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 余 教 育
一、农民教育
民国12年(1933年),裴廷楹在西纪各庄办平民夜校,开本县业余教育的先河。民国20年(1931年)前后,宣庄、宋家营、稻地等高等小学校的进步教师,利用晚上也开办了农民识字班。日伪统治时期,在河头设立识字班,招收30岁以下的民众,每期4个月,每晚学习两小时。以学习文化知识为名,进行奴化教育。解放区,抗日政府在各村镇办业余学校,采取冬学形式,学员为15~40岁的农民,由较有文化的八路军或小学教师担任教师,除学文化外,还进行爱国主义和抗日宣传教育。
民国36年(1947年),国民党成立的浭阳县政府,设民众教育馆,兼管民众教育工作,由于国民党浭阳县政府忙于“清剿”共产党,无暇抓业余教育。在解放区广大农村则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文化热潮。到1948年大部小学都办了夜校。解放前夕,全县共有夜校68个班,学员2500人。
1949年冬,全县各中心小学、完小和有条件的初小,都办了冬季夜校,夜校教师由小学教师兼任。到1950年,几乎村村办了冬学。全县共有学员2.87万人。1952年为了推行速成识字法,全县聘请扫盲教师1320人,开学前全体扫盲教师在县集训。县委明确提出:一切为扫盲让路,保证学习时间,干部带头学习。县、区、乡、村都成立了扫盲委员会,全县扫盲工作掀起了高潮,出现了祖孙、母子共读书的生动景象。全县有5.4万人参加学习。为坚持常年学习,采取了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农忙少学,农闲多学,大忙放学。确实有困难的组成“包教小组”,上门包教。到1958 年,全县扫除文盲5.5万人,扫除半文盲2.8万人。
1959~1961年,由于三年经济困难,大部夜校解散。从1962年农民夜校恢复,有137个村开学,共有学员5499人,其中初中班92个,学员2072人;小学班124个,学员2229人,识字班94个,学员998人;会计班6个,学员200人。
1966~1972年,扫盲工作停顿,致使文盲又大量出现,1972年以后,农民夜校又逐步恢复,由于“四人帮”推行“小靳庄”政治夜校经验,致使多数夜校以“大批判”、“大唱革命歌曲”、“样板戏”代替了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1978年,县成立扫盲委员会,培训扫盲教师900人,各工委公社配备专职干部,到是年底,全县有学员32480人。1979年全县有扫盲班199个,承包责任制学习班166个,小学班22个,中学班8个,科技班28个。有25个公社达到了无盲单位标准。
1981年以后,本县扫盲教育转移到技术教育上来。是年培训了技术员和高中毕业生2156人,有20个公社办起了农技班。1982年全县所有的公社(30个)成立了正轨的公社技校。共33个班,学员903人,专职教师24人,兼职教师111人,有196个村办了专业技术班,有养鸡、猪、貂、裁剪、财会、农机等专业技术班95个。
1983年丰南县被河北省评为农民教育先进县。同年,唐坊农业技术学校被记入国家成人教育大事年鉴。1984~1985年,连续被省评为多渠道办学先进县,获奖金1万元,20吋彩电1台同年,被国家教委成人教育司定为农民教育联系点,参加在长春召开的农村教育研讨会。副县长么继敏以《因需施教,注重实效》为题的发言,该发言译成英文,受到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重视。
二、职工干部业余教育
1951年春,建立了县委、县政府直属机关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配备专职校长1人,专职教师5人,各区政府也配备了文化教员。到1954年全县有329名县区干部参加了学习(其中县机关干部28人)。分初中班和小学班,县委领导对干部学习很重视,每期学员开学县委书记都去讲话。学员对学习非常认真。每天早晚上课两小时,有的科、局长带头学习。干部下乡不能参加学习时坚持请假并带作业,回来补课。与此同时县总工会也建立了职工业余学校。在职工中以扫除文盲为主。到1957年全县有2780名职工干部参加了学习。职工干部中的文盲、半文盲由解放初期的73%降到8%,其中有271人达到初中水平,973人达到高小水平。
1958年“大跃进”中,各级业余学校改成了“红专大学”,由于忙于“大跃进”,“红专大学”只成了空牌子。1959~1961年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职工干部的学习活动也告终止。1962年职工干部的业余学习活动又开始恢复,重点已不是扫盲,而是学习文化、科学技术。并与生产、技术革命、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各单位采取包教包学、互教互学、以新带老的方法,提高职工干部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到1965年底全县有各级职工干部业校14所,学员1658人,有高小班13个,初中班15个,高中班两个。
“ 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县职工干部业校停办。1973年又提倡办职工大学,到1975年有8个厂矿挂起了“七·二一”大学的牌子,但学习内容不再是文化科学知识。而是搞“斗私批修”,“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把学校当成了整人的场所。
