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宁都起义五十周年——记赵博生、董振堂两烈士的革命事迹
 
于荣勋
         赵博生同志是河北省黄骅县人。董振堂同志是河北省新河县 人。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四日,他们在江西组织与领导了全国闻 名的宁都起义,使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一万七千多人,携带两万多 件武器加入中国工农红军。这次起义一对红军的壮大和根据地的 巩固,对瓦解国民党的武装力量和打击蒋介石的内战气焰,都起 到了重大作用。毛泽东主席对宁都起义给予高度评价,曾称赞起 义的组织与领导者赵博生,董振堂为“坚决革命的同志。”在纪念 宁都起义五十周年的前夕,叶剑英副主席在一个批示中指出“对 赵博生,董振堂两同志应加表扬九胡耀邦同志也在一个批示中 说:“将来党史、军史上记载他们的功绩七为了怀念赵博生、董振 堂等革命前辈的伟业,根据几位老同志的回忆、座谈和对宁都, 高台的走访,整理了这篇文章,作为向宁都起义五十周年的献 礼。
         一九三0年,蒋阎冯在河南大战八个月——俗称*阎冯倒 蒋七最后狡猾的阎锡山逃回了他的老巢山西,冯玉祥失败,宣告 下野。蒋介石用重金收买了军阀孙连仲,将冯玉祥西北军的余部改编为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赵博生当时在第二十六路军任参谋 长,董振堂任二十五师七十三旅旅长。 ’
         一九三一年春,蒋介石为了推行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 政策,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我东北的紧急关头,下令调二十 六路军从山东开往江西"围剿”工农红军。但二十六路军大部分 官兵是北方人,不愿离开自己的家乡,更不忍心目睹日本帝国主 义的侵略而不顾,却背井离乡去南方打内战。因此,部队士气十 分低落,前进的速度非常缓慢。
         董振堂同志是一九二二年秋在保定军官学校毕业的,那时才 二十八岁。到西北军后开始当见习军官。由于能吃苦,带兵力丝不 苟,加之他是炮科毕业,所以很快由排长升为连、营、团、旅, 师长,改编二十六路军后,由十三师师长降为七十三旅旅长,对 接受蒋介石改编憋了一肚子气。在他的影响下,七十三旅一个团 在列车开到济宁和兖州之间的一个小站时,破坏了铁路、车辆,在 团长的率领下举行了晔变,把队伍拉走了。这个团的右动,当时在 二十六路军中影响很大。如果这件事被蒋介石发现,作为旅长的 董振堂是负有重大责任的。后来,经过做工作,这个团又回来了。
         二十六路军在浦口下车过江后,行军数日到达江西南昌。广 大官兵早已身无分文,纷纷盼望早日发饷。在南昌住了几天之后, 蒋介石才为改编后的二十六路军第一次发下军饷。但使人失望的 是领到的仅是“杂牌”军应领军饷的三分之二,弹药、装备均未得 到应有的补充。同驻南昌的国民党嫡系部队的军饷高、装备弹药 充足相比,明显的是两种待遇。二十六路军广大官兵骂声连天。 赵博生、董振堂等一些正直廉洁的军官,就更加对蒋介石不满。
         军饷、弹药虽然不足,但打仗却要“杂牌”军打头阵。军饷发 下不久,蒋介石便命令二十六路军分两路开往前线,以二十五师为 左路,二十七师为右路参加蒋介石发动的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 剿七董振堂的七十三旅为左路军的先关部队,但董振堂不和 红军作战,前进的速度非常缓慢。董振堂还经常搞J些假情报向 上报告,说什么前面有大批红军,左侧有红军主力,作为推脱不 前的理由•。后来,蒋介石发现七十三旅的情报和别的部队的情报 不一样,就认定是谎报军情,借故不前。于是马上给孙连仲拍来 急电,大骂董振堂是贪生怕死,畏缩不前。右路的二十七师不知 道红军的厉害,按蒋介石的命令孤军深入,当队伍行至中村地 区时,被预先埋伏在那里的红军团团围住,大批红军从山上冲下 来,经过一场厮杀,二十七师一个旅被红军消灭大部,师部也几乎 被歼,就这样给了二十六路军当头一棒。
