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太
一、唐滦特区始末
一九四五年初,抗日战争进人了取得最后胜利的阶段。在全国战場上,侵华日军已陷入我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但濒临末日的敌人仍要作垂死挣扎。在我冀东地区,曰寇为了挽救败局,在被我抗日军民粉碎了对冀东基本区的第一次“扫蕩”之后,继续从东北调集大量伪滿军,连同原驻日伪军共九万兵力,再次向我中心区进行“奔袭合击”。①
特别是北宁路以南,唐山东南侧广大地区,正是日寇提出要“确保”的“满洲走廊”重要地段。日寇为了争夺、控制这块战胳要地,在日寇、警备队、天字治安军遍布路南各个城镇的情况下,又调来大批伪滿军。为了适应平原作战的特点,其中还有一个骑兵旅。这伙杀人魔王对我抗日军民反复进行“远距离奔袭”、“跟踪追击”,并经常采取突然袭击,突然围庄的方法,对我抗日武装力量实行“铁壁合围”给抗日军民造成了很大威胁。②
在这严重的形势下,为了粉碎敌人“铁壁合围”的阴谋,便利开展唐山、开滦五矿及交通要道沿线的工作,冀热辽区党委于九四五年一月二十日发出指示,决定划唐山开滦五矿附近地区成立唐滦特区,以丰玉宁、丰滦、滦芦及丰滦迁十区组成权,设唐滦办处,党委为工委会。工委委员有:工甲一(书记)、杜文平(武货)、解平(主任)、苗春生(工人大队)。③二月,以靠近唐山的滦芦联合县第六、七、八区为主正式成立唐滦特区。由甲一(王家义、实践、石坚)同志任工委书记,张树同志任办事处主任。同时,将原滦芦八区改为唐滦一区,区委书记武文华,区长张安民;原滦芦七区改为唐滦二区,区委书记杨日生,区长梁志友;原滦芦六区改为唐滦三区,区委书记除金华,区长李久远,后为李益三。④各区范围基本未变。
新组建的唐滦特区工委、办事处在书记王甲一,主任张柯的领导下,顽强地在这一带坚持斗争,领导人民群众采取各种方法打击侵略者。但是,由于伪滿军大量开入我路南以后,“我某些地区的形势已起了新的变化,或者正在变化着”,“我们虽然會打击了敌人数次,并未制止敌人之骚扰。敌人之活动仍然是很猖狂的,”敌人的活动方式,在军事上是恢复点线,逐渐深入,打破我之围困,扩大他的活动面积,实行蚕食压缩,缩小我之根据地,最后企图全面扫蕩,和我主力决战。但在各个时间,敌却不会放弃有利条件下的突然奔袭合击。困敌仍控制着足够的兵力。”⑤特别是唐滦特区所在的唐山至曾家湾一线,是以伪满军为主,以治安军、备队、鬼子等辅之的,⑥。因此,使这一地区的斗争手形势更加残酷。
面对当时复杂的斗争环境,唐滦特区工委、办事处积极地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对敌斗甲。一方面,按照十七地委的指示,调来了由赵各庄矿工人中发展起来的工人支队开抽调了一部分工人组成唐滦特区武工队,积极开展武装斗争⑦另一方面,根据当地平原的特点,积极采取挖地道,改造地形等形式,巧妙地与敌人开展斗争,粉碎敌人的扫荡阴谋。
四月十九日下午,王甲一、张柯等同志在爽坨召开了各区区长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王甲一,张柯等同志们根据当前的形势,认真分析了敌我双方力量,决定一方面由工委书记王甲一、办事处主任张柯率领警卫班战士坚持斗争,坚定群众的斗争信心;另一方面采取“轻装”、“分散”、“化整为零”等措施,让财政科、公安科及其他人员迅速转移到渤海岸边老王庄一带,借助草泊掩护,保存革命力量,做好大规模反扫荡的准备工作。
会议结束后,王甲一和张柯同志送走了到沿海一带蔽的同志们住进了大北柳河村。这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了。差不多也是在这个时候,冀热辽军区十七分区十四团团部部分人员及所属一连和特务连两个连,在团参谋长邾孜竞,党总支书记华山的事领下,在打退了敌人的“跟踪击”之后,几经輾转,也住进了大北柳河村。但部队与地方政府都是单独行动,互相没有联系。此外,“海川队”(即原工人支队)也驻进了大北柳河北面相距三里远的石各庄。
拂晓时分,从唐山、钱营、小集、爽坨、會家湾等地出发的警备队、伪满军、天字治安军、武装特务和少量日寇,兵约一千余人包国了大北柳河村。王甲一、张柯等同志发觉后,立即与部队取得了联系,共同组织突围,但终因敌众我寡,虽经浴血奋战,除部队一部分人冲出外,唐滦特区工委书记甲一、办事处主任张柯同志等三十六名于部、战士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此外,在大北柳河村北,十四团的二十多名战士也光荣牺牲在那里。
就这样,唐特区组建不足两个月,就被敌人坏了。⑧⑨⑩⑪⑫⑬
二、丰滦办事处的组建
丰滦办事处实际是在一九四五年四、五月间宜布组建的。⑭
按当时具体情况,在大北柳河事件发生以后,由于王甲一、张柯等同志的牺牲,县委机关空了一段时间(约有一个多月),只有民政科长马志清主持工作。后来上级决定选调一些同志到县里工作。到一九四五年七、八月份,丰滦工委办事处主任张伯英、和工委书记陆明等同志陆续到职。到日寇投降前夕,才基本上配齐了丰滦工委、办事处的领导成员工委成员除张伯英、陆明同志外,还有组织部副部长陈金华宣传副部长武文华、公安科长管世新。此外,办事处成员还有民政科长丁小川、財政科长沈化亭等人。⑮丰滦办事处下辖六个区。一区区委书记张墨林、区长张安民;二区区委书记石发光、王益民,区长梁志友;三区区委书记陈金华、区长李益三,四区区委书记李林峰,区长李志成;五区区委书记焕廷,区长曹凤德;六区区委书记张广志,区长王文全。⑯⑰此外,丰滦工委的武装有丰滦支队,支队长张遂,工委书记张伯英兼政委,门殿一——任支队党总支书记。⑱