1979年以来,本县职工干部业校纳入正规。1980年县成立职工教育办公室,开办职工文化技术学校4所,对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初、高中毕业生进行文化、技术补课。全县开设各类补习班28 个,有学员1248人。经过1~2年的补习学习,有85%的学员基本上达到初中毕业水平。职工文化技术学校还开设了外语、企业管理、机械制造等43个专业班,学员1486人。县委、经委、粮食、商业等单位都建立了自己的职工学校,配有专职教师。职工干部的业余教育也逐步向高层次发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许多干部职工参加了函授大学、刊授大学学习和自学考试。从1982 年以来,司法局、统计局都开办了大学函授班。到1985年有243人参加学习,已有90人考试及格,单科结业。
1984、1985年连续两年本县被评为唐山市职工教育先进单位。教师汪绍明1985年被评为全国职工教育先进工作者。
重点乡镇技工学校简介:
侉子庄乡职工学校
始建于1982年,属于乡自办职工学校,为乡办工厂培养技术人才。开始办中等技术班2个,学制视所学内容多少而定,有半年、一年、二年之分。大专班始办于1985年,学制二年。大中专班均不放寒暑假。
学校面积2400平方米。有专职校长1人,专职教师4人,负责组织指导学生学习。
大、中专班专业课,从唐山市各大专院校聘请教师任课。曾先后聘请副教授8人,讲师、助教14 人。学校按讲课时间付给讲课费和另付差旅费,假期加倍。
办学经费由乡自筹,乡政府每年向学校拨款17.4万元。学员学习期间,按月发工资,中技班每人每月50元,大专班每人每月65元。学生从本乡录取,由乡包分配。
胥各庄镇工农技术学校和职业大学
两个不同性质学校设在一起。工农技术学校始建于1981年,学制分长班和短班,长班1-2年,短班3-4个月。长班开始为农技班,学制一年,到1982年,共有毕业生48人。1983年改办工技班,学制二年,每期两班,到1985年已有毕业生70人。
短班学习内容多样,有文化、企业管理、会计、玻璃、水泥工艺、裁剪等7个班,毕业学生195人。长短班学生均由本镇录取,由镇包分配。
职业大学始建于1985年,学制3年,主要学习机械课程,共有学员42人。原则上招收本镇合格学生,也适当接收外地学生。承认学历,参加评定技术职称,由镇包分配。
学校有校长1人,管理教师4人,均由本镇招聘。专业教师:大中专班由镇与唐山市大专院校签订包教合同,包教、包实验、包组织到外地实习。由大专院校派教授、讲师、助教讲课。短班由镇聘请唐山.市对口单位的工程师、会计师、经济师讲课。镇自筹经费,每年投资10万元。
学生除个别人另有他就外,其余全部被分配到本镇各工厂、企业,已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
函 授
本县的函授教育起于1954年,全县有300名小学教师参加函授学习。1956年部分中学教师参加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函授学院学习。1959年县文教局要求达不到师专毕业水平的中学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参加函授学习。至1965年有474名教师初师函授单科结业,有235名中师单科结业,有24名大学单科结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函授教育停顿。1979年本县开始恢复函授教育,设函授辅导站,1985年全县有586人参加大专函授学习,其中中小学教师412人,干部108 人,职工66人,已有103人单科结业。
广播电视教育
1982年9月,本县建立电大班,招收自学视听生200人。1984年7月将电大班改为唐山电视大学丰南工作站,当年招收党政干部专修班1个,中文班1个,电视中专班1个,学制2年。1985年为扩大成人教育范围,成立了农业广播学校(简称农广校)。农广校在各乡(镇)均有分校,学生来源是乡(镇)干部、社会青年、民办教师。学员定时收听广播站举办的业余文化科技广播讲座,收看电视,由农广校专职教师到各校巡回辅导。到1985年底,全县有学员576人,经三年学习,考试合格者承认学历。同年为培养待业青年,电大工作站与县劳动局合作,增设会计、文秘、机械三个班,计156人。
自 学 考 试
1984年本县开始推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参加考试者不受年龄、学历、工作性质等条件的限制,考试合格者国家承认学历,享受同等学历待遇。1984年开始考试法律、党政、英语、中文4个专业,全县410人报名参加考试;合格者127人次,合格率30.9%;1985年报名472人,合格252 人,合格率53.3%。
私 人 办 学
本县私人办学始于1980年,它是由民间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能工巧匠或专业户担任教师或聘请教师。一般都为短期培训班,学习者需交纳一定的学费。学习期限、收费标准、教学内容均由办学者自定。到1985年,还有76家领取办学许可证,已办起了养鸡、养貂、裁剪、大棚蔬菜、地膜西瓜、无线电修理、木工等95个专业班,为社会培养了2万多名专业技术人才。这些人员大部分都成了致富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