         队伍开到宜黄县城,红军在这里留下了许多标语口号,如"士 兵不打士兵!以穷人不打穷人广“欢迎白军弟兄们拖枪来当红军广 等等,给二十六盛军广大官兵很大影响。触动最深的是参谋长赵 博生。他一九一七年在保定军官学校毕业,一九二三年到西北军任 职,曾当过参谋.团附,参谋处长、旅长、军参谋长。在他担任 军参谋长兼特种兵旅旅长时,目睹大革命的失败,曾写过一首 《革命精神歌》在特种兵教导大队中广为教唱。歌词是先锋! 先锋!热血沸腾。先烈为平等牺牲,作人类解放救星。侧耳远 听,宇宙充满饥饿声,警醒先锋!个人自由全牺牲。我死国生, 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了充满了他为 饥寒交迫的人民而奋斗的精神。'中原大战失败以后,赵博生目睹 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内心愤慨万分,便率领教导大队三百余 人,举起“三民主义救国军”的大旗,出西安,登秦岭,准备到 汉中谋求一条新的生路。但当抵达东江口时,因土匪阻路,供给 无援,仅二十多天就失败了。后到山东济宁孙连仲处,正值部队改 编,又当了二十六路军参谋长。赵博生曾多次找被红军俘虏放回 来的官兵了解红军和苏区的情况。面对红军的宣传和二十六路军 的失败,使他预感到按照蒋介石的命令前进,最后的结局只有一 个,那就是或被红军消灭,或被蒋介石吃掉。此时他想起了共产党员刘伯坚。一九二六年,冯玉祥从苏联回国以后,建立政治工作 制度,曾邀请共产党员刘伯坚担任西北军政治部主任。赵博生、 董振堂受刘伯坚影响很大,共产党在西北军中也留下了火种。赵博 生想,现在能不能通过刘伯坚为二十六路军广大官兵寻求一条光 明大道?于是他借故转道上海,去找尊敬的老朋友刘伯坚了。由 于没有关系,那么大的上海到哪去找呀!所以,上海之行落空 了,不久便回到了部队。董振堂这时也曾带人亲自到南昌寻找共 产党,也未能找到。
         二十六路军从北方到南方,广大官兵水土不服,很多人得了 传染性疟疾,每天要有几十人死亡,对广大官兵威胁很大。但当 时大部分军官喝兵血,吃空名子,多死一个士兵,连长、排长就 多得一份军饷。所以,士兵和军官们的矛盾也在逐步加深。
         这时中共中央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和对当前二十六路军处境的 分析,决定派人争取。于是在一九三一年五月派了王超、李肃、袁汉 澄三名共产党员潜入二十六路军,与原在这个部队作兵暴工作(组 织士兵暴动)的共产党员刘振亚接上关系,建立了中共二十六路军 特别支部。刘振亚任支部书记,袁汉澄任组织委员,王铭五为宣 传委员。党组织的建立,使二十六路军的兵暴工作进入了一个新 阶段。 、
         一九三一年七月,二十六路军进驻江西的宁都县城。当时,宁 都四周都是红军的天下,出城十来里是双方争夺地带,三,四十 里就是革命根据地。宁都成为一座孤城,只有向北通往南昌的 一条通道,但中途有国民党嫡系部队驻防。二十六路军当时的处 境是前进与红军作战孤立无援,后退则为蒋介石军法不容。
         部队进驻宁都不久,二十六路军的头子孙连仲借口有病,带上 二十七师师长等亲信到南昌、上海*疗养轉去了。孙连仲临行之前, 担七十五旅旅长李松昆提升为二十五师师长。但李松昆在部队的 段望不芮,湾资格、能力,或部队的实力,都远不及七十三旅旅长董,振堂,七十四旅旅长季振同。这样以来,在高级军官中的矛盾也在 日益激化。季振同就曾为此在背后破口大骂李松昆L我枪毙了这 个狗日的!我听他的?见鬼去吧! ”孙连仲在离开部队时,将二十 六路军的总指挥权交参谋长赵博生代行〔注一〕。
         «九一八”事变以后,蒋介石对外加紧投降,对内加紧镇 压,七十三旅在南昌的留守处,以“共匪”嫌疑被蒋介石下令查 抄了,旅长董振堂憋了一肚子气,更加仇恨蒋介石。
         特别党支部的成立,二十六路军内部的各种矛盾不断激化,使 党的兵暴工作进展很顺利,不久便发展了一部分党员。两个师, 六个旅都有了党员,学兵连建立了以连长李青云为支部书记的士 兵支部。
