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最早提出男女平等的官员——董榕
        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妇女一直处于最底层,受压近,被歧视。孔子就曾说:“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妇女还要受族权、神权、夫权的统治,讲什么“三从四德”,把没儿子说成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我国的南方歧视妇女的现象更为严重。
        清朝乾隆年间的封建官员中,竟然有人提出反对重男轻女,并身体力行,这个官员就是丰南董各庄的董榕。
        董榕,字岩恒,生于康熙末年,乾隆元年(1736)取得拔贡资格。因才干出众,被破例选到北京参加廷试,名列第一名。历任河南济源、新野县令,因政绩卓越被提拔为郑州、许州、金华、南昌知府、赣宁兵备道等职。
        在任浙江金华知府期间,当地有溺女婴的陋习,即生下女孩活活被淹死。董榕到任后,严令禁止。并规定:生女孩者奖粮三石,不仅如此,还为彻底改革旧俗制造舆论,在赣宁道任职时,亲手编写了一本《广生录》读物,发布禁止“薄俗事八条”,宣传反对重男轻女,并建有“莠民册”,对溺女婴者列人此册,以示警戒。
        董榕一生著书很多,计有《周子全书》、《芝龛记》、《庚洋集》、《浭阳诗集》、《繁露楼诗》。其中,《芝龛记》是个剧本,歌颂的是明代巾帼英雄秦良玉、沈云英抗敌立功受奖的事,尽管这个剧本有污蔑农民起义的错误思想,但这也反映了董榕反对重男轻女的思想。近代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秋瑾对这个剧本评价甚高,写了《题芝龛记八章》,其实就是八首诗,选其一首抄录如下:
莫重男儿轻女儿,
平台诗句赐蛾眉。
吾侪得此添生色,
始信英雄亦有雌。
         “儿”字应读成“倪”。“平台诗句”:是指秦良玉和沈云英的娘子军因抗后金(清)屡立战功,崇祯皇帝在宫廷诏见封为一品夫人,并写诗赞扬她的功劳,其中有“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这样的诗句,朝野都为她感到光荣。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