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丰南县志》始纂于1982 年 8月,经过组织准备、宣传发动、收集资料、整理编纂、评审修改五个阶段,于 1989 年 7 月终审定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通人和,百废待兴。为振兴丰南,政协委员们在进行调查研究和查阅历史资料时,发现旧志中丰富的地方性历史资料,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借鉴价值,于 1982年5月30日,向县委和县政 府正式提出《关于编纂丰南县志的建议》,并立即得到采纳,专门开会研究决定∶由县政府牵头,指定政协副主席李平寰、宣教科长李继隆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同年8月,他们向县委、政府、人大、政协,提出了编纂丰南县志的规划。相继组成以县长李旭庚为主任,赵忠、石岩、孙尚瑞、褚玉玲、李平寰、佟昌顺为副主任的编纂委员会,下设办公室。9 月15 日,由县志办公室制订出《丰南县志编纂提纲》(讨论稿),10月2日丰南县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编纂丰南县志的通告》和《征集县志资料的提纲》,在全县广为张贴,号召全县人民提供史料,撰写文稿。11月14日,县志编纂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县志编纂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县直各单位的主要领导和办公室负责人,县委副书记、编委副主任赵忠同志作了题为《编纂县志,千秋大业》的报告,讲述了编写地方志的意义,提出了本县两级修志的规划。会后,有 40个县直单位成立了部门志编写小组,编写人员达 88人。此后,县志办公室全力以赴投入资料搜集和修志队伍的建设,先后举办了三次有关地方志基本知识的培训班。查阅了本县档案馆的所有档案和有关书籍,分赴丰润、滦县、遵化、唐山、保定、石家庄、北京、天津、南京等图书馆及档案馆,查阅了《丰润县志》等 15 部旧方志、各种档案3500余卷、报刊杂志和史籍18000余册(张),复制旧志5种,抄写、复印各种资料700万字,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120余次,走访知情人士800余人次,搜集到口碑资料60余万字,征集来稿350篇(40万字)。为便于沟通情况,指导县直各单位的修志工作,县志办公室于1983年创办了不定期刊物《丰南史志简讯》。为使征集的资料进一步得到订正,为现实服务,经认真整理、筛选,从1984年到1988年编辑出版了《丰南史志资料选编》(1~3辑),共收集史志资料 200余篇,计50万字,每册印刷2000册,深受全县人民欢迎。为使全县人民进一步认识丰南,从1983年起以县广播站为阵地,开辟了"丰南史志专栏"经常介绍丰南的历史、掌故、风物。由于广造舆论,全县人民都关心修志工作,出现了众手修志的局面。1984年 4月,县志编委会进行了第二次调整,由冬兆平县长任编委会主任,佟昌顺、董建东、安树一、李平寰任副主任,并于同年5月,召开了第二次地方志工作会议,由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佟昌顺同志作了《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编纂新型的<丰南县志>作贡献》的报告。会后,各县直单位健全了机构,充实了力量,加快了修志进度。
1985年 4月,随着人事的变迁,县志编委会进行了第三次调整,姚守信县长任主任,佟昌顺、董建东、李平寰、李继隆任副主任。自此,修志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编委会主任姚守信,非常重视修志工作,不但经常听取修志工作汇报,了解工作进度,还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选调文化水平较高,写作能力较强和阅历丰富、学识渊博的退居二、三线的老干部充实了县志办公室。
到1986年底,全县 40个单位的部门志基本上完稿,共308.7万字。同时县志办公室也完成了对"概述""大事记""地理""人物"等章节的撰写。从1987年初丰南县志稿进入了全面总纂阶段。到1987年9月完成初稿,为进一步提高志书质量,于1988年10月6日至11日,由省、市地方志办公室在遵化联合召开了志稿评审会议,聘请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宝田同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曹贵林同志,以及河北大学历史系吕志毅副教授、华北煤炭医学院冬奕伦副编审、秦皇岛市地方志办公室康占中副编审,还有蓟县、三河、赵县、阳原及本市各县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及主编共 60余人参加了稿评会。稿评会上,专家、学者及与会修志同行对《丰南县志稿》给予较高评价,一致认为是一部比较成功的志稿,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根据稿评会上的意见,又进行了10个月的修改,至 1989 年7底月正式定稿。
(二)
这届修志,是在新方志学理论尚未形成与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开展起来的,整个修志过程处于边干边学,探索前进的状态,并从中逐步明确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编纂原则,较妥善地解决了编纂中遇到的问题,并试图有所创新。
一、在修志程序上,我们采取了"两级修志"的步骤(即∶首先编写部门志,然后总纂县志)。这样做,虽然县志办公室在业务指导上要付出一定精力,但带来的好处,却是多方面的,一是能更好地发挥资治、教化、存史的功能。二是能为县志总纂提供较丰富的素材,弥补编纂中某些专业知识的不足,使资料的权衡和取舍有回旋的余地。三是符合众手成志的原则,从编写部门专业志入手,可为今后的续修培养一批后备力量,并能培养一批精通本部门业务的骨干和领导者得力的参谋助手。