         随着兵暴工作的开展,使党的特别支部逐步认识到要搞一场 大的兵暴,没有高,中级军官的参加,行动不便,困难很多,效 果也不会太大。经过对整个二十六路军高、中级军官的分析,认为 参谋长赵博生是应当首先争取的对象。他虽是出身于军官学校的 旧军人,但他同热心于反共打内战的李松昆之流有着深刻的矛 ,盾。他主张抗日,经常以各种方式了解红军和苏区的情况,在广 大官兵中威望很高。他代行全军指挥权,如能争取,将对兵暴工 作十分有力。因此,决定对赵博生进行一次试探。
         一天晚上,赵博生在他的办公桌上发现一封署名中共二十六 路军特别支部的来信,他拿着信先是很吃惊,但一行行打动他心灵 的话,使他的脸上逐渐露出了笑容。一个不眠之夜使他陷入往事 的回忆之中:多少年来,军阀混战死了多少弟兄I这是为什么? 当初自己想独树一帜而遭到失败。改编为二十六路军后"又被蒋 介石赶到前线为其卖命!现在弟兄们大批死亡,而自己又无能为 力。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北三省,蒋介石不但不抵抗,反而连 年发动内战!自己跑到上海找共产党又未能找到,哪想到共产党 的组织就在目诺身边Q自己是正规军人,高级军官,应当把弟兄 们带到哪里去呢?几个昼夜的深思使他下定决心。这天一大早, 他把总部译电主任罗亚平叫到他的卧室,说,老罗,我看这信不 是你写的,但与你有密切关系!”当时罗亚平吓了一跳。罗亚平是 共产党员,在支部确定由他给赵博生送信时,是作了两手准备 的;一是赵博生如能接受党的要求,那将对整个二十六路军的兵暴 工作发挥重大作用;二是赵博生毕竟是高级军官,一旦翻了脸就 会有部分同志暴露,甚至有掉头的危险。但这时赵博生的态度显 得很亲切,对罗亚平说、这封信说得对呀!有独到见解,蒋介石 就是不抵抗主义嘛!说得完全对,不抗日,中国一定亡疽他谈了 他想为二十六路军广大官兵谋求新的生路的想法。最后,他恳切地 说:“今天我找你没有别的话说,就是要你作我的引路人,我要求 加入中国共产党!别看我是参谋长,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只要我做得到,即便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经过支部的讨论,请示党中央批准,赵博生于一九三一年十 月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精神更加振奋,为了使这 支队伍早日调转枪口,他首先争取了董振堂。多次和季振同、黄 仲岳谈话,作了大量的启发教育工作。并在高、中级军官中,利 用同学、同乡,老同事的关系和凭借他在军中的威望,作了量 的争取工作。
         二  十六路军全军上下正在顺利地秘密酝酿起义的时候,突然 发生了一场意外的事件。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五日,蒋介石从南昌 拍来急电,责令二十六路军总指挥部,严缉刘振亚、袁汉澄、王 铭五三名共匪分子,星夜送往行营惩处。”在这紧急关头,部分同 志的暴露稲一粗心马上就会人头落地,起义就会化为泡影。但是 就连蒋介石也没有想到,代行二十六路军总指挥权的参谋长赵博生,这时已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了。电报当然落到赵的手中,于是, 赵博生当机立断,以参谋长的名义回电南昌行营她遵令即办, 赵博生向党的特别支部报告了这个紧急情况。原来是党中央 调二十六路军特派员王超回上海汇报,王超路经南昌时,党的秘密 联络点被破坏,党在二十六路军秘密活动的两个重要文件落到敌 人之手,暴露了部分同志。经支部与赵博生研究,决定由赵博生找 董振堂商量一下下一步的行动。赵博生向董振堂介绍了情况,对 他说广情况万分紧急,蒋介石消灭杂牌军心狠手毒,我们到了当 机立断的时候了。”董振堂说:“我的心同你的心一样,咱们有福共 享,有难同当吧!你看怎么办好? ”赵博生说:“以七十三旅为骨干, 争取七十四旅,力争全路军和我们一起行动。咱们先找季振同试 探一下他的态度,你看怎么样?”