此时,路南的形势仍是很残酷的。在丰滦办事处境内除原有据点外,敌人又在郭家岭坨、爽坨新增了两个据点。“这些据点之敌伪,在据点附近村庄疯狂进行骚扰,抢掠及政治阴谋活动,企图蚕食我根据地。”⑲敌人在军事鎭压的同时,还加剧了政治上的统治,他们在农村恢复了保甲制,发“良民证”,扶殖旧乡、保长上台,要青年和妇女受训,以威胁利诱、逼降、劝降等手段,诱逼村于部自首,以公开抢夺与强征等方式大批掠夺物资。⑳路南广大人民群众苦不堪言。
丰滦办事处在主任张伯英,书记陆明等同志的领导下,顽强地与敌人开展斗争。开始由于环境残酷,在张庄子一带以游击形式开展工作领导人民群众挖沟壕、地道,阻止敌人的扫荡。日寇投降后,形势渐趋和缓,办事处机关迁到辉坨,到十一月份又迁到钱营,一个多月后,由于敌人在王庄安上了据点,又于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份迁到太各庄。丰滦办事处机关虽几经迁徙,但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在太各庄,办事处针对敌人的反动宣传,编印了冬学课本,供广大农村青壮年晚上学习。同时,张伯英等同志还深入农村,搞了轰轰烈烈的清算复仇运动,打击了顽固势力的反动气焰,大长了人民群众的革命志气。(20)
三、从滦南办事处到丰南县的建立
一九四六年二月间,丰办事处奉上级指示改称滦南办事处,主任仍是张伯英,工委书记陆明(陆明同志于一九四六年春调滦北县任书记后张伯英任书记)滦南办事处辖七个区。即一区区委记王祝民,区长张安民;二区区委书记李旭光,区长正义民、张安民;三区区委书记杨焕亭,区长张绍勋;四区区委书记林峰、王祝民,区长李志成;五区区委书记,区长曹风德;六区委书记张广志,代区长王文全,七区区委书记 ,代理区长 。(22)此时从办事处到各区都比较正规,各部门,民政、公安、稅收、財政、民、妇女等部门都有专人负责。
一九四六年三月,滦南办事处迁到大河各庄。
一九四六年五月十八日,露热辽区党委下达了正式组建丰南县的指示。范围即原滦南办事处所属的七个区和原丰玉
宁联合县所属五、六、七、九四个区。县委办公地址也由大河各庄迁到大岭子。
新组建的丰南县,县委书记赵光、县佐王鹏程:下辖九个区。新的丰南县制确定后,在原政府机构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充实,并重新划分了县属各区,接着,各区开始了民主建政。(23)
1《冀东革命史》(送审稿)
2岳中林:“谈大北柳河事件”
3冀热辽区党委决定
4李永真(武文华)关于“丰南县纸织沿草”的来信
5十七地委:关于本地区目前形势的估计与任务的决定
6十七地委;关于本地区目前形势的估计与任务的决定
7张遂:谈海川队记录
8华山:谈大北柳河战斗
9陈志铭:谈北柳河事件
10李旭庚:谈北柳河战纪要
11访黄宝安、董春宜、董太旺座谈大北柳河战斗纪要
12王会荣、王会玲;王家义烈士牺牲情况的材料
13刘健民:《碧血洒唐滦浩气万古传》 ——怀念王甲一烈士
14据冀热辽行署一九四五年四月十三日的报告《冀热辽区人员、面积及行政区划情形》中指出:“······十七专署辖:滦县、滦芦、昌乐等联合县及丰滦办事处。”从这个报告中可以看出,彼时冀热辽区划委在四月份已做出将原唐滦特区办事处改建为丰滦办事处的决定(原丰滦联合县改为涞县——编者注)。但在同一日的冀热辽行著十七分区地委文件《十七分区地类对于城市工作的指示》中仍提到“唐滦”而未提“丰滦办事处”。直到一九四五年五月二十五日十七分区文件《纪念红五月并扩大新兵的指示》和五月二十六成文件《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才都提到丰滦办处,并且在五月二十五日文件中“丰滦”的后面还加注了“前唐滦”的字样。由此可以看出,滦办事处实际是在一九四五年四五月间宣布组建的。
15李久远:丰滦办事处
16孙志远:丰滦办事处的一些情况
17张广志:谈丰南县组织沿革
18武文华:谈丰南县组织沿革
19石翠岩:谈丰南县组织沿革
20十七地委:关于月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
21十七地委: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
22孙晋和:谈丰南县组织沿革
23滦南办事处干部统计表一九四六年三月十日
24丰南县西部地区史征集座谈会录音资料
唐滦特区、丰滦办事处和滦南办事处
刘长太
一、唐滦特区始末
一九四五年初,抗日战争进人了取得最后胜利的阶段。在全国战場上,侵华日军已陷入我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但濒临末日的敌人仍要作垂死挣扎。在我冀东地区,曰寇为了挽救败局,在被我抗日军民粉碎了对冀东基本区的第一次“扫蕩”之后,继续从东北调集大量伪滿军,连同原驻日伪军共九万兵力,再次向我中心区进行“奔袭合击”。①
特别是北宁路以南,唐山东南侧广大地区,正是日寇提出要“确保”的“满洲走廊”重要地段。日寇为了争夺、控制这块战胳要地,在日寇、警备队、天字治安军遍布路南各个城镇的情况下,又调来大批伪滿军。为了适应平原作战的特点,其中还有一个骑兵旅。这伙杀人魔王对我抗日军民反复进行“远距离奔袭”、“跟踪追击”,并经常采取突然袭击,突然围庄的方法,对我抗日武装力量实行“铁壁合围”给抗日军民造成了很大威胁。②
