
           2018年,在整理丰南药王庙文化之初,我曾专门给这里的药王寺写过一首歌词《礼佛药王寺》,后经刘亦敏老师谱曲,被全国很多药王寺传唱,网上也曾广为流传。走进山门,路勇那独特柔美的梵音,伴着悠扬的诵经之声,在寺院里回响:
 
一缕心香
燃尽红尘万念灰
燃尽红尘万念灰
打坐蒲团
参破前生今世
因果轮回
善恶终有归
一曲梵音
传唱佛陀大慈悲
传唱佛陀大慈悲
仰望明月
悟透阴晴圆缺
自古难全
缺憾也是美
礼佛药王寺
药师如来琉璃光
一身跪拜
放下执着妄想
礼佛药王寺
药师如来琉璃光
一声佛号
祈福万众安康
……
 
           历史的痕迹经不起岁月的打磨,扬起的烟尘终会日渐散尽。如上的文字,大部分是对历史的还原,但也仍存诸多的推断和猜想,存疑之处颇多,留待后人继续考证与核实。
           前世今生,只在呼吸之间;句读承转,回首已是百年。从药王庙到药王寺,经历了多少悲喜,发生的多少故事,都随着岁月的轮回,尘封在历史的长河。我们的文字,只能钩起沧海一粟,牛之一毛。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