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神
        村里的巫婆高高的、瘦瘦的,她的儿子是村党支部书记。我上小学时,我天天从她家的堂屋穿过,抄近道去邻村的学堂。每次见到她,我都恭敬地叫一声大娘,她总是笑眯眯地答应着,站在那,目送我走远。那形象极像鲁迅笔下的杨二嫂——那个“细脚伶丁的圆规”。当然,这是学了先生那篇《故乡》的课文以后,才有如此不恭之喻的。当时只觉得这个笑吟吟的大娘,又是大队书记的母亲,怎么会是一个巫婆呢?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见巫婆大娘正坐在炕沿上和母亲说话。见我进屋,母亲连忙把我支到屋外,随即跟出来,悄声说:“你大娘是给你妹妹瞧病来了,你到外边去玩吧!”二妹发烧好几天了,夜间直说胡话,母亲前天就念叨请跳神的。
        那天,我哪儿也没去,就在夹栏子(窗外用砖石或秸秆围 起来放咸菜缸、酱缸的地方)里,搓起了泥球。由于好奇,不 时隔窗望上几眼。只见巫婆大娘在板柜上点着一炷香,端来 一碗水放在旁边,并向母亲询问着什么,又俯身摸了摸二妹的 脑门,翻了翻眼皮,连连摇头。只见她一转身,突然间就变了 一副模样——弄散头发,在屋里怪异地跳来跳去,同时,拉长 声音,尖着嗓子,唱起莫名其妙的歌,让人听了毛骨悚然。就 y飞 这么跳着,唱着,眼睛就直了,嘴角冒出白沫……等我走进屋里时,她已是大汗淋淋,手足扭动,张哈流泪,声音越来越小 广; 了。再看躺在炕上的二妹,依旧闭着眼,双腴暄红。
        后来听说,经过这一番折腾,神灵就附体了,巫婆就成了神灵的代言人,按照神灵的意旨,治病、消灾。但妹妹的病 却不见好,最后还是请了个大夫,打了针,才渐渐退了烧。听 说村里的巫婆大娘还会念咒,给人瞧病时,用桃木剑挑着符咒 点燃,但我没有见过。
        巫婆跳神看病是迷信,这是无疑的。但我对村里的巫婆 大娘却没有什么反感。我知道,那时农村穷苦,老百姓遇有天 灾病业,无钱医治,四顾无助,无奈之中只得去接巫婆。以 后,搞阶级斗争,扫除迷信,巫婆列为四旧,跳神的也就越来 越少了。而巫婆大娘依旧高高的,瘦瘦的,每次放假回家。见 到老人我都恭敬地叫一声大娘,她还是笑吟吟的,目送我走 远。这时,我怎么也想不通,这么一个慈和的老太太,怎么会 和神怪什么的连在一起呢?
        此后我听到两件事,对农村巫婆的形象终于大打了折扣。
        一巫婆常被接去跳神。一日,邻村一男子来接,因身 体不适,让儿媳代行。儿媳悄悄问道:“我没仙,怎么能跳 呢? ”巫婆附耳低言:“傻孩子,仙是咱家的,点香上供,仙 就到咧,放心去吧!”儿媳半信半疑地随那男子走了。
        到其家,她便照婆婆平素跳神的样子,吩咐焚香上供, 装模作样地问了问病人情况,即坐等仙至。但左等不来,右等 不到,情急之中,就模仿婆婆“来仙”时的情状,用手抓散发 髻,眼珠向上一翻,手脚舞动起来,“天惶惶,地惶惶”地念 念有词,好歹对付了过去。
        回到家中,儿媳好生不快,对婆婆说:“你说点上香,大 仙就到,可我压根儿就没见大仙啥模样呀!没办法,就学你的 样子,瞎折腾一顿”。婆婆又细问了几句,抚掌大笑道:“着 哇!这回你总算出道了,娘这大半辈子都是这么干的”。
        一妇因其子久病未愈,请来邻村一巫婆。巫婆将一布袋随手甩于炕上,瞅了病儿两眼,连呼:“中邪了,中邪 了!”妇哀告:“请大仙慈悲”!
        巫婆斜眼将屋子搜寻了一遍,猛地披散头发,嘴唇翕张,念 念有词,手脚狂扭起来,渐至口吐白沫,嘴角抽搐,良久稍安。 喘息一阵后,眼角一挑,咿呀唱道:“那柜子上放的是什么? ”
        妇见问,忙应道:“是一只烧鸡,姥姥给外甥买的”!
        “放在我的傢伙里”。妇忙将鸡放入巫婆带来的布袋中。
        巫婆又唱:“那碗橱里放的是什么? ”
        “几斤挂面。”
        “放在我的傢伙里!”巫婆眼皮不动,哼哼唧唧,妇又照办。
        就这么三放两放,病儿的营养品都成了巫婆的囊中之 物。妇好生心疼,但为了儿子,只得忍痛割舍。她趁巫婆喘息 之机,望了望炕上已然隆起的布袋,嗫嚅地问道:“大仙,孩 子的病——“
        巫婆似未听见,兀自手足舞动,又眯起眼来唱道:“那 炕上放的是什么? ”
        此时,妇已愠怒,瞅了瞅土炕上的几个苹果,没好气地 说:“那是狗xx!”
        巫婆一惊,睁开眼,抹抹嘴角上的口水,嘟嚷道:“放 在你的傢伙里!”
        妇怒极,抄起布袋,把刚才装进去的东西统统倒在炕 上,将巫婆轰出家门,愤而求医,其子也就很快痊愈了。
        如今,对这两则街头巷陌流传的逸事,唯一笑了之,巫 婆跳神的事已然淡漠了。
        近来,重视乡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风盛起,对巫婆跳神 "% 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在遥远的古代,人类与自然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生存异常艰辛,常因渔猎无获而受饥饿之苦,或在与鸟兽的追逐奔突中丧命,与洪水搏斗中沦为鱼鳖。挣扎于死 了 亡线的先民渴望收获,却命运未卜,对种种自然异象感到茫然,又苦思不解,这种原始的恐惧与无助使他们信奉神灵,也 就产生了巫术。虽然农村巫婆跳神早已演变为一种愚昧之举乃 至骗术,但从中可窥见原始巫文化的影子。这也许是巫婆跳神 留下来的一点遥远的思考吧!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