在这严重的形势下,为了粉碎敌人“铁壁合围”的阴谋,便利开展唐山、开滦五矿及交通要道沿线的工作,冀热辽区党委于九四五年一月二十日发出指示,决定划唐山开滦五矿附近地区成立唐滦特区,以丰玉宁、丰滦、滦芦及丰滦迁十区组成权,设唐滦办处,党委为工委会。工委委员有:工甲一(书记)、杜文平(武货)、解平(主任)、苗春生(工人大队)。③二月,以靠近唐山的滦芦联合县第六、七、八区为主正式成立唐滦特区。由甲一(王家义、实践、石坚)同志任工委书记,张树同志任办事处主任。同时,将原滦芦八区改为唐滦一区,区委书记武文华,区长张安民;原滦芦七区改为唐滦二区,区委书记杨日生,区长梁志友;原滦芦六区改为唐滦三区,区委书记除金华,区长李久远,后为李益三。④各区范围基本未变。
新组建的唐滦特区工委、办事处在书记王甲一,主任张柯的领导下,顽强地在这一带坚持斗争,领导人民群众采取各种方法打击侵略者。但是,由于伪滿军大量开入我路南以后,“我某些地区的形势已起了新的变化,或者正在变化着”,“我们虽然會打击了敌人数次,并未制止敌人之骚扰。敌人之活动仍然是很猖狂的,”敌人的活动方式,在军事上是恢复点线,逐渐深入,打破我之围困,扩大他的活动面积,实行蚕食压缩,缩小我之根据地,最后企图全面扫蕩,和我主力决战。但在各个时间,敌却不会放弃有利条件下的突然奔袭合击。困敌仍控制着足够的兵力。”⑤特别是唐滦特区所在的唐山至曾家湾一线,是以伪满军为主,以治安军、备队、鬼子等辅之的,⑥。因此,使这一地区的斗争手形势更加残酷。
面对当时复杂的斗争环境,唐滦特区工委、办事处积极地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对敌斗甲。一方面,按照十七地委的指示,调来了由赵各庄矿工人中发展起来的工人支队开抽调了一部分工人组成唐滦特区武工队,积极开展武装斗争⑦另一方面,根据当地平原的特点,积极采取挖地道,改造地形等形式,巧妙地与敌人开展斗争,粉碎敌人的扫荡阴谋。
四月十九日下午,王甲一、张柯等同志在爽坨召开了各区区长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王甲一,张柯等同志们根据当前的形势,认真分析了敌我双方力量,决定一方面由工委书记王甲一、办事处主任张柯率领警卫班战士坚持斗争,坚定群众的斗争信心;另一方面采取“轻装”、“分散”、“化整为零”等措施,让财政科、公安科及其他人员迅速转移到渤海岸边老王庄一带,借助草泊掩护,保存革命力量,做好大规模反扫荡的准备工作。
会议结束后,王甲一和张柯同志送走了到沿海一带蔽的同志们住进了大北柳河村。这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了。差不多也是在这个时候,冀热辽军区十七分区十四团团部部分人员及所属一连和特务连两个连,在团参谋长邾孜竞,党总支书记华山的事领下,在打退了敌人的“跟踪击”之后,几经輾转,也住进了大北柳河村。但部队与地方政府都是单独行动,互相没有联系。此外,“海川队”(即原工人支队)也驻进了大北柳河北面相距三里远的石各庄。
拂晓时分,从唐山、钱营、小集、爽坨、會家湾等地出发的警备队、伪满军、天字治安军、武装特务和少量日寇,兵约一千余人包国了大北柳河村。王甲一、张柯等同志发觉后,立即与部队取得了联系,共同组织突围,但终因敌众我寡,虽经浴血奋战,除部队一部分人冲出外,唐滦特区工委书记甲一、办事处主任张柯同志等三十六名于部、战士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此外,在大北柳河村北,十四团的二十多名战士也光荣牺牲在那里。
就这样,唐特区组建不足两个月,就被敌人坏了。⑧⑨⑩⑪⑫⑬
二、丰滦办事处的组建
丰滦办事处实际是在一九四五年四、五月间宜布组建的。⑭
按当时具体情况,在大北柳河事件发生以后,由于王甲一、张柯等同志的牺牲,县委机关空了一段时间(约有一个多月),只有民政科长马志清主持工作。后来上级决定选调一些同志到县里工作。到一九四五年七、八月份,丰滦工委办事处主任张伯英、和工委书记陆明等同志陆续到职。到日寇投降前夕,才基本上配齐了丰滦工委、办事处的领导成员工委成员除张伯英、陆明同志外,还有组织部副部长陈金华宣传副部长武文华、公安科长管世新。此外,办事处成员还有民政科长丁小川、財政科长沈化亭等人。⑮丰滦办事处下辖六个区。一区区委书记张墨林、区长张安民;二区区委书记石发光、王益民,区长梁志友;三区区委书记陈金华、区长李益三,四区区委书记李林峰,区长李志成;五区区委书记焕廷,区长曹凤德;六区区委书记张广志,区长王文全。⑯⑰此外,丰滦工委的武装有丰滦支队,支队长张遂,工委书记张伯英兼政委,门殿一——任支队党总支书记。⑱
此时,路南的形势仍是很残酷的。在丰滦办事处境内除原有据点外,敌人又在郭家岭坨、爽坨新增了两个据点。“这些据点之敌伪,在据点附近村庄疯狂进行骚扰,抢掠及政治阴谋活动,企图蚕食我根据地。”⑲敌人在军事鎭压的同时,还加剧了政治上的统治,他们在农村恢复了保甲制,发“良民证”,扶殖旧乡、保长上台,要青年和妇女受训,以威胁利诱、逼降、劝降等手段,诱逼村于部自首,以公开抢夺与强征等方式大批掠夺物资。⑳路南广大人民群众苦不堪言。
