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医疗机构
丰南县医院
        建于1949年,前身为国民党浭阳县卫生院,地址在铁南街,共有工作人员15人。其中有助理医师1人,助理药剂师1人,护士长1人。解放初期为丰南县公立医院,1950年更名丰南县卫生院,1954年同丰润合并后,先后改称丰润县卫生院、丰润县医院、丰润县人民医院。1961年,恢复丰南建置后,又改称丰南县医院。
        1976年“七·二八”地震中,医院被毁。在河北省新医大、上海华山医疗队帮助下,建简易房68 间,门诊30间,迅速恢复正常工作。
        1981年10月,在原址复建破土动工,1983年5月1日竣工,建筑楼房2700平方米,设病床120张。1985 年又增建门诊楼3991平方米,病床增至200张,院址改由文化路开门。行政科室有:院长办公室、医政科、财务科、护理科、总务科、供应科。临床科室有:内科、外科、五官科、妇产科、儿科、急诊室、手术室、理疗室、老干部病房。医技科室设有:检验科、药剂科、放射科、B型超声室、心电图和脑电图等科室,并设有住院处。工作人员247人。其中主治医师10人,主管医师2人,护师2人,药剂师2人,检验师1人,放射医师1人。医师与护士之比为1:11,工作人员与床位之比1:1.35。
        主要设备:300毫安X线诊断机1台,B型超声波诊断仪l台,心电图机l台,电脑图仪l台,显微镜4台,救护车1部。
        病床使用率83.69%,病床年周转率24.33次。病人平均住院天数11.4天,住院病死率1.81%,日均出院人数11.71人。日门诊量395.08人次,日均急救为6.8人次。
丰南县中医院
        1985年筹建,以胥各庄三街原县城建局院内为临时地址。设内、外、妇、儿、针灸理疗、按摩、肛肠化验、脑电图、心电图等科室,有医务人员27名。中医院刚一开诊就以服务热情、周到,就诊方便赢得了群众的信赖,日均门诊量为118人次。
        县政府已经拔款36.9万元,在胥各庄华兴北街南侧建中医院大楼,现正勘测、设计。
丰南县截瘫疗养院
        于1978年6月动工,1979年10月竣工。院址在侉子庄乡张思庄村东,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12平方米,投资60万元。设住院部和门诊部。有病床110张。主要承担“七、二八”地震中无依无靠截瘫患者的疗养任务。疗养资金每年由县民政局拨给20万元。截瘫病人生活费由院方每月补助15元,不足部分由本人所在村或个人负担。自1985年起,开设对外门诊和10张病床。平均日门诊量15人次,行政科室设有:医疗、院务两办公室;临床科室设有:放射、化验、心电图、药剂四室。有100毫安X光机1台。工作人员18人。医师1人,护士4人。此外,还附设残废人福利工厂和小卖部各一处。
丰南县医院分院
        分布在胥各庄、唐坊、柳树瞿阝、宣庄、大新庄、小集、稻地、钱营八个地区工委所在地。是县医院在农村的综合性医疗分支机构,行政领导隶属于县卫生局。承担所在地区人口的医疗卫生保健和计划生育指导等。
        各分院的沿革和设备大同小异。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为私营诊所,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组建地区性联合诊所,有的并吸收一部个体医生参加,在各乡分设卫生所。1958年公社化后联合诊所改为地区卫生院或中心医院,并辖各管理区卫生所。1961年公社体制下放,各地卫生院同公社卫生所,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1973年和1974年间,又先后改为全民所有制。并改名为县医院的分院,均驻在各工委(办事处)所在地,下辖各乡的卫生院。各分院一般的均设有内、外科和妇产科、放射室、检验室、手术室等。住院处设有病床20-30张。有工作人员15-30人左右。“七、二八”地震后,在外地医疗队伍援助下,及时恢复医疗业务,并由简易房陆续改建为永久性建筑物,主要设备有X线诊断机、电脑图机、心电图机、显微镜等。
丰南县医院各分院概况一览表(1985年)
分院地名 人数 其中:医护比例 主要科室
内(儿)科 外(骨)科 妇产科 肛肠科 中医科 五官科 按摩室 抢救室 手术室 放射科 检验室 急诊室 病床(张) 病床使用率% 平均住院天数 平均日门诊(人) 备考
胥各庄分院 15 7:1 1   1 1         1 1 1 1 20 0.27 1 56.9  
唐坊分院 27 6:1 1 1 1   1         1 1   30 25.1 8.1 92.3 综合门诊部
柳树  瞿阝分院 28 2:1 1 1     1 1   1 1 1 2   30 80 5 77.4  
宣庄分院 32 2:1 1 1 1       1     1 3   25 82 5.2 68  
大新庄分院 32 1.5:1 1 1 1   1 1       1 2   36 72 6 113  
小集分院 33 1:0.4 1 1 1   1     1 1 1 4   35 75 6.3 105  
稻地分院 26 4:1 1 1 1       1 1 1 1 2   25 80 5.4 68  
钱营分院 22 2:1 1 1 1   1 1   1 1 1 2   25 80 4.7 60  