         七十四旅是宁都的城防旅,实力最强。旅长季振同原是冯玉祥 手枪旅旅长,此人性格爽朗,也是一员傲将。赵博生对他曾作过 大量工作。这次赵博生、董振堂找到季振同,赵博生拿出一份南 昌行营拍来的电报,交给季振同。电文是L安内是攘外的前提,剿匪是抗日的先导,望火速进剿,莫失良机。”季振同看了这份蒋介石逼迫进剿的电报,非常生气,骂道L他妈的!什么进剿不进 剿,咱们前进是死,后退也是死,干脆和红军联合回北方打日本去!但不知二位老兄有何见教?”其实这份电报是假的,是由赵 博生泡草,译电主任罗亚平假译的。赵博生这时觉得假电报发挥 了激将作用,心里很高兴,沉思了一下便说她季弟远见卓识,赵 某当供驱策I不知焕之意下如何?”董振堂点点头,我赞成你们的 办法,除此以外也没有别的路可走了。不过兵法说:'兵贵神速,出 其不意',未知仲岳弟会是何种想法?”黄仲岳是七十四旅一团长, 和季振同交情很深,董振堂知道他俩的关系才这样问的。季振同 说鄭我同仲岳的关系如同你俩,用不着多说十二月六日,南昌派来一架小型飞机,在空中盘旋了几圈,在 总指挥部的上方投下一个通信桶,送来了蒋介石要二十六路军总' 指挥部捉拿共产党员的手令和王超误送给敌人的两份党在二十六 路军活动的秘密文件。但是蒋介石的通缉电和这专程送来的手令, 不但没有捉拿到共产党,反倒成了促成二十六路军起义的催战鼓• 在这情况万分紧急的关头,经赵博生、董振堂与党的特别支 部研究,认为起义的条件已经成熟,应当立即组织行动。于是决 定派共产党员袁汉澄同志,星夜到苏区向中央军委汇报。毛主 席、朱总司令、刘伯承同志,叶剑英同志在当时中华苏维埃临时 中央政府所在地瑞金的叶坪,接见了袁汉澄同志,并听取了他的 汇报。经中央军委研究,同意马上组织二十六路军起义,起义的时 间定为十二月十三日。并决定起义后将部队改编为红十六军。到 时派部队迎接。
         正当十三日的起义就要到来的时候,季振同突然找赵博生提 出要求将起义的时间由十三日推迟到十四日举行。原因是全军的 冬装和军饷已由南昌运到了广昌,"如十三日起义军饷和冬装运不 到,要求发了军饷冬装后再起义。另外有嫌起义后改编为红十六军 的番号太小的意思。经多方协商决定当晚再派袁汉澄和七十三旅. 七十四旅代表三人共同连夜去苏区请示。中央军委同意将起义的 时间推迟到十四日举行。并决定二十六路军如能全部起义,起义 启玫编为红五军团,下辖三个军由季振同任红五军团总指挥,董 振堂为副总指挥兼十三军军长,赵博生任红五军团参谋长兼十四 军军长,黄仲岳任十五军军长。并颁发了委任状.
