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冀中机要人员生活片断
韩守营
         一九三八年,我在河北省任邱县青塔镇冀中军区机要干部训 练队学习了三个月的机要业务后,分配到冀中军区五军分区廿七 团机要组当译电员。该团的团长是杨秀昆同志,政治委员是梁金 龙同志。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老红军,非常关怀重视机要工作. 该团经常活动在冀中北部地区(平,津、保三角地带)。
         冀中平原处于北京、天津,保定,石家庄之间,四通八达, 辐员辽阔,河流纵横,物产丰富,所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冀中 抗日根据地象插在日本鬼子心脏上的一把尖刀,所以就成了敌人 进攻的首要目标。
         那时的冀中平原,县城和大一点的镇子都被敌人占领了.除 日本人外,还有什么“治安军气'保安队,土匪武装成群结伙, 真是"司令”遍天下L主任.赛牛毛,环境极其复杂,斗争非常 残酷。在那种复杂的环境中,我们开展抗日斗争,保持和上下左 右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困难的.一开始,我们通讯联络有三条渠 道:一条是沿村传递的鸡毛信3 一条是地下交通3 -条是通过无 线电密码电报联络.由于敌人反复扫荡,蚕食分割,设立据点, 通讯联络日趋困难。最残酷时期是一九四二年五一扫賜后,三几 里一碉堡,大小交通要道遍设关卡.鸡毛信走不通了•地下交通 也有不少被中断,主要是靠无线电电报这条渠道了.所以机要译 电工作十分重要,任务非常繁重,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远者数 千里,近者相隔几十里.十几里,上级的方针、政策,指示、命谷等,都要通过无线电电报下弘。
         环境恶劣复杂,除了按时完成任务外,还要特别注意保存自 '己,提防敌人袭击,经常变换隐蔽地点。不管刮风下雨,经常行 军。每到一个驻地,最多驻上两天就得转移。部队行军到一个地 方,其他同志可以休息,而我们机要人员就要收发电报。往往是在 紧张的工作中或工作告一段落,部队又要转移了。有时,我们驻 在离敌人据点仅三五里远的地方,晚上工作的时候就要特别小 心。先用棉被把门窗遮好,点上薨麻油灯后,让一个同志到外面 转一圈,看看屋子里是否有地方透光。没有一点问题时,才开始 工作。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首先要向上级汇报行军情况、敌情、请求指示,能否休息,待上级回电后才能定下来。因为没有别的 通讯手段,唯一的就是电报,而且大多是紧急电报,万万火急, 随到随译,一刻也不能耽误。所以机要译电人员的心经常是和部 队的行动、作战的胜败联系在一起的。
         一九四O年七月,我们廿七团驻在容城、新城地区朱庄一 带。有一天我收到冀中军区发绐我们团的一份电报。电报内容 是:日寇从湖南、湖北等地抢走老百姓数百头肥猪,分装在九节 车厢里,最后两个车娘还装有药品0約一个班的日本兵和两个班 的奉治安军”押车北运。你们要派两个连的兵力,选有利地形 设伏,一定能截获这批货物。译完之后,立即送给了杨秀昆团 长。杨团长作战非常勇敢,外号“猛老虎。每当战斗一打响,他 经常是把上衣一脱,高呼“有种的跟我上同志们佩服他,鬼子 兵、顽伪军害怕他,他在冀中五分区一带很有声望。他看完电报 后,经过与政委商量,当即决定打好这个伏击战。这一仗打好 了,不仅截获一批贵重物资,更重要地是能大灭日寇侵略军的气 焰。肥猪能很好地改善部队的生活,那两车厢药品,也足够分区 部队用一两年的。
