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复查,支援前线
忆北阳庄土地复查的平片断
孙晋和
        经历八年难苦抗战的中国人民,迫切要求尽快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但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授意下,于一九四六年六月,撕毁了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破坏了“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他们日夜不断地调兵遗将,疯狂地向我解放区大举进犯,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本命内战。
        在这种恶劣的环境里,我路南解放区的党组织和民主政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县委带领全县军民对敌开展了艰苦卓绝的反扫游击战争。在这危机的时刻,一九四七年二月底三月初,冀东军区十一旅,在肖全夫旅长的率领下,开进路南,在地方军民的配合下,一举攻克了小集和枣园等敌人据点,狠狠地打击了敌人,活捉了罪大恶极、横行乡里的反动武装头子王子林等,并在北阳庄村南的沙河滩上处决了这伙坏蛋。广大群众拍手称快,从此,北阳庄也出了名,同时,也招来了各方反动势力的仇视,敌人妄图伺机报复。
        县委遵照中央“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决定改变土地政策,由减租减息改为沒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遵照地委的具体部署,县委决定在具师放区普遍开展上地改革运动。广大农民从地主手中取得了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阳,提高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广大青年农民纷纷参车支前,并在县、区扩大和建立了人民自卫武装,从面,更有力地巩固和保了解放区,支援了解放战争。
        北阳庄是八区土地复查的重点村庄之,有二百多月人家,八百多口人,是个中等村子。这个村地处唐山东部,古冶部,小集北部,相距都是三十华里左右。这里的人民是勤劳、勇敢的,可以说,他们为中国入民的解放事业做出的贡献是人难忘的。
        一九四七年六月初,县委派我和农会的郑子臣同志作为工作组来到北阳庄,协助村党支部组织农民进行土地改革和支援前线的工作。
        我们进村后,就与村党支部研究如何开展工作,随后,就在村西小学校院子里召开了群众动员大会。会上,我们将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目的及具体政策,原原本本地向广大群众做了传达和动员。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的贫农,受尽了恶霸地主和反动势力的制和压迫,饱尝了无地少地的苦头,他们一听要得到土地,无比兴奋,任一群,俩一伙,奔走相告。一时间,斗甲的火熔燃逼北阳大街小巷,整个村子顿时沸腾了。
        党支部认真贯彻党的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孤立富农,打击地主的阶级路线。将无地少地的贫展农组织起来,成立了农会(后改为贫农团)当时,使我深受感动的是村有位大嫂,早年丧夫,孩子小而且还是个残废,孤儿寡母,日子过得十分贫困。当她得知共产党和民主政府要组织穷人闹土改,激动得流下了眼泪。日后,她东家跑西家串,做后进妇女的思想工作,组织妇女姐妹积极投入这场翻天覆地的斗争,她讲:“要想翻身,穷人家就要心往…处想,拧成一股绳儿。斗地主,分田地,步步跟党走,才是光明大道啊!”在她的鼓动下,许多妇女都站到运动的前列。紧接,贫雇农自己动手,沒收了地主的土地和财物,征收富农的浮財,把牲口、车辆、家俱、粮食等物从地主和富农家里异出来,集中在一起。全村的男女老少,望着斗争得来的胜利果实,个个笑逐颜。