丰滦办事处在主任张伯英,书记陆明等同志的领导下,顽强地与敌人开展斗争。开始由于环境残酷,在张庄子一带以游击形式开展工作领导人民群众挖沟壕、地道,阻止敌人的扫荡。日寇投降后,形势渐趋和缓,办事处机关迁到辉坨,到十一月份又迁到钱营,一个多月后,由于敌人在王庄安上了据点,又于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份迁到太各庄。丰滦办事处机关虽几经迁徙,但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在太各庄,办事处针对敌人的反动宣传,编印了冬学课本,供广大农村青壮年晚上学习。同时,张伯英等同志还深入农村,搞了轰轰烈烈的清算复仇运动,打击了顽固势力的反动气焰,大长了人民群众的革命志气。(20)
三、从滦南办事处到丰南县的建立
一九四六年二月间,丰办事处奉上级指示改称滦南办事处,主任仍是张伯英,工委书记陆明(陆明同志于一九四六年春调滦北县任书记后张伯英任书记)滦南办事处辖七个区。即一区区委记王祝民,区长张安民;二区区委书记李旭光,区长正义民、张安民;三区区委书记杨焕亭,区长张绍勋;四区区委书记林峰、王祝民,区长李志成;五区区委书记,区长曹风德;六区委书记张广志,代区长王文全,七区区委书记 ,代理区长 。(22)此时从办事处到各区都比较正规,各部门,民政、公安、稅收、財政、民、妇女等部门都有专人负责。
一九四六年三月,滦南办事处迁到大河各庄。
一九四六年五月十八日,露热辽区党委下达了正式组建丰南县的指示。范围即原滦南办事处所属的七个区和原丰玉
宁联合县所属五、六、七、九四个区。县委办公地址也由大河各庄迁到大岭子。
新组建的丰南县,县委书记赵光、县佐王鹏程:下辖九个区。新的丰南县制确定后,在原政府机构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充实,并重新划分了县属各区,接着,各区开始了民主建政。(23)
1《冀东革命史》(送审稿)
2岳中林:“谈大北柳河事件”
3冀热辽区党委决定
4李永真(武文华)关于“丰南县纸织沿草”的来信
5十七地委:关于本地区目前形势的估计与任务的决定
6十七地委;关于本地区目前形势的估计与任务的决定
7张遂:谈海川队记录
8华山:谈大北柳河战斗
9陈志铭:谈北柳河事件
10李旭庚:谈北柳河战纪要
11访黄宝安、董春宜、董太旺座谈大北柳河战斗纪要
12王会荣、王会玲;王家义烈士牺牲情况的材料
13刘健民:《碧血洒唐滦浩气万古传》 ——怀念王甲一烈士
14据冀热辽行署一九四五年四月十三日的报告《冀热辽区人员、面积及行政区划情形》中指出:“······十七专署辖:滦县、滦芦、昌乐等联合县及丰滦办事处。”从这个报告中可以看出,彼时冀热辽区划委在四月份已做出将原唐滦特区办事处改建为丰滦办事处的决定(原丰滦联合县改为涞县——编者注)。但在同一日的冀热辽行著十七分区地委文件《十七分区地类对于城市工作的指示》中仍提到“唐滦”而未提“丰滦办事处”。直到一九四五年五月二十五日十七分区文件《纪念红五月并扩大新兵的指示》和五月二十六成文件《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才都提到丰滦办处,并且在五月二十五日文件中“丰滦”的后面还加注了“前唐滦”的字样。由此可以看出,滦办事处实际是在一九四五年四五月间宣布组建的。
15李久远:丰滦办事处
16孙志远:丰滦办事处的一些情况
17张广志:谈丰南县组织沿革
18武文华:谈丰南县组织沿革
19石翠岩:谈丰南县组织沿革
20十七地委:关于月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
21十七地委: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
22孙晋和:谈丰南县组织沿革
23滦南办事处干部统计表一九四六年三月十日
24丰南县西部地区史征集座谈会录音资料
张福庄遭难记
王树宁
丰南县张福庄村地处翼东重镇——稻地附近,历史上是个比较富足的村落,也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村子。早在一四二年,黄介如等同志到这一带开辟地区,就发组织群众,积极开展抗日救国运动。同年,村里组建了武装民兵,他们理雷、破路、抓特务、搞情报,活动在敌人眼皮底下。民兵张玉清、马得亮为保护我地下工作者,引敌周旋,贡献出自己宝费的生命。敌人对我张福庄恨之入骨。一次,敌人一小队人马来村里讨伐,被单连芳的女儿发现,她边跑边喊,向人们报信,使我正在村中开会的党政人员从村东得以安全撤出,她自己却被敌人打伤,落下终生残疾。为掩护干部转移,基本群众单连彬被敌人抓住,对他灌凉水、压杠子、百般折磨,单连彬咬紧牙关,始终不向敌人透露我方机密。
张福庄村在战火的洗礼中,成为我党在敌占区里可靠的联络站和过往干部、部队的落脚点。日寇投降后,我党组织和武装民兵活动更加频繁,使敌人不敢轻易进村骚扰。
一九四八年初,随着全国战争形势的发展,我军转为全面反攻。冀东地区的形势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冀东军民配合东北、华北战場举行了大规模的进攻,不断拔除据点,扩大解放区。同时,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发展生产,支援前线,迎接全国的解放。但是,国民党反动派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各据点蔣睡不断疯狂插扰,破坏我生产,抢夺我財物,抓捕我干部,残害我村民,进行最后的垂死掙扎。
