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旺发达的胥各庄货栈业
         早在清代咸丰时期胥各庄就是以猪鬓贸易著称的商业小镇。光绪初年.(1878-1881),随着开滦运煤河通航和唐得铁路通车而日趋繁荣。据光绪十四年版《主润县志》记载,当时已是“洋楼花坞、目不暇赏、稍西桥旁,列肆鳞比,人烟犊集,居然一水陆埠头也”。直到民国35年(1946),还拥有店铺338家,素有“小唐山”之称。尤以商业、服务金融等行业占很大比重。猪鬓加工.粮油、棉花食品造纸,建材、机械、五金、铸造、陶瓷、燃料、化肥、医药、估衣铺、当铺、妓院…应有尽有。商业的兴旺发达,派生了专为商业服务的代理店一一货栈。光绪二十六年(1900)胥各庄第一个货栈中和钱成立。民国以后,大有恒、恒半钱、华兴同.合义栈相续开业。到1937年“七,七”事变以前,已如雨后春笋,成为维系当时商界15种行业的纽带,数量多达50多家。日伪时期,因猪鬓冻结,许多以经营猪鬓为主要代办业务的货栈纷纷倒闭转行,减为30家。日降后曾一度得到恢复,但有的又因内战而中途歇业,到民国36年(1947)仅剩16家。建国后由于商业体制的变化,货栈业也随之消失。我1945年曾在中和栈学徒,又根据张贵宸.张雅轩,单明岚单希珍四位商界前的座谈回忆,结合我的亲历,提供以下资料。
        一、广泛的经商活动
        胥各庄货栈业的代客户经商活动,不受地域和政区的限制,按商品的自然流向买进卖出,触角伸到国各地,民国20年以前,大有恒中和栈华兴同等较大贷栈,均设专人管理业务往来的函件,行话叫“书启”,中和栈的董博远,每天处理这类函电200多份,业务信息传递遍及东北、华北、华中、内蒙等省市,甚至可以越出国界,接受天津口岸运来的商品。大有恒、合义栈、华兴同院内,专门铺有铁轨,由火车站直接甩进或挂出装有西贡,仰光大米.美孚煤油和英兵船面粉的车皮。
        它不受行业和商品品种的限制,只要客商来货,无论什么商品,都可以代庖.在15种行业中,除大宗的粮食,棉花、猪鬃以外,还有油料、化肥.缸石、绸布、杂货、木材煤炭、鱼虾、蔬菜、甘鲜果品、日杂百货、药材,大粪干等。据胥各庄火车站测算,“七,七”事变前年货运量5.35万吨,有一半以上在胥各庄装卸,均由大有恒、中和栈,华兴同、合义栈等四处较大货栈承办托运业务。
        它没有主营和兼营的严格区分。民国年间,经常随着客户的需要变换业务方向。据1937年38户货栈业经营情况提供,专营猪鬃的只有13户.有一户专营棉花,其余24户除主营猪影外,兼营商品经常变换,如中和栈既代客买卖粮食,油料及猪貌,也代客买卖大类干,豆饼,化肥等;而在粮食购销中,既有河南彰州的小米,通辽的红白玉米和东北蛇眼(高梁米),又有由上海的青水大米和蚌埠的蚌珠大米. 还有一种专为客户代办运输及仓储业务的货栈,称“转运货哉”,它的专业性很强,一般不负责代购代销业务。在栈址的选择上多注重交通要道、煤河沿岸或火车站附近.以航运为例。1881—1886年间,煤河日发船50—80只以上,最大为120吨最少为30吨,由天津、宝坻、玉田、芦台、胜芳、通州、北塘等地运来当地土特产品、日杂百货,再把本地大白菜、土豆、洋葱、猪、缸石、海产品等运往外地。这些往来商品的装卸、运输、存放、保管,全赖当时沿河两岸的转运货栈负责办理业务。直到解放初期仍保留着双发合、福德成,德发成等10家。
        二、灵活的经营方式
