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41页,例2-)。
数学要求:
理解并掌握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一般方法及特殊方法。
数学过程:
一、复习:
1、问答:什么叫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2、填空:
18的倍数有18、36、54、72、90、108、126、144、162、180……
30的信数有30、60、90、120、150、180、210、240、270、300….…
18和30的公倍数有( ),最小公倍数是( )。
二、新授:
(一)导入新课:
板书,“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二)教学例2:
板书:“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
1、分解质因数:
2、引导观察:
①18的1倍是哪些质因数的积? 5倍呢?为什么?
②30的1倍是哪些质因数的积?3倍呢?为什么?
③2×3×3×5是不是18和30的倍数?是不是最小公倍数?为什么?
④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里包含18和30的哪些质因数?
上面1、2步板书如下:

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

评注:在讲方法之前安排这一环节,目的是使学生不仅掌握算法,还要理解算理。意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短除法:
①用短除法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敷。
②归纳方法
上面①②步骤板书如下:

评注: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方法,意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小结:读课本41页有关内容。
(三)练习:
求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僧数:
20和24 36和54
评注;第一次练习意在得到反馈信息,巩固方法。
(四)教学特殊方法:
1、倍数关系!
①练习:求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3和9、8和4、12和6。
②发现规律: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互质关系
①练习:求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2和3、4和7、8和9、
②发现规律: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的最小公倍数。
评注:试图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第二次练习意在得到反馈信息,巩固特殊方法。
(五)小结: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般用短除法。遇到特殊情况。也可以用特殊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求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14和8、32和48、9和11、91和13、
2、直接说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7和5、9和18、35和5、4和9、24和6、12和60、51和17
四、作业:42页练习十第4题的后两列。
评注:第三次练习意在得到反馈信息,检查学生是否自觉灵活地运用所学方法,训练技能技巧。
(此教案系1985年4月份唐山市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会第二届年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