         袁汉澄等从苏区回来,起义的准备工作就到了紧张阶段。首 先召开了由赵博生、董振堂和支部代表李青云,袁汉澄参加的暴 动会议,传达了中央军委的指示,研究了起义的部署。会后,起 义的总指挥部设在七十四旅旅部,起义的总指挥便由季振同担 任。赵博生嵐搬到七十四旅去住。
         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和黄仲岳四个人又多次进行研究. 周密地考虑了具体行动方案。确定起义的当天,由赵博生以参谋 长的身份宴请〔注二[全军团以上主官。这样可以一个不漏地将不 同意起义的军官控制起来,也便于用他们的名义调动他们的部 队。
         起义的主要领导成员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黄仲岳和特别 支部成员都在积极活动。在十三日二十六路军最后一次发饷的时 候,赵博生借机训话,作了动员。他说她弟兄们!我跟你们一样 是受骗的人,满脑子是什么'剿赤气'反共'o自从中村大败之后, 被红军放回来的兄弟们都说红军不杀俘虏,官兵一律平等。蒋介 石把我们搞到南方来,南门外的新坟不都是咱们的弟兄? ”赵博生 的话对广大官兵震动很大。董振堂在宁都城东南的山坡上召集七 十三旅官兵训了话。他说鄭弟兄们!你们风里来,雨里去,战壕里 跟我董振堂好几年,在河南大战八个月,我们的血差一点没流在一 起,你们摸一摸你们的枪膛还是热的,你们看一看你们刺刀上的 血还没有擦干,死了的弟兄还没有埋,请你们想一想咱们打仗是 为了谁?弟兄们请相信我董振堂吧广起义前,为了防止走漏消息和发生意外,起义的主要领导人 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黄仲岳都暂时各自作了隐蔽,任何人 都不见。部队值勤、岀操、训练一切照常进行,学兵连连长李青 云每天照常带领部队进行野外演习,除了知道起义的人内心有点 紧张外,表面上没有什么异常的表现。
         十二月十四日,下午,赵博生发出了起义的第一个信号。他命令 总部特务营营长:今天下午四点,将警戒总部的任务交七十四旅执 行。特务营原地整装待命,夜间另有任务!下午四点,七十四旅二团 由苏团附带领部队顺利地接替了特务营的任务。接着赵博生通知 晩上六点在总部宴请团以上主官。董振堂这天下午,首先将七十三 旅靠不住的三个营长骗到城里,控制起来。然后将七十五旅参谋长 卞章五找来耐心地做工作。董振堂和卞章五是老同学,素日关系很好,经过工作将卞章五争取过来了。
         接到参谋长请客的通知,•又听说随军饷从南昌运来了好烟好 酒好水果,军官们路远的骑马,城里的步行按时来到总指挥部。 总指挥部是一座天主教堂的二层小楼,军官们被请到楼上,护兵 们留在楼下,由特务排招待。
         楼上除了二十弓师师长李松昆借故缺席外,其余团以上主官 全部到齐。酒过三巡,赵博生站起来严肃地说:“兄弟今天把弟兄们 请来,是想商量一件大事广他首先分析了二十六路军的处境,接着 揭露了蒋介石调二十六路军到江西是想利用红军之手消灭这支 [杂牌”军的罪恶目的。最后他说L兄弟提议:我们联合红军北上 抗日!愿意的咱们-起起义当红军,不赞成起义的也可以自由表 态。”赵博生的话音刚落,一个叫王天成的团长,火冒三丈地站起 来,把桌子一拍打日本我赞成I当“共匪”我不干接着又一 个团长站起来:“我赞成王团长的办法!你们暴动,我不暴动!*会 场顿时紧张起来,接着几个人的发言扭转了局势了我赞成赵参谋 长的主张!" “我赞成联合红军打日本!这是光明大道“我看哪 个王八旦再去给蒋介石卖命!,也有两个团长见势不妙,由于这座 小楼不高,想逃跑跳下去,被特务排捉住了。
         对赞成起义的军官也大都是事前作好了工作的,回驻地按时 集合队伍。对不赞成起义的军官,由特务排捆绑关押起来,并命 令他们拿出私章,又让他们写上了条子,命令部队按时集合。
         与楼上行动的同时,特务排顺利地缴了护兵们的枪。
         这里安排就绪,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黄仲岳就离开小 楼,到七十四旅旅部指挥整个起义行动去了。
         二十六路军有八部电台,但当时开动的仅有三部,每天与南 昌按时联络。为了防止走漏起义的消息,董振堂派七十三旅学兵连 去控制二十五师电台,赵博生派总指挥部执法队去控制蒋介石特 务机关的电台,季振同派七十四旅一团特务排负责控制总指挥部电台。并同时切断了城内与城外的电话联络。宁都四门紧闭,全 城戒严。晚上十点,赵博生在指挥部提笔写了 “解放”两个字, 作为新的口令,命令凡答不上口令者一律扣押。
