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南崔家坨,包括现在东崔坨、西崔坨、小卢庄三个村庄。抗日战争期间,这个村曾归属迁滦卢联合县三总区三分区管辖,1943年7月划归丰滦联合县三区管辖。
崔家坨虽地处平原,但地形复杂。村周围有四个百余亩大沙坨子,坨上林木茂密,野草丛生,很适应八路军开展抗日游击活动。这村群众的抗日活动非常活跃。1944年, 以民兵为骨干,挖了五条防敌交通沟。沟口、路口,民兵埋设地雷,昼夜值勤防守,当时被称为抗日根据地的堡垒村。
日伪对这个村恨之入骨,小集据点的伪保卫团团长王子林多次叫嚣,要血洗崔家坨,杀个鸡犬不留。1945年1月27日, 伪满铁血部队在这个村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一·二七”惨案。
1945年1月27日,冀热辽军区十四团的一、二连开到崔家坨休整,不料被伪满铁血部队发现,动用了两个团的兵力对一、二连四面包围。拂晓时刻,敌人发起了进攻,八路军靠崔家坨的有利地形,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打死打伤敌人170 余人。战斗一直打到上午十点钟,虽然我方占据地势优势,由于敌众我寡,持久不利,决定突围转移。一连掩护群众往东撤,二连掩护群众住西撤。全村绝大多数群众在部队的保护下,安全转移了。村里只剩下一部分妇女老幼伤残人,隐蔽在庄西一个叫秃尾巴沟的里面,当敌人搜查战场和收殓他们同伙的尸体时,隐蔽在秃尾巴沟的群众被敌人发现了。第一次,由三名伪满军到沟里来,先诈唬,后搜腰包,并威胁说:“如果你们不交出钱,就都把你们枪毙了。好心的赵庆海大爷向大家小声说:”舍钱保命吧,大家快往外掏钱吧。”大家把钱掏出来了,三个伪军装了腰包溜走了。第二次,又来了大批伪满军,逼着群众交武器。大家回答:“我们是老百姓,没有武器。”接着凶猛的敌人端起机枪向沟里群众扫射、扔手榴弹。一阵罪恶的枪声过后,大部分群众中了枪伤。凶残的敌人仍不放过这些手无寸铁的群众,拉开队形站在沟的两侧,枪口对着群众,观察动向。然后一个侩子手跳进沟里,将每个群众各扎三刺刀。剑子手正在行凶之时,突然沟内跳起了党员张才和民兵刘庆均,他俩猛虎似的扑向剑子手,夺枪、厮打,手被刺刀刺破露出了骨头,仍紧握敌枪不松手,最后壮烈牺牲。
这次惨案被屠杀的群众27名,大部分是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有10人受了重伤。这笔血债是日本侵略者唆使伪满军犯下的滔天罪行。
这伙匪徒杀完人以后还不甘心,又进到村里鸣枪放火,立刻全村一片火海。八旬老人王希力,看到自已的房子被点着了,急忙左手拄着拐杖,右手端着木盆想扑灭火,刚一出门就被敌人开枪打死了。12岁的男孩上兰瑞随奶妈在屋里隐蔽着,听到敌人进院鸣枪、喊叫,吓得从屋里往外跑、被故人开枪打死了。
大火一直持续两个多小时,烧毁房屋200多间,烧毁粮食、柴草、衣服、被褥,还抢走了耕畜。
敌人的血腥屠杀没有吓倒坚强的崔家坨人民,他们掩埋了亲人的尸体、擦干了眼泪,化悲痛为力量。又继续投入了战斗,有12名青年参加了八路军,广大妇女为八路军做了大量军鞋、军袜,崔家坨成了更坚强的抗日堡垒村。
崔家坨惨案虽然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但这笔血债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