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隆
本县大齐各庄乡大长春、小长春村一带( 1948年前为滦县所属),据传曾是辽、金两代皇帝行宫,称“长春宫”,历代《滦州志》均以名胜古迹加以记述,民国二十五年《滦县志》将“长春古淀”作为县内十二景之一记入,就说明“长春宫”确曾实存,但“长春宫”究竞建于何时?历来说法不一。
据清光绪三年( 1877)《永平府志》记载:“ 长春宫在滦州西南百二十里,长春淀,本名石城行官宫。金大定二十年更名长春宫、滦志以为辽萧太后所建,非也,辽之长春宫在长春州,不在此。”从这段文所记的方位、距离看,正好在今大长春一带。对长春宫不是辽萧太后所建已予否定;且指明长春宫原名“石城行宫" 。但对石城行宫建于何时,又未作明确记述,据《金史·卷六》世宗本纪记载:金世宗大定十八年( 1178) 至二十八年( 1188),曾十次幸长春宫。金章宗从明昌元年( 1190)至泰和元年( 1201 )六次幸长春宫,说明长春宫在金代所处的位置非常重要,不仅在此游猎,还经常在此研究朝政大事,金世宗“壬戍如春水,二月丙食朔,次管庄,丙子次华港。①”曾在此接见过石城、玉田两县令。指责其不称职“皆年老苟禄而已。②”这说明,长春宫在今丰南大长春一带无疑。“金章宗来长春宫曾在华港停留,华港”正好在本县北阳庄。钱营一带,距大长春仅十余华里。直到清木,北阳庄这一带村庄仍属“华港社”从诏见玉田、石城两县令的史实,也进一步说明长春宫确在丰南。考石城县在今唐山郊区开平、元世祖至元四年( 1927 )撤销,并入滦州;玉田县也有金代的行宫叫“偏林宫”。
从大长春一带村名的来历也能说明这里确实有过行宫,如大长春、小长春、大宫庄、小宫庄等,就是由长春宫演变派生而得名。明、清两代,县以下的行政编制为屯、社,以一大村为屯社,下辖若干村。今稻地一带的二十七个村,都曾属“长春社”,虽然这一带并未发掘古宫殿遗址,但因金为游牧民族,其行官不一定有什么楼台殿阁建筑,可能多是蒙古包一类的临时流动帐篷。
在长春宫还有长春淀,这里曾是一大洼淀。为金朝皇帝渔猎之地。此淀遗址已不存在,其遗迹今尚依稀可见:从东西大夫坨村南到安各庄、大长春一带方圆十余里内,地势低洼,沟坎纵横,状如陈年干涸坑塘。
到了元代,长春宫依然存在,元世祖至元五年( 1263)至元十一年( 1274)曾两次在长春宫设道场,祭祀鬼神“敕长春宫修设金箓周天大醮七昼夜。③”长春宫何时倾废。史无记载,笔者分析,可能毁于元末明初兵燹。
民国二十五年《滦县志》卷十六杂录中,对长春宫的建筑情况和皇帝在行宫渔猎游玩的情况,作了生动的描绘,这全是从《辽史·营卫志》中抄录的。实际上指的是今吉林省的长春鸭子河一带,与本县长春宫无关。
注:①②《金史·卷六》世宗纪;③北绪三年《永平府志》。
据清光绪三年( 1877)《永平府志》记载:“ 长春宫在滦州西南百二十里,长春淀,本名石城行官宫。金大定二十年更名长春宫、滦志以为辽萧太后所建,非也,辽之长春宫在长春州,不在此。”从这段文所记的方位、距离看,正好在今大长春一带。对长春宫不是辽萧太后所建已予否定;且指明长春宫原名“石城行宫" 。但对石城行宫建于何时,又未作明确记述,据《金史·卷六》世宗本纪记载:金世宗大定十八年( 1178) 至二十八年( 1188),曾十次幸长春宫。金章宗从明昌元年( 1190)至泰和元年( 1201 )六次幸长春宫,说明长春宫在金代所处的位置非常重要,不仅在此游猎,还经常在此研究朝政大事,金世宗“壬戍如春水,二月丙食朔,次管庄,丙子次华港。①”曾在此接见过石城、玉田两县令。指责其不称职“皆年老苟禄而已。②”这说明,长春宫在今丰南大长春一带无疑。“金章宗来长春宫曾在华港停留,华港”正好在本县北阳庄。钱营一带,距大长春仅十余华里。直到清木,北阳庄这一带村庄仍属“华港社”从诏见玉田、石城两县令的史实,也进一步说明长春宫确在丰南。考石城县在今唐山郊区开平、元世祖至元四年( 1927 )撤销,并入滦州;玉田县也有金代的行宫叫“偏林宫”。
从大长春一带村名的来历也能说明这里确实有过行宫,如大长春、小长春、大宫庄、小宫庄等,就是由长春宫演变派生而得名。明、清两代,县以下的行政编制为屯、社,以一大村为屯社,下辖若干村。今稻地一带的二十七个村,都曾属“长春社”,虽然这一带并未发掘古宫殿遗址,但因金为游牧民族,其行官不一定有什么楼台殿阁建筑,可能多是蒙古包一类的临时流动帐篷。
在长春宫还有长春淀,这里曾是一大洼淀。为金朝皇帝渔猎之地。此淀遗址已不存在,其遗迹今尚依稀可见:从东西大夫坨村南到安各庄、大长春一带方圆十余里内,地势低洼,沟坎纵横,状如陈年干涸坑塘。
到了元代,长春宫依然存在,元世祖至元五年( 1263)至元十一年( 1274)曾两次在长春宫设道场,祭祀鬼神“敕长春宫修设金箓周天大醮七昼夜。③”长春宫何时倾废。史无记载,笔者分析,可能毁于元末明初兵燹。
民国二十五年《滦县志》卷十六杂录中,对长春宫的建筑情况和皇帝在行宫渔猎游玩的情况,作了生动的描绘,这全是从《辽史·营卫志》中抄录的。实际上指的是今吉林省的长春鸭子河一带,与本县长春宫无关。
注:①②《金史·卷六》世宗纪;③北绪三年《永平府志》。
怀 古
张凤翔
辽金旷代已千秋
衰草荒烟共一邱
无复盛筵开诈马
那堪往事问闲鸥
翠华曾下云中阙
金粉难寻水上楼
一样前朝飞故泊
空余碧浪逐东流
(以上均摘自民国二十五年版《滦县志》卷二·地理古迹·五一)
张凤翔
辽金旷代已千秋
衰草荒烟共一邱
无复盛筵开诈马
那堪往事问闲鸥
翠华曾下云中阙
金粉难寻水上楼
一样前朝飞故泊
空余碧浪逐东流
(以上均摘自民国二十五年版《滦县志》卷二·地理古迹·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