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落早期班社之一—— 赵家班

花苑

莲花落早期班社之一——赵家班
刘士亭      时光

        丰南县魏庄赵家班建于1895年前后,散于1906年,是唐山落子形成以前为对口和拆出落子时期的重要班社之一.它在十几年活动之中,经常保持演员有三十多人,演出剧目达六十多个,活动范围遍及唐山周围各县城镇、乡村,并多次进入天津。
        由于著名艺人成兆才、任连会、侯天太(滚地雷)张玉琛,(佛动心)李春盛、(李傻子)孙凤呤等精华荟萃。对莲花落从对口到拆出,作了大量改革和创新,把莲花落大大往前推进一步,为唐山落子大型戏曲剧种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赵家班班主赵寿臣,字梦雄,满族人(镶兰旗).生于1848年,卒年不详,其曾祖、祖父均为清代朝臣、其家族何年入关落于丰南县尚待查考。
        赵氏家族于清末时,分为五大堂:仁德堂,义德堂,务本堂,树德堂,宝庆堂。各大堂因袭皇封为当地皇粮庄头。占地数十顷,呼奴唤啤,世代为清朝官僚地主阶层。
        赵寿臣于清末曾以重金捐侯补县令,该人游闲好乐,喜弹唱,时值冀东民间艺术莲花落(蹦蹦戏)班社建立,赵臣颇感兴趣,置买戏箱和文武场面(乐器),道具,广招各路有名艺人,约在1898年成立莲花落戏班,班号“宝庆堂”戏班,即广为传颂的赵家班。
        一、赵家班的成员
        该班演员除招纳河北梆子艺人之外,大部人员来自乐亭“崔八班”(这时崔八班巳近于解体)。据查该班艺人主要
成员有:
成兆才(东来顺)滦县绳家庄人(现属滦南)
侯天太(滚地雷)丰南县(原丰润县)宣庄镇西老治庄人
侯天生:丰南县宣庄镇西老治庄人
侯天成(同上)
张来:(神动心)乐亭县人
白广洁:(白菜心)丰南县西葛庄乡东尖坨人
小元宝
李应云(山老鸹)丰南西葛乡东尖坨人
李其红(小老鸹)
李春盛(李傻子)丰南县西葛乡西葛人
王小辫:丰南县宣庄乡曹庄子人
罗万胜(一阵风)丰南高庄子乡东望马台人
罗万全(同上)
王梦春(小金孩)丰南宋家营乡宋家营人
李树海(盖洲红)丰南高庄子乡大王庄人
刘庆龙 丰南刘唐保乡刘唐保人
张德义(普洲红)滦县东吴家坨人
张德礼(海里蹦)滦县东吴坨人
张化文  滦南县兰坨人
张化龙(小金龙)滦南县兰坨人
李庆春  丰南县杨家泊人
王荣贵(王大脑袋)东北人(一说迁安县人)
孙凤鸣(东发亮)丰南县大新庄乡薄家港人
孙凤岗(东发红)丰南县大新庄乡薄家港人
孙凤玲(开花炮)丰南县大新庄乡薄家港人
孙凤利  丰南县大新庄乡薄家港人
么庆丰(拉弦)
陈  彬 (文戏教师)滦南县人
芦德秀(芦一根)(拉大弦)丰南县东尖坨人
王长顺
侯凤柱(侯傻子)(小生、老生)
舒  青(河北梆子)(花脸)丰南高庄子乡望马台人
李玉成  丰南县侉子庄乡大岔河人
张继双  滦南县兰坨人
        以上成员均为冀东东路著名莲花落艺人,技艺高超深受群众欢迎,因此影响很大。故西路莲花落艺人柳叶红,月牙红,北路莲花落艺人孙恩(丁香花)金鸽子等也曾先后来此,搭班学艺。
        二、剧目
        赵家班在当时演出的节目,仍是单口,对口拆出兼杂演出,据不完全统计有以下剧目:
《刘金定观星》(对口)
《逛茨山》(对口改拆出)
《王汉奇作贼》(拆出)
《双吊孝》(从时口改拆出)
《四大卖》(对口)
《王大妈看病》(先对口后拆出)
《美女思情》(对口)
《借女吊孝》(拆出)
《还阳自说》(对凵改拆出)
《朱买臣休妻》(拆出)
《后娘打子》(拆出)
《孙继皋卖水》(拆出)
《补汗褟》(拆出)
《花亭会》(对口)
《旋风案》(对口)
《杨二舍化缘》(拆出)
《大劈棺》(拆出)
《打登州》(武戏)
《兰桥会》(对口)
《狮子楼》(武戏)
《铁公鸡》(武戏)
《老妈开唠》(对口改拆出)
《马寡妇开店》(对口改拆出)
《战冀州》(武戏)
《高成借嫂》(对口)
《小姑贤》(对口)
《打狗劝夫》《对口)       (略)
 