        注:五官科包括口腔科;检验室包括心电室、超声波室、脑血流图室;按摩室包括理疗室。
乡 卫 生 院
        建国初期,经过调查登记,由散布在农村的乡土医生,于1952年至1956年,先后组织起18个联合诊所,计300人。1958年公社化后,改为公社卫生所。最初有9所,至1965年达25所。1972年后,改为公社卫生院。经“七、二八”地震后恢复重建,实行社办国助,1979年全县发展为30所,医务人员387人。平均每公社卫生院12.9人。1981年6月,进行整顿,撤销县分院所在地的公社卫生院6所,只保留了距县分院较远的小集和老铺两个公社卫生院,全县共24所公社卫生院。1984 年,随着撤区建乡改称乡卫生院,并实行承包责任制,独立核算,自负盈亏。1985年全县各乡卫生院名录如下:
丰南县1985年各乡卫生院情况表
单位名称 工作人员数 服务人口数 床位数 备考
  兰高庄乡卫生院 5 11049    
侉子庄乡卫生院 6 13585    
  高子庄乡卫生院 5 9541    
  王兰庄乡卫生院 7 21917    
  毕武庄乡卫生院 6 12645    
  南孙庄乡卫生院 7 19798 10  
  东田庄乡卫生院 7 14615    
  董各庄乡卫生院 7 11231    
  黄各庄乡卫生院 6 15723    
  西葛庄乡卫生院 7 21114    
  戟门卫生院 8 15921    
  黑沿子乡卫生院 9 19088 15  
  西河乡卫生院 6 7392    
  尖字沽乡卫生院 9 14353    
  老王庄乡卫生院 11 12584 10  
  刘唐保乡卫生院 7 6609    
大齐各庄乡卫生院 9 12617 10  
  小集乡卫生院 7 15748    
  辉坨乡卫生院 7 11139 5  
  宋家营乡卫生院 8 6810    
李毫子庄乡卫生院 6 14970    
五里屯乡卫生院 6 11083    
大佟庄乡卫生院 7 17882    
爽坨乡卫生院 9 12729 15  
乡村医务室
        本县农村医疗机构始于1958年,少数比较大的村庄建有保健室,因医务人员缺乏,又无经费,有名无实。1965年在“四清”运动中,全县有60%以上的村庄都建了医务室,配有1-3名半农半医。1968年,《人民日报》发表了《上海市川沙县江镇公社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从此,在本县掀起了合作医疗的高潮,半农半医改为“赤脚医生”,到1969年全县480个大队都建立了医务室,全部实行了合作医疗(群众治病部分免费或全部免费)。1982年以后,随着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解体,“赤脚医生”改名为“乡村医生”,农村医务室也实行了个人承包,有的医疗器械作价归个人,出诊费和药利归己,也有的实行保本经营,定额上交,个人记工,年终补助的办法。到1985年,全县有421个村设医务室,有医有药;52个村有医但药品供应不足,19个村无医无药。
企事业医疗单位
        为干部职工就医方便,县内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都建立了卫生所、门诊部或医务室。详见下表。
丰南县1985年厂矿、企业、文教系统医务室情况表
单位名称 工作人员数 服务人口数 备考
水泥厂医务室 1 540  
化肥厂医务室 3 450  
煤矿医务室 4 456  
盐场医务室 3 392  
机铁厂医务室 1 172  
针织厂医务室 1 100  
服装厂医务室 1 400  
建筑公司医务室 1 400  
电机厂医务室 1 150  
皮革厂医务室 1 242  
机械厂医务室 1 327  
经委卫生所 7 6500  
商业局卫生所 5 1500  
交通局医务室 3 200  
猪鬃工厂医务室 2 300  
丰南一中医务室 8 2000  
丰南卫校门诊部 2 2500  
唐坊高中医务室 2 500  
丰南二中医务室 1 1200  
大新庄高中医务室 1 400  
小集中学医务室 1 500  
钱营高中医务室 1 400  
黄各庄建筑学校医务室 1 200  
柳树瞿卜农中医务室 1 400  
实验小学医务室 1 800  
丰南师范医务室 1 200  
县社医务室 4 300  
个 体 诊 所
        建国初期,本县各地均为私人行医。或个人开业,或受雇于私营药铺。1952年,随着对农业、手工业和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组成联合诊所,转入集体所有制。私人行医即不复存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本县开始允许私人行医。1982年2月,县卫生局转发《河北省个体开业行医及联合诊所暂行办法》对个人开业行医做了具体规定,鼓励保护合法的个体行医。1985年,全县共有个体诊所69家。大部分是原国办或集体医疗机构中从医多年的退休人员,也有少部分建国后曾行医但目前无职业人员。个体诊所由县卫生局发给执照,定期向卫生行政部门交纳管理费,并实行自筹资金,全日应诊,发挥业务专长方便人民就医,补充了国家医疗机构的不足。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