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孔令福
孔令福
编写地方志是我们祖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 统。中央、省、市、县的各级领导都十分重视 这次修志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 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日趋繁荣的经济形 势,为我们编写地方志和部门志从客观上提供 了极有利的精神力量和物质条件。为了比较细 致地弄清我县税务方面的发展状况,给今后工 作提供历史借鉴和现实依据,1984年9月,我 们在县委、县人大、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 县志办公室的指导下,在全县税务干部的支持 下,成立了丰南县税务志领导小组,建立了税 志办公室,抽调了四名同志具体负责这项工 作,开始编写《丰南县税务志》。
《丰南县税务志》是我县有史以来首次以 税收为专题所编写的志书,目的是将几十年的 鋭收工作经验和教训寓于本志的字里行间。同 时,又可从税收这个侧面,反映出丰南县几十 年的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状况。古人说:“以铜 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实 为“上对祖宗负责,下为子孙造福,现为’四 化’服务”的好事。
为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在编写过程中, 在史料的选用和整理方面,坚持以档案资料为 主要依据,也搜集了大量的口碑材料,反复考 证,进行核实,然后决定取舍。按照“详今略 古,详近略远”以及“详业务,略其他”的精 神,又迫于古、远借鉴材料不多,所以本志对 民国时期的内容安排较少,而着重记述了建国 以来人民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以体现 时代的特征;详细记述了我县在建国后至今三 十五年来税收的征收管理情况,以突出我县税 务工作的特色。
由于解放前的材料大部分被国民党政权带 走或销毁;解放后行政区划的变动、财鋭机构 的频繁分合;十年动乱的影响;地震造成的损 失"加之我们对档案管理失严,虽经多渠道搜 集、考查,获得耐料还是很不理想。致使本志有 些章节的内容残缺不全,不能全面反、映历史面目,对此深感遗憾。
在编写《丰南县税务志》的过程中,承蒙 唐山市委档案处、唐山市公安局、丰润县档案 科、丰南县档案馆、丰南县财政局,以及在丰 南县从事税务工作的老前辈的大力支持,我们 才得以完成编写工作。在此,谨致谢意。还恳 望广大知情同志,对本志提岀宝贵意见,以便 修正.
198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