         最后的任务是解决二十五师师部,捉拿二十五师师长李松昆。 当七十四旅卢营长带人解除了二十五师警戒人员的武器以后,冲 进师部搜遍了整个院子,也没有找到李松昆。后来才知道,早在 双方争执缴械的时候,这个狡猾的家伙,吓得屁滚尿流,由两个 护兵架着翻墙逃跑了。
接着,起义部队缴了宁都县靖卫团的枪,捉拿了县长温肇 祥。
         大部队从四面八方向着宁都城东南梅江的沙滩集合。当警戒 部队最后离开宁都城时,天已蒙蒙亮了。起义部队留下的大小标 语L打回北方去!”''“回北方,打日本!” “打倒阻止我军北上抗日 的蒋介石!”等等。
         当东方升起鲜红太阳的时候,二十六路军除一个团被李松昆 拉走外,共一万七千多人在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黄仲岳及 刘振亚等同志的领导下,撕下了国民党军队的领章帽徽,携带二 万多件武器,穿过梅江向苏区前进。全国著名的宁都起义胜利 。 .
         这时红十二师根据上级指示,在完成迎接二十六路军起义的 光荣任务后,开进宁都城。宁都四门的城楼上,鲜艳的红旗迎风 飘扬。
         部队从宁都出发行军一天,傍晚到达当时澎湃县苏维埃政府 所在地——固厚。
         刘伯坚同志,左权同志代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前来迎接。 赵博生、董振堂等同志走上前去和他们紧紧握手,互相问候。当 晚通过电台向全国发表了起义宣言。庄严宣告;“我们二十六路军 广大官兵现在坚决地暴动了,脱离了国民党军阀的压迫,从今天 起我们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为工农的解放奋斗到底……了 .
         次日清晨,旭日东升,晴空万里,部队集合在一个打谷场 上,中华苏维埃政府和中央军委召开了欢迎和命名大会,刘伯坚 同志在大会上讲了话,他说广我代表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和 中央军委热烈欢迎原二十六路军广大官兵光荣起义参加红军。中 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和中央军委决定授予起义部队以红五军团 的番号。”并宣读了中央军委的任命。红五军团从此光荣诞生。
         在这次大会上,赵博生同志讲了话,他还把自己仅有的* 积蓄交了党费。
         红五军团诞生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首先建立了政 治工作制度。中央军委派了大批政工干部,肖劲光同志任红五军 团政委,刘伯坚同志任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何长工同志任十三 军政委,黄火青同志任十四军政委,左权同志任十五军政委,各师 团政工干部也都配齐。
         起义的第二天,党支部讨论了董振堂同志的入党问题。一九 三二年初,董振堂同志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将自己三千元 存款交给了党。当何长工政委把这事汇报给毛主席时,毛主席说: “不要全交嘛!寄些给家里,留一点自己用。”但董振堂同志却坚持 全交,他说、革命了,个人的一切都交给党,还要钱干什么?”他还 把自己的一条毛毯送给了朱总司令。后来朱总司令又将毛毯转赠 给周恩来同志,这条毛毯已成为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和战斗友 情的象征。
         经过两个多月的休息和整编,红五军团于一九三二年二月下 旬,奉命开赴赣州,配合三军团的五军、七军攻打籁州之敌马昆。 赣州三面环水,易守不易攻。五军团参加战斗后,用棺材装上炸药准备爆破,战士们个个脱下上衣,每人都是大刀,驳壳枪、花 机关冲锋枪三大件。突然一声巨响,指战员们在副总指择兼十三 军军长董振堂同志率领下,趁硝烟弥漫,在呐喊声中冲向城墙的缺 口。开始是响成一片的驳壳枪声,接着敌人几次反冲锋。红五军 团的大刀片发挥了重大作用,杀得敌人伤亡惨重,连连后退。但 敌人连夜搭浮桥,并有两个师的兵力增援上来,中央军委指示不 要硬拚,命令停止攻击,红五军团奉命撤出战斗。 .
