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南县文化志》,现以问世。回顾编篆工作,历时四年有余,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于1983年1月至1984年3月,开始搜集整理资料,通过广泛宣传,查阅档案(计70卷),摘抄资料(4万余字),邀人座谈(计11次115人次),登门走访(计210人次)发函约稿(87封),搜集到的资料、图、表、照片、回忆录等120多件,共积累资料达50余万言。
二、编纂阶段。于1984年4月,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提纲、编纂本志、补充修订,1985年10月成完初审稿计约15万字。
三、初审、核实、补充、修改阶段。1985年10月至1987年10目,通过局领导及有关人员审阅后,进一步补充修改、完善初稿,最后使《丰南县文化志》成稿。
在整个史料的征集、核实补充、编写过程中,承蒙县档案馆、县直各单位供给许多有关资灶,还有广大干部,在外地工作的有关专家、教授、老艺人以及各界人士等,从多方面提供史料给了莫大支持,县志办的同志精心指导,在此一并深表谢忧!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难免出现缺点和错误,为此,衷心希望各级领导及热心于此项事业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准备阶段。于1983年1月至1984年3月,开始搜集整理资料,通过广泛宣传,查阅档案(计70卷),摘抄资料(4万余字),邀人座谈(计11次115人次),登门走访(计210人次)发函约稿(87封),搜集到的资料、图、表、照片、回忆录等120多件,共积累资料达50余万言。
二、编纂阶段。于1984年4月,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提纲、编纂本志、补充修订,1985年10月成完初审稿计约15万字。
三、初审、核实、补充、修改阶段。1985年10月至1987年10目,通过局领导及有关人员审阅后,进一步补充修改、完善初稿,最后使《丰南县文化志》成稿。
在整个史料的征集、核实补充、编写过程中,承蒙县档案馆、县直各单位供给许多有关资灶,还有广大干部,在外地工作的有关专家、教授、老艺人以及各界人士等,从多方面提供史料给了莫大支持,县志办的同志精心指导,在此一并深表谢忧!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难免出现缺点和错误,为此,衷心希望各级领导及热心于此项事业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丰南县文化志》编写组
一九八七年十月
一九八七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