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东
猫耳馄纯,是我县独特的地方风味食品之一,因为馄饨的形状象猫耳朵,色鲜味美而著称。其创始和形成,夏永芳夫妇作出过应有的贡献。夏永芳是胥各庄人,早年从事饮食业。一九四〇年拜师于付庆永门下为徙。学成后,与妻在河头镇设铺经营馄饨。夫妇俩在选料配料,制做方法和经营方式上,打做了原来的老框框,摸索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子,其主要儿点如下:
一、熬汤。以砸碎的猪骨头和切成细丝的老鸡肉为主料,加上鲜姜煮汤,置于另盆,随煮随兑,以保持原汤味道不变。
二、擀皮。以精制面粉为料合面,用人工手擀。使皮如薄纸,柔如细布。
三、拌馅。用鸡丝、海米、香菜、紫菜、冬菜、味精、小磨香油、高级酱油八味,按比例投放切细搅拌均匀。
四、斗煮。馄饨做成后,放在特制的小漏斗中(上有三十二个铜钱大小的孔),把漏斗再浸吊在煮锅里。每次煮一两。
五、造形。夏采用猫耳形,外形美观纯而馅饱满,小巧领珑,增人食欲,和猫尾巴、元宝、小船形等约馄饨都不同。
六、信誉。夏家猫耳馄饨坚持经营特色,用料缺一不作,有料限量经营,每天十斤,共一百碗,以保持信誉。
七、地利。夏家猫耳馄饨,得利于当时河头镇的客商云集,色味形不胫而走,誉满京东。
解放后,夏家在政府支持下进行了技术传授,带出一代徒弟。猫耳馄饨也成为河北省名牌食品,八三年曾出席石家庄食品展销会而名列前矛。
现在,当人们吃着猫耳馄纯的时候,也一定不会忘记其主人——夏永芳夫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