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最早的汽车企业家王子金
 李华甫
        一九八三年六月出版的《北京交通史》182页有以下
        记载:
        “北京最早的由中国人经营的汽车修理业是金兴盛汽车
        修理工厂,位于地安门东皇城根。民国初年,金兴盛是铁工厂,因这个厂的老板军阀有关系,当时一些军阀或上层人物的汽车需要修理就送到这个厂去修,由此,这家铁工厂就逐渐成为汽车修理厂了。北京较早的一批修理汽车的工人,除了各洋行培养的外,大都是金兴盛培养出来的。”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金兴盛在北京汽车修理界历史最早、资格最老。最近出版的《中国交通报》①也有专文介绍。金兴盛的创业者是谁?是怎样起家的?我可以回答: 金兴盛的经理是王子金,河北省丰南县小集鎮人,我家和他家住一条街斜对门,还是远亲。我学生时代还到北京他家里一度作客。因此对他的历史较清楚,现在扼要记述如下。
        王子金的父亲名“王太一”是“邮差” (即现在的邮递负)。王子金行二、一个哥哥、一个弟弟、还有 个妹妹。家无土地,仅有旧草房三间,靠太一个人的微薄收入,维持六口人的生活 他担负的路程是: 西由唐山起, 经稻地、宋家营.小集鎮,向东经大新庄,曾家湾,到柏各庄,全长一百多里。他每人要挑着邮件分别到以上各点的邮局或代办所,办理接,交邮件,不论冬夏,风雨无阻。 不幸的是,王太一中年丧妻, 既作父亲,兼作母亲,真是吃了上顿就愁下顿。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王子金三弟兄不得不离开家乡去当童工,闯关东,跑天津,到北京,在死亡线上挣扎。
        子金在弟兄中是最聪明能干的一个。他跟外国人做学徒,学到了开汽车,修理汽车的技艺和外国语言(主要是英、法语),以及在上层社会交际中所应具备的一套本领。他仪表温雅, 谈吐敏捷,使对方认为他是一位“精明能干,言必信,行必果”的可靠人物。因此,他不仅在外国人经营的洋行界,同时在北京官场中,都成为活动巨子。
        正当北洋军阀政府大总统徐世昌被军阀张作霖和吳佩孚联合起来赶下台,由国务总理潘复代行总统职务的时候,王子金给潘复开着汽车到东交民巷外国使馆,由王子金作翻译接洽交谈,他的外国语口语特隹。和外国人谈话“几可乱真”(和外国人一样),潘复炫耀连他的司机都能讲得那么好的外国语,使使馆人员惊讶不止。王子金谦虚地说:“我这是‘朱砂沒有,红土为贵',没有什么稀奇的,只是把总理的意思我能表达过去罢了”。
        金兴盛曾承做沙滩北京大学图书馆(即李大钊生前办公处)的钢架安装工程,施工中子金曾携我叁观,除修理汽车外, 还收买-一些旧汽车和转手的新汽车多辆,如外国人回国,把所乘汽车脱手, 金兴盛买过来,必要时加以修理或喷漆更新, 拍成照片,公开展览出售, 最多时达二十多辆。金兴盛的营业蒸蒸日上,向经售汽车方向迈进, 把金鱼胡同那公府(清大学士那桐)的马号(养马的院子,即现和平宾馆地址)买下来.准备开辟“排卖汽车门市部"。正在筹划工法建的期中,“七、·七事变发牛了,口人俊入北京,金兴盛受到玫命打击和排挤,生意一落千丈。
        王子金本人生活严肃,为人正派。妻为农村旧式妇女,伉俪甚笃。 子金生平不二色,无子,仅一女,嫁后即逝,继承无人。 在国难家仇的苦恼下,刚屈不惑之年就离开人世,紧跟着金兴盛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黑暗的社会里, 童工过着奴隶式的生活,王子金能够从中闯出一条光明的道路,成为当时北京汽车修理界的一颗明珠,乡里生辉,民族增光。他“赤手成家”,身为金兴盛汽车行的经理兼总工程师,为社会培养出大批的汽车修理技术工人和司机, 为祖国作出了贡献,为中华民族扬屑吐气。他的成就是肯定的,他的精神,既如出于污泥而不染的白蓮,又如冰天雪地中的红梅,是高尚的,是可贵的,我们应该对他表示怀念和钦佩。
        注,
        ①登载《中国交通报》1985年4月27日位四版,养异善《北京最早的汽车修理行一一金兴盛》。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