        胥各庄货栈业的经营方式相当灵活,受市场所左右,竞争意识强烈。原来胥各庄没有猪鬃市场,猪鬃市场分别在河头和稻地。河头主要和由中和栈、大有恒少数几家大户兼营,稻地则多是零星商贩.胥各庄豪绅王赤峰为了争夺稻地市场,特在骨各庄建立猪毛市,以高收购价吸引猪毛散商,挤垮稻地市场。曾在丰润城关任副县长的张锦荣与企业家翟东选为了与王赤峰争夺生意,特在胥各庄大街建立恒丰货栈,由于翟东选业务精通,经营有方,将猪毛市场由王赤峰手里夺了过来,另外,将河头合义栈等两家年专营猪鬃100万斤的生意,也被吸引到胥各庄恒丰货栈。王赤峰为挽回占领市场的局势,又集股合资开办同业栈,与恒丰抗争。赵子华看有利可图,用同业栈的“同”字和恒丰栈的“丰”字作牌匾,开办同丰货栈。以后翟广勋又开办德丰货栈插足胥各庄毛市场.其父翟东选为抢儿子的生意,又开办了东成贷栈……从此货栈蜂起,到民国二十年,就巳有20多家。
        为了吸引客户成为本货栈的主顾,栈方不惜在服务客户上花钱。设专人安排接送和食宿。行话叫“管栈的”也叫茶房,每日由厨房伺候两餐。每餐八菜一汤,但从不备酒,认为“酒能乱性”,这是当时货栈业都遵循的成规。但对特殊的客户则不墨守成规,而是看人行事,投其所好。当时特殊客户有两类,一类是“帮客”,即以某一地域结成的行业集团,如“遵化帮”,“天津帮”、“关外帮”“上海帮”等都是。一类是“庄客”,庄客中又分“长庄”和“散庄”两种。长庄即长期住在货栈中的商号代表。散庄即临时作一笔生意就离开的客户。对于“帮客”的头面人物和长期住栈代表倍加照顾,称他们是“财神爷”,有“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重要性。因得罪他们一人,就会带走一帮客户,故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嗜好,喜欢打牌的专门由掌柜的陪着,故意让他赢钱,甚至会吸鸦片的也要千方百计为其淘换。我去中和栈学徒时,本来已由王家河刘悌荐准,但为了给好面子的唐山客户德茂祥露脸,先假说“柜上不添人”,又暗中让刘悌托这一客户向柜上说情才准许我上班。结果我对此客户感恩戴德,好生伺侯,使德茂祥终于成为中和栈的主顾,以后又由他将经营干鲜果品的这一行全拉到中和栈做生意。
        货栈的营业收入主要有四项。一是代客户买卖提取的佣钱,叫“辛利”,这是货栈盈利的主要部分。辛利的提取标准各货栈不一.中和栈为2.5%,恒丰栈为2%,但最多不能超过3%。二是代客户储运货物的搭垫费,又叫“苦垫费”也叫“栈利”,按当时唐山保险公司规定的标准提取。三是营业外收入,包括扫操底、营业场地。车箱等意外节约的收入,称之为“花红”。四是“小柜”,即客户临时的馈赠,打牌的抽头等积累,行话叫“飞来风”.为了调动企业内部同仁的积极性,栈方实行年冬分红。那时没有工资和奖金,全靠分红给予报翼。每年一小分,三年一大分。分配形式是按“身股”、“放分”“花红”三种方法进行。“身股”就是以身代股的简称,享受对象是大掌柜,二掌柜、帐桌先生,栈头儿等头面人物等,享受身设的人栈方赔了自己不赔尝,赚了却可以分钱。“放分”俗称“放份子”,享受对象是大店员一类的人物,根据服务年限和表现放给几厘,逐年增长,随着“放分”数量的增加,职务也相应调整但最多不能超过8厘分,没有股份的学进和勤杂人等分“花红”,花红不分等级,平均分配,人手一份。“小柜”即小费仅分给学徒、伙计,收入多少分多少。对贡献大的另外由股东分额中提取奖励,叫“馈送”。馈送分等级,根据贡献大小而定,但享受面很小。