         赣州战役后,三、五军团进行了大混编。接着红五军团配 合一军团于一九三二年三月二十三日胜利攻克福建的龙岩。四月 十二日攻克漳州、厦门。四月下旬两广军阀陈济棠率十八个团的兵 力向中央根据地进攻,红五军团奉命西进,奋起迎击。部队连夜快 速行军,直向敌人水口阵地冲去,五军团的大刀片使敌人尸横遍 野,连夜后退几十里。著名的水口战役有力地保卫了中央苏区,配 合了一、三军团的第四次反“围剿,使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一九三三年一月,敌人以周至柔的十四师和另一个独立师为 一路;以吴奇伟的号称“铁军”的六个团加一部分杂牌军为一路, 从浒湾、黄狮渡杀来。红五军团三个团,在副总指挥赵博生同志的 率领下,在张员庙一带钳制四倍于我的的敌军。赵博生作了战前动 员,他对直接参战的指战员们说、不要处处设防,必须择险而守。 这次战斗是敌死我活的斗争,这是关系到全军胜败的关键,要发扬 我军善于防守阵地的作风;要在战斗中把我们锻炼成为真正的老 红军!我们一定要完成这光荣的任务/部队进入阵地连夜构筑工 事。在战斗进行最激烈的时候,战士们高呼:“扼守张员庙,消灭 吴奇伟!”赵博生在战斗中身先士卒,率领部队胜利地完成了扼守 张员庙的任务。保证了一、三军团在黄狮渡全歼敌吴奇伟号称“铁 军”的六个团。但不幸赵博生同志在离敌人百米远的地方,观察 敌人火力点时中弹牺牲〔注三〕。时年仅三十六岁。
         赵博生同志为人沉默寡言,勤俭朴素,有功不自居,有过不推诿,重义气,负责任,廉清公正,关心和体贴下级和士兵。在 军中有“德高望重”之称。赵博生同志对宁都起义和红五军团的 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牺牲是我党我军的重大损失。为了表 彰赵博生同志的伟大功绩,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他生前 曾授予他红旗勋章。牺牲后,决定将宁都县改为“博生县”。在中 .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瑞金的叶坪,修建了 “博生堡。朱 总司令亲笔题词。
         赵博生同志牺牲后,红五军团在军团长董振堂同志的指挥 《谭下,在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中又立下了新的战功。接着,奉命于一九三四年十月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江西 的兴国出发,一直担任红一方面军长征的总后卫,负责掩护和阻 击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的追击,保证了一方面军顺利前进。
         一九三五年一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董 振堂同志以红五军团长的身份和红五军团政委李卓然同志一起参 加了会议。大会以后,董振堂指挥红五军团,在保证一方面军四 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中战功卓 著,在长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由于张国森违抗中央北上抗日的决 定,把董振堂同志率领的红五军团强行改编为红四方面军的红五 军。于一九三五年九月擅自率部南下,开辟所谓“川康根据地”,遭 到了惨痛的失败。二方面军在北上抗日中,于一九三六年六月在甘 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由于朱德、任弼时、刘伯承、贺龙、关向 应等同志的坚决斗争,迫使张国奏于一九三六年七月,和二方面军 二起,从甘孜出发,再次北上。在这个期间红五军的电台被张国 煮派来的托派分子所把持,董振堂同志长期和中央失去联系。 一九三六年八月,当部队到达哈达铺时,张国煮又假借中央的 名义,以“建立河西根据地”,"打通国际线路”为名,将九军、 三十军和五军组成两路军,准备渡河西征。董振堂同志坚决反对张国煮西征的错误路线,但无法与中央联系,于是他给毛主席、 周副主席写了一封信,交给警卫队长高志中同志。高志中同志原 是他的警卫员,董振堂说、你跟我多年了,现在我交给你一个艰 巨的任务!我想你一定能完成!我有一封最机密的信,是给党,中 央毛主席、周副主席的。只要他们能看到我的信,我就心满意足 。万一途中遇险就烧掉,如果有人阻拦,你就冲出去。你挑一 个骑兵班由你指挥。你看能完成任务吗?”高队长深深理解首长的 心情,满有信心地说"请首长放心,誓死也要完成这二光荣任 -务、高队长通过重重险阻到达安塞,将董振堂同志的信交给朱总 司令时,这支出发时十人的队伍仅剩下了五个向志。
