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心国民学校设置校长一人,除综理校务外,还负责全乡(镇)各校的教育工作。民国二十年以后,蒋介石强调“政教合一”,这时中心国民学校的校长,则由乡(镇)长兼任。在日伪时期,中心国民学校的校长,虽不再由乡(镇)长兼任,但校长仍与乡(镇)长狗扯羊皮,互相勾结,这时任命校长的职权,完全操纵在日伪政府手里,被任命者不是当权者的亲信,就是经多方考查,确实是忠于“皇军”的亲日者。其时的中心校长,无论是乡长兼任或亲日者,都是一方面防止师生中进步思想的传播;另一方面把持全乡(镇)教员的任免权力,安插党羽,任用私人,并通过多报班级和教员数目,或刻扣教薪,从中渔利,贪污中饱。因而在争夺校长这一席位上,相互中伤,各不相让。至于初级小学多数只有一人:校长、教员、工友“三位一体”,加上待遇微薄,竞争就不那么激烈了,但多数学校的教员是地方上的豪绰安插的亲故,因而教员中,滥等充数者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