        三、活动范围
        赵氏家族早年曾在魏家庄村东建一座庙堂,名“白衣庵庙”,庙前高搭戏台一座,经常接聘“河北梆子”“昆腔大戏”,专供赵家酬神祝寿和喜庆节日享乐之用。赵家班成立后,戏台留做常年演出之用,除了经常为赵氏“五大堂”家族举办堂会演出外,于1900年前后进入水旱码头,商贾云集的河头(今胥各庄镇),进而,进人冀东新兴工业城市唐山.受到广大工人、市民和商、绅上层人物的欢迎,争相观看落子(蹦蹦戏)。从此,落子能流传全国各地,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据记载:赵家班曾于1901一1904年间,多次进入天津演出。
        四、赵家班对莲花落后期发展的作用
        赵家班成立后,对当时处于兴星时期的莲花落,从对口衍变到拆出戏,起到相当大的推进作用,它的动力来自于该成员大多数为当时冀东著名的莲花落艺人.堪称精华荟萃,因此在艺术上的交流和切磋,胜过经常流动的零散小戏班.所以,对艺术改进上有着极为优越的条件.其条件为:
        第一,任连会、成兆才,陈彬多才多艺,具有改编;创作的才能.
        第二,班主赵寿臣,富豪之家,以他的财力购置戏箱和文武场面,伴奏乐器.同时,还以重金聘请梆子教师传授技艺.
        利用上述条件,对莲花落艺术不断创新和改进,据知情者介绍,当时按人物,按行当扮妆演戏,按角色创新腔新板式。有的拆出戏演出时间竟达一小时以上。同时也出现了以唱本为脚本的连台戏。如《单宝童投亲》《巧姻缘》《花为媒》等.但演出形式仍保留着曲艺说唱以第三人称叙事体的表演艺术形式特点。如“压下此事不表。且表那×××来到花园”。但又与此同时,登台表演者以第一人称表现的人物进行交流表演。显然这是从对口说唱形式过渡到以第一人称拆出戏时期的主要特征.由于年代久远。其戏文巳无文字记载可考。在此时期,对音乐伴奏方面已使用了简单的戏曲锣经,但未使用坐鼓,演员的说,表、唱。均以跺脚为记。武场打击乐以双胯为主(一人兼两件)主奏乐器以板胡、横笛,三弦唢呐为主.
        五、赵家班子解散原因
        赵家班有二十多位著名的莲花落艺人,演出节目不断改革创新,正在到处倍受欢迎的兴盛时期,突然于1946年前后,宣告解散,令人深以为憾。据赵东泽老人说:“赵家班正在红火的时期,魏庄子有个地痞恶棍、流氓赵亭佐,依仗权势欺辱该班家属.虽经官府了结,但人心涣散,又因内部产生矛盾,纷纷离散.扬名一时的冀东莲花落早期主要班社赵家班解散了.直到1909年左右,赵寿臣把戏箱(两个五尺多长的大戏箱)全部给了唐山王永富(住唐山附近高各庄)王永富在唐山成立了“永盛茶园"以后,魏庄子赵家人到唐山“永盛茶园”看戏,王永富总是茶饭相待。
        评剧创始人兆才在赵家班的活动情况
        据知情者刘玉成说:“成兆才在赵家班时,除当演员(唱包头和丑角)外,还兼管帐先生,每天阅读古代小说:《今古奇观》《聊斋志异》《醒世煩言》唱本鼓词等,并有一部《康熙字典),经常查找生字。成兆才和任连会把《老妈开唠》《马寡妇开店》对口落子,改编“拆出戏”。据此我们可以确定成兆才在此阶段〈1903年前后)开始了他的创作活动。
        成兆才在赵家班时,艺术上深受众多名艺人的薰陶指点,逐渐得到全面发展,加上本人勤奋好学,虚心求教于任连会老先生以及河北梆子艺人,以求进一步学会运用戏曲艺术形式的结构知识,和获得丰富的戏曲语言(唱词、音律、念白)知识,为他后来成为一位杰出的戏剧家、作家、评剧创始者铺垫了道路.
        成兆才先生平易近人,热诚待人,在赵家班结识了各路艺人如月牙红、孙恩,并结为盟友·
        (注:刘玉成老人现年92岁,少时曾在赵家班打杂,同时也学过戏,成兆才在赵家班的情况,多是他口述的)。
        注:此稿根据滦南县评剧史料座谈会记要和丰润县魏庄调查资料合成。
一九八四年五月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