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各庄轧花厂今昔
李宪章  阎继臣
        我县黄各庄周围的村庄多种棉花,因此有棉产区之称。它北临唐山和京山铁路,交通方便,曾被上海棉纺厂的资本看中。于民国十八年花巨款买下了黄各庄三村王甲春、裴荣斌的土地十五亩,由西尖坨姓安的掌管,雇用了韩城南一个村的建筑班子,于一九三五年动工兴建轧花厂,一年后建成。在当时是中国银行系统、中国棉业公司在华北各省所建十几个大型轧花厂之一。
        当时该厂的厂房建筑良好,安装立式锅炉一座,蒸气机一台,附有发电蓄电设备,全厂有电灯照明。轧花设备有三十二时皮辊轧花机五十台,链式榨包机一架。在那时可以说设备先进。
        可惜建成适值冀东事变,国土沦亡,黄各庄轧花厂被伪接管,交日商东棉洋行用作收购棉的场地。后来该行在一九四一年开工生产,并有日军驻守,名东棉轧花厂。厂长吉田.管生产的松本,松歧、佐佐木和山田等都是日本人。
        全厂有容量三十万斤籽棉的库房八所,只雇佣工人一百五十名。他们从事着沉重的劳动,每人每天只发七毛錢的工资。工伤事故,以至死亡,厂方概不负责,甚至可以便打駡。管生产的松本终日于持长把鄉头在车间想打准就打谁,有时看着那个工人不顺眼,干着活也一样挨打,全厂工人几乎都遭到过他的毒打。据说有一工人叫王秀峰,年仪十七、八岁,正上螺絲,松本找岔说:“上的不对!”抢过扳子就打在头上,鲜血直流,至今还留有伤疤。后来,工人们采取了斗爭策略,派人在车间门口站岗瞅着松本,他一来使个手势大家就干起来。他一走工人们就消极怠工,还编了一个顺口溜揭露松本,鼓舞斗志:
狗松本,坏松本,
拿着鄉头竟打人。
看松本,瞅松本,
松本来了干一阵。
恨松本,駡松本,
松本早死用火焚。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时,仓库毁于火灾。随后轧花厂又成为伙会据点。一九四八年,伪华北棉产改进处唐山分处,为推广良种,收购良棉,与地方交涉将此厂交该处管理。正当收购良棉(春季放的斯字四号良种),整理设备了准备开工的时候,十二月十二日唐山解放。唐山市政府接管了伪棉产改进处的财产与人员,间时也接管了黄各庄轧花厂。一九四九年一月,黄各庄轧花厂作为唐山市轧花厂的分厂,经过整理很快投人了生产。同年,华北政府棉产改进处成立》唐山市于七月份把属于棉花系统的唐山、黄各庄两个轧花厂,移交华北棉产改进处,作为唐山地区的良种轧花厂,以选良种为主要压务。一九五O年,华北棉改处撤销.移交给河北省农林厅棉产改进处。黄各庄轧花厂对我县及唐山地区推广棉花良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因当时处于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所以产值较低,利润较少。一九五三年总产值仅一百五十三万元,全年利润七千三百元。,到五八年,由于我县大部棉区黄萎病严重,失掉良种区价值,农林厅才将这个厂移交给县供销社。
        由县社管理后,把原有皮辊轧花设备全部拆除,安装了八十片锯齿轧花机西台》,四十片齿机台身,二十片锯齿机一台1141型脱绒机七台.打包机三台,弹花机两台,现全部改用电力。全厂占地面积二万六千六百九十三平方米,(39·9亩)、厂房仓库建筑面积三千七百五十五平方米,办公室宿舍九百七十产平方米七六年地震毁坏的已全部恢复,并有所增建。工人福利大幅度增加,劳动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过去是人力扛包,走天桥,劳动强度很大,如今用吸风办法直接将籽棉送到锯齿机,成了一条龙、流水线。尤其是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承包责任制,产值利润大幅度增长,一九八三年总产六百一十六万三千二百元,利润十七万零五百元,相当于厂九七五年的四倍。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