二、关于断限问题。丰南是1946年新建置的县,原为丰润和滦县所辖。最初曾有过从建置年代写起的设想,但又考虑到,划疆而治只是政区范围的变化,而地域存在却是长期不变的。从建 国后发掘 的文物来看,丰南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年间就成了我国北方有名的盐产区。辛亥革命以来,全县人民前仆后继,同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以来,创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如果仅以建置年份写起,建置前本区域内的历史势必成为空白。因此,我们决定,在编纂中,以记述建置后的内容为重点,但不限于此,凡丰南现辖政区内有史以来的各种史料,特别是发生过的重大事件都本着详今略古的原则加以记述,使整个志书贯通古今。
三、关于纲目设计问题。纲目是地方志的框架和"蓝图",也是征集资料和总纂的脉络。尤其编写新方志是一项贯通古今、门类繁杂的"系统工程"。新方志也是多科学、多部门、多层次、互相联系,互相交叉为地方党政领导提供决策的一门"软科学",而不是平行职能部门业务分工的资料汇编和总结。所以在拟定纲目时,自始就采取了"大编法"",尽量按照客观事物内在联系的层次,从高至低(从宏观到微观),确定统属关系,作到"纲举目张",尽管客观事物包罗万象,但按最高统属关系,除概括全局的"概述"和以时系事的"大事记"以外,无非是"地理"(自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以及不可归属的"杂记"(志余)等几大编而已。编下所设的章节也尽按同一层次宏观的关系归属与命题,力求名实相副。在编目设计中一直坚持了志书的整体性、科学性。如农(种植业)林、牧、副、渔同属"大农业"的范畴,具有互相促进、互相依存的内在联系,并且共同构成农业产值,因此应在"经济"编中,共同构成"农业"章。商业、供销、粮食、物资、外贸等部门,由于都属商品流通(服务)范畴,也只能将其经营体制和购销活动分别记入"商业"章有关各节;而将其所办工厂则分别记入"工业"章的"行业"之中。如果放弃对于具有内在联系事物的综合功能,而按现行职能部门的业务分工成章,罗列汇集资料,就会失去志书的整体性。
四、关于体现地方特点问题。这是志稿形成中曾经反复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总的原则是,坚持实事求是,在既符合客观实际,又不影响编纂体例的前提下,力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1976年"七·二八"大地震,全国瞩目,举世震惊,按性质虽属"自然灾害",为突出这一罕见的灾害,做了专章记述,与"自然灾害"并列于"地理"编。比较不好处理的是关于"乡镇企业"的地位和记述方法问题。原不想设专章记述,但它又是本世纪80年代崛起的一个新生事物,本县乡镇企业在唐山十县之中一直居首位,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增加工农业总产值,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在本县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此,在"经济"编中又增设了专章。在记述中,为避免同工、商业等有关章节的重复,经过反复推敲,认为尽管乡镇企业的产业归属和行业结构与国营企业基本相同,而它的存在和发展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除在行业结构上做必要的交叉简述外,着重记述其迅速崛起的条件和经营机制中的特点。
(三)
《丰南县志》的成书,得力于各级领导的支持与帮助。1984年,河北省地方志编委会确定丰为全省修志工作重点,到县志定稿的五年时间里,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卢振川同志8次来丰南,从志书的指导思想、纲目的修改、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志稿的撰写都给予了具体指导,脱稿后,又逐编逐章地进行了修改。1987年、1988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组长梁寒冰同志,不顾八十高龄亲临丰南,对县志如何突出时代特点,反映改革新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指出了正确方向。省内外有50多个市县的200余名修志领导、修志同行来本县交流经验,沟通情况,给了我们很大鼓舞。从修志开始,就得到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热情支持,尤其是县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县档案馆、县统计局、图书馆以及城乡各地的老党员、老干部、知情的各方面人士都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县志编委会顾问曹枫衣校长是本县教育界的老前辈,学识渊博,文史功底深厚,为考证古籍,查阅旧志做了不少工作。所有这些,都为本县志成书作出了突出贡献。
《丰南县志》是编纂人员呕心沥血、辛勤笔耕的结晶。他们虽然都是半路出家,对修志工作不熟悉,但大家边干边学,逐步适应了修志工作。大家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尤其是一些离休老同志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精神,使大家深受教育和鼓舞。有的自动放弃了节假日,有的带病坚持工作。收集资料,不畏雨雪风霜和严寒酷暑,往返奔波。撰修志稿,几经增删,字斟句酌不厌其烦,终于编出了丰南县第一部县志。
最后,我们向为《地理编》提供地质、水文资料的河北省第二地质大队副队长梁士荣工程师,向帮助我们编写《方言志》的唐山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主任陈涌泽副教授、副主任余生存讲师,向为我们审阅县志修改稿并提出具体修改意见的安微省地方志编委会副主任吕秋山同志、原山西省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室主任王伯华老师,向为我们题写书名的著名书法家、全国书法协会副主席黄绮教授以及曾经给予我们鼓励、支持、指教、帮助的各位同志,表示衷心感谢。
在编辑出版《丰南县志》过程中,承蒙新华通讯社河北分社诸多同志的热忱帮助,这里一并致以诚挚谢意。
编纂地方志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学术性强,要求高。就我们的主观愿望来说,力求本志在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等方面有所创新,但由于知识不足,水平有限,加之历史资料缺乏,仍存在许多不尽如意之处,敬祈读者批评指正,待以后续修时补充订正。
丰南县志编集委员会办公室
1989 年 7 月16日