         晚上八点多钟,我们两个连向预定的固城至北河段方向出 夔。到达设伏地点,把两个五十公斤的黄色炸药包埋在铁轨枕木 下面。伏击部队便埋伏在离铁路不到半里地的玉米地里。不一会 儿,京汉铁路上,从南而北飞速开来一辆轧道车,车灯雪亮,把 车前的一个巨型大扇面照得象白天一样。铁道两边的玉米地里, 随风摆动着的玉米叶都清晰可见。轧道车上两挺歪把子轻机枪, 断断续续地向着铁路两旁的玉米地里搞火力侦察。子弹不时从战 士们的头上飞过,落在他们的身后或身旁。轧道车过去了,一片 毒黑,1片歳静,仅有玉米叶子&嗦嗦”的摩擦声和秋虫“唧 聊'的叫声,然而这更增加了战前的紧张气氛。二十分钟后, 又开来1粒轧道车,与前一辆不同的是,两挺歪把子轻机枪换成 了两挺水压式重机枪。而且一边盲目地向两边扫射,一边狂嚎乱 喊,不知是他们想吓唬别人,还是想给自己壮胆。这辆车过去十分 钟,运载货物的火车‘啲哧,噁哧”地开过来了。当火车头刚好 开到埋放炸药的地方,指择员一声吼“炸!”“轰隆隆”两声巨 响,震耳欲聋。车头翻躺在地上,后面的车厢猛烈相撞,顿时火 光冲天,浓烟迷漫。一些破木板、烂铁皮飞了三层楼房多高。押 车的日本兵一下子完蛋了,伪军也没逃走几个。震晕的大肥猪很 快虐过来了,黑压压的一大片,大约有三四百头之多。药品也有 二百多箱.战士们赶着猪,挑着、抬着药品,走到廿里路以外的 地方隐蔽起来了.当团首长问到团卫生处张景川同志缴获的都 是什么药品时,张景川同志面带笑容地回答说:首长,太好啦, 这批药品大部分是治疗红伤、止血和防治传染病的,是我们极缺 的贵重药品,团苜长听后,满意地说'太好了,马上电报军区和 军分区首长。
         这个漂亮的伏击战,对我们团的指战员和附近的老百姓都是 -个极大的鼓舞•那些肥猪,除我们全团改善生活,足足吃了三 天外,多还送给当地老百姓很多。那几天,军民高兴极了,到处都 可听到歌声,人人都是笑脸。大家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庆祝胜利。当然,这次战斗的胜利,是指战员们沉着勇敢战斗的结果;但同 时跟我们译电员及时准确地把情报译送给首长,,也是分不开 的。
         及时、准确地译出密码情报对夺取战斗的胜利起着重大的作 用,但是稍有疏忽,把电报译错,译迟,也会给部队带来不可估 量的损失,在这方面客我们也是有血的教训的。"二—3 在我佰打了敌人伏击之后的第五天,容城,新城」固城打霸 县的敌人都在增加兵力。'有」天冀中军区给我团发来密电说尸据 侦察报告,敌入近日各据点都在增加兵力,估计要对你们实行报 复行动,请尽快转移,以免遭损失:接此电后,我们立即转移技 刚要动身,又接到三十二团发给我团万万火急的电报一份,意思 是他们要到我们这儿来,和我们共同开辟容、新地区。团长看过 后立即指示我,马上给三十二团回电,要他们不要来了,敌人要 来报复,我团已准备转移,这里很危险。发这一电报时,大部队 已经出发了,团长同意留下一个连保护我们。到晚上十点多钟, 我们把这份电报译发完毕,便迅速追赶上大部队。然而这份电报三十二团收到后,译电员王美容同志刖能因为 行军打仗过于疲劳,没有马上翻译,延误了时间,致使该团进入 骨七团原驻地附近,被敌人包围了,造成了巨大损失八电报规定 报头上三个A字,每个A字下面再划一个圈的,是万万火急电 报,要随到随译。王美容同志十一点多接到我们的电报,错把三 个A字看成两个,他休息了两小时后才翻译的,二译出内容就 傻眼了,他拿此电报速找团长,团长一看忙问甘么时间收到的, 王答:十一点多,团长说为什么现在才送来,王答我以为不太 急。这时王美容同志才看清报头上是三个A字。情况已经士分危 急了,村子外面已响起枪炮声。