        人民群众高兴之日,就是敌人难受之时。为了防止敌人破坏土改,一方面,组织贫雇农将待分配的胜利成果严加保管;另一方面,把地主和富农分子也分别集中看管起来。尽管如此,意外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那是旧历五月三十一日,北图庄的反动寓农分子刺瑞,怀着对共产党和贫农的刻骨仇恨,夜里乘人不备,偷逃跑到唐山近郊盼庄的敌人据点里,向其舅劈报了信儿。他舅舅是驻守在王盼庄敌人据点里的头目。
        翌日满晨,村党支部发现反动富农分子刘振瑞逃跑,估计是向敌人报信儿去了。就一面向上级汇报,一方面召开紧急支部会议,经过分析,一定要提高警惧,严加防范,封刻准备与敌人殊死战斗。当天,我们又召开了工、青妇干部会议,经研究决定,加强材西北方向的岗警戒。村干部和武装兵集中到一起,随时准备迎击来犯之敌。
        就在这天下午,我头、浑身酸懒、发烧,突然得了重感冒,但因形势紧迫,我还咬着牙坚持开会。会后,村部和样众都动员我晚上转移到外村上,我执意不走,无如何要与大伙起战斗。可是,到了晚上,我的病情就更加严了。这时,村千部又来劝我走。房东老大娘也颈巍巍地来到我床前,一边给我要糖姜水,一边催促说:“同志呀,刘振瑞这个坏蛋,逃到敌入据点里,说不定哪会儿就出敌人来,你还是赶快离开这里吧!你的病这么重,真要是打起来,你帮不了大家,还会给大家添累赘的:”接着,大家七嘴八舌地非要送走我不可,好说歹说,我才同意了。
        夜幕降临的时候,群众用大车把我送到南阳庄。
        就在我离开北阳庄之后,工、青、女干部和农会组长以上干部,都集中在一个大院里,研究迎敌办法。夜里,他们谁也沒有回家,除轮流到村外检查民兵岗哨外,都就地休息了。
        果然不出所料,就在半夜后,值勤的民兵听到村外有喝问和拉枪拴的声普。原来是,北阳庄西南庄的一个农民赶车去小甸子卖荣,走到北阳庄西北不远处,突然被偷袭的敌人戴住了去路,我站岗的武装民兵,闻讯赶紧跑回村里报告。与此同时,另一个地方站岚的民兵也来报告,发现村西北的新庄子村东头坟地里有敌人。很明显敌人已把村子包围了。
        村长刘文远、党支部书记刘恩普同志知道情况紧急,忙把大院里的干部和武装民兵叫醒,简要的说明情况。大家分析,这次来的不是小股敌人,我们的武器少,敌强我弱。为了保存实力,必须马上突围,决定向村东南方向的坟地上。刘文远同志在院里鸣放一枪,向全村众报繁。
        干部和武装民兵在向村外突围途中,被敌入发现,敌人开始了疯狂的射击,武装民兵奋起还击,串串火舌在村里村外闪烁,枪声也象爆豆儿一样响起来。民兵们一边阻击敌人,一边掩护干部和群众撤退,在夜幕的掩护下,突围成功了上武装民兵、干部和随突围的群众都安全地转移到了南阳庄。
        天亮以后,敌人在刘振瑞的带领下杀气騰騰地闯进村子。这次围攻北阳庄的敌人兵力是四个连。旧民党军队三个连,反动地主武装还乡团一个连。他们首先包围了我们经常开会的那个院子,并威逼老大娘交出“八路军”野蛮的敌人把院前院后、里屋外搜了个遍。接着,又搜查了干部和武装民兵常驻的地方,结果一无所获。
        敌人气急败坏,把未能突围出去的群众集中到一起。被斗的反动恶地主们有了仗恃,立刻猖在起来。恶地主分子刘春,穷凶极恶地嘶喊:“穷鬼们,快交出“土八路’,交出村干部和民兵,谁要是知情不报,就枪了谁!”
        不管敌人怎样威逼恫吓,就是沒人理他们。过了一会儿,恶霸地主刘春、李捷三等人恶狠狠地从人群中把村长刘文远的伯父刘金安老汉拉出来,刘春瞪着双眼,凶种恶煞地骂道:“他妈的,糟老头,你侄儿当村长,你也跟着威风过,这回就叫你说,村干部们跑到哪去啦!”
        刘金安老汉带着蔑视的眼光,扫了刘春一眼,沒吱声儿。
        刘春声斯力竭地嚷道:“你他妈的聋啦?分我家东西时,属你闹得凶!”
        老人仍是泥塑木雕般地站在那儿不言语。
        “快说,快说,要不就杀了你!”刘春身后的几个敌人“嗷嗷”叫着
        老人斩钉截铁地甩出一个字:
        “不知道!”