四月下句,我冀东军区十三军分区独立八、九、十团及各县大队主动出击,攻打唐山东南三十五里的小集据点,围逼宋家营据点,并准备截击唐山增援之敌。这次“圈点打援”的战斗,不仅可以保卫春耕,更重要的是可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缩小敌占区,扩大解放区,等待时机,进而打击和消灭唐山之敌。
在这次战斗中,独立九团担任警戒任务,把守第一道防线的三营住进了张福庄。村里的男女老少忙着烧水、做饭,安置住处,招待自己的部队。三营长秦师指挥战士们在各家寨子里挖了齐腰深的战壕。同时,在村外派了流动哨,村中制高点派了瞭望哨,严格监视敌人的动向,随时准备截击增援之敌。
四月二十二日夜,我军集中优势兵力向小集据点发起进攻,歼敌一部分于天亮前撤出战斗。小集守敌慌忙派人向唐山求救,企图围歼我军。
四月二十四日(农历三月十六日),唐山出来增搜的九十二军一五一师先头部队及伙会大约一个团的兵力,首先来到稻地。此前恰有稻地几名伙会出来骚扰,被我三营哨兵发现、营长秦师命令一个排的兵力欲将其活提未成,追至稻地附近后只好折回。敌先头部队得知后派一队尖兵抢占范庄,在村东苇坑旁修造工事。
我三营长秦师进行了紧急战斗部暑,在村西头路两侧至高点架设机抢,又利用民房做掩体,在山墙上挖凿枪眼,准备与敌交战,同时组织群众转移。一些年轻的农民主动留下组成了担架队,准备救护伤员。
午后三点钟左右,敌一五一师先头部队从范庄出发,与我方接火交战。由于我军有民房作掩体,居高临下,给敌人以很大杀伤,到傍晚连续打退了敌人的五次进攻。敌人不但沒能冲进村庄,而且每次冲锋都在村头扔下一片死尸,遂恼羞成怒。天黑后,敌人弄来了两门炮,炮轰张福庄,顿时房屋倒塌,浓烟滾滾,火苗乱窜,枪声、炮声、喊声、哭声响成一片。营长秦师一面沉着地指挥战士们打击在炮火掩护下步步逼近的敌人,一面命令部分战士抢险救火,从危房中解救出被困的群众,抢出一些粮食,衣物,尽量减少损失。慌忙中,农民董凤山的妻子,怀抱着刚滿三岁的小儿子,搀扶着年迈的婆母向外走,不幸被流弹打中,血洒庭院,含恨而死。农民贾连常亦被敌人打伤,子弹从腹部穿入斜而出(因当时未及要害,于解放后去世)。
晚上九点钟左右,敌人从南、北、西三面开始包抄,我三营长泰师见敌人愈聚愈多;忙指挥战士从村东撤退,可是已经晚了,敌人冲进村来,双方展开了白刃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搏斗,由于我军熟悉地形,在乱战中夜幕馆悄地撒出了战斗。敌人怕中我埋伏,也未敢追击。
敌人冲进村子后,争着抢夺金银首饰、衣服、被褥以及鸡、鸭、猪、羊等,并在房子、粮食、衣物上面倒上汽油,点火焚烧,我战士从危房中抢救出来的东西也被烧着了。顿时,整个村庄里烈焰冲天,小小的张福庄完全成了一座“火城”。
接着,敌人把村里未能撤走的五十余名百姓赶到村西大苇坑里,人们随身携带的好一点的东西被抢走,其它东西被扔进大火里。他们让人们跪在机枪前,逼问谁是八路,谁是村干部,不说就要开枪杀人。人群中鸦雀无声。敌人从人群中拉出青年农民贾仕真,威逼他说出村干部,仕真一语不发。这时,为拯救群众,我战士并未走远,他们在村外鸣枪扰敌,敌人怕我们重新冲进村里,几个头目商量了一阵,命令队伍仓惶集合,带着抓捕的百姓和抢劫的时物,象一群无头苍蝇,向稻地撤退。
到稻地大桥上后,敌人再次进行搜查,硬说费洪图是八路,让他跪在大桥上,不说实话就把他推下桥去打死。并将张朝栋的衣服下来,只剩下裤头,冻得他浑身打颤。敌人一无所获,于是便将人们弄进稻地“尹家店”里。百她们两手空空,敌勒索不成,第二天让人们各自取保回家。
张福庄这个仅三十余戶二百人左右的村庄,家家遭劫,戶戶被抄抢,鸡鸭猪羊被杀殆尽,驴马牛骤被劫一空,全村一百六十八间房屋及所有财产被化为灰烬,家家戶戶被祸害的一塌糊涂,只剩下残砖断瓦,处处弥漫着焦臭味。
我们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他们沒有被空前的灾难吓倒,而是更勇敢地站了起来,牢记着深仇大恨,在一片废墟上重建家园。
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他们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战士们刚刚掩埋好战友的尸体,就开始发起了向敌人讨还血债的进攻。
四月二十六日,我军与增援小集的一五一师及伙会在柳河(小集北八里处)交战,我步炮结合,给人以沉重打击。经一个小时战,敌溃不成军,沿途遗弃大批轻重武器及辎重,狼狈窜回唐山、稻地等地。我军战果辉煌:毙伤俘敌四百余名,缴炮三门,机枪九挺,长短枪五百余支,弹药不计其数,其他物资一部,受到军分区的通令嘉奖。
战斗过后,英雄的张福庄人民在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的同时,又选送自己的优秀子弟,走上了解放战争的前线,谱写了动人的篇章。
本文依据:
(1)贾仕刚、单洪一、单之生、王文华、刘式宗等同志回忆
(2)民国三十七年四月三十日《冀东日报》(第七0一期)
唐滦特区、丰滦办事处和滦南办事处
刘长太
一、唐滦特区始末
一九四五年初,抗日战争进人了取得最后胜利的阶段。在全国战場上,侵华日军已陷入我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但濒临末日的敌人仍要作垂死挣扎。在我冀东地区,曰寇为了挽救败局,在被我抗日军民粉碎了对冀东基本区的第一次“扫蕩”之后,继续从东北调集大量伪滿军,连同原驻日伪军共九万兵力,再次向我中心区进行“奔袭合击”。①