         当中央毛主席派刘伯承同志率部队前来接应时,窃取红四方 面军领导地位的野心家张国煮,已强令西路军于一九三六年十月 二十五日在虎豹口西渡黄河。部队在河西走廊,在冰天雪地的祁连 山区,同数倍于我的敌人血战四个月,终因路线错误而又一次遭到 失败。使西路军由开始时的二万多人,最后仅剩下七、八百人。但 西路军的广大干部战士,为革命的胜利与河西敌人进行了英勇顽 强的战斗。他们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莺了一曲曲壮丽的凯歌。
         董振堂同志率领红五军的三十七、三十九两个团,于一九三七 年元月二日攻克甘肃高台县城,歼敌千余人〔注四〕。但马步芳迅 速调集十倍于我的骑兵,于元月十二日向高台大举进攻。董振堂 同志率红五军指战员和敌人血战八昼夜,经过多次冲杀肉搏,董军 长多处负伤,仍带领部队多次打退敌人进攻。后因弹尽援绝,敌 我力量过于悬殊,伤势过重,在从东城墙缱城时,又身中数弹, 壮烈牺牲〔注五〕。元月三十日晨高台失守。张国煮的错误路线给 我党我军造成了严重损失。
         董振堂同志早在旧军队时,就立志救国救民,寻求革命道 路3在组织与领导宁都起义中,协同赵博生同志作了大量工作, 成为宁都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3起义后为红五军团的建立和改造,为几次反“围剿”的胜利,为保证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立 下了不朽的功绩,成为我军一名优秀的指挥员;在错误路线的胁 迫控制、断绝通讯联络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冲破道道防线,将他 和红五军将士的赤胆忠心送给党中央,充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 高度的政治觉悟3他对干部战士关怀备至,经常把自己的马让给 伤病员骑,常把自己的津贴、饭菜,鞋子等送给战士,发扬了我 军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受到了广大干部战士的尊重和爱戴。
         党中央听到董振堂等五军指战员为党为人民壮烈牺牲的消息 后,在延安举行了追悼大会,毛主席称赞董振堂是“坚决革命的 同志了
.一九三八年毛主席在延安的凤凰山接见了参加宁都起义的部 分同志,并同他们合影留念。毛主席亲笔题词:“以宁都起义的精 神,用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我们是战无不胜的,宁都起义距今已经整整五十年了,无数革命前辈为革命先后 牺牲了,但他们的革命精神却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功 绩将永远载入光荣的史册。
        〔 注一〕孙连仲离开二十六路军后,二十六路军的总指挥权,有的同志介绍交参谋 长赵博生代行;有的同志介绍交25师师长李松昆代行。
         〔注二〕起义.时赵博生在总指挥部邀集团以上主官举行会议,有的同志介绍是以宴 请为名;有的同志介绍是以军事会议为名。
         〔注三〕关于赵博生同志牺牲的地点,有的同志讲是长员庙,有电同志讲是张员 庙。
         〔注四〕红军攻占高台的时间,有的说是19361231日夜,有的说是1937年 元旦晨,这两种说法基本一致。但多数说是1937年元月2日。高台失守是元月20日。 根据“高台十八天”的说法,元月2日可能准确些。
         〔注五〕董振堂同志牺牲,有的同志介绍是从高台东南角的城墙上跳下去就中弹牺 牲了,有的说又往前走了几十米中弹牺牲了.也有的说是自己留下最后一颗于弹自戕 而死的。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