        敌人更加恼怒起来,七、八个还乡团团丁一窝蜂涌上来,绳子将刘余安老汉起来,吊在门框上,狠命毒打。刘老汉被打得遥体鳞伤,仍是刚强不屈,它无畏惧。最后,被惨无人道的敌人杀害了。
        刘金安老汉敢于斗争,宁死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将永远留在人民心中。北阳庄父老们,谁也不会忘记国民党反动派欠下人民的这笔血债!广大群众,不但没有被敌人的凶残所吓倒,而是愈加坚强了!面对敌人的拷问,个个横眉冷对,人人守口如瓶。
        敌人气得暴跳如雷,兽性大发,先后从人群中拉出未能突围出的民兵队长宋佐,土地复查的积极分子小学教员石老师和农会骨干王志峰,当场杀害了。
        直到中午时分,敌人才从我们斗争的胜利果实中,了一些值的东西,装上大车回了王盼庄据点。
下午,突围出去的干部、武装民兵和群众,纷纷回到村子。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也随之来到北阳庄,慰问受难的群众。广大干部群众目睹了这一掺状,个个悲痛至极,义愤填膺。掩埋了死难者的遗体,决心化悲痛为力量加快土地复查的步伐,努力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狠狠打击国民党反动派,为死难的烈士报仇!
        七月间,全国各路解放军开始向国民党反动派发起大总攻,胜利的喜报象雪片一样飞来,极大地鼓舞了广大解放区人民的斗志。我县广大解放区上地复查和分工作基木完成。广大农民做了士地的主人,皆难的日子过去了。为了巩固和发展大好形势,保卫土地革命的胜利果实,我县一区的年农民中掀起了参军的热潮,仅一个月的时间,就组建成四百余人的丰南潮身保田营。他们一面练兵,面袭扰和打击敌人,这支农民队伍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打了好几个漂亮仗,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锻炼和武装了自己,有效地保卫了人民的生命和財产的安全。为了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花九月间丰南翻身保田营与冀东十三军分区警备团二营合,壮大了地方主力部队的力量。
        在第一个丰南翻身保田营的影响下,我县各地民兵纷纷响应,要求参军参战。此时县委也发出了号召,青年农民跃参军,支援前线。紧接着,我县以八区为主,开始组建了第二个翻身保田。
        八区要拉出一个翻身营,北阳庄地处八区,怎么办党支部成员和村干部们都为此事而焦急地奔波。根据上级指示,一个自然村能动员出三十余人的,就要从中选拔出排长,要能动员出一百人的自然村,就要从中选出连长和连指导员。
        北阳庄是有过光荣斗传统的村子,抗日战争时期,这里的人民就积极支援政府和八路军,这一次也决不能落在其它村子的后面。村干部们进行了仔细的研究,提出“保五十,争一百”的响亮口号。并连续召开动员会,讲形势、提要求,提高青年农民的历史责任感。另外,工、青、妇和农会等群众组织,也分别召开青年农民的家长亲属会,希望他们全力支持自己的亲人参军。村干部们还深入到青年农民家
        里进行家访,解除处们的后顾之忧。党支部和村干部们夜以继日地工作,解决了青年和家长们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难题。很快,群众的觉悟提高了,小小的北阳沸起来了一个干部党员带群众,群众促干部的局面迅速形成。
        北阳庄的青年民,经过十几天的动员,参军人数百零五人,其中有七名党员。这个消息象长了翅膀似的,很快传遍了八区,传遍了全县。一个中等村庄,竟能一次动员出百余人参军,这在我县还是第一次。
        北阳庄的百余人新兵,编成了一个连,指导员由村长刘文远同志担任。八区翻身营成立了。营长由县政府农业科的李欣永同志担任,教导员由八区区委书记夏作先同志担任他们于一九四七年十月初,雄纠纠、气昂昂地开赴了前线!
        历史,将永远记下这一笔,北阳庄的人民群众,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奋勇上前线的献身精和爱国热忧,将永远被后人传诵!
                                                                                                                                                                                                                                                                                                                                                                                           (关仁山整理)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