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最早的猪鬓工人罢工斗争
        丰南胥各庄一带是我国北方猪鬓加工业的发祥地,从清朝咸丰年间就兴起了猪鬓加工业。由于猪暴是制作擦拭机器和兵器刷子的原料,加之丰南猪鬓质地优良,畅销于美、英、法、德、意、日诸国,经营猪鬓者均获暴利。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这就更加促进了猪鬓加工业的大发展,仅胥各庄镇一带,猪鬓加工厂达百余家,工人达四五千人。
        猪鬓工人除当地贫苦农民外,还有来自宁河、宝坻、玉田等县的破产农民。资本家为了牟取暴利,不投资修建厂房,而是利用碾棚、磨房、畜棚、仓房等当工房,屋小人多、尘土烟雾,呛得人喘不过气来,大批工人都害职业病——哮喘。有的人十五六岁就喘,不到40岁就夭亡了。尽管工人们拼死拼活地干,收人却非常微薄。据有关资料统计:从工人创造的劳动价值里,洋人攫取42.2%,洋行买办获利28.4%,资本家捞取24.8%,监工、把头还要盘剥4%,剩给工人的只有0.6%。一般工人每天只挣三四毛钱,只能买几斤红高粱。猪鬓工人被称做“猪鬓花子”。当时,群众称经营猪鬓的货栈、加工厂为“洋行”。胥、河两镇广泛流传着这样两句民谣:“上二年洋行叨二年齁,卖二年烧饼要二年粥。”形象地反映了猪鬓工人的悲惨生活。
        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斗争;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猪鬓工人自产生那天起,就从未停止过斗争。从1929年到1947年,丰南猪鬓工人发生过较大的罢工斗争就十余次。最早的猪鬓工人罢工斗争发生在1929年。罢工的领导者叫肖贵录,胥各庄人,他虽不是共产党员,但党领导的开滦五矿工人大罢工对他影响很大,他感到:猪鬓工人要想争权益,争生存,就要靠斗争,必须建立工人自己的组织——工会。肖贵录在猪鬓工人中经过了秘密串联,决定5月24日成立猪鬓工人工会。参加大会的千余人,会上,一致推选肖贵录为主席,冬百合为副主席,陈文彩为秘书,同时选出21名工会委员。大会宣布从5月24日起各厂猪鬓工人一律停工,进行罢工游行。开始,参加罢工的千余人,后来越来越多,达两干余人。当罢工游行队伍走到胥各庄警察所时,警察鸣枪威吓,并殴打了几名工人,反动派的倒行逆施,激怒了罢工工人,他们在肖贵录的带领下,围攻了警察所,用石块砸警察所门窗。警察见人多势众,躲在院内不敢开门,就连胥各庄镇长王赤峰及洋行的资本家都吓得躲了起来。
        5月29日,胥各庄猪鬓工人工会为鼓舞工人斗志,向开滦矿工学习,组织罢工工人去唐山游行,支援开滦工人罢工斗争,参加者千余人,高呼“支援矿工斗争”的口号,受到唐山矿工的热烈欢迎。罢工游行回后来,抓捕了资本家曹希松和张凤京,以此二人做人质,逼迫资方尽快答应复工条件。
        胥各庄镇长王赤峰等人对工人罢工斗争又怕又恨,他贿赂了驻军齐营长,妄图以武力镇压工人,逮捕了几名工人之后,更激起了工人们的怒火,他们明确提出:“不释放工人,不答应增加工资条件决不复工!”此事惊动了唐山国民党当局,他们怕事态扩大,影响他们的自身利益,派人到胥各庄力主和解,此时资方已尝到了罢工的苦头,加之外商催促交货(猪鬓),不得不答应了工人的条件,罢工取得了胜利,充分显示了丰南猪鬓工人的战斗力。
        胥各庄猪鬓工人的罢工斗争,震撼了天津。天津《益世报》1929年5月26日报道了罢工消息。报载:“猪鬓工厂在胥各庄河头附近者,共约10至百计余家,现在之工会,不过正式成立一日余,而登记入会者,乃有两千六百人,会址暂设在河头桥北老太和店内。闻此次罢工之要求,是要工资划成一律,以二寸、二寸五做至三寸者,均按一元三角开价,非达目的不复工。”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