        栈方为有利于客户生意及时向对方提供行情,这就是今天我们常说的信息。从纷繁的市场信息中捕足成交的价格,分高、低、中三种,按品种以“出示牌”的形式通知客户,名为“今日市场牌价”,每天按上下午各出示一次。出示牌是一黑板,用白粉笔书写,悬于穿堂或客厅,方便客户观看,以便作出买或卖的决策。后来进一步改为油印快报,名为“行单”。我在中和栈学徒时,专门记载这件事。记得那时所记品种有:黄的  (金).白的(银)、玉米,高梁米,吉豆、大米、面粉、麦子、五蝠布、阳光布、黑毛(猪影)、自毛(棉花)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不使客户因物价波动而蒙受损失。对于临时外出的客户,备有“留言记事簿”. 将买进卖出的价格幅度留底,以免因本人不在殆误时机,有的客户只来货,不来人,就用函电联系,由栈方按客户意见代理购销。客货入库期间,必须及时检查,妥善保管,不能发生丢失烂糟的现象,然后按质定价投入市场。
        市场交易中的检斤,验质、论价,全赖经年活跃于市场的能人,以肉限,手感,鼻嗅,口尝的生理感观方式进行,这种人多由有丰富市场经验的人充任。俗称“掌盘儿的”场如大有恒的郭某,对粮食最内行,原粮只要用手一撑,就能说出产地和品种。恒丰栈的翟东选,原在猪毛市“掌盘儿”,只要将猎毛在手中一擦,就能说出等级,定出台理价格,使许对行家为之倾倒,又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后被张锦荣看中,遂与他合股开办恒丰栈成为王赤峰垄断猪鬃市场的主要竞争栈干。据张贵意回忆,那年净挣20万元是当时猪鬃货对中“码子(金额)最大的一家.
        三、严密的管理方法
        货栈业也有一套较严密的组织机构。但没有成文的店规店法,基本沿用封建家长式的管理方法。经理主宰一切,他既是货栈的“掌柜”,又是同仁的至尊家长。经理有东家聘请的,也有东家自己兼任的,俗称“连东带掌(柜)”。机构设置也没有统一规定。有的多,有的少,但都不外以下几处:帐房、厨房,床房、(货场)、茶房、门市。领导人的配备是:掌柜的总揽“柜上”人事、财务和经营大权。下设二掌柜或三:掌柜襄助。帐房设置监理帐桌、会计(称先生)、帮帐、学徒,库房或货场由二掌柜或三掌柜负责。有的兼任外柜和掌盘儿的.以下为伙计,厨房设师傅,以下是断子,茶房设头子,以下尾“管栈的”门市上通常也由一位掌柜负责。下有学徒,也叫“年青的”。伙计中有打更的,赶车的,等等。所有同仁,上至掌柜,下至学徒一律不准带家眷。但吃饭不用付伙食费,理发、洗澡在指定的店家专立折子记帐,年终由栈方统一结算。一年四季的节令也象在家一样过得热闹,应有尽有。特别是旧历年,从正月初一到初六,是店员、学徒、伙计管栈的自己支配的日子。不但天天改善伙食,而且还给“包厢看戏。年后每人轮流休假二十日、也有一年三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回家15天的,学徒是三年才能回一次家。除此之外,平日没有休息时间。一天十几个钟头站柜台,站门板接待客人,直到子夜客散店空,才能稍作歇息。我在中和栈时,就是利用经理、帐房处理当日业务往来遗留问题和帐桌忙于日清日结帐务处理的空隙,习字打算盘或写家信,算作休息。
        货栈的工作人员来源有二:一是从本企业店员中升迁:二是外部私人推荐。引荐或保荐,并不通过考试、招聘这条用人的途径。学徒一般是保荐,即除烦人说情托人靠脸,还必须有铺保作押,只有中途上任(不是本企业提拔的)的帮帐、跑外、帐桌、外柜才可以接受推荐或刮荐。在当时,这也算是一种自发的传统式的用人方式。另外在用人上还有一个忌讳:不要“三爷”,凡是东家。掌柜的少爷(儿子)姑爷(女婿)舅爷(妻弟)一律不许到栈做事。这可能是因为怕产生不必要的弊端,但个别的也有例外。