特别是北宁路以南,唐山东南侧广大地区,正是日寇提出要“确保”的“满洲走廊”重要地段。日寇为了争夺、控制这块战胳要地,在日寇、警备队、天字治安军遍布路南各个城镇的情况下,又调来大批伪滿军。为了适应平原作战的特点,其中还有一个骑兵旅。这伙杀人魔王对我抗日军民反复进行“远距离奔袭”、“跟踪追击”,并经常采取突然袭击,突然围庄的方法,对我抗日武装力量实行“铁壁合围”给抗日军民造成了很大威胁。②
在这严重的形势下,为了粉碎敌人“铁壁合围”的阴谋,便利开展唐山、开滦五矿及交通要道沿线的工作,冀热辽区党委于九四五年一月二十日发出指示,决定划唐山开滦五矿附近地区成立唐滦特区,以丰玉宁、丰滦、滦芦及丰滦迁十区组成权,设唐滦办处,党委为工委会。工委委员有:工甲一(书记)、杜文平(武货)、解平(主任)、苗春生(工人大队)。③二月,以靠近唐山的滦芦联合县第六、七、八区为主正式成立唐滦特区。由甲一(王家义、实践、石坚)同志任工委书记,张树同志任办事处主任。同时,将原滦芦八区改为唐滦一区,区委书记武文华,区长张安民;原滦芦七区改为唐滦二区,区委书记杨日生,区长梁志友;原滦芦六区改为唐滦三区,区委书记除金华,区长李久远,后为李益三。④各区范围基本未变。
新组建的唐滦特区工委、办事处在书记王甲一,主任张柯的领导下,顽强地在这一带坚持斗争,领导人民群众采取各种方法打击侵略者。但是,由于伪滿军大量开入我路南以后,“我某些地区的形势已起了新的变化,或者正在变化着”,“我们虽然會打击了敌人数次,并未制止敌人之骚扰。敌人之活动仍然是很猖狂的,”敌人的活动方式,在军事上是恢复点线,逐渐深入,打破我之围困,扩大他的活动面积,实行蚕食压缩,缩小我之根据地,最后企图全面扫蕩,和我主力决战。但在各个时间,敌却不会放弃有利条件下的突然奔袭合击。困敌仍控制着足够的兵力。”⑤特别是唐滦特区所在的唐山至曾家湾一线,是以伪满军为主,以治安军、备队、鬼子等辅之的,⑥。因此,使这一地区的斗争手形势更加残酷。
面对当时复杂的斗争环境,唐滦特区工委、办事处积极地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对敌斗甲。一方面,按照十七地委的指示,调来了由赵各庄矿工人中发展起来的工人支队开抽调了一部分工人组成唐滦特区武工队,积极开展武装斗争⑦另一方面,根据当地平原的特点,积极采取挖地道,改造地形等形式,巧妙地与敌人开展斗争,粉碎敌人的扫荡阴谋。
四月十九日下午,王甲一、张柯等同志在爽坨召开了各区区长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王甲一,张柯等同志们根据当前的形势,认真分析了敌我双方力量,决定一方面由工委书记王甲一、办事处主任张柯率领警卫班战士坚持斗争,坚定群众的斗争信心;另一方面采取“轻装”、“分散”、“化整为零”等措施,让财政科、公安科及其他人员迅速转移到渤海岸边老王庄一带,借助草泊掩护,保存革命力量,做好大规模反扫荡的准备工作。
会议结束后,王甲一和张柯同志送走了到沿海一带蔽的同志们住进了大北柳河村。这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了。差不多也是在这个时候,冀热辽军区十七分区十四团团部部分人员及所属一连和特务连两个连,在团参谋长邾孜竞,党总支书记华山的事领下,在打退了敌人的“跟踪击”之后,几经輾转,也住进了大北柳河村。但部队与地方政府都是单独行动,互相没有联系。此外,“海川队”(即原工人支队)也驻进了大北柳河北面相距三里远的石各庄。
拂晓时分,从唐山、钱营、小集、爽坨、會家湾等地出发的警备队、伪满军、天字治安军、武装特务和少量日寇,兵约一千余人包国了大北柳河村。王甲一、张柯等同志发觉后,立即与部队取得了联系,共同组织突围,但终因敌众我寡,虽经浴血奋战,除部队一部分人冲出外,唐滦特区工委书记甲一、办事处主任张柯同志等三十六名于部、战士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此外,在大北柳河村北,十四团的二十多名战士也光荣牺牲在那里。
就这样,唐特区组建不足两个月,就被敌人坏了。⑧⑨⑩⑪⑫⑬
二、丰滦办事处的组建
丰滦办事处实际是在一九四五年四、五月间宜布组建的。⑭
按当时具体情况,在大北柳河事件发生以后,由于王甲一、张柯等同志的牺牲,县委机关空了一段时间(约有一个多月),只有民政科长马志清主持工作。后来上级决定选调一些同志到县里工作。到一九四五年七、八月份,丰滦工委办事处主任张伯英、和工委书记陆明等同志陆续到职。到日寇投降前夕,才基本上配齐了丰滦工委、办事处的领导成员工委成员除张伯英、陆明同志外,还有组织部副部长陈金华宣传副部长武文华、公安科长管世新。此外,办事处成员还有民政科长丁小川、財政科长沈化亭等人。⑮丰滦办事处下辖六个区。一区区委书记张墨林、区长张安民;二区区委书记石发光、王益民,区长梁志友;三区区委书记陈金华、区长李益三,四区区委书记李林峰,区长李志成;五区区委书记焕廷,区长曹凤德;六区区委书记张广志,区长王文全。⑯⑰此外,丰滦工委的武装有丰滦支队,支队长张遂,工委书记张伯英兼政委,门殿一——任支队党总支书记。⑱
此时,路南的形势仍是很残酷的。在丰滦办事处境内除原有据点外,敌人又在郭家岭坨、爽坨新增了两个据点。“这些据点之敌伪,在据点附近村庄疯狂进行骚扰,抢掠及政治阴谋活动,企图蚕食我根据地。”⑲敌人在军事鎭压的同时,还加剧了政治上的统治,他们在农村恢复了保甲制,发“良民证”,扶殖旧乡、保长上台,要青年和妇女受训,以威胁利诱、逼降、劝降等手段,诱逼村于部自首,以公开抢夺与强征等方式大批掠夺物资。⑳路南广大人民群众苦不堪言。