三十二团团部和该团一营所驻的村 子已被敌人层层包围了。拂晓四、五点钟,他们组织突黑时,敌 人的迫击炮、水鸭式重机枪分不清点地向他们猛射,战虻打得非 常激烈,我们在廿里外都听到炮声。在这次战斗中,三十二团团 长,政委,参谋长、机要员全部牺牲了,电台被彻底破坏,部队 遭到极大损失。假如那份电报提前一小时译出来,我们的部队就 可以从容转移,避免这种不应有的损失。由此可见,战争年代密码电报的及时性准确性是多么重要。事后,译电员王美容同志 自己虽然也牺牲了,但这件事还是在全军通报批评了,以期引起 教训,提高警惕。
         日本鬼子妄想搞垮我冀中根据地,经常不断地对我根据地进 行蚕食和扫荡。特别是一九四二年,日寇对我抗日军民发动了空 前残酷的'五一”大扫荡。我们的抗战进入了最艰苦的阶段。这 时我调到冀中军区机要科T作.当时冀中军区司令员是吕正操同 志,.政治委员是程子华同志,参谋长是沙克同志,政治部主任是 卓雄同志。
         有一次我们给在京津一带活动的三分区司令部发电报,告诉 他们敌人从北京到天津调动频繁,似有大的行动,望他们提高警 惕。三分区司令员常德善同志派人侦察,,发现敌人运兵车上多数 装的是胶皮假人,以为是敌人在耍以假乱真的老花招,并未引起重 视,仍在津西子牙河两岸活动。谁知敌人是明着制造假象,暗中 从北京往天津运了大批兵力,突然对三分区实行了大包围。在这 次反包围战斗中,・我们三分区的指战员打得十分英勇,但损失很 大。因为开始我们麻痹,敌人包围上来后才发现,结果打了三个 多小Bh当时冀中军区的电台呼叫三分区的电台,呼叫半天好容 易才联系上,收到三分区给冀中军区最后一份电报说8我们驻的 村子被敌人包围,情况十分危急。军区首长命令他们全力突围,我 们把懲份命令发出后,就再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了。后来听突围 出来的同志说:常司令员率领部队经过顽强地拚搏,终于突出了 重围,但在整顿队伍时,发现王玫委没出来,又带两个连队杀入 了重围,当找到王政委时,政委已经牺牲了。在重新组织力量突围时,常司令员也英勇地牺牲了。
         除了战斗频繁、环境险恶、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以外,当时 的生活条件也是极其很苦的。在由冀中转到冀南的一段日子里, 敌人封锁扫荡非常残酷。村子进不去,见不到群众,常常三,五 天吃不上一輟饱饭。有一次冀中军区转移到建国县(今獻县、河 间各一部分)地区,隐蔽在枣树林子里,吃了几天半青半畑的枣 子,不少同志生了病。在残酷的反扫荡斗争中,长时间不能洗 脸,数月理不上一次发,那是常有的事。我们一个个又黑又瘦,人 人都是盐咸花脸。但同志们情绪乐观,精神饱满,你开玩荚叫我 猴子脸,我叫你二花脸。我们坚信党的领导,怀有必胜的信心。
         在工作中,我们机要入员的东西还比较容易隐蔽,俚电台的 天线比较麻烦,经常因为天线暴露电台目标。在我俏跳岀冀中, 越过石德路,进入冀南地区以后,当天驻在威县掌史村d驻下 后,我们架线发报联系,谁知拂晓被敌人包围了,先后打坏两部 电台,原来有个鬼子小队长,爬在树上,发现了我们架设天线的 杆子,指挥着鬼子炮兵干的。我们神枪手一枪把这个鬼子小队长 干掉后,把电台天线隐蔽在屋檐下,目标没有了,电台继续同冀 南军区联络,请冀南军区派部队増援我军突围,冀南军区很快回 了电报,即派一团武装配合我军突围,经过内外冲杀拚搏,终于 突出了重围。如果没有通过电台对外联系,仅冀中军区直属机关 的警卫部队,在敌人层层包围下突围,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从 此,我们在架设电台时,就动脑子了,在野外工作时,我们就把 天线拉在两棵树上或两棵高粱穗上,这样既达到了隐蔽目标,又 能进行正常工作。