        对违犯商规的人员,一般不做当面批评指责。比较严重的问明情况立即解雇,恒丰栈有一跑的外私自卖货,问明后不说解鹿,只命人将他的行李捆上,表示已被解雇行话叫“顺行李”.平时一般不解雇店员或伙计,只有到年终,在一次全体会上讲评时,才公布人员的升降、调离或解雇,行话叫“说公话”..“顺行李”是给有头有脸的人一种面子,对一般人员就直接通知你,行话叫“散了罢”,侮称为“刷了”.但如果承认错误较好,又有硬荐头说情,还可以收回成命,行话叫“铜锅”,经锅锅后,必须表示绝对遵守《同仁守则》记得中和栈的《同仁守则》主要内容是“三稳”。手稳:不偷不模不取非分之财,不受非礼之物,廉洁奉公;脚稳:不到处乱跑,不寻花问柳,不去赌钱看戏,守神如玉;嘴稳,不随便喜怒,不谈论国事,不拨弄是非,守口如瓶。除了这三条要求,全部以发财上进和感情拉拢来做同仁为栈方卖力的精神支柱。学徒指望爬大店员,大店员指望爬帮跑外,帮帐抢帐桌,跑外抢外柜,帐桌外柜向往“放份入股帐”,逐步成为掌柜、股东,然后重立门户,自开一号。这就是使每个人都能遵守《同人守则》的根本所在。
        四、简便的财务手续
        记帐:
        过去货践使用条子帐簿。这种帐簿是用毛边纸装订成册,兰布油皮,左上角有方形红贴,上写“X×总帐”或“××分户帐”。及“×年×月×日立”向右翻掀,用毛笔直书。分上下两栏,右上方为户头,上栏为“收”,下栏为“支”行间佐以苏州字码小注做“摘要”,全部使用汉字大写草书记帐。绝对禁止使用阿拉伯字码。对客户给折叠式的折子,用一硬套套住,硬套上写有客户称谓,年月日立。首页为:计开,然后写户头,户头下则记以收支项目、钱数。
        计算技术:
        计算工具全部使用大珠算盘,最熟练的,触听轶桌报十数笔才拨动一下算珠,行话叫“袖里吞金”,这是学徒的基本功。一般要求在进店七至八个月,基本上能跟上帐桌报数,并能做到准确无误,称“打跑算子”“紧七慢八”是指标准熟练时间,即七至八个月。所使用的计算口诀有“小六九”,“一至九归”“归除”“流法”(斤里求两身加六,两里求斤流法流)。因那时是十六两计算单位,所以流法很盛行,随着十进位度量衡器的改进,流法口诀巳被淘汰。
        资金周转:
        货栈业的资金运用,因当时胥各庄,河头尚无专门金融机构,均靠私人钱庄和银市来实现,货栈业之间为扩大生意,增加资金,经常互相借贷,支持各自的资金周转。银市是由放款户口头公布放款码子(金额)和利息比例与贷款户协商议价,达成协议后由银市立契,视为成交。私人钱庄也开展这种贷款放款的业务,但放利一般低于银市,存利略高于银市,故货栈业务以钱庄为依附,周转资金。有时,私人因银根吃紧,又遇大户提款,难以支付,为保持信誉,就得暂时关门。(停业)
        五、同业公会
        货栈业的兴旺发达,要求全行业组成一个整体。民国初年,建立货栈业同业公会,其性质是为本行业服务的群众性组织,由选举产生理事会为办事机构。办事经费由各栈筹措。理事会设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和监事为办事人员。
        货栈业同业公会居当时商界15种行业同业公会的首位。这种组织形式,一直延续到民国35年(1946),胥各庄仍保有杂货、油酒、饭业、医药、粮食、缸石、绸布、货栈等8种行业的同业公会。其中货栈业同业公会由16家货栈组成,占当时全商界94号的17%,居8种同业公会的第三位。据记载,1946年9月,胥各庄货栈业同业公会的理事长名董雁久,常务理事郑仰周(中和栈经理)李荣甲(华兴同经理)。理事赵成之,么继修,侯补理事周庆昌、王会明,监事李庆臣、王会成,侯补监事解绍增,都是当时货栈业中有威望的股东和掌柜。同业公会有会章。每年选举或调整一次人事,但没有公用办公地址,一般设在常务理事所在的货栈。理事会的职权,对上接受商会的指导,对下维护本行业的利益,操办本行业的公益,调解本行业之间的关系,办理政府对本行业的筹款、摊派、纳税等事宜。以后随着货栈业的萧条,同业公会自行解体。