丰滦办事处在主任张伯英,书记陆明等同志的领导下,顽强地与敌人开展斗争。开始由于环境残酷,在张庄子一带以游击形式开展工作领导人民群众挖沟壕、地道,阻止敌人的扫荡。日寇投降后,形势渐趋和缓,办事处机关迁到辉坨,到十一月份又迁到钱营,一个多月后,由于敌人在王庄安上了据点,又于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份迁到太各庄。丰滦办事处机关虽几经迁徙,但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在太各庄,办事处针对敌人的反动宣传,编印了冬学课本,供广大农村青壮年晚上学习。同时,张伯英等同志还深入农村,搞了轰轰烈烈的清算复仇运动,打击了顽固势力的反动气焰,大长了人民群众的革命志气。(20)
三、从滦南办事处到丰南县的建立
一九四六年二月间,丰办事处奉上级指示改称滦南办事处,主任仍是张伯英,工委书记陆明(陆明同志于一九四六年春调滦北县任书记后张伯英任书记)滦南办事处辖七个区。即一区区委记王祝民,区长张安民;二区区委书记李旭光,区长正义民、张安民;三区区委书记杨焕亭,区长张绍勋;四区区委书记林峰、王祝民,区长李志成;五区区委书记,区长曹风德;六区委书记张广志,代区长王文全,七区区委书记 ,代理区长 。(22)此时从办事处到各区都比较正规,各部门,民政、公安、稅收、財政、民、妇女等部门都有专人负责。
一九四六年三月,滦南办事处迁到大河各庄。
一九四六年五月十八日,露热辽区党委下达了正式组建丰南县的指示。范围即原滦南办事处所属的七个区和原丰玉
宁联合县所属五、六、七、九四个区。县委办公地址也由大河各庄迁到大岭子。
新组建的丰南县,县委书记赵光、县佐王鹏程:下辖九个区。新的丰南县制确定后,在原政府机构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充实,并重新划分了县属各区,接着,各区开始了民主建政。(23)
1《冀东革命史》(送审稿)
2岳中林:“谈大北柳河事件”
3冀热辽区党委决定
4李永真(武文华)关于“丰南县纸织沿草”的来信
5十七地委:关于本地区目前形势的估计与任务的决定
6十七地委;关于本地区目前形势的估计与任务的决定
7张遂:谈海川队记录
8华山:谈大北柳河战斗
9陈志铭:谈北柳河事件
10李旭庚:谈北柳河战纪要
11访黄宝安、董春宜、董太旺座谈大北柳河战斗纪要
12王会荣、王会玲;王家义烈士牺牲情况的材料
13刘健民:《碧血洒唐滦浩气万古传》 ——怀念王甲一烈士
14据冀热辽行署一九四五年四月十三日的报告《冀热辽区人员、面积及行政区划情形》中指出:“······十七专署辖:滦县、滦芦、昌乐等联合县及丰滦办事处。”从这个报告中可以看出,彼时冀热辽区划委在四月份已做出将原唐滦特区办事处改建为丰滦办事处的决定(原丰滦联合县改为涞县——编者注)。但在同一日的冀热辽行著十七分区地委文件《十七分区地类对于城市工作的指示》中仍提到“唐滦”而未提“丰滦办事处”。直到一九四五年五月二十五日十七分区文件《纪念红五月并扩大新兵的指示》和五月二十六成文件《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才都提到丰滦办处,并且在五月二十五日文件中“丰滦”的后面还加注了“前唐滦”的字样。由此可以看出,滦办事处实际是在一九四五年四五月间宣布组建的。
15李久远:丰滦办事处
16孙志远:丰滦办事处的一些情况
17张广志:谈丰南县组织沿革
18武文华:谈丰南县组织沿革
19石翠岩:谈丰南县组织沿革
20十七地委:关于月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
21十七地委: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
22孙晋和:谈丰南县组织沿革
23滦南办事处干部统计表一九四六年三月十日
24丰南县西部地区史征集座谈会录音资料
张福庄遭难记
王树宁
丰南县张福庄村地处翼东重镇——稻地附近,历史上是个比较富足的村落,也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村子。早在一四二年,黄介如等同志到这一带开辟地区,就发组织群众,积极开展抗日救国运动。同年,村里组建了武装民兵,他们理雷、破路、抓特务、搞情报,活动在敌人眼皮底下。民兵张玉清、马得亮为保护我地下工作者,引敌周旋,贡献出自己宝费的生命。敌人对我张福庄恨之入骨。一次,敌人一小队人马来村里讨伐,被单连芳的女儿发现,她边跑边喊,向人们报信,使我正在村中开会的党政人员从村东得以安全撤出,她自己却被敌人打伤,落下终生残疾。为掩护干部转移,基本群众单连彬被敌人抓住,对他灌凉水、压杠子、百般折磨,单连彬咬紧牙关,始终不向敌人透露我方机密。
张福庄村在战火的洗礼中,成为我党在敌占区里可靠的联络站和过往干部、部队的落脚点。日寇投降后,我党组织和武装民兵活动更加频繁,使敌人不敢轻易进村骚扰。
一九四八年初,随着全国战争形势的发展,我军转为全面反攻。冀东地区的形势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冀东军民配合东北、华北战場举行了大规模的进攻,不断拔除据点,扩大解放区。同时,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发展生产,支援前线,迎接全国的解放。但是,国民党反动派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各据点蔣睡不断疯狂插扰,破坏我生产,抢夺我財物,抓捕我干部,残害我村民,进行最后的垂死掙扎。