         一九四三年八月,我被分配到冀中军区八分区(原冀中军区 三分区)司令部机要股任股长。这时冀中军区的司令员是杨成武 同志,政治委员是林铁同志,八分区司令员是贾士珍同志,政治 委员是周彪同志。
         我们八分区机要股有六七个人,另有两•个通警人员。一个叫 牌春德,一个叫徐运生,他俩都是富有经验的老通警人员。在战 争年代,六七个机要人员由两个通警人员来担任警戒,任务是很不 够的广而且,机要入员限于T伟绪津,'为了确保密码的全和保 密,不得不启己来注意保护住己,我们每个人都配有手枪和手榴 弹,除了完成译收、发电报任务外,」繁重的任务是在保垒户家挖 地礼:那贓虽处在抗战暦利前夕,但环境更加险恶,当时称之为 "黎明前的黑暗气日本墨子我死挣扎,岗哨密布,特务横行。我 们机要人员经常和司令员"政治委员住在一起或驻得很近厂以便 有密审可随时谓示报吿。那她,纪律要求很严,机要人员有巻明 确的分王八彼此之间不准发生横的关系,我们知道电合的位置, 但电合的同志不知道我侑住的地方,人人都养成了不须知者不过 问,自己知者不吿人晰皆。我们虽然和司令员住得很近,但联 系都是秘密的、分散的。对首长都以代号相称。为了互相监督, 一是私信公开,二是二人同行,三是机要人员的婚姻只能与机要 人员结合。对自己的父母、妻子都不得谈与工作有关的事宜,就是 经过组织批准,让可靠的同志给家中捎信时,信的内容也不准谈 自己是干什么的,只能写在外经商、生意还好等一类的语言,避 免一旦敌人发觉后,家中受害。
         为了密码的安全,时刻警惕敌人的破译,密码需要经常更 换,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严密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认真钻研技术的刻 苦精神。每次更换密码,我们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及时准确 的记忆,迅速无误的效率,这样才能保证部队的行动和作战。
         由于经常转移,为确保人身和密码安全,我们在一般情况下 都要穿便服。每人一件黑布长袍,这件长袍可算是我们的“宝 贝。白天穿在身上当老百姓,晚上当棉被以避风寒,在野外行军 时,遇到情况,如是夜黑天,就立即卧倒不动,隐蔽起来。如夜 间有月亮时,就把棉袍翻穿着,因为棉袍里是用紫花布做的,与 土色一样,走到眼前,也不容易发现。袍子中间缝有口袋,装密码 和密件。当时机要人员的保密观念很强L誓与密码共存亡”的鴛 言是每个机要战士的自觉行动.
         长期的斗争生活,使我们葬成了高度誓惕的习惯。我们转移 时,本应该往东去,往往出村后先往西,再往南,然后转往东。遇 到下雪天,特别是雪停后转移时,最后的一位同志要把雪上的脚 印扫掉。进堡垒户时,平时都有予约信号和记号。如夜间转移到 一个新的堡垒户、怕暴露目标、就在门外向院里投两块砖头或越 过墙头在院里学几声猫叫,不宣接叫门,这种高度的警慎和自觉 的保密习惯,绝大多数机要人员一直保持着。抗日战争胜利,建 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尽管许多老同志为了党的需要改做其它工 作了,但“守口如瓶,夜夜防盗。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做党的 无名英雄等等一些优良作风和习惯,依然保持着。
一九八二年元月五日
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