上述货栈业这些陈旧的业务活动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本不足取,但也不容否认,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商业的发展确实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这在以发展生产力为是非标准的改革开放的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因此,我才把它写了出来。
        六、附表
胥各庄、河头货栈业发展状况
字号 人员 股东 经理 开业时间 栈址 行业 投资
中和栈 45 董静中 张汉堂 光绪廿十六年 河头桥南街 粮油猪鬃 独资
华兴同 50 魏庄子赵家 侯相臣 民国初年 河头桥南街 粮煤猪鬃 独资
大有恒 40-50 越河袁家 赵月波 民国二十年 河头桥南街 粮棉猪鬃 独资
合义栈 35   张泽轩 民国年间 河头桥南街 粮化肥猪鬃 独资
复生庆 20 艾坨子李家 王树斌 民国初年 河头河沿街 猪鬃 独资
东兴合 30 董各庄董家 李子舟 民国年间 河头铁南 棉花 独资
万兴栈 20   董瑞斋 民国年间 河头东兴街 杂粮 独资
万盛栈 10-15   刘久峰 民国年间 河头河沿街 缸、石制品 独资
福记栈 10-15 张仲林 张仲林 民国年间 河头桥南街 鱼虾蔬菜 独资
成记栈 10-15 王惠成 王惠成 民国年间 河头桥南街 鱼虾果品 独资
公义栈 10-15 鲍贵森 鲍贵森 民国年间 河头桥南街 鱼虾干果 独资
东聚永 10 王升远 王升远 民国年间 河头粮市街 杂粮 独资
存顺达 10 褚馨玉 褚馨玉 民国年间 河头粮市街 杂粮 独资
万顺兴 10     民国年间 河头粮市街 杂粮 独资
荣华顾 7-8 唐薄州 唐薄州 民国年间   木业 独资
永顺兴 7-10 郭永顺 郭永顺 民国年间 河头河沿街 木业 独资
汇记栈 7-8 胥各庄刘子功 宋士清 民国年间 河头河沿街 木业 独资
恒丰栈 20 张锦荣 翟东选 民国年间 胥各庄大街 猪鬃 独资
同业栈 30 王赤峰等 王赤峰 民国年间 得各庄南大街 猪鬃 合资
同丰栈 10-15 赵子华 赵子华 民国年间 背各庄大街 猪鬃 独资
德半栈 15-20 翟广勋等 翟广勋 民国年间 背各庄大街 猪鬃 合资
东成栈 10-15 翟东选 翟东选 民国年间 胥各庄财神庙街 猪鬃 独资
兴茂栈 8-10 吴永茂 吴永茂 民国年间 胥各庄大街东 猪鬃 独资
恒顺中 7-10 刘长青等 刘长青 日伪时期 胥各庄北大道 猪鬃 合资
永生玉 5-7 李文玉等 李文玉 日伪时期 胥各庄北大道 猪鬃 合资
万聚栈 5-10 张汉棠 张汉棠 日伪时期 背各庄北大道 猪鬃 独资
大和陆 7-10 西葛李家 李新否 日伪时期 胥各庄北大道 猪鬃 独资
新久货栈 10 毕畅久 李新吾 日伪时期 胥各庄北大道 猪鬃 合资
公成货战 7 张大疙瘩 张大疙瘩 日伪时期 胥各庄北大道 猪鬃 独资
水和隆 18 于小川等 于小川 日伪时期 胥各庄北大道 猪鬃 合资
通丰货栈 25 张百珍等 肖成 浭阳县时期 河头粮食街 猪鬃粮食 合资
汇丰货栈 30 张百发等 张百发 浭阳县时期 河头粮食街 猪鬃粮食 合资
源胜永 20 浭阳县时期 河头河沿街 代办航运
成德记 20 浭阳县时期 河头河沿街 代办航运
东发德 30 浭阳县时期 河头河沿街 代办航运
德发成 20 浭阳县时期 河头河沿街 代办航运
福德成 14-20 浭阳县时期 河头河沿街 代办航运
双发合 20-30 浭阳县时期 河头河沿街 代办航运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