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三省,他们的野心是侵占全中国,而要想侵占全中国必须先侵占华北,由于冀东的特殊战略地位,要侵占华北必须侵占冀东。国民党反动派对日寇却采取了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态度。1933年,与日本侵略者签订了“塘沽协定”,把军队撤出了冀东,使冀东成了所谓的“非军事区”。实际就等于把冀东拱手让给了日本侵略者。1935年12月,日本帝国主义扶植汉奸殷汝耕在通县成立了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从此,冀东22县完全被日军占领。
日寇占领丰南后,广大人民在日寇及其汉奸统治下,生活每况愈下,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就连日伪政权编写的《丰润县事情》中也不得不承认:“农村疲惫,经济破产,故农民生活之惨苦,不言而喻”。丰南人民对日寇及其走狗的反动统治已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反抗的怒火在心底孕育,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抗日战争爆发。中共中央8月在陕北召开的洛川会议上,毛主席提出:红军可以一部于敌后冀东,以雾灵山(在蓟县)为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同年9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冀东准备迅速发动抗日武装起义,以配合全国抗战。”经冀东党委研究,成立冀东抗日联军,决定1938年7月26日举行抗日暴动,因被敌人发觉,不得不提前10天暴动。
丰南人民早就压抑不住抗日的怒火,在大新庄爽坨一带,杨永学、石占山建立了一支暴动队伍,并参加了高小安领导的抗日十三总队,于7月12日攻打了小集据点,打响了冀东抗日大暴动在丰南的第一枪,并首战告捷。接着又乘胜攻占了大新庄敌伪据点。8月中句,高小安率十三总队打下了小集。抗日暴动的初捷鼓舞了丰南人民,大爱国青年踊跃参加了抗日联军,这支暴动队伍由不足300人,已发展到2000余人拿下小集以后,暴动队伍又打下了由国伪反动政权组织的48庄组成的反动武装一一越支联庄会。
1938年7月,稻地于庄子于小泉等人,也组织了一支20余人的暴动队伍。随后,他们到孟庄、刘唐保、大长春等村,收缴地主护院枪支200余支,这时,这支队伍已发展到300余人。不久,攻占了稻地,缴获伪警察所50多支枪,队伍很快发展到500余人。
1938年六七月间,丰南西部的人民也积极参加了抗日暴动,有千余人参加了鲍子菁领导的抗日联军。
从1938年7月6日到10月初的冀东抗日大暴动中,丰南境内直接参加暴动的就达5000余人,连支前群众不下几万人。仅仅三个月的时间,打下了爽坨,攻占了大新庄、小集、宋家营、稻地重镇,拿下了越支联庄会,丰南西部鲍子菁抗日队伍曾攻占了王兰庄,直逼胥各庄,抗日的烽火燃遍了丰南大地。
这次暴动,队伍多为没有经过训练的农民,所以严重受挫,但这是丰南人民抗战的一次大发动,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及汉奸走狗的嚣张气焰,也锻炼了丰南人民,为开展抗日游击战、创建抗日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