四月下句,我冀东军区十三军分区独立八、九、十团及各县大队主动出击,攻打唐山东南三十五里的小集据点,围逼宋家营据点,并准备截击唐山增援之敌。这次“圈点打援”的战斗,不仅可以保卫春耕,更重要的是可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缩小敌占区,扩大解放区,等待时机,进而打击和消灭唐山之敌。
在这次战斗中,独立九团担任警戒任务,把守第一道防线的三营住进了张福庄。村里的男女老少忙着烧水、做饭,安置住处,招待自己的部队。三营长秦师指挥战士们在各家寨子里挖了齐腰深的战壕。同时,在村外派了流动哨,村中制高点派了瞭望哨,严格监视敌人的动向,随时准备截击增援之敌。
四月二十二日夜,我军集中优势兵力向小集据点发起进攻,歼敌一部分于天亮前撤出战斗。小集守敌慌忙派人向唐山求救,企图围歼我军。
四月二十四日(农历三月十六日),唐山出来增搜的九十二军一五一师先头部队及伙会大约一个团的兵力,首先来到稻地。此前恰有稻地几名伙会出来骚扰,被我三营哨兵发现、营长秦师命令一个排的兵力欲将其活提未成,追至稻地附近后只好折回。敌先头部队得知后派一队尖兵抢占范庄,在村东苇坑旁修造工事。
我三营长秦师进行了紧急战斗部暑,在村西头路两侧至高点架设机抢,又利用民房做掩体,在山墙上挖凿枪眼,准备与敌交战,同时组织群众转移。一些年轻的农民主动留下组成了担架队,准备救护伤员。
午后三点钟左右,敌一五一师先头部队从范庄出发,与我方接火交战。由于我军有民房作掩体,居高临下,给敌人以很大杀伤,到傍晚连续打退了敌人的五次进攻。敌人不但沒能冲进村庄,而且每次冲锋都在村头扔下一片死尸,遂恼羞成怒。天黑后,敌人弄来了两门炮,炮轰张福庄,顿时房屋倒塌,浓烟滾滾,火苗乱窜,枪声、炮声、喊声、哭声响成一片。营长秦师一面沉着地指挥战士们打击在炮火掩护下步步逼近的敌人,一面命令部分战士抢险救火,从危房中解救出被困的群众,抢出一些粮食,衣物,尽量减少损失。慌忙中,农民董凤山的妻子,怀抱着刚滿三岁的小儿子,搀扶着年迈的婆母向外走,不幸被流弹打中,血洒庭院,含恨而死。农民贾连常亦被敌人打伤,子弹从腹部穿入斜而出(因当时未及要害,于解放后去世)。
晚上九点钟左右,敌人从南、北、西三面开始包抄,我三营长泰师见敌人愈聚愈多;忙指挥战士从村东撤退,可是已经晚了,敌人冲进村来,双方展开了白刃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搏斗,由于我军熟悉地形,在乱战中夜幕馆悄地撒出了战斗。敌人怕中我埋伏,也未敢追击。
敌人冲进村子后,争着抢夺金银首饰、衣服、被褥以及鸡、鸭、猪、羊等,并在房子、粮食、衣物上面倒上汽油,点火焚烧,我战士从危房中抢救出来的东西也被烧着了。顿时,整个村庄里烈焰冲天,小小的张福庄完全成了一座“火城”。
接着,敌人把村里未能撤走的五十余名百姓赶到村西大苇坑里,人们随身携带的好一点的东西被抢走,其它东西被扔进大火里。他们让人们跪在机枪前,逼问谁是八路,谁是村干部,不说就要开枪杀人。人群中鸦雀无声。敌人从人群中拉出青年农民贾仕真,威逼他说出村干部,仕真一语不发。这时,为拯救群众,我战士并未走远,他们在村外鸣枪扰敌,敌人怕我们重新冲进村里,几个头目商量了一阵,命令队伍仓惶集合,带着抓捕的百姓和抢劫的时物,象一群无头苍蝇,向稻地撤退。
到稻地大桥上后,敌人再次进行搜查,硬说费洪图是八路,让他跪在大桥上,不说实话就把他推下桥去打死。并将张朝栋的衣服下来,只剩下裤头,冻得他浑身打颤。敌人一无所获,于是便将人们弄进稻地“尹家店”里。百她们两手空空,敌勒索不成,第二天让人们各自取保回家。
张福庄这个仅三十余戶二百人左右的村庄,家家遭劫,戶戶被抄抢,鸡鸭猪羊被杀殆尽,驴马牛骤被劫一空,全村一百六十八间房屋及所有财产被化为灰烬,家家戶戶被祸害的一塌糊涂,只剩下残砖断瓦,处处弥漫着焦臭味。
我们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他们沒有被空前的灾难吓倒,而是更勇敢地站了起来,牢记着深仇大恨,在一片废墟上重建家园。
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他们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战士们刚刚掩埋好战友的尸体,就开始发起了向敌人讨还血债的进攻。
四月二十六日,我军与增援小集的一五一师及伙会在柳河(小集北八里处)交战,我步炮结合,给人以沉重打击。经一个小时战,敌溃不成军,沿途遗弃大批轻重武器及辎重,狼狈窜回唐山、稻地等地。我军战果辉煌:毙伤俘敌四百余名,缴炮三门,机枪九挺,长短枪五百余支,弹药不计其数,其他物资一部,受到军分区的通令嘉奖。
战斗过后,英雄的张福庄人民在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的同时,又选送自己的优秀子弟,走上了解放战争的前线,谱写了动人的篇章。
本文依据:
(1)贾仕刚、单洪一、单之生、王文华、刘式宗等同志回忆
(2)民国三十七年四月三十